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1课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王好战,请以战喻》课文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七十者衣(yì)帛食肉B.卒然问曰:“天下恶(wū)乎定?”C.则苗浡(bó)然兴之矣D.王知夫(fū)苗乎答案D解析“夫”读fú。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eq\b\lc\{(\a\vs4\al\co1(孟子见梁襄王,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B.eq\b\lc\{(\a\vs4\al\co1(天下恶乎定,以小易大,彼恶知之))C.eq\b\lc\{(\a\vs4\al\co1(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什一,去关市之征)) D.eq\b\lc\{(\a\vs4\al\co1(望之不似人君,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答案B解析B项,“恶”,何、哪里、怎么。A项,前者为“拜见”,后者为“看”。C项,前者为“统一”,后者为“一个”。D项,前者为“看着”,后者为“期待”。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就:接近,走近B.其如是,孰能御之 其:如果C.诚如是也,民归之 诚:如果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油然:自然而然地答案A解析B项,“其”,代词,那苗;C项,“诚”,果真;D项,“油然”,云盛的样子。4.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归之,由水之就下由:通“犹”,如同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然:同“猝然”,突然C.施从良人之所之施:通“迤”,斜行D.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餍:通“厌”,厌恶答案D解析“餍”,吃饱。5.古文默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_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答案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1)妾曰:“良人出,(2)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3)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目间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4),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5)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6)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孟子·离娄下》)6.从“之”“其”“而”“则”“或”“乃”“既”“即”等虚词中选出恰当的虚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答案(1)其(2)则(3)而(4)之(5)而(6)而7.对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餍:吃饱B.未尝有显者来 显:明显C.卒之东郭墦间 郭:外城D.与其妾讪其良人 讪:讥笑怨骂答案B解析“显”,显贵。8.比较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将目间良人之所之也 ②吾将目间良人之所之也③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A.②和③相同,①和④相同 B.②和③不同,①和④相同C.②和③不同,①和④不同 D.②和③相同,①和④不同答案D解析②③“之”作动词“去、到”讲。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动词,“走向”。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良人:丈夫B.其妻问所与饮食者 饮食:吃喝C.未尝有显者来 未尝:没有尝试D.施从良人之所之 施从:隐藏跟踪在后面答案C解析“未尝”,未曾、不曾。10.对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②不足,又顾而之他。A.①齐人的妻子问他和什么人在一起饮酒吃饭,齐人就说都是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②还吃不饱的话,齐人又回头到其他的地方(找东西吃)。B.①齐人的妻子问他和什么人在一起饮酒吃饭,齐人就说都是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②时间来不及的话,齐人就掉头离去。C.①齐人的妻子向齐人要吃要喝的话,齐人就到有钱有地位的人家(去借)。②时间来不及的话,齐人就掉头离去。D.①齐人的妻子向齐人要吃要喝的话,齐人就到有钱有地位的人家(去借)。②还吃不饱的话,齐人又回头到其他的地方(找东西吃)。答案A(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6题。向雄重义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谴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敛,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帝不纳。雄固谏忤旨,起而径出,遂以愤卒。(选自《晋书·卷二十八》)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雄初仕郡为主簿 初仕:开始做官B.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相容:互相宽容C.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谈宴:谈论宴饮D.古之君子进人以礼 进人:引荐人答案B解析相容:宽容你。“相”用在动词前面,代指动词支配的对象。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eq\b\lc\{(\a\vs4\al\co1(又以少谴系雄于狱,得复见将军于此))B.eq\b\lc\{(\a\vs4\al\co1(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C.eq\b\lc\{(\a\vs4\al\co1(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eq\b\lc\{(\a\vs4\al\co1(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答案B解析B项,既:副词,已经/连词,又。A项,于:介词,在。C项,再:数词,两次。D项,所:代词,“……的”。1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雄哭之尽哀之:称代前文的“太守王经”。B.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之:称代前文的“钟会”。C.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之:称代前文向雄不与吴奋和刘毅交谈之事。D.“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之:称代前文向雄的观点。答案B解析“之”应指先王所掩埋的有罪的人。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雄殡殓安葬钟会以后,文帝司马昭非常愤怒,欲以国法处罚他,向雄却说:“我为道义感化而殡殓他,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我没错。”B.向雄任黄门侍郎时,因以前与吴奋、刘毅有旧怨,现在虽然在一个部门就职,仍然互不理睬,武帝知道后,下令向雄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C.泰始中,皇帝赐钱二十万给向雄。咸宁初年,向雄进入朝廷担任御史中丞,后来又升为侍中,随后又调出京城担任征虏将军。D.针对齐王打算回到封国之事,向雄多次极力向皇帝进谏阻止,皇帝不但没有采纳向雄的建议,而且还把他贬出京城,后来向雄因此郁闷而死。答案D解析D项,“而且还把他贬出京城”,原文没有此信息,原文只是说“帝不纳。雄固谏忤旨”,其中“不纳”“忤旨”的意思只是“触犯了皇帝”,并没有说“把他贬出京城”。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钟会躬为叛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现在钟会自己成为叛党逆贼。(2)殿下如果仇视他的尸骨把它弃在荒野,成为将来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令人惋惜了吗!【参考译文】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父亲向韶,是彭城太守。向雄刚做官就担任郡中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等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全市人都为他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打向雄,等到吴奋代替刘毅担任太守,又因少许怨言把向雄关进监狱。司隶钟会把向雄从监狱中征召出来当都官从事,钟会死后无人殡敛下葬,向雄迎丧并安葬了他。文帝司马昭召见向雄并责备他说:“以前王经死了,你在东市哭他,我不问罪。现在钟会自己成为叛党逆贼,你又收敛安葬他,我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放在哪里!”向雄说:“过去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评价他们的功过而后再埋葬那些尸骨吗!现在刑法已执行,按照法律已经处理了钟会。我被道义感化而收葬他,道义教化我这样做没有错。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陷于违生背死常理的地步呢!殿下如果仇视他的尸骨把它弃在荒野,成为将来仁人贤士的口实,不也太令人惋惜了吗?”皇帝非常高兴,与他谈论宴饮后才让他回去。多次升职后担任黄门侍郎。当时吴奋、刘毅都是侍中,一同在宫廷门下,向雄起初不与他们说话。武帝听说这事以后,下令向雄应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中,拜两次后说:“刚才接受了诏命,君臣之义就算了结了,如何?”说完便离去。皇帝听说后大怒,责问向雄说:“我让你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你为什么故意绝交?”向雄说:“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用礼义摒退人;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摒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渊。刘毅不成为我的敌人,已经是很万幸的了,又怎么能恢复君臣之间的友好关系呢!”皇帝同意了他的观点。泰始年间,多次升迁为秦州刺史,赐给他红色旗帜、曲柄伞、鼓吹等仪仗,赏赐他二十万钱。咸宁初年,入朝担任御史中丞,又升为待中,随后又出京担任征虏将军。太康初年,任河南尹,赐爵关内侯。齐王司马攸打算回到封国,向雄向皇帝进谏说:“陛下虽然子弟不少,然而有名望的人却很少。齐王司马攸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可不思量。”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皇帝的心意,向雄自己就离开了宫殿,后因愤懑而死。三、文化经典专栏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16、17题。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注】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注】易:修治,耕种。16.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忧”的内容不同;②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③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概括出尧、舜的“忧”,关键在于理解句意。结合“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和“为天下得人难”,可以知道尧、舜的“忧”主要是为天下得人才难。要概括出农夫的“忧”,抓住关键句“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即为自己耕田的丰收与否而忧。17.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由尧思得舜,舜思得禹、皋陶可知,这里所希望得的“人”是治国之才,由“惠”“忠”“仁”三个层次可知,孟子把“为天下得人者”称作“仁”,在最高层次,可见其难。人才要具备“惠”“忠”“仁”三个品德,可见其少。分层作答即可。【参考译文】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人叫惠,把好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