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练习含答案_第1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练习含答案_第2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练习含答案_第3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练习含答案_第4页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1.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可以找到下列哪种类型的细菌()A.有毒性的R型细菌B.无毒性的R型细菌和有毒性的S型细菌C.只发现有毒性的S型细菌D.无毒性的S型细菌2.图示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结合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无法确定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何物质B.从图示实验中可以看出R型菌和S型菌能够相互转化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D.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的DNA分解,故不能使小鼠患病致死3.(2021浙江丽水期末)为研究引起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物质是什么,艾弗里等人进行了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皿出现S型菌菌落的只有组③B.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C.根据组③和组④的结果推测转化因子是DNAD.提高组③DNA的纯度,粗糙型的菌落比例更高4.请利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1)设计实验方案。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第二步:按照表格中的处理,制备培养基。组合编号ABC处理

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

第三步:。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生长情况。

(2)预测实验结果:

题组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著名实验之一。该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是()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6.(2021浙江绍兴诊断考)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部分实验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噬菌体B.②过程使用的细菌悬液不必进行放射性标记C.③过程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D.若标记元素为35S,经④过程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7.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科学地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按照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将图中的字母正确排序:。

(2)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与RNA相比,特有的化学组成是。子代T2噬菌体的外壳是在上合成的,原料由提供。

(3)用标记的T2噬菌体与细菌混合,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之后离心,测定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搅拌的目的是,该过程应发生在图中过程中(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如果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发现悬浮液和沉淀物中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原因最可能是。

(5)如果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保温,经搅拌、离心后,测定悬浮液放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的关系是。

A.一直上升B.先升后降C.先降后升D.保持不变题组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8.(2021浙江金华期末改编)下列关于烟草花叶病毒(TMV)重建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甲中存在A蛋白,但不存在B蛋白B.图中的“降解”是指用蛋白酶处理病毒C.此实验证明了所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用RNA酶处理过的RNA仍有感染效力

能力提升练题组一综合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1.(2021浙江三月联考)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是光滑的,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是粗糙的B.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过程中,未使用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C.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会使小鼠患肺炎D.离体转化实验得到的S型菌与原S型菌遗传信息不相同2.(2021浙江金华东阳期中)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链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链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链球菌C.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D.F组中分离得到的S型菌的遗传信息与B组和D组细菌中的遗传信息均有差异题组二综合分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3.(2021浙江嘉兴五中月考)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占85%。悬浮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悬浮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悬浮液中4.继格里菲思和艾弗里之后,1952年遗传学家赫尔希和他的助手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本实验利用了技术,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2)35S和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通过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这两种物质的位置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悬浮液和沉淀物,检测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min时,悬浮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否则悬浮液中放射性会增强。

(4)本实验得出了的结论。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B2.A3.C5.A6.B8.A1.BR型细菌无多糖类的荚膜保护,没有毒性,而S型细菌有多糖类的荚膜保护,有毒性。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无毒性的R型细菌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能找到无毒性的R型细菌和有毒性的S型细菌。B正确。易错警示一般情况下,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率很低,形成的S型细菌很少,但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快速繁殖形成大量S型细菌。2.A该实验为活体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实验无法确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何物质,A正确;从图示无法得知S型菌能转化为R型菌,B错误;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既有S型菌也有R型菌,C错误;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已经失去活性,所以不能使小鼠患病致死,但DNA不会被加热分解,D错误。3.CS型菌中的DNA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组③的培养皿能出现S型菌菌落,而组①中加入的是未分离的S型菌(含有DNA),培养皿中也会出现S型菌菌落,A错误;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主要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组③中含有S型菌的DNA,培养皿中出现了S型菌菌落,组④的S型菌的DNA被DNA酶水解,培养皿中没有出现S型菌菌落,可推测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S型菌的DNA,C正确;S型菌的菌落光滑,若提高组③DNA的纯度,培养皿中S型菌的数量会增多,故光滑型的菌落比例会更高,D错误。4.答案(1)不加任何提取物加入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菌落(2)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菌落;只有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菌落解析(1)由于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根据处理方法和所给的实验试剂(DNA酶)可以推知,A组为空白对照,不加任何提取物,C组应加入提取的S型细菌DNA和DNA酶,然后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观察菌落的生长状况。(2)由于A中没有加任何提取物,C中的DNA分子被酶水解,所以A、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菌落;B组中加入了提取出的S型细菌DNA,所以B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菌落。5.A由于磷元素存在于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中,硫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团中,所以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分别是磷酸基团和R基团,即①和④部位,A正确。6.B①过程是为了获得带标记的噬菌体,A错误;②过程为带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使用的细菌悬液不必进行放射性标记,B正确;③过程是在搅拌器中进行搅拌,是为了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C错误;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经④过程后,放射性应主要集中在悬浮液中,D错误。7.答案(1)d、e、b、f、c、a(2)脱氧核糖、胸腺嘧啶核糖体细菌(3)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e→f(4)搅拌不充分(5)C解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图示中a是噬菌体,b是合成、c是释放、d是吸附、e是注入、f是组装,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d→e→b→f→c→a。(2)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与RNA相比,DNA特有的化学组成为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T2噬菌体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子代T2噬菌体的外壳是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原料由宿主细菌提供。(3)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该过程发生在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之后,子代噬菌体释放之前,故对应图中的e→f过程。(4)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经过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分布在悬浮液中,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部分蛋白质外壳没有与细菌分开,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悬浮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5)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保温时间延长,侵染到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数目逐渐增多,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逐渐降低;超过一定时间,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逐渐增多,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逐渐升高。8.A子代甲的RNA来自TMVA,故甲中含有A蛋白,但不存在B蛋白,A正确;据图可知,图中的“降解”是指将RNA和蛋白质分离,B错误;TMV感染烟草后,后代病毒的种类是由TMV的RNA决定的,即该实验证明了TMV的遗传物质是RNA,但不能证明所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RNA用RNA酶处理后将失去感染效力,D错误。能力提升练1.D2.C3.A1.D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是粗糙的,A错误;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过程中,从S型活菌中抽提DNA等物质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再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菌落,B错误;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会引起小鼠患败血症,C错误;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转化形成的S型菌的遗传信息部分来自R型菌,与原S型菌的遗传信息存在一定差异,D正确。2.CE组小鼠不会患病死亡,F组小鼠会患病死亡,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A正确;将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S型菌的DNA能将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所以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链球菌,B正确;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B、C、F组,C错误;B组含有正常的S型菌的DNA,D组含有正常的R型菌的DNA,而F组中分离出来的S型菌的DNA是正常的S型菌的DNA和R型菌DNA重组之后的DNA,三者均有差异,D正确。3.A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在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DNA能够进入细菌体内。但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悬浮液中的放射性占15%,原因可能是培养时间偏长,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A符合题意。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但这不会导致悬浮液带有放射性,B不符合题意。无论离心时间多长,悬浮液中都不会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C不符合题意。P是DNA的特征元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D不符合题意。4.答案(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2)蛋白质外壳和DNA用分别含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35S标记的大肠杆菌(3)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细菌没有裂解,子代噬菌体没有释放出来32P(4)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解析(1)本实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