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1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教育部上半年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改涉及的科目很多,先看下这张表格:语文的课时量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规定要占到20%到22%的比重,数学的课程量的总用时占到13%到15%,英语是6%到8%,这样的课程设置说明语文无疑真正的成为了王者学科,这意味着语文课会增多,语文教学内容也会增多。在课程性质中关于语文作用的表述“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1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只有80页,2022年比2011年新增了20多页,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这两大部分,一方面对学校教学提出了更具体的质量要求,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提出了更具体的质量要求。此外还增加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通过目录比对,我们发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由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三大部分以及附录组成,2022版则清晰与规范地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六大部分以及附录组成。两版目录中,课程性质,课程实施下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系列标题看似相同,内容却有较大改动。课程性质方面2022版课标课程性质部分的表述是综合了2011版的前言与课程性质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并注入新鲜血液,尤其强调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国家通用”四个字为新增,同时强调要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教学建议方面评价建议方面教材编写建议方面2022版课标相较于2011版课标创新地指出,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且要系统规划和整体安排,教材选文要体现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要把整本书阅读作为教材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要有利于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机会,引导教师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两版目录比较中,2011版课标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在2022版课标中表述为课程理念,2011版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是放在一起的,在2022版课标中把这项分开分别表述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里面的内容有所变化。课程理念更丰富2.课程目标更具体新版课程标准的目标有三方面内容分别是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要求。2011版课标中提的是语文素养,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并从定义上盖章了语文核心素养。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都有了一些增加以及变化,其中,2022版课标学段目标更名为学段要求,且与2011版课标的板块划分有所不同。我们以第四学段7到9年级为例,2011版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几方面来表述,2022版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四个方面来表述的。新版课标对识字写字的要求共两条,老版是四条,其中内容没有变化,只是把234综合到一起。阅读与鉴赏新版一共是9点,老版是12点,其中把老版中的一二、三四、五六、十一十二分别合到了一起,顺序也发生了些许变化,内容除了个别词语外几乎没有改动,其中“背诵优秀诗文八十篇(段)”出现在老版的第十二条中,这回改动到新版的第六条里。新版课标把老版的写作和口语交际合为表达与交流,先口语交际后写作,共7点。还是有合并且顺序也稍加改动,内容上增加了“尝试诗歌、小小说的写作”。新版梳理与探究里的要求就是老版的综合性学习,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点内容。附录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也有些许变化,老版推荐古诗文136篇,新版135篇,变化在于7到9年级少了一篇即《河中石兽》。其他内容只有两处稍有变化,第一个是《孟子》三则把老版的《富贵不能淫》改成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列子一则》中老版从“伯牙善鼓琴到吾于何逃生哉?”新版到“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也有些微改动,诗歌散文作品里增加了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长篇文学名著中,删掉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增加了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另外,增加了科普科幻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等。附录3,老版是“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新版是“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说明”,并增加了常用标点符号。总体来说,新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2011版课程标准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在研读新课标时,要重点关注新课标的特点。1.强化素养导向,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2.聚焦学习任务,新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这三大不同层面的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同时,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3.关注学习情境,新课标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语文学科需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4.注重质量标准,相较2011版课程标准,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的相关内容,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四个学段的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之间互相衔接,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为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基本依据。以上四点,我们能提炼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核心素养,一个是语文实践活动。核心素养的内涵里有四个关键词: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方面属于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简单来说就是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对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有信心。具备良好的语感,能有效交流沟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深厚情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思维灵活,积极思考。能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的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也是新课标的关键。新课标中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有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具有基础性地位,而且渗透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之中。发展性学习任务群是对传统文体划分的某种超越,更多地是按照语文成品的作用划分。拓展性任务群,从内容到呈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都有创新的意义。整本书阅读是从篇到本的拓展,与其他各个任务群多以单篇文本形式呈现形成互相补充,重在引导学生认识整本书阅读是高质量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跨学科学习是从单学科学习向多学科学习的拓展,从课堂学习向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拓展,着意基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每个任务群互相贯通,互相渗透,螺旋发展,体现层级性与整体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引导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和组织者,只有这样教学,才会由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教师才会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历程。由关注自己的教,转而关注学生的学。教师面对知识的态度也要发生转变,知识不再是传递性的,是基于活动而生成的,是被人需要时适时介入的。在这一过程中,评价要前置,明确学习活动的价值指向,将评价动态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学习。在教材的使用上,单篇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将单篇文本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等不同课型有机的结合,也可根据需要在进一步统整中构建学习单元。当然,学习任务群并不一定都是多篇的群教学,应注意要根据任务来选择相应的资源。六个学习任务群与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之间存在多重对应关系,同时又各有侧重。我们要在学习任务群要求下合理设计教学,需要关照以下三方面:一、关注学习主题兼容性,增强实现育人目标的指向性。二、注重实践情境真实性,增强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融合度。三、加强学习任务关联性,增强学习活动的实践性。我们要根据学习任务群的本质,选取适当的教学模式,学习任务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