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汉中南郑区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陕西省汉中南郑区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陕西省汉中南郑区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陕西省汉中南郑区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陕西省汉中南郑区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陕西省汉中南郑区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现在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2g另一种金属是()A.锌 B.镁 C.铜 D.银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氦气:He2B.两个氢分子:2HC.氧化铝:Al2O3D.一个钙离子:Ca+23.“九曲浏河水,满城烟花香”。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氧化物 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所得的水是纯水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4.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5.“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CO2和CO的比较,表述错误的是()A.结构: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1个氧原子B.性质: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C.用途:二氧化碳能灭火,一氧化碳却能做燃料D.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在木炭燃烧过程中生成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碳单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相似 D.一定条件下,CO2可以转化为CO8.下列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A.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可以用点燃的方法来完成B.区别铁粉和木炭粉,可分别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为铁粉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则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大D.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可分别取少量加热蒸干,有固体存在的为食盐水9.稀土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镝属于非金属元素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D.稀士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10.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H4Cl比NaCl的溶解度大B.t℃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C.0℃时NH4C1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变成不饱和溶液D.20℃时将18gNaCl放入50g水中,得到饱和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性。(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3)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1)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实验中可能发生试管炸裂,将其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3)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收集乙炔气体时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4)同学们用B、F组合,选用浓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实验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小英认为所用的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小青认为得到的二氧化碳中混有________。为证明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小英将气体通入到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仍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Ⅱ.小青取_______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原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1)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①铜可用以制作导线,体现了金属铜的_____性。(2)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①请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__;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粉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③通过这个反应,谈谈你对物质燃烧的新认识________。(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①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硬度很小,两者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_____。②下列关于足球烯(C60)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相对分子质量是720c它是一种化合物14.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A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思上网查到有关鸡蛋壳的一些信息: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可以使皮肤细腻滑润,治小儿软骨病,减轻胃痛,消炎止痛等。他对鸡蛋壳的成分很感兴趣,想知道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于是从家里带来了一些鸡蛋壳,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后捣碎,取10克放入烧杯中,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50克,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57.8克.(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_________克。(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6.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g;(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铜和银与稀盐酸不能反应产生氢气,稀盐酸和铁、锌、镁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5.6g铁、锌和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都小于0.22g,5.6g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22g,因此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2g另一种金属是镁。故选B。2、C【详解】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表示为He,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B、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2,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C、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书写正确符合题意;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一个钙离子为:Ca2+,书写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分子是用物质的化学式来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3、C【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故A正确;B、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故B正确;C、过滤后所得的水,只是除去了不溶于水的物质,还含有溶于水的物质,不是纯水,故C错误;D、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因此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D正确。故选C。4、D【解析】试题分析: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此项错误;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错误;D、碳酸易分解属于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此项正确;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5、A【解析】试题分析:CO2和CO的比较中,结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选A.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6、C【解析】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A、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A说法错误;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故C正确;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D解释错误。故选C。7、D【详解】A、一氧化碳比空气略轻,排空气法收集不到纯净的气体,故错误;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C、碳单质组成元素相同,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相似,故错误;

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故选:D。8、A【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选项错误;B、用磁铁吸附,由于可以吸附铁粉,而木炭不能被吸附。这样磁铁吸走铁粉,剩余的是木炭,可以分离,选项正确;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画,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大,选项正确;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因此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可分别取少量加热蒸干,有固体存在的为食盐,选项正确,故选A。9、A【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详解】A、镝属于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B、镝原子的质子数为66,故B正确;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2.5,故C正确;D、稀士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需合理利用和保护,故D正确。故选A。10、A【解析】A、不确定温度,不能比较NH4Cl比NaCl的溶解度;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由溶解度图像可知:t℃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氯化铵的溶液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0℃时NH4C1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6g,50g水中最多溶解18g氯化铵固体,此时形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吸附NaCl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等)【详解】(1)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故填:吸附;(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故填:NaCl;(3)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故填:隔绝氧气。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氯化氢气体稀盐酸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会混入氯化氢【详解】(1)装置B为固液反应的发生装置,故用装置B制取氧气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用装置A做发生装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冷凝水会倒流炸裂试管;故改进的方法: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3)乙炔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4)选用浓盐酸和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故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Ⅱ为验证二氧化碳中是否混有氯化氢气体,故可取稀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原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会混入氯化氢气体,应选用稀盐酸。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延展性和导电性人工降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参加燃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ab【详解】(1)①铜可用于制作导线,体现了金属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2)①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或做制冷剂;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数量不变,故黑色固体为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再者,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参加燃烧;故填: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参加燃烧;(3)①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硬度很小,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