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同学,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确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现在开启你的才智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班级开展主题为“多彩民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6分)【感受民俗魅力】假如说陕北的“安塞腰鼓”素以粗犷豪放、刚健雄浑著称,那么流行于山西临汾地区的“威历锣鼓”则是威猛雄壮,气概磅礴。“威历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字上,无论是声响、节奏,还是阵势、舞姿,都极为震hàn。鼓声一响,静穆的队伍蓦然腾跃起来:时而紧锣密鼓,如骤雨猝至,瓢泼而下;时而变换节奏,如山间溪流,回旋激荡;时而阵势yǒnɡ跃,如烈火燎原,漫天升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历锣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bàn,那恢宏壮阔的场面真叫人()。(1)依据拼音,填写汉字。(3分)震hàn()yǒnɡ()跃羁bàn()(2)写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粗犷________蓦然________(3)填入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拍案而起B.望洋兴叹C.叹为观止(4)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填上恰当语句,使之语意连贯。(2分)【举荐民俗图标】(5)同学们为元宵节设计了多个图标,你会举荐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2分)【了解民俗文化】(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散文《社戏》中少年鲁迅在赵庄看的戏便是社戏。B.《回延安》中运用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如“白羊肚手巾”“窗纸”“红窗花”等,使我们感受到浓郁的陕北地域风俗。C.吴伯箫的《灯笼》写了孩童心性、往昔阅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古代名将等,结尾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D.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就颇具这一特色。【吟咏古今民歌】(7)同学们对充溢民俗风情的诗歌进行了梳理,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诗歌作者地域/特色诗句摘抄小结式微/邶地民歌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①____________?民歌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子衿/郑地民歌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回延安贺敬之诗歌接受陕北民歌④“____________”的形式写成。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2.班级开展“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7分)楚辞经典《经典常谈》相关内容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离骚》)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绝。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1)《经典常谈》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国的贵族。(2分)(2)从《离骚》节选的内容可以视察到《离骚》多用“__________”字足句,句式________________。(2分)(3)试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3分)3.班级实行以“探寻节日习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1)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节气)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2分)①往日牛郎常拭泪②山意冲寒欲放梅③喜见树前闹杏花④开门迎春春满院上联:____________下联:抬头见喜喜事多(春节)上联:相逢立刻纷桃雨下联:____________(清明节)上联:____________下联:今宵织女欲过桥(七夕节)上联:岸容待腊将舒柳下联:____________(冬至)(2)校团委拟邀请民俗探讨专家李教授来学校报告厅做“春节习俗知多少”的报告。李晓明同学写了一封邀请函,其中有三处不当,请你帮忙修改。(3分)邀请函敬重的李教授:您好!为了让同学们领悟春节习俗的魅力,吸取养分,我校邀请您于3月9日到我校报告厅做“春节习俗知多少”的报告。希望你按时参加。此致敬礼希望中学校团委2024年3月7日①格式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内容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语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在活动中开展了“如何看待洋节和传统节日”的主题辩论。辩论中,有的同学认为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节日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当过洋节;有的同学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应当丢弃传统,传统节日是全部中国人的生命印记。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2分)任务群二同学,下面你将进入“阅读探究”模块。徜徉于古今文章中,你会感受到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品尝中华经典作品,体会古圣品德志趣,理解先贤风骨节操。现在开启你的才智之旅吧!二、阅读探究(30分)(一)阅读古诗文,完成练习。(16分)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饮酒》(序)余闲居寡欢兼秋夜已长。偶出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①,聊②命故人书之,以为快乐尔。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裛③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④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注释】①诠次:次序。②聊:姑且。③裛(yì):同“浥”,沾湿。④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4.小淮边读边标出了几个重点词,请你一一说明。(4分)(1)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醉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辄题数句自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一处。(1分)余闲居寡欢兼秋夜已长。6.小秦用波浪线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请你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聊命故人书之,以为快乐尔。7.小淮读到《饮酒》(其七)中“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两句,觉得写得很好,但说不出好在哪里。请你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3分)8.小秦认为《饮酒》(其七)中的“遗世”和《桃花源记》中的“绝境”有相通之处,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先解词,再解说)(4分)(二)【读散文以怡情】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4分)舢板王华琪①舢板就是一种小船。②舢板长度一般不过十米,无甲板,前面一般是三四个隔舱,隔舱是不盖板的,后面是两米不到的船舱,则盖着船板,一边是舢板主子睡觉之处,一边则是做饭烧菜的地方,很是局促,甚是简陋。③因为在海边长大,我对舢板情有独钟。小时候,我最宠爱做的手工就是用纸折舢板,折好舢板,将去掉笔头的圆珠笔芯插在舢板的尾部,把舢板放入水缸里,让圆珠笔芯浮在水面,此时“船”就能够被驱动前进。不知道那是什么原理,几个小伙伴总宠爱围着水缸痴迷地玩“赛舢板”的游戏。④我哥哥比我大七岁,他曾经用一块木头雕刻一只舢板,锯、凿、锥都用上,怕爸妈指责,偷偷地做,我做帮手,耗时好几个月,最终雕刻出一只三四十厘米长的迷你小舢板,那是小时候的我见过的最大的“工程”了!惋惜,那只雕刻精致的小舢板不知后来丢哪儿了。⑤多年之后的一个早晨,我回到老家边上的小渔港,那是父亲生前出海归航的地方。天阴阴的,飘着细雨,渔港特别冷清。几条渔船趴在渔港里,还在沉睡,缆绳在海面上悠悠晃晃。我就在这个带给我许多快乐和无限畅想的渔港漫无目的地走着,看看那一块块被海浪冲刷得滚圆的小石头,希望能捡起童年一个个奇异的记忆,连缀成珠。⑥海滩上搁浅着两只小舢板,一只是旧舢板,头上顶着两个旧轮胎,像一只低垂着毛的老母鸡;另一只是新舢板,红红心形的船头翘得老高,像一只顶着红冠的大公鸡。⑦旧舢板底部是赭红色的,长满了贝壳;上部是深蓝色,油漆已经斑驳。舢板的主子是个老渔民,个子不高,穿着厚夹袄,花白的头发因为淋过细雨,一绺一绺地贴在宽厚的脑门上,眼神有些浑浊,乌黑的脸庞留着暗红色的斑点,那是长期饮酒的标记。他的弟弟穿着雨衣躺在船底,哥哥的舢板破了,弟弟帮着修,弟弟先拆下已经腐烂的破船板,换上一块新船板,接着拌好桐油灰加入麻筋,堵上缝隙,最终还要把新船板烘烤干再上漆。⑧这时,新舢板的主子操着浓浓的外地腔调来讨些桐油灰,老渔民有些不情愿,嘟哝着,但还是给了。老渔民说,现在木质舢板很少了,许多是用钢筋做骨架、铁皮包边焊接的铁舢板,摇舢板的本地渔民也越来越少了,许多舢板都租给来小镇的外来打工者了。老渔民抬头看了一下海面,眼神照旧浑浊,但透着坚决。⑨旧舢板也装上了马达,不用摇橹了,但老渔民还是将一把旧船橹绑在船舷的一侧。这把拍打过太多海浪的旧橹静静地躺着,虽被细雨浸湿,仍做着拍打海涛的梦,似乎眠歌里还有吱呀吱呀的摇橹声。⑩时过境迁,渔民大都上岸了,舢板尤其是木质舢板也就越来越少了。我想,以后的孩子们只能在博物馆里隔着玻璃来欣赏舢板了。有些记忆或许只能恒久成为记忆……⑪老渔民兄弟专注着修舢板,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我的话。对于我这个十七岁离开渔港的晚辈,他们是生疏的。⑫年轻时驾着大渔船,耕海牧渔,搏风击浪,年老了守着小舢板,轻拍海涛,静听风啸,这就是渔民的一生,他们离不开船,离不开海。岸上的石头屋里有他们的家,但那是伦理意义上的家,船和海是他们的精神皈依之处。还在守着舢板的老渔民或许是最终一代真正的渔民了。真正的渔民脸上写着对天地的谦卑、对大海的敬畏以及驾海驭涛的自信——那样的眼神是无法存入展览馆的。⑬离开渔港,细雨已歇。清冷的渔港,寂寥的渔船,破旧的舢板,连同渔民那个佝偻的背影,构成了我的家乡影像,每每回望,我能闻到浓浓的海腥味,我能听到高亢的渔歌号子。(有删改)【事·阅读散文要梳理文章所写的事务】9.下面是小杭梳理的思维导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阅读散文要体会事务背后的情感】10.这篇文章作者很少直抒胸臆,而是把情感隐含在叙事描写中。请结合下面句子,分析这一特点。(4分)这把拍打过太多海浪的旧橹静静地躺着,虽被细雨浸湿,仍做着拍打海涛的梦,似乎眠歌里还有吱呀吱呀的摇橹声。【赏·阅读散文要赏析作者行文的匠心】11.请细致阅读第⑥段,说说作者描写新旧两只舢板有什么作用。(4分)【悟·阅读散文要明其主旨,有所感悟】12.假如学校文学社要编一本散文集,把本文收录其中,你觉得应当放进“赤子乡情”栏目,还是“民间文化”栏目?为什么?(4分)任务群三同学,下面你将进入“作文”模块。作文,是一种比口语更深刻、更规范的表达。你要首先阅读下面材料,明确本次作文的表达主题、表达对象(读者),然后确定表达方式、表达依次。现在开启你的写作之旅吧!三、作文(40分)1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说起家乡,每个人都会有一张自己的私家地图,有的是美食图,有的是老街图,有的是民俗图……当然也有青山绿水图、快乐农家图等,图中的每个坐标都是你与家乡最深情的纽带。请依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一、1.(1)撼踊绊(2)ɡuǎnɡmò(3)C(4)示例:时而舞姿翻飞如西风袭来吹皱池水(5)示例:我举荐图标A。图标A由一盏手提的写有“元宵”二字的灯笼与“庆祝元宵”四字构成,线条简洁,寓意丰富,体现了元宵节赏灯这一传统习俗。(6)A(7)①胡为乎泥中②青青子衿③悠悠我心④信天游2.(1)屈原楚(2)兮参差不齐(3)屈原将楚怀王比作“美人”,担忧楚怀王步入衰残的暮年。他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表达了对楚怀王的忠诚和担忧。3.(1)④③①②(2)①“敬礼”顶格写。②应交代做报告的具体时间。③“希望你按时参加”应改为“期盼您的光临”。(3)中国传统节日魅力无限,留存着我们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要酷爱自己的传统文化,重视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学习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同时,我们也不要盲目排斥洋节,应当理性对待洋节。二、(一)4.(1)同“邀”,邀请(2)妻子儿女(3)已经(4)写,题写5.余闲居寡欢/兼秋夜已长。6.(1)(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2)(我)姑且让挚友把它们抄写下来,作为一个消遣罢了。7.这两句运用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太阳下山后,鸟儿归巢,各类生物止息的情景,以鸟鸣衬托山林之静,写出环境的宁静漂亮,也衬托出诗人归隐后闲适的心情。8.“遗世”是指远离世俗、超脱俗世;“绝境”是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饮酒》(其七)中,诗人归隐山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