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赣州于都思源实验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西省赣州于都思源实验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西省赣州于都思源实验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西省赣州于都思源实验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西省赣州于都思源实验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西省赣州于都思源实验学校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或干冰)用途的是A.人工降雨 B.灭火 C.火箭燃料 D.制碳酸饮料2.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C.被污染的空气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D.稀有气体常用来做光源3.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性质相同B.吃炭火锅时,要注意开窗通风C.检验CO2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铁制品锈蚀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有关C.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增加生成物的产量5.下列操作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制成干冰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二氧化碳熄灭燃着的木条6.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运会在武汉开幕,开幕式惊艳了世界。下列情景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彩旗飘扬B.水墨成画,C.歌声远扬D.“水”中点火7.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B.该实验可验证CO的氧化性C.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COD.实验过程中,c处的尾气是CO2,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8.清新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21% B.31% C.68% D.78%9.生活中接触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物质中的“碘”和“钙”是指()A.分子B.单质C.元素D.原子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铁钉的表面附着红色物质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现有X、Y、Z三种金属,若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若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Y表面有银析出,Z没有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C.X>Z>Y D.X<Y<Z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C.点燃酒精灯 D.检查气密性13.下列物质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面包发霉、鸡蛋煮熟 B.干冰升华、冰雪融化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D.铁钉生锈、光合作用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闻药品的气味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15.利用下列实验比较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①锌放入稀盐酸中;②铜放入稀盐酸中;③锌放入硝酸银溶液中;④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______(填序号);(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填序号).①软塑料瓶变瘪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瓶内溶液变红.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6.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图表所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6575产生气体的质量/g1.12.22.2(1)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g。(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18.(8分)维生素C含片是保健食品,下图是XX牌维生素C含片的标签。请计算:(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2)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3)已知维生素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35.2克维生素C能产生多少二氧化碳?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国家推广使用加铁强化酱油,这里的“铁是指的_____(填“元素”或“单质”);(2)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合金的是_____(填序号);A塑料盆B紫砂壶C不锈钢锅D木碗(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Cl的化合价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能用于人工降雨,正确;B、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用于灭火,正确;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火箭燃料,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用于制碳酸饮料,正确。故选C。2、A【解析】试题分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氧气占第二位,故说法错误;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故说法正确;C、空气被污染了就会影响呼吸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故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于填充灯泡,且不同的稀有气体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可以用作光源,故说法正确;故选A.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气体的用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依据空气中各成分及其性质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分析.3、B【解析】A、活性炭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但活性炭和金刚石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相同,故选项错误;B、木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吃炭火锅时,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检验CO2的方法用澄清石灰水,故选项错误;D、在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难以燃烧,所以不能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活性炭、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活性炭、金刚石、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相同。4、D【详解】A、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铁制品锈蚀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有关,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否则会有爆炸的危险,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产量无影响,D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5、B【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制成干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够使木条熄灭,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6、D【解析】A、彩旗飘扬,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墨成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歌声远扬,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水”中点火,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7、C【详解】A、氧化铁为红色,铁粉为黑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铁,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成了黑色,故A错误;B、,CO被氧化为CO2,CO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CO,防止生成灼热的铁接触空气再次被氧化,故C正确;D、实验过程中,c处的尾气是CO,有毒,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故D错误。故选C。8、A【详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6%,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清新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A。9、C【详解】这里的碘、钙存在于无机盐中,是指元素,强调元素存在的存在;故选:C。10、A【详解】A、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黑色固体生成。错误。

B、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以置换出铜。所以可以看到铁钉的表面附着红色物质。正确。

C、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正确。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正确。

故选A。11、A【分析】根据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后面的则不能;②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较为容易的判断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详解】由题中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可以反应产生氢气,Y不反应,可知X位于氢之前,Y位于氢后;而把Y和Z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Z表面没有变化说明Y位于银之前,Z位于银之后。就是说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应是X、Y、Z。故选:A。12、B【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实验台,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选项A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和易潮解的性质,应该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选项B错误;C、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选项C正确;D、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连接装置,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加热,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选项D正确。故选B。13、C【解析】试题分析:A、面包发霉,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鸡蛋煮熟,蛋白质发生改变,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都为化学变化,因此错误;B、干冰升华、冰雪融化都为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因此错误;C、酒精挥发物质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前者物理变化,后者化学变化,因此正确;D、铁钉生锈、光合作用都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因此错误。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定14、D【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15、C【详解】①锌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氢气,说明金属活动顺序:锌>氢;②铜放入稀盐酸中不能反应,说明金属活动顺序:氢>铜③锌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硝酸锌和银,说明金属活动顺序:锌>银;④铜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硝酸铜和银,说明金属活动顺序:铜>银;金属活动顺序:锌>氢>铜>银;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证明:锌>银;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BH2O+CO2=H2CO3①③【解析】(1)图B所示实验中,把二氧化碳倒进烧杯中,使右面的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证明了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不助燃也不可燃。(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用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紫色花变红,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3)图C所示实验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塑料瓶中二氧化碳被消耗,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在外界压强作用下,塑料瓶变瘪,故选①③。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2g81.5%【分析】题目是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