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 溶液(易错60题18大考点)-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第9单元 溶液(易错60题18大考点)-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第9单元 溶液(易错60题18大考点)-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第9单元 溶液(易错60题18大考点)-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第9单元 溶液(易错60题18大考点)-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9单元溶液(易错60题18大考点)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1-35.5K-39Ca-40Fe-56Cu-64Zn-65I-127TOC\o"1-3"\h\u【考点1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1【考点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 5【考点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6【考点4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9【考点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2【考点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13【考点7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15【考点8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16【考点9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7【考点10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19【考点11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23【考点12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25【考点13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28【考点14溶质的质量分数】 31【考点15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35【考点1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37【考点17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9【考点18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42【考点1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1.(2023秋•即墨区期中)从10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10% B.1% C.0.1% D.9%【答案】A【分析】根据溶液的均一性考虑。【解答】解:溶液具有均一性,各部分性质都相同,所以从10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是10%。故选:A。2.(2023•顺城区二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一定是固体 B.溶剂一定是水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答案】C【分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B、溶剂不一定是水;C、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考虑;D、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解答】解:A、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例如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故A错;B、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B错;C、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C。3.(2023•齐齐哈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答案】D【分析】A.从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入手分析;B.从带正电荷的粒子进行分析;C.从燃烧的定义进行分析;D.从溶液的组成入手分析。【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是正确的说法,但是纯净物并不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可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带正电荷的粒子可能是质子、阳离子,只有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才叫阳离子,故B错误;C.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所以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比如灯泡发光,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燃烧,故C错误;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叫做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4.(2023•牡丹江)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1)应用水。水常用作溶剂。把少量的①面粉②豆油③蔗糖分别投入水中,可以形成溶液的是③(填序号);(2)净化水。家庭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3)珍惜水。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是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写一条)。【答案】(1)③;(2)疏松多孔;加热煮沸;(3)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分析】(1)本题溶液的概念分析;(2)根据活性炭的性质、生活中常用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分析;(3)根据常用节水措施分析。【解答】解:(1)①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②植物油(如豆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③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③;(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降低水的硬度就是减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生活中可以采用加热煮沸使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生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方法,从而降低水的硬度;(3)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常识很多,如水龙头随开随关;生活用水循环使用,淘米水浇花等。故答案为:(1)③;(2)疏松多孔;加热煮沸;(3)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5.(2021秋•拱墅区校级月考)水和溶液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试回答:(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如图所示,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C。(填字母)(2)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BC。A.使用节水型马桶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才排放【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溶液时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方法考虑。【解答】解:(1)葡萄酒、雪碧和山泉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牛奶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2)A.使用节水型马桶节约用水,保护了水资源;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不能保护水资源;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污染了水体,不属于保护水资源;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保护了水资源,故选BC。答案为:(1)C;(2)BC。6.(2021•黄石模拟)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A(填序号)。A.硝酸钾B.植物油C.面粉(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填序号)。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答案】(1)A。(2)B。【分析】(1)物质能够溶于水才会形成溶液。(2)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1)A.硝酸钾易溶于水,能够溶于水形成溶液;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填:A。(2)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是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碘酒溶液中溶剂是酒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填:B。【考点2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7.(2022•兰陵县模拟)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植物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与溶液同样均一、稳定 C.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D.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答案】C【分析】A、根据溶质与溶剂的定义进行分析;B、根据乳浊液的定义进行分析;C、根据溶解过程进行分析;D、根据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进行分析。【解答】解: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故A错误;B、植物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属于乳浊液,所以与溶液不一样,故B错误;C、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故C正确;D、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因为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故D错误。故选:C。8.(2022•新罗区校级一模)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石灰水Ca(OH)2。(2)高锰酸钾溶液KMnO4。(3)碘酒I2。(4)食盐水NaCl。【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溶质的判断方法和化学式的书写回答本题。【解答】解:(1)石灰水中溶质是氢氧化钙,溶剂是水,溶质的化学式:Ca(OH)2;(2)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高锰酸钾,溶剂是水,溶质的化学式:KMnO4;(3)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溶质的化学式是:I2;(4)食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溶质的化学式是:NaCl。故答案为:(1)Ca(OH)2;(2)KMnO4;(3)I2;(4)NaCl。9.(2023•佛冈县校级一模)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酒精里,形成碘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碘也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碘,溶剂是汽油.(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①假设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底部的颜色较深.②根据所学知识和题意分析甲(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考虑;(2)①根据图示考虑含有碘分子的多少考虑;②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解答】解:(1)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时溶剂;(2)①由图示可知下部碘分子多,因为碘溶于汽油呈现紫红色,所以烧杯底部的颜色较深;②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甲正确.故答案为:(1)碘;汽油;(2)①烧杯底部的颜色较深;②甲.【考点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0.(2023秋•即墨区期中)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X水水水双氧水Y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二氧化锰A..① B..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D【分析】要使图示的小气球鼓起来,就要使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瓶内压强增大可通过升温或放出气体实现,据此分析。【解答】解:①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故不正确;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来,故正确;③NH4NO3粉末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故不正确;④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氧气,会使气球膨胀起来,故正确。故选:D。11.(2023•光山县校级三模)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ABCDX水水水水Y蔗糖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A B.B C.C D.D【答案】C【分析】要使图示的小气球鼓起来,就要使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瓶内压强增大可通过升温或放出气体实现。即要使小气球鼓起来,所加入的液体与瓶中固体要么放出大量的热,要么生成气体。【解答】解:A、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气球不会鼓起来,选项错误;B、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气球不会鼓起来,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瓶内压强增大,会使气球膨胀起来,选项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选项错误。故选:C。12.(2023秋•南岗区校级月考)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A.将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B.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温度升高 C.水和植物油混合后用力振荡可形成乳浊液,在加入洗涤剂后振荡会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D.铁片放入足量稀盐酸中,银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放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答案】D【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将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铁,没有高温条件,两者不会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明显现象,故A错误;B、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所以可观察到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温度降低,故B错误;C、植物油不溶于水,水和植物油混合后用力振荡可形成乳浊液,在加入洗涤剂后振荡,经过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不是溶液)能够比较稳定,即油和水不再分层,故C错误;D、铁片放入足量稀盐酸中,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银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放热,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故D正确;故选:D。13.(2022•岳阳)创新实验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单,减少环境污染等。下面是某课外小组对教材实验进行的创新设计,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A:从胶头滴管中挤入少量浓氨水,一会儿后观察到石蕊、酚酞都变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2)实验B: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U型管中的液面a低于b(填“高于”或“低于”)。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3)实验C:试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完全后,待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注射器中蒸馏水慢慢流入试管中,试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1处。【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进行分析;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进行分析;(3)根据白磷燃烧现象进行分析;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进行分析。【解答】解:(1)根据分子的特性可知,观察到石蕊、酚酞都变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2)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所以观察到U型管中的液面a低于b;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3)试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完全后,待冷却到室温,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因此可观察到注射器中蒸馏水慢慢流入试管中,试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1处。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低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有氢氧化钙固体析出;(3)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1。【考点4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14.(2023•迎泽区校级一模)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水温30℃40℃50℃60℃70℃80℃除去奶渍所需时间28秒12秒6秒4秒12秒17秒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A.0℃ B.60℃ C.50℃ D.30℃【答案】B【分析】根据表中数据记录的除去奶渍所需时间的多少来确定最好的水温条件.此题中把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的好坏转换成除去奶渍所需时间的长短,除去奶渍所需时间越少,说明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越好.【解答】解:除去奶渍所需时间越少,说明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越好,从表中数据可知在60℃的水温时,去污时间最短,说明在60℃的水温时,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故选:B。15.(2023•姑苏区二模)对下列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A.洗洁精能清洗碗筷的油污一一洗洁精起到了乳化作用 B.干冰能营造云雾缭绕效果——干冰升华形成白色气体 C.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水分子在受热后分解了【答案】A【分析】A.根据乳化的原理进行分析;B.根据干冰升华吸热的知识进行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判断分析;D.根据分子不断运动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洗洁精能清洗碗筷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A正确;B.干冰能营造云雾缭绕效果,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形成水雾,不能形成白色气体,故B错误;C.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D.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故D错误;故选:A。16.(2023•洪山区一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2)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致。(3)食盐几乎是每道菜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填“单质”、“原子”或“元素”)。【答案】(1)乳化;(2)氧气和水;(3)元素。【分析】(1)根据乳化作用分析;(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解答】解:(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分散成小的油滴;(2)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致;(3)食盐几乎是每道菜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故答案为:(1)乳化;(2)氧气和水;(3)元素。17.(2023•淮阴区一模)化学无处不在,化学是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1)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打开门窗,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2)在厨房用水洗涤餐具时,通常在水里加些洗涤剂,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3)废水中若氨氮含量过高,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次氮酸(HClO)可除去废水中的NH3,其反应为:2NH3+3HClO=X+3HCl+3H2O,X的化学式为N2。(4)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FeCl2、ZnCl2(写化学式)。铁桶不能用于盛放波尔多液(硫酸铜、氢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Fe+CuSO4=FeSO4+Cu。【答案】(1)打开门窗,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2)乳化;(3)N2;(4)FeCl2、ZnCl2;Fe+CuSO4=FeSO4+Cu。【分析】(1)根据促进燃烧的措施分析;(2)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回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X的化学式;(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1)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则大量空气进入,为可燃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气,所以火反而会烧得更旺。(2)在厨房用水洗涤餐具时,通常在水里加些洗涤剂,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3HClO=X+3HCl+3H2O可知,反应前有2个氮原子、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和3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一个X分子中应含有2个氮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2。(4)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氢>铜,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能将稀盐酸、氯化铜完全反应,不能与氯化锌反应,滤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FeCl2、ZnCl2。铁桶不能用于盛放波尔多液(硫酸铜、氢氧化钙和水混合而成),是由于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是: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1)打开门窗,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2)乳化;(3)N2;(4)FeCl2、ZnCl2;Fe+CuSO4=FeSO4+Cu。【考点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8.(2020春•白塔区校级月考)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D.擦干菜刀防止铁生锈【答案】C【分析】A、依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判断;B、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和稀盐酸反应的产物分析判断;D、依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判断;【解答】解:A、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正确;B、铁生锈的条件是水与氧气并存,潮湿的空气中既含有水又含有氧气,所以铁钉易生锈,正确;C、由于铁的活动性在氢前,所以铁和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错误;D、铁生锈的条件是水与氧气并存,故擦干菜刀防生锈,正确。故选:C。19.(2020秋•无棣县期中)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温度保持在20℃)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4.220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升高温度后,甲中溶解的固体一定减少 C.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丁 D.溶液中所含溶质最多的为丙【答案】D【分析】A、根据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进行解答;B、根据甲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解答;C、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进行解答;D、根据溶解溶质的质量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后,甲中溶解的固体一定减少,否则不会减少,故B错误;C、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都为50g,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所以20℃时四种物质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所含溶质最多的为丙,故D正确。故选:D。【考点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20.(2021•罗湖区校级模拟)若要将一杯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定能实现的是()A.增加溶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溶质 D.倒出部分液体【答案】C【分析】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般可采用改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3种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如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但是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固体(如氢氧化钙),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需要升高温度.【解答】解:A:增加溶剂一定会降低溶液浓度,溶液仍不饱和,故A错;B:对于某些特殊物质,如氢氧化钙,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降低温度会增大它的溶解度,溶液还是不饱和,故B错;C:增加溶质(为原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这个方法一定能实现,故C正确;D:溶液是均匀的,倒出部分溶液后,溶液的浓度并没有发生改变,溶液还是不饱和,故D错。故选:C。21.(2021春•龙岗区校级月考)烧杯中盛有硝酸钾溶液,烧杯底部可见少量KNO3晶体,下列方法中无法使KNO3晶体再溶解的是()①向烧杯中加水②用玻璃棒搅拌③将溶液加热④加入同体积的饱和食盐水。A.②④ B.② C.①③ D.④【答案】B【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中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对这种溶质是饱和的.向烧杯中加水、将溶液加热、加入同体积的饱和食盐水能使KNO3晶体再溶解.而用玻璃棒搅拌,溶剂、温度没有改变,所以不能使KNO3晶体再溶解.【解答】解:由饱和溶液的含义可知,向烧杯中加水,溶剂增多,所以能使KNO3晶体再溶解;将溶液加热,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使KNO3晶体再溶解;加入同体积的饱和食盐水,溶剂也增多,所以能使KNO3晶体再溶解;而用玻璃棒搅拌,溶剂、温度没有改变,所以不能使KNO3晶体再溶解。故选:B。22.(2022•东城区二模)宇航员在“天宫课堂”利用醋酸钠(CH3COONa)过饱和溶液,制作了一颗冰球。(1)醋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钠。(2)在相同温度下,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醋酸钠(CH3COONa)的溶解度如表所示。将20℃时的醋酸钠(CH3COONa)过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适量水(或适当升温、或析出晶体)。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40.846.554.565.583.0139.0【答案】(1)醋酸钠;(2)加适量水(或适当升温、或析出晶体)。【分析】(1)根据溶质确定的方法分析;(2)根据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分析【解答】解:(1)醋酸钠溶液中的溶质是醋酸钠。(2)将20℃时的醋酸钠(CH3COONa)过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适量水,也可以析出晶体;由于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可以适当升温。故答案为:(1)醋酸钠;(2)加适量水(或适当升温、或析出晶体)。【考点7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23.(2021秋•杭州期中)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答案】D【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之间是交叉关系,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4.(2022•渭源县模拟)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降温【答案】B【分析】A、溶液可以有颜色;B、根据溶液的组成考虑;C、根据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的关系考虑;D、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考虑。【解答】解:A、溶液可以有颜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B、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所以溶液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没有关系,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错;D、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剂,故D错。故选:B。【考点8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5.(2023•汝阳县一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A.140g B.136g C.100g D.40g【答案】B【分析】根据溶解度的含义进行解答.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解答】解:由溶解度的定义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即20℃时,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在20℃时,将40克氯化钠放入100克水中,只有36g氯化钠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0g+36g=136g.所以:A、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是140g,故A错误B、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36g,故B正确;C、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是100g,故C错误;D、所得溶液的质量不是40g,故D错误。故选:B。26.(2022春•开福区校级期末)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下列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A.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KNO3固体 B.20℃时,100gKNO3溶液中溶解31.6gKNO3固体 C.100g水中溶解了31.6gKNO3固体达到饱和 D.20℃时,31.6gKNO3固体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答案】A【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分析即可,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时,某固体物质在一定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解答】解:A、符合溶解度的定义,故A正确;B、是131.6克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故B错误;C、没有指明温度,故C错误;D、没有指明溶剂质量,故D错误。故选:A。27.(2021秋•沂水县期末)下表是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克13.331.663.9110169246A.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C.6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为110克 D.10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多【答案】C【分析】利用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利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此题。【解答】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不是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故错误;B、40℃时,163.9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故B错误;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为110克,故C正确;D、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因为没有说明水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C。28.(2021•铜仁市模拟)氯化钠在20°C时的溶解度为36.0克。20°C时,用50克水配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8克。氯化钠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会不变(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答案】18克;不变。【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以及物质溶于水时的热效应解答。【解答】解:氯化钠在20°C时的溶解度为36.0克。20°C时,用100克水配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36克,用50克水配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8克;氯化钠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会不变。故答案为:18克;不变。【考点9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29.(2022•朝天区模拟)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0%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互相转化 D.溶剂的量对氯化钠的溶解度没有影响【答案】B【分析】A.根据溶液的微观构成来分析;B.根据溶液均一性来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来分析;D.根据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来分析。【解答】解: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B.溶液具有均一性,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不正确;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互相转化,正确;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外界条件温度的影响,与溶剂的量没有关系,正确。故选:B。30.(2023•常州模拟)下列措施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A.升高溶液温度 B.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C.增加水的质量 D.溶解过程不断搅拌【答案】A【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外因和内因,内因是指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是温度;所以温度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重要因素;气压对固体的溶解度几乎无影响。【解答】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溶液的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故选项正确。B、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不受溶质质量多少的影响,故选项错误。C、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不受溶剂质量多少的影响,故选项错误。D、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故选项错误。故选:A。31.(2022•朝阳区二模)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已知:①20℃和40℃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63.9g。②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实验1,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则加入KNO3的质量为35(大于31.6小于等于63.9的任意数值均可)g。(2)实验2,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中观察到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白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实验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两支试管中产生不同现象,其原因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氢前,铜在氢后。【答案】(1)35(大于31.6小于等于63.9的任意数值均可);(2)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氢前,铜在氢后。【分析】(1)根据在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情况分析;(2)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燃烧的条件;(3)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分析。【解答】解:(1)实验1,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则加入KNO3的质量为35(大于31.6小于等于63.9的任意数值均可)g,在20℃不能全部溶解,在加热到40℃时全部溶解,说明了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实验2,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中观察到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白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实验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其原因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氢前,铜在氢后。故答案为:(1)35(大于31.6小于等于63.9的任意数值均可);(2)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氢前,铜在氢后。【考点10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32.(2022•常州模拟)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可以进行有关的计算,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乙大,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故B错误;C、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g:100g=3:10,故C错误;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15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50g,降温到a1℃,溶解度为30g,所以有20g固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D。33.(2022•南岗区校级模拟)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B.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C.t1℃时,向40g甲固体中加入100g水得到甲的不饱和溶液 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答案】B【分析】A、根据溶解度有单位进行分析;B、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C、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进行分析,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根据提纯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故A错误;B、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则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当中溶质多溶剂少,乙溶液当中溶质少溶剂多,当温度降到t1℃时,由于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乙溶液当中的溶剂较多,所溶解的溶质多,所以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小于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故B正确;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约为22g,向40g甲固体中加入100g水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因此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错误。故选:B。34.(2023•东洲区四模)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图中P点的含义是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2)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乙(填“甲”或“乙”)。(3)20℃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C(填字母序号,下同),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E。【答案】(1)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2)乙;(3)AC;E。【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分析回答;(2)根据溶解度的含义分析计算;(3)根据溶液的状态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计算。【解答】解:(1)由图可知,P点是甲和乙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2)由图可知,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乙;(3)2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达到饱和状态,所以20℃时,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A溶液不饱和;再加入10g甲所得B溶液饱和,且剩余10g+10g﹣15g=5g甲不能溶解;加热至40℃,此时甲的溶解度为5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达到饱和状态,故所得C溶液又变为不饱和;再加入10g甲(总计30g)所得D溶液达到饱和,且剩余30g﹣25g=5g甲不能溶解;降温至20℃,此时甲的溶解度变为30g,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达到饱和状态,所以会析出晶体,此时溶液饱和;故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C;B为20℃下的饱和溶液,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决于该该温度时的溶解度,而B与E溶液均为20℃时的饱和溶,溶解度相同,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故答案为:(1)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2)乙;(3)AC;E。35.(2023秋•平山县期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P点表示的含义是在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任写一种)。(4)t1℃时,将30g甲物质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5g;若滤去剩余固体,再将温度升至t3℃,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应该再加水10g。(5)t3℃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甲。【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交点的含义;(2)溶液结晶的方法;(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4)有关的计算要准确;(5)t3℃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甲。【解答】解:(1)P点表示的含义是:在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在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2)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案为:降温结晶;(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4)t1℃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将30g甲物质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15g+50g=65g;若滤去剩余固体,再将温度升至t3℃,使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设应该再加水的质量为x,,x=10g;故答案为:65;10;(5)t3℃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小的是甲,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最大;故答案为:甲。【考点11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36.(2021秋•静安区期末)(多选)将不再冒出气泡的汽水瓶(敞口)置于温水中,瓶内出现较多气泡。分析正确的是()A.瓶内压强减少导致溶解度减小 B.温度升高导致气体溶解度增大 C.出现大量气泡后溶液为饱和溶液 D.出现大量气泡后溶液中气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答案】CD【分析】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将不再冒出气泡的汽水瓶(敞口)置于温水中,改变的温度,而不是压强,故选项说法错误。B、温度升高导致气体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因此瓶内出现较多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C、温度升高导致气体溶解度减小,因此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部分二氧化碳逸出,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部分二氧化碳逸出后,溶液中溶质减少,则溶液中气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37.(2021•汇川区一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1)从微观角度解释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原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喝碳酸饮料后,常出现“打嗝”现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填“增大”或“减小”)。(3)某品牌矿泉水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①“钙”和“钾”指的是元素(填“单质”或“原子”或“元素”)。②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③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该品牌矿泉水是否属于硬水。【答案】(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减小;(3)①元素;②+4;③肥皂水。【分析】(1)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来分析;(3)根据物质的组成、化合价的计算以及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有香味物质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墙里开花墙外香;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在炎热的夏天喝可乐(含有CO2气体的饮料)后,常出现“打嗝”现象;故填:减小;(3)①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钙”和“钾”指的是元素;故填:元素;②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故填:+4;③检验硬水和软水常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38.(2023•齐齐哈尔)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利用你学到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喷漆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常用方法,写出其防止铁生锈的原理。(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的原因。(3)我国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的原因。【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常见的钢铁防锈蚀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钢铁锈蚀的条件是同时接触水和氧气,喷漆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使铁制品同时隔绝水和氧气;答:使铁制品同时隔绝水和氧气;(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的原因: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部分二氧化碳逸出;答: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3)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答: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考点12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39.(2021•河北)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非晶体:冰、松香、沥青 B.绝缘体:橡胶、玻璃、石墨 C.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 D.纯净物:液态氧、金刚石、矿泉水【答案】C【分析】A、根据晶体、非晶体的概念进行分析;B、根据绝缘体的概念进行分析。C、根据常见的稀有气体进行分析。D、根据纯净物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A.松香、沥青,在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都是非晶体,冰在熔化时的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故A选项错误;B.橡胶、玻璃不导电,属于绝缘体,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导体,故B选项错误;C.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故C选项正确;D.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液态氧、金刚石是纯净物;矿泉水中含有多种可溶性物质,是混合物,故D选项错误。故选:C。40.(2021秋•衢州期末)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恒温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请判断:最终丁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等于3g,这句话对吗?不对(填“对”或“不对”)。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丙丁。【答案】不对;丙、丁。【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的转变、溶解度的含义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实验的流程可知,甲的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成为乙,乙中没有晶体,可判断出甲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的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乙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了3g晶体,得丙的溶液,则丙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将丙的溶液过滤恒温蒸发10g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等于3g,若乙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则丁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等于3g,若乙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则丁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同温同种溶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则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丙、丁。故答案为:不对;丙、丁。41.(2022•渝北区校级模拟)t℃时,分别将110g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溶液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蒸发溶剂前,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或“不能确定”)。(2)t℃时,甲的溶解度为100g。(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填序号)。A、t°C时,S甲>S乙B、溶质质量分数w(b)=W(c)>w(a)C、可以通过升温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10g水,析出溶质质量甲>乙【答案】(1)不饱和;(2)100;(3)AD。【分析】(1)根据图象信息分析;(2)根据溶解度含义及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分析;(3)根据图象进行分析。【解答】解:(1)乙溶液质量,刚开始随着水分蒸发,质量减少的慢,后来质量减少得快,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不饱和;(2)从图象看出,随着水分蒸发,甲溶液质量均匀变化,是饱和溶液,因此蒸发40g水,溶液还有30g,则析出的质量为:110g﹣30g﹣40g=40g,即40g水中溶解甲40g恰好饱和,所以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100g;故答案为:100;(4)A、由图可知,蒸发40g水后,蒸发相同质量的水,甲质量减少更快,故S甲>S乙;正确;B、a、c是饱和溶液,溶解度S甲>S乙,ω(a)>ω(c),b点乙溶液恰好饱和,c点也是饱和溶液,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ω(c)=ω(b),故ω(a)>ω(c)=ω(b);错误;C、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不确定,因此不能确定通过升温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D、t°C时S甲>S乙,1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l0g水,析出溶质质量甲>乙;正确。故选:AD。【考点13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42.(2021•杭州)已知:(1)20℃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物质名称氯化钠氢氧化钙氯酸钾硝酸钾溶解度(克)36.00.1657.43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0℃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20℃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答案】B【分析】A、根据在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分析;B、根据20℃时硝酸钾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C、根据在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分析;D、根据在20℃时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分析。【解答】解:A、在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65g,在0.01~1g之间,属于微溶物质,故A说法不正确;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4.0%>20%,所以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故B说法正确;C、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在1~10g之间,属于可溶物质,故C说法不正确;D、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43.(2022•高新区模拟)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A.空气组成(按体积分数) B.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 C.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D.氢原子的原子核结构【答案】D【分析】A.根据空气的组成以及各成分气体的含量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来分析;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集气瓶内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变化来分析;D.根据氢原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空气的78%,氧气约占空气的21%,其他成分约占1%,图示正确;B.溶解性是根据在20℃时的溶解度来确定的,若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g~10g之间的,属于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g~1g之间的,属于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属于难溶物质,图示正确;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放出了热量,瓶内的压强先升高后降低,进入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压强;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到原温度,氧气的浓度降低,图示正确;D.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氢原子中没有中子,图示错误。故选:D。44.(2021•海州区二模)“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如图1: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如图2:同学们做了试管A、B、C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C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3)如图3:分别把干燥的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伸入两瓶干燥的CO2气体中,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答案】(1)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2)根据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分析回答;(3)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解答】解:(1)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C中固体全部溶解,对比A、B,说明溶剂的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对比A、C,说明溶质的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性;(3)分别把干燥的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伸入两瓶干燥的CO2气体中,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成了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纸不变色,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答案为:(1)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考点14溶质的质量分数】 45.(2023•阜阳一模)如图中曲线为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M、N、P三点分别表示三份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温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M、N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P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 B.其它条件不变,加水稀释N点溶液可使其至M点 C.其它条件不变,将P点或N点溶液降温40℃后溶液均可至M点 D.维持溶液原温度蒸发溶剂时,M、N点均不动,P点垂直上移可至N点【答案】B【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是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是不饱和溶液回答本题;B、加水稀释后溶液会由饱和变为不饱和回答本题;C、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考虑;D、根据恒温蒸发溶剂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回答本题。【解答】解:A、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与溶解度成正比,图示相当于溶解度曲线图,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是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是不饱和溶液,故A说法正确;B、加水稀释后溶液会由饱和变为不饱和,N点溶液和M点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故B说法错误;C、由图示可知将P点溶液降温40℃后溶液移动至M点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如果将N点溶液降温40℃后溶液会析出晶体,也会到达M点,也是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D、恒温蒸发溶剂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维持溶液原温度蒸发溶剂时,M、N点均不动,由图示可知P点垂直上移可至N点,故D说法正确。故选:B。46.(2022秋•桥西区校级期末)现有某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甲200克,分别转移出50克到乙、丙、丁三个烧杯中(如图),然后,再向丙烧杯中加入5克水搅拌,向丁烧杯中加入5克NaCl搅拌,固体全部溶解。则现在的甲、乙、丙、丁四个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丁>乙>甲>丙 B.丁>甲=乙>丙 C.丁>丙>甲=乙 D.甲=乙=丁=丙【答案】B【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判断。【解答】解:某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甲200克,分别转移出50克到乙、丙、丁三个烧杯中(如图),然后,再向丙烧杯中加入5克水搅拌,向丁烧杯中加入5克NaCl搅拌,固体全部溶解。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乙,在丙加入了5g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在丁中加入了5g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所以现在的甲、乙、丙、丁四个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丁>甲=乙>丙。故选:B。47.(2023•扬州)水是宝贵的资源。(1)电解水可以得到H2和O2,H2在O2中燃烧可以生成水,这两个实验说明组成水的元素是H、O(填元素符号),电解水时生成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2)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BC。A.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纯净”的水B.水易溶解许多物质,因而水也易被污染C.在自然界中,不同状态的水处于不断循环中D.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可持续不断大量开采(3)①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表示,如医疗上常使用10%的葡萄糖溶液,10%的含义为100g溶液中含葡萄糖的质量为10g,根据不同的需要,浓度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如国家关于酿造食醋的标准规定:食醋中的总酸(以醋酸计)含量应≥3.5g/100mL。该浓度的含义为100mL溶液中含有醋酸的质量至少3.5g。②取100g质量分数为13.5%的NaCl溶液,温度保持60℃,蒸发水分至NaCl完全析出,在图中画出析出NaCl的质量与蒸发出水质量的关系(已知60℃时NaCl的溶解度约为37g)。(4)人体内的可能会转化为,不利于O2在体内的运输,将含有NaNO3的水煮沸,不能除去,原因是含有NaNO3的水煮沸,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得到的仍是NaNO3的水溶液、NaNO3是由Na+与构成的(填两点)。(5)自来水厂常用加消毒剂的方法去除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经处理,微生物含量达标后,国家标准规定自来水出厂时仍需留有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原因是为增强细菌、病毒的持续灭活能力。(6)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2023年的主题是“加速变革”,呼吁加快落实保护并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以应对全球淡水资源匮乏的挑战。请写出家庭中可采取的一个节水措施:淘米水浇花。【答案】(1)H、O;2:1;(2)ABC;(3)①100mL溶液中含有醋酸的质量至少3.5g;②;(4)含有NaNO3的水煮沸,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得到的仍是NaNO3的水溶液、NaNO3是由Na+与构成的;(5)为增强细菌、病毒的持续灭活能力;(6)淘米水浇花。【分析】本题考查水的电解结论与现象及溶液的基础知识。【解答】解:(1)由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组成水的元素是H、O;电解水时生成H2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即电解水时生成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故答案为:H、O;2:1;(2)A、自然界的水都含有可溶或不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水易被污染是由于水易溶解许多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自然界中,水以雨、雪等形式存在,即不同状态的水处于不断循环中,故选项说法正确;D、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资源有限,应合理开采,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BC;(3)①食醋中的总酸(以醋酸计)含量应≥3.5g/100mL。该浓度的含义为100mL食醋中最少含醋酸3.5g;故答案为:100mL溶液中含有醋酸的质量至少3.5g;②100g质量分数为13.5%的NaCl溶液中NaCl质量=100g×13.5%=13.5g,水的质量=100g﹣13.5g=86.5g。设60℃时,13.5gNaCl达到饱和需要水的质量为x,则,x=36.5g,即蒸发(86.5g﹣36.5g)=50g水后达到饱和,再蒸发水开始析出晶体;析出NaCl的质量与蒸发出水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故答案为:;(4)由于含有NaNO3的水煮沸,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得到的仍是NaNO3的水溶液;且NaNO3由Na+和构成,所以含有NaNO3的水煮沸,不能除去NaNO3;故答案为:含有NaNO3的水煮沸,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得到的仍是NaNO3的水溶液、NaNO3是由Na+与构成的;(5)为增强细菌、病毒的持续灭活能力,经处理,微生物含量达标后,国家标准规定自来水出厂时仍需留有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故答案为:为增强细菌、病毒的持续灭活能力;(6)家庭中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淘米水浇花,使用节水龙头等;故答案为:淘米水浇花。【考点15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48.(2023•荔湾区一模)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需加水()A.245g B.195g C.49g D.196g【答案】B【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g×98%=(50g+x)×20%x=195g。故选:B。49.(2022秋•市南区期中)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①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B.②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与一定体积的水混合 C.③铜粉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灼烧 D.④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答案】C【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分析;C、根据在灼烧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氧化铜的质量越来越多,当反应完毕,不再增加,改成横线;D、根据在加水时溶液的质量增加分析.【解答】解:A、由催化剂的特点可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质量,该选项不正确;B、氢氧化钠溶解放时热,则溶液温度升高,完全溶解后,溶液温度又慢慢恢复到常温,该选项不正确;C、在灼烧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氧化铜的质量慢慢增加,充分反应后,氧化铜质量不变,该选项正确;D、向氯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质量会不断增加,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50.(2023•硚口区模拟)甲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金同学据此画出了不同温度下,甲物质溶解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31.663.9110169240(1)由上表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B(填序号,下同)。A.增大B.减小C.不确定(2)图中t1的取值范围是C。A.t1<20℃B.t1>40℃C.20℃<t1<40℃D.不确定(3)t1℃时,将105.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20.0%的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34g。(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D。A.通过升温可将Q点溶液转化成P点的溶液B.t2℃时,O点和P点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向O点的溶液中加入92g甲固体,即可得到P点的溶液D.将P点和Q点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量溶剂,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答案】(1)B;(2)C;(3)34g;(4)ACD。【分析】本题考查溶解度的概念及根据溶解度的计算。【解答】解:(1)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答案选:B;(2)根据图示可知t1℃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8g甲,则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甲,则溶解度为36g,根据表示数据可知t1的取值范围是20℃<t1<40℃;故答案选:C;(3)t1℃时甲的溶解度为36g,设将105.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20.0%的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x105g×=(105g+x)×20%x≈34g;故答案为:34g;(4)A、温度升高后甲的溶解度增加,但是没有向溶液中继续加溶质,则无法将Q点溶液转化成P点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O、P两点的溶液都为t2℃时甲的饱和溶液,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t2℃时,O点的溶液已经是饱和溶液,无法继续溶解甲,则向O点的溶液中加入92g甲固体,无法得到P点的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P、Q两点的溶液都是含有100g溶剂的饱和溶液,但是P点的溶解度比Q点大,则分别恒温蒸发等量溶剂,析出晶体的质量P>Q,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CD。【考点1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51.(2021秋•泰山区期末)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溶剂前乙是饱和溶液 B.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乙的饱和溶液 C.t℃时,乙的溶解度比甲大 D.t℃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答案】A【分析】A、根据蒸发溶剂与析出晶体的关系分析判断。B、根据b点对应的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t℃时,由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图,有晶体析出后,乙曲线的斜率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t℃时,蒸发mg水,会析出ng甲晶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乙溶液需要蒸发一定量的溶剂后才洗出晶体,说明蒸发溶剂前乙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b点对应的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t℃时,由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图,有晶体析出后,乙曲线的斜率大,则t℃时,乙的溶解度更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图像可知,t℃时,蒸发mg水,会析出ng甲晶体,则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00%,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52.(2021秋•南关区校级期末)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2)1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NaCl(选填“NaCl”或“KNO3”);(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C(填字母)。A.10℃时,不能够配制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KNO3溶液B.20℃时,20gNaCl固体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C.20℃到30℃之间,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D.将KNO3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