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47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9月份调查问卷初三化学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题一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能体现化学改善我们生活的是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 B.火药爆炸C.粮食酿酒 D.指南针3.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是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创立 B.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C.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D.冶铜、炼铁、造纸等4.弄清物质燃烧本质的化学家是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C.拉瓦锡 D.门捷列夫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玻璃管插入橡胶塞 B.用滴管吸取液体C.液体量取 D.取用块状大理石6.下列在实验室中取用药品的做法错误的是A.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B.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C.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广口瓶中D.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说明用量,一般取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即可7.进行探究活动时,化学学习的特点有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8.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性质的是A.木柴燃烧汽油挥发 B.轮胎易爆炸食物腐烂C.米酿成醋熔化玻璃吹制仪器 D.医用酒精消毒食盐易溶于水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沸腾:试管底部产生气泡,试管口有白烟产生B.胆矾研碎: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D.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表面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火焰的焰心温度最低且亮度最暗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11.进行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试验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②加热时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后的试管立刻用冷水冲洗;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1/3;⑤加热时试管没有接触到火焰;⑥加热时,没有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其中与之有关的是A.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12.下列关于物质的俗名、性质或主要成分说法错误的是A.石蜡是一种红色的固体 B.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 D.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1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仪器倒立在水槽内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14.通过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完全不正确的是()ABCD区分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糖和食盐白醋和白酒铁丝和铜丝第一方案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闻气味观察颜色第二方案观察颜色品尝味道溶于水用磁铁吸引A.A B.B C.C D.D15.苗苗同学用量筒准确量取20mL液体,倒出一些液体后读数为10mL,可实际倒出的液体大于10mL,由此可知第二次读数时眼睛是A.仰视 B.俯视 C.平视 D.无法确定二、非选择题(16题-23题,共8小题,共40分)16.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元素名称氢__________铝氯_____元素符号_____CO__________Ca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名称:B______;E______;H______;(2)上述仪器中,仪器A在一般情况下的用途是用于配制溶液和______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3)洗涤F仪器内壁不易洗掉的物质时可以使用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洗涤过后的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______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4)B仪器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熄灭B仪器时不可用嘴吹灭,必须要用______;(5)配制酒精溶液需要将水和酒精混合,已知需要水的体积为45mL,酒精的体积为20mL,为了保证配制的结果最准确,需要用到哪些仪器______。A.量程为10mL的量筒 B.量程为25mL的量筒C.量程为50mL的量筒 D.胶头滴管18.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可以是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物理性质,自拟分类标准,将大理石、胆矾、稀盐酸、酒精四种物质平均分成两类。你的标准______,其中一类所包含的物质______(填物质名称)。19.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里,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密度比水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______接触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为______、______。20.同学们为了学习物质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1)连接仪器(如图1),先把玻璃管口______,然后______,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进而连接好全部仪器。(2)连接好仪器后检查该装置气密性(如图2),将导管的另一端______,用手______,观察到液面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检查好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如图3),左侧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右侧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______。(4)这时小李老师指出化学变化常表现为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______等,并提出问题,在实验中产生这些现象一定化学变化吗?(5)同学们发现图2和图3实验中均有气泡产生,而图2烧杯中产生气泡是______变化,图3试管中产生气泡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经过讨论同学们否定了老师的说法,最终确定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21.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勾兑成食用白酒销售,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已知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又名木醇,外观与水相似,有刺激性气味。(1)甲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2)装有甲醇试剂瓶的标签上通常贴有如下危险化学品标志,可以推断出甲醇的化学性质是______。22.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填写下列空白:(1)图1用______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2)图2将两根______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观察到的现象是:盛有空气的瓶中无明显现象,盛有呼出气体的瓶中______,实验结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的______。(3)取两块______玻璃片,对着其中一片哈气,对比观察两片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哈气的玻璃片上有______,实验结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多。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题一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能体现化学改善我们生活的是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C【解析】①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增产,属于化学在农业上的作用;②处理和印染使衣服色泽鲜艳,属于化学在生活上的作用;③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属于化学在医疗上的作用;④水泥、钢材等用于建筑材料,属于化学在建筑上的作用。故选C。2.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 B.火药爆炸C.粮食酿酒 D.指南针【答案】D【解析】A.陶瓷烧制,有氧气参与,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火药爆炸是剧烈氧化,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产生了新物质酒精,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指南针依靠的是磁性,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3.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是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B.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C.绿色化学概念提出 D.冶铜、炼铁、造纸等【答案】A【解析】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符合题意;B.发现元素周期律和编制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是现代化学理念,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冶铜、炼铁、造纸等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弄清物质燃烧本质的化学家是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C.拉瓦锡 D.门捷列夫【答案】C【解析】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错误。B.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错误。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弄清物质燃烧的本质,故正确。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错误。故选:C。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玻璃管插入橡胶塞 B.用滴管吸取液体C.液体的量取 D.取用块状大理石【答案】A【解析】A.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将玻璃管润湿后旋转插入,正确;B.吸取液体时,要先排气再吸液,错误;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且眼睛要在刻度线一侧,错误;D.取用块状大理石应用镊子夹取,错误。故选A。6.下列在实验室中取用药品的做法错误的是A.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B.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C.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广口瓶中D.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说明用量,一般取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即可【答案】D【解析】A.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防污染试剂。做法正确;B.实验室的些药品有毒,为防止发生事故,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做法正确;C.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广口瓶中,做法正确;D.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做法错误故选D。7.进行探究活动时,化学学习的特点有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答案】A【解析】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实验和科学探究,实验还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所以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故选:A。8.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性质的是A.木柴燃烧汽油挥发 B.轮胎易爆炸食物腐烂C.米酿成醋熔化玻璃吹制仪器 D.医用酒精消毒食盐易溶于水【答案】D【解析】【分析】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常有一些表示能力的词语,如:能、会、易、可以、具有等。A.木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汽油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轮胎易爆炸描述的是物理性质,食物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米酿成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熔化玻璃吹制仪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医用酒精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盐易溶于水,描述的是食盐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沸腾:试管底部产生气泡,试管口有白烟产生B胆矾研碎: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白色粉末状固体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D.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表面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A.水沸腾,试管底部产生气泡,试管口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B.胆矾研碎,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状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表面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火焰的焰心温度最低且亮度最暗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答案】AC【解析】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也最明亮,焰心的温度最低也最暗。A正确;B.固体物质变为气体,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比如干冰受热后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氯化铵固体受热后变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不正确;C.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吸热现象等。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都会伴随着电、热、声、光等效应中的一种或几种。比如蜡烛燃烧过程蜡烛先熔化、汽化、再燃烧,熔化、汽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着物理变化。C正确;D.物理变化一定没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没有化学变化。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AC。

11.进行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试验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试管底部接触灯芯;②加热时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后的试管立刻用冷水冲洗;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1/3;⑤加热时试管没有接触到火焰;⑥加热时,没有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其中与之有关的是A.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①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试管底部接触焰心,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②试管外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③加热后的试管立刻用冷水冲洗,热的试管遇冷容易发生炸裂;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容易液体沸腾溅出伤人,不会导致试管炸裂;⑤加热时试管没有接触到火焰,只会使温度上升较慢,不会导致试管炸裂;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的中下部,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故①②③⑥会造成试管炸裂故选:C。12.下列关于物质的俗名、性质或主要成分说法错误的是A.石蜡是一种红色的固体 B.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 D.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答案】A【解析】A.石蜡是一种白色的固体,故A错误;B.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故B正确;C.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是一种蓝色晶体,故C正确;D.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物体。故D正确。故选A。1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仪器倒立在水槽内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④将饮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14.通过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实验室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完全不正确的是()ABCD区分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糖和食盐白醋和白酒铁丝和铜丝第一方案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闻气味观察颜色第二方案观察颜色品尝味道溶于水用磁铁吸引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不能鉴别,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则不能,可以鉴别,选项错误;B.白糖和食盐都是白色固体,实验室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能鉴别,选项正确;C.白醋和白酒气味不同,可以鉴别,白醋和白酒都是无色的液体,都能溶于水,不能鉴别,选项错误;D.铁丝是银白色的金属,而铜丝是红色的金属,观察颜色可以鉴别,铁丝能被磁铁吸引,铜丝不能被吸引,可以鉴别,选项错误;故选B。15.苗苗同学用量筒准确量取20mL液体,倒出一些液体后读数为10mL,可实际倒出的液体大于10mL,由此可知第二次读数时眼睛是A.仰视 B.俯视 C.平视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倒出一部分水后,若俯视读数,读数会比实际偏大,因此若俯视读数,量筒内剩余10ml水,则实际比10mL小,倒出水的体积就大于10mL。故选B。二、非选择题(16题-23题,共8小题,共40分)16.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元素名称氢__________铝氯_____元素符号_____CO__________Ca【答案】①.碳②.氧③.钙④.H⑤.Al⑥.Cl【解析】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C是碳元素的元素符号;O是氧元素的元素符号;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Ca是钙元素的元素符号。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结合下列实验仪器回答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______;E______;H______;(2)上述仪器中,仪器A在一般情况下的用途是用于配制溶液和______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3)洗涤F仪器内壁不易洗掉的物质时可以使用的仪器是______(填仪器名称),洗涤过后的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______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4)B仪器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熄灭B仪器时不可用嘴吹灭,必须要用______;(5)配制酒精溶液需要将水和酒精混合,已知需要水的体积为45mL,酒精的体积为20mL,为了保证配制的结果最准确,需要用到哪些仪器______。A.量程为10mL的量筒 B.量程为25mL的量筒C.量程为50mL的量筒 D.胶头滴管【答案】(1)①.酒精灯②.药匙③.细口瓶(2)较大量试剂(3)①.试管刷②.不成股流下(4)①.湿抹布铺盖②.灯帽盖灭(5)BCD【解析】【小问1】据图可知仪器B为酒精灯,E为药匙,H为细口瓶;【小问2】烧杯用于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小问3】洗涤试管仪器内壁不易洗掉物质时可以使用试管刷;洗涤过后的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小问4】酒精灯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必须要用灯帽盖灭;【小问5】量取液体要选用量程适当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为45mL应选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酒精的体积为20mL应选用量程为25mL的量筒,此外在量取液体时还需要用到胶头滴管来定容;故选BCD。18.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可以是物质的性质、用途等。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物理性质,自拟分类标准,将大理石、胆矾、稀盐酸、酒精四种物质平均分成两类。你的标准______,其中一类所包含的物质______(填物质名称)。【答案】①.均为固体(合理即可)②.大理石、胆矾【解析】根据物质的状态分类:物质的状态都是固体的是:大理石、胆矾;物质的状态都是液体的是:稀盐酸、酒精,故填:均为固体(合理即可);大理石、胆矾。19.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入水里,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蜡烛密度比水_____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______接触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为______、______。【答案】(1)小(2)①.外焰②.外焰(3)①.水②.二氧化碳(顺序可以调换)【解析】【小问1】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小问2】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与外焰接触处最先炭化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小问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可得出结论:石蜡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20.同学们为了学习物质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1)连接仪器(如图1),先把玻璃管口______,然后______,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进而连接好全部仪器。(2)连接好仪器后检查该装置气密性(如图2),将导管的另一端______,用手______,观察到液面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检查好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如图3),左侧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右侧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______。(4)这时小李老师指出化学变化常表现为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______等,并提出问题,在实验中产生这些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吗?(5)同学们发现图2和图3实验中均有气泡产生,而图2烧杯中产生气泡是______变化,图3试管中产生气泡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经过讨论同学们否定了老师的说法,最终确定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答案】(1)①.用水润湿②.稍稍用力(2)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②.紧握试管(3)①.(白色)固体逐渐减少②.变白色浑浊(4)生成沉淀(5)①.物理②.化学③.有其他物质生成(或有新物质生成)【解析】【小问1】连接仪器(如图1),为减小摩擦,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进而连接好全部仪器;【小问2】连接好仪器后检查该装置气密性(如图2),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形成密封体系,用手捂住试管,给试管加热,管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观察到液面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小问3】检查好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如图3),左侧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