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1页
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2页
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3页
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4页
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六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圆教学设计及

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和

画圆等实践活动,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再到认识圆的各

部分名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经历“猜想一验证

一归纳”的过程,认识圆周率;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

空间观念并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3.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探究问题的乐趣,增强应

用意识;通过介绍圆周率等数学史料,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圆的认识。

圆是最常见的图形之一,它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之一。

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出示一组

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一一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在分类的过

程中,体会到圆是由封闭的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当正多边

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时,这个正多边形就会越来越接近圆,这

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要做到不拖沓,点到为止。关于画圆,可

以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学生借助一些圆形实物画圆,

这样画圆有两个目的:其一,从用眼看,用嘴说,到动手画,让

学生逐步感知圆的特点;其二,为进一步认识圆心创造研究

材料。第二个层次,为学生认识圆的半径、直径创造研究材

料。第三个层次是用圆规画圆,体会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

关系,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等。在学生操作时,老师要

给学生指出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把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

2.该推理时要推理,不要一味地从操作学具做起。

教学“认识圆”,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画

一画”“折一折”“练一练”等活动中认识圆的特征及各部分

的名称。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所有认识都要从动手开始,该

推理时就要推理,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建立起知识之

间的联系,如对“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的

认识。

3.注意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综合应用。

本单元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有:化曲为直的思想

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转化的思想方法、对应的思想方法、

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归纳的思想方法及猜想与实验验证等。

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出最佳方案。

认识

圆....................................................

.............................2课时

2圆的周

.............2课时

3圆的面

积....................................................

.............3课时

4认识扇

形....................................................

.............1课时

整理和复

习....................................................

..............1课时

确定起跑

线....................................................

..............1课时

认识圆

教材第57、第5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四的第广5题。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认识圆并掌握

圆的特征。

2.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

规画圆。

3.初步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方法和极限的数学思想。

重点:直观地认识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难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圆的大

小的关系。

,实物投影,一些较硬的纸片,圆规。

.出示一组平面图形。

提问:观察下面的图形,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2.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

提问:你是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分类的?

提问: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时,

它就会越来越接近什么图形?

.介绍“神奇的圆”。

老师可以查阅一些资料。例如:圆是一种看来简单实际

上却很神奇的图形。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阴历十五的月亮

得到圆的概念。约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在兽牙上打的孔

是圆的,他们还发现圆圆的木头可以滚动,搬动重物时可以

省力;大约六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制成了第一个轮子;大

约四千年前,人们发明了车子。古埃及人认为圆是神赐予的。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在描述圆时说到“一中同长也”,

也就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

2.初步感知圆。

老师:圆是如此的神奇,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

学生借助圆形的实物,画圆并剪下来。

组织交流:画圆与画用线段围成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初步体会圆的特征一一由曲线围成的图

形。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

认识圆心。让学生拿出剪下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换

个方向再对折、打开,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引出圆心,让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圆心,并用字母。表

示出来。

板书:圆心o

认识直径。

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刚才折的每一条折痕的长度,你

又发现了什么?

提问:谁能说一说直径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在纸片上

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标出。

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

般用字母d表示。

认识半径。

再请同学用直尺量一量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你还能发现什么?

老师板书半径的定义。

老师: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圆心、半径和

直径。请同学们看教材,加深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

4.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出示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能画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5.用圆规画圆。

老师:人们从实践中知道了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

等这个特点后,才发明了圆规,并用来画圆。我国大约在两千

年前,就能画出地地道道的圆来了。

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尝试画圆。

概括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先点个点儿,确定圆心。

张开圆规两脚,针尖对准圆心。

旋转一周,标出圆心、半径及直径。

老师说明并示范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总结画圆时的两个

不动。

有针尖的一端不动。

圆规的两脚不动。

提问:用圆规画圆时,圆的位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6.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完成后,说明理由,巩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的第2题。

在完成第2题时,要引导学生想到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中,直径是最长的一条。学生试着在没有标出圆心的圆中量

出直径的长,以便掌握测量方法。

完成教材第60页练习十三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填表。

2.按照要求画图。

画出半径是3厘米的圆。

画出直径是3厘米的圆。

在右图中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使画出的两个圆的直

径之和等于已知圆的直径。

看图填空。

上图中圆的直径是厘米,半径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课堂作业新设计

2.略

思维训练

423248

教材习题

教材第58页“做一做”

.略

2.略

练习十三

.略

2.6cm3cm10cm3.5cm

3.略

4.略

5.0.480.432.840.525.2

认识圆

圆:一条线段绕着它固定的一端在平面上旋转一周时,

它的另一端就会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条封闭的曲线叫做

圆。

圆的中心点做圆心,用字母“。”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

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圆的认识”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是

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及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

基础。

2.学生虽已初步认识了圆,但对于建立圆的正确的概念

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这节课是认识发展的一

次飞跃。

教材首先说明什么是圆,并结合周围物体说一说,这样

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通过画圆、折圆、测量等活

动,展现圆的特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圆

中的各部分关系,从而掌握圆的特征并解释生活中相关问题。

圆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的。圆这一平面上的曲线图形,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

到,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学习

圆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自己获取一些有关圆的特

征的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

体性。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

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圆形物体的圆面,

唤起了学生对生活中圆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圆就在我们身

边,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让学

生亲自动手摸圆,说一说是如何摸出来的,学生很容易说出

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它不是由线段围成的,而是由一

条光滑的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一

个亲身的感受,学生兴趣很高,印象深刻。

2.通过画、折、量等操作,获得充足的、丰富的感性材

料。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叙述操作过程,把感知经过思

维内化为表象,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在教师的指导下,抽象

概括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使学生掌握圆的知识,并学

会思维的方法。

圆的对称性,用圆设计漂亮的图案

教材第5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6~10题。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

轴的概念。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让学生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对称轴画

出与给定图形对称的图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探索精神。

重点:能准确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能根据对

称轴画出与给定图形对称的图形。

难点:画出由多个圆组成的组合图形的对称轴。

画好的圆若干个,实物投影。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轴对称图形。

老师将学生收集到的轴对称图形连同自己准备的蜻蜓、

天平等轴对称图形贴到黑板上。

老师:同学们,黑板上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圆的对称性。

老师: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我们

刚刚认识的圆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学生动手把圆对折,确定圆是轴对称图形。

结论:圆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

轴。

追问:一个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出示两个圆,学生在图中分别画出两个圆的对称轴。

老师强调:对称轴要用虚线表示。

追问:你能画出几条呢?

板书: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用圆设计图案。

小组合作,用圆规和尺子,设计美丽的图案,然后集体欣

赏。

3.练习。

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的第6题。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轴对称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等

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等。

只有一条对称轴的: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有两条对称轴的:长方形

有三条对称轴的:等边三角形

有四条对称轴的: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圆

完成第61页教材练习十三的第7题。

可以让学生先描点再画线,画出与给定图形对称的图形。

完成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的第8~10题。

.填空。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对折,两侧的部分能够,这个图形就

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就叫做。

圆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2.选择。

下列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圆

圆有条对称轴。

A.1

B.2

c.无数

D.3

.下面各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请你画出来。

2.请你用直尺和圆规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条直线完全重合对称轴轴对称无数

2.cc

思维训练

.一条一条三条画图略

2.略

教材习题

练习十三

6.略

7.略

8.无数条无数条2条1条3条2条

9.直径:18+3=6周长:X2=48

0.略

轴对称图形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

无数条直径,所以圆有无数

条对称轴。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对称轴,可以通过观察

这条直线是否通过圆心来判断。

用圆规和直尺设计漂亮的图案。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

一定的空间观念。

3.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

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轴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

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轴对称现象并不很

陌生。本节课按照“知识引入一概念教学一知识应用”的顺

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情境活动,引导学生感知轴对称。

采用有趣的剪纸比赛等方法导入,让学生经历由特殊到

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可以非常巧妙地抓住学生的心理,让

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体验、感知轴对称。

2.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剪一剪、议一议,探究出了轴对称的秘密。恰当的

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的

情感体验,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参与面上看,全班学

生都调动起来了,参与热情也比较高。

3.拓展运用、强化表象。

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应用就在我

们的生活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科学”

“艺术”“建筑”等学科中,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这样

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还使得单调的内容变得丰富

多彩,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

圆的周长

教材第62〜64页的内容。

.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通过对圆周率n的值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

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重点: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

投影片,直尺,细线,绳子和圆片。

.老师用投影片出示下面两个图形,让学生找出直径和

半径。

提问:什么是圆的直径?什么是半径?在一个圆中直径和

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老师用投影片出示下面的图形。

提问: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它们

的计算结果用的是什么计量单位?

学生指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并进行计算。

.圆的周长的含义。

让学生拿出发的圆形纸片,平放在桌面上,试着指一指

圆形纸片的周长,注意起点和终点。

指名学生指一指圆的周长。

说明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讨论绳测法和滚动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学生用手中的直尺和细线等学具试着测量手中圆形纸

片的周长。

绳测法。

用线绕圆的一周,从这一点开始,再到这一点,多余部分

剪掉,拉直,这条线段的长度是谁的长度?

滚动法。

让圆滚动一周,从直尺的0刻度到滚动一周的终点,这段

距离是谁的长度?

用绳测法和滚动法,可以测量出手中圆形纸片的周长,

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呢?

3.探究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讨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屏幕演示:直径是1分米的圆,滚动了一周,这段距离就

是这个圆的周长;直径是0.8分米的圆滚动一周的距离就是

这个圆的周长。

小结:直径长,周长长;直径短,周长短。由此看出圆的周

长和直径有关系。

板书:圆的周长直径

4.探究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圆的周长,计算周长是直径的多少

倍。每组把量得的数据填在表格里。

指名说一说得出的结果,老师把这些数据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

多一些。

老师归纳: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3.14多一些,

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

比值叫做圆周率。

5.介绍圆周率。

阅读教材第63页的“你知道吗?,

老师说明:圆周率用字母冗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

小数,五二3.1415926535……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取它的近

似值,即冗-3.14。

6.归纳公式。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五d或c=2Jiro

7.计算圆的周长。

老师出示例1,指名读题,然后板书解题过程。

板书:2X3.14X33=207.24207.24cm72nl

km=1000m

0004-2=500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m。小明从家到

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3.14X1=3.14X2=3.14X3=

3.14X4=

3.14X5=

3.14X6=

3.14X7=

3.14X8=

3.14X9=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3.填表。

半径r

直径d

周长c

4

.2

2.56

4.一辆汽车的车轮直径是1.02米,车轮转动10周前进

多少米?

从一张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

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课堂作业新设计

.3.146.289.4212.5615.718.8421.98

25.1228.26

2.12.56cm18.84cm50.24cm

3.825.120.63.76824

4.32.0米

思维训练

8.84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64页“做一做”

.18.84cm18.84cm31.4cm

2.1.5m

圆的周长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都是一个固定的数,

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

母五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如无特殊要

求,圆周率五一般取3.14。

根据圆周率的定义可以得知:圆的周长二直径X圆周率二

半径X2X圆周率。

2X3.14X33=207.24207.24cm^2m

km=1000m

0004-2=500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m。骑车从家到

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练,对学生的点拨过多,问题的指向

太窄,都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

2.在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过程时,速度不能太快,

应与之前的圆周率是怎样得来的进行较深入的联系教学,这

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3.小组合作时,要求必须提得明确。

教材向我们呈现了什么是圆的周长,以及通过操作发现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展示了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可见圆

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发现的,教学时,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已经有了对周长的认识,只

是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对于圆的

周长与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是能发现

的。教学时,关键是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

数关系。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本节课选取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融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以及观察、归纳和概括为一体,引导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

习过程;同时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来开拓学生的

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对学

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利用圆

周率的意义准确解答开始的问题,前后呼应,使计算公式的

总结水到渠成。

2.提高应用意识,努力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我

们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

的本领,在本节课的最后部分可以安排几个生活问题,提高

学生的应用意识,不但培养了学生开放型的思维方式,还激

发了学生动手的愿望。

圆的周长练习课

教材第65、第66页的练习十四。

.通过练习,巩固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

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灵活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题。

实物投影。

.老师: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

算公式是什么?

板书:c=五dc=2Jir

2.完成下列口算练习。

3.14X1=3.14X2=3.14X3=3.14X4=

3.14X5=

3.14X6=

3.14X7=

3.14X8=

3.14X9=

3.14X10=

3.14X20=

3.14X100=

要求学生先口算出结果,再熟记。

.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1、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醒学生正确应用公式。

已知半径,求周长:c=2Jir

已知直径,求周长:c二兀d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3题。

指名读题。

独立完成。

学生板演,说说自己使用的方法。

已知周长,求直径:d=c+五

提问:如果已知周长,求半径,用什么方法呢?

板书:r=c+Ji4-2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指名读题。

说说怎样求出规定时间内,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

点拨:求规定时间内,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就是求以

分针为半径的圆的周长。

学生接着完成后面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65、第66页练习十四的第5~1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填空。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倍。

用c表不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r表不圆的半径,圆

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或。

长的。

用周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

圆的周长是厘米。

2.求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3.一个圆形蓄水池,从里边量周长是50.24米。它的半

径是多少米?

4.一个半圆形花坛,外围周长是51.4米。这个花坛的直

径是多少米?

看图填空。

左图中两个圆的面积相等,圆心分别是。1、o2,半径是厘

米,直径是厘米,每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课堂作业新设计

5.15X2X3.14X3=282.615X2X3.144-2=47.1^47

6.50.24m=5024cm5024H-=40

7.1612.569.4221

8.1004-44-2=12.5

9.50X4+50X3.144-2=278.5=2.785

0.2X5X3.14=31.4

1.*第一组:3.14X7+7X2=35.98

第二组:3.14X7+7X4=49.98

第三组:3.14X7+7X8=77.98发现略

圆的面积

教材第67、第68页的内容。

.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的面

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

面积。

难点: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实物投影,各种图形的纸片。

.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

2.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

小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提供给我们一种研

究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即把所学的图形进行分割、拼摆,

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今天,我们还要用

转化的思想研究圆的面积。

.明确圆的面积的概念。

老师出示一个圆,提问:谁能联系我们学过的图形的面

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

面积。

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展示由“曲”变“直”的渐变图。

引导学生逐层观察圆周曲线的变化情况,把圆等分的份

数越多,圆周曲线就越来越直,当我们继续分下去……圆周

曲线就变成一条近似的直线段了,用这样的小块拼摆的图形

就更近似于我们学过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圆周部分近似看

作线段,其中的一份是个近似的三角形,

指导学生动手摆学具,并思考几个问题:

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你摆的图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所摆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学生动手摆学具,然后发言。

拼成长方形:

老师说明: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小,拼成的

图形就会越接近长方形。

出示教材第67页上面的图加以说明。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是nr,宽是ro

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

圆的面积=JirXr=Jir2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

Jir2o

3.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出示例1:圆形草坪的直径是20叫每平方米草皮8元。

铺满草坪需要多少钱?

指名读题,让学生试做,提醒学生不用写公式,直接列算

式就可以。

板书:204-2=10

3.14X102

=3.14X100

=314

314X8=2512

答:铺满草坪需要2512元。

老师强调指出:列出算式后,要先算平方,再与互相乘。

.直接写出得数。

22=32=42=52=62=72=

82=

92=

02=

0.22=

0.72=

0.92=

2.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3.一块圆形铁板的半径是3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分米?

4.一个圆桌桌面的直径是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

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课堂作业新设计

.491625364964811000.040.49

0.81

2.12.56平方分米28.26平方分米1256平方厘米

28.26平方米

3.28.26平方分米

4.1.1304平方米

思维训练

3.44平方分米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二长X宽

圆的面积=JirXr=Jir2

204-2=10

3.14X102

=3.14X100

=314

314X8=2512

答:铺满草坪需要2512元。

.在教学实践中贯穿“转化”的思想方法。这是一种基

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学生已有根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圆面

积公式的经验。

3.注意圆面积求法和周长求法区分,有时学生易混淆。

本部分内容是在初步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以及

学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

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到学习曲线图形的面积,不论是

内容本身还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圆

面积的计算,不仅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也为以后学习圆

柱、圆锥的知识打下基础。学生已经有了平面几何图形的经

验,知道运用转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图形的面积,在学习中要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在操作中将圆转化成已学过

的平面图形,从中找到圆的面积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通过实际情境,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另

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面积的必要性。

2.教学时,强调知识迁移的过程。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是学生

知识迁移的基础,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

的回忆,又能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组织学生观察猜想。

先观察再猜想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发

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圆环的面积

教材第68页的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学会求圆环的

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求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实物投影,圆环纸片。

.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出示例2o

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

是6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指名读题。

出示光盘图。

提问:光盘的面积是什么图形的面积?求光盘的面积是

求哪部分的面积?怎样求光盘的面积?

学生回答:光盘的面积是圆环的面积,求光盘的面积就

是求圆环的面积。

老师拿出事先做好的教具,演示圆环形成的过程,左手

拿着教具,右手把内圆向后推掉,成为一个圆环,让学生认真

观察演示过程,明确从外圆的面积中减去内圆的面积就得到

圆环的面积。

板书:圆环的面积二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让学生说一说外圆的半径是多少,外圆的面积怎样求,

内圆的半径是多少,内圆的面积怎样求。

2.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列算式的情况。

板书:

3.14X62-3.14X22或3.14X

=113.04-12.56

=3.14X32

=100.48

=100.48

答:圆环的面积是100.48cm2o

3.比较两种方法。

大部分学生用的是第一种方法,即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

的面积。如果有学生用的是第二种方法,老师要予以表扬。

这些学生联系以前学习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这种计

算圆环面积的方法,不必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老师归纳出第二种方法的计算公式:

S环二n

其中,R是外圆半径,r是内圆半径。

.直接写出得数。

02=202=302=402=3.14X3=

3.14X2=

12=

22=

32=

42=

3.14X5=

3.14X4=

52=

62=

72=

82=

3.14X6=

3.14X8=

2.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铸造厂要生产一种圆环形的钢板。这种环形钢板的内

圆半径是6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钢板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厘米?

4.一个直径为16米的圆形鱼池,鱼池的中心是一个直径

为6米的圆形小岛。求鱼池水面的面积。

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0040090016009.426.28121144169

19615.712.5622525628932418.8425.12

2.3.14X=84.78

12+2=6164-2=83.14X=87.92

3.3.14X=593.46

4.6+2=3164-2=83.14X=172.7

思维训练

3.14X2-3.14X2=21.195

环形的面积

圆环是指半径不相等的圆,当圆心重合时的两圆之间的

部分。注意,在一个大圆内随意剪去一个小圆是不能形成圆

环的。任何一个圆环,已知内圆直径和环宽,求外圆直径应加

两个环宽;已知外圆直径和环宽,求内圆直径,应减去两个环

宽。

圆环的面积二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3.14X62-3.14X22或3.14X

=113.04-12.56

=3.14X32

=100.48

=100.48

答:光盘的面积是100.48cm2o

S环二n

R是外圆半径,r是内圆半径。

.部分学生对圆环的认识已有生活经验,但对于它的形

成过程缺少理性思考。

2.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面积及应用。

3.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形成了初步的转

化思想。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面积及应用之后进行教学的,

主要是学习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及应用。教材通过对直

观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使学生建立模型,进而利用刚建

立的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圆环的认识,学生已

有生活经验,但对于它的形成过程缺少理性思考;学生对直

观的圆环面积计算问题应该不大,但以此作为数学模型并用

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缺少经验,部分学生在思维上的跳跃较

大,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两极分化会比较严重。

.在教学中,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搭桥铺路,以旧

带新。

“温故而知新”的导入方法是我们经常用至U的,要找准

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

2.让学生充分参与探究圆环的形成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热情鼓励

学生的探索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思维空间。最大限

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圆与正方形的关系及圆的面积练习课

教材第69〜74页的内容。

.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

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实物投影。

.口答:分别说出广9的平方值。

2.指名回答有关圆的定义。

3.默写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4.完成下面的练习。

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厘米?

板演:18.84+3.14+2=3

3.14X32=3.14X9=28.26

一个圆环形花坛的外圆半径是5米,内圆半径是2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板演:3.14X=3.14X21=65.94

.出示例3o

老师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题中两个图都是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组成的,通过探

索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关系。

分析问题。

老师:图中的两个圆的半径都是多少?

左边求的是正方形比圆多的面积,右边求的是圆比正方

形多的面积。

左边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右边正方形的边长小

于圆的直径。

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并汇报。

由题知左图中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由图可知:

2X2=4

3.14X12=3.14

4-3.14=0.86

右图中的正方形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它们的底

和高分别是正方形的边长,形成的第三边就是圆的直径。由

图可知:

从图可以看出:

当r=l时,和上面的结果完全一致。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圆与正方形的关系。

总结:正方形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圆,则正方形的边长就

是圆的直径。圆里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圆的直径是把正

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后形成的第三边。

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出计算

的过程。如第一行,要能说出已知半径求直径,用d=2r计算

出直径是4X2=8,已知半径求面积,用S=Jir2求出面积是

3.14X42=3.14X16=50.24

3.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

学生读题,说出题意。

说说求喷灌的面积就是求什么。

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叫指的是什么?

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板书:3.14X102=3.14X100=314

4.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纠正答案。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检查学生有没有把圆的面积公式和

圆的周长公式混淆,检查学生的书写格式对不对,写没写单

位名称。

5.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学生读题。

分小组讨论怎样计算这个运动场的周长和面积。

点拨学生可以把两个半圆合并成一个整圆计算它的周

长和面积。

周长:2X3.14X32+100X2面积:3.14X322+32X2

X100

6.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16*题。

学生读题,说出题意。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分小组亲自

探索,做好记录。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围成正方形:31.4+4=7.857.85X7.85=61.6225

围成圆形:31.4+3.14+2=53.14X52=78.5

78.5>61.6225

所以围成圆形时的面积最大。

.直接写出得数。

32=52=72=0.22=0.42=

82=22=92=0.82=0.92=

2.填表。

圆的半径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2cm

8.84m

3.火车主动轮的直径是1.5米,如果平均每分钟转200

圈。每分钟前进多少米?

4.用一条10米长的铁丝围着一棵大树绕3圈还余0.58

米。这棵大树的直径是多少米?

.在一个长4米、宽2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

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求涂色部分的面积。

课堂作业新设计

.925490.040.16644810.640.81

2.4cm12.56cm12.56cm23m6m28.26m2

3.3.14X1.5X200=942

4.10-0.58=9.429.42+3+3.14=1

思维训练

.24-2=13.14X12=3.14

2.3.14X324-4X2-3X3=5.13

教材习题

教材第70页做一做

701.005-384.336=316.669相差316.669nl2。

3.62.8+3.14+2=103.14X2-3.14X102=138.16

15.*略

6.*正方形:2=61.6225圆:2X3.14=78.5

所以围成圆形面积最大

7.*因为周长相同时,围成的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所以

蒙古包的房间面积大,根和茎长得牢,并吸收养分足。

认识扇形

教材第75、第76页的内容。

.使学生掌握扇形的组成部分、扇形的特征。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扇形。

实物投影。

扇贝、扇形藻、折扇,这些物体的名称都含有“扇”字,

那什么是扇形呢?

小组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认识扇形。

老师拿出圆规和直尺,先画一个虚线圆,在圆上取A、B

两点,再用实线画A、B两点间的部分。

接着老师指出: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

“弧AB”。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

形叫做扇形。用彩笔把扇形部分涂上色,强调涂色部分就是

扇形。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扇形,并指名说一说什么是扇

形。

老师:我们看到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条弧围成的,谁

能说一说扇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

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而扇形中有一条不是线段而是弧,这

条弧是圆的一部分。

老师在上面图形的基础上标出圆心角,指出:顶点在圆

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提问:圆心角是由什么组成的?顶点在什么上?

学生要认识到:圆心角是由两条半径和圆心组成的,所

以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心上。

使学生明确: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

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

.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1题。

2.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2题。

3.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3题。

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4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略

2.

3.略

思维训练

整理和复习

教材第77页的内容及第78页的练习十七。

.巩固对本单元学习的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和记忆,能熟练应用公式解题。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面积。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

来的?试着自己整理归纳出来。

2.小组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本单元的概念。

圆心半径直径轴对称图形圆周率扇形圆

心角

2.师生共同归纳本单元的公式。

圆的周长:c=五d或c=2Jir

圆的面积:S=Jir2

圆环的面积:S环二S外-S内或S环二Ji

3.指导完成教材第77页的第2题。

学生读题。

说一说这道题一共有几个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注意提醒学生所使用

的单位名称要准确。

指名板演。

4.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十七。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直接写出得数。

3.14X2=3.14X5=3.14X7=3.14

X3=3.14X4=

3.14X6=

3.14X10=

3.14X20=

3.14X0.5=

22=52=72=82=92=

102=

2.填空。

在同一个圆里,能画出条半径和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所有的直径都。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半径的,半径等于直径的。

圆心决定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一个圆的半径是3分米,直径是分米,周长是分米。

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米,它的半径是米,直径是米,面

积是平方米。

在一个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

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圆心角是90°的扇形的面积是它所在圆的面积的。

3.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和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并分

别标出它们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4.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r=0.8d=l.8c=28.26

下图中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周长是

25.12厘米。求涂色部分的面积。

课堂作业新设计

.6.2815.721.989.4212.5618.8431.4

62.81.57425496481100

3.略

4.2.0096cm22.5434cm263.585cm2

思维训练

37.68cm2

教材习题

整理和复习

.略

6.✕✕VV✕

7.3.14X1.7X6X10=320.28

8.两个分开的半圆的周长都是128.5%一个半圆的周长

等于“圆周长的一半+两条半径”,即五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