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_第1页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_第2页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_第3页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_第4页
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融入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有利于打破传统连续性教育观念,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遇、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为小学课程的动态生成与开放提供重要保障。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实现路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学校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维方式,学生需全身心参与学习。【关键词】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小学教育根据德国教育学家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人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照预定的路线和规律进行,一些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和突发的、偶然的、非连续性事件也是一个个教育契机,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实施非连续性教育十分必要,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一、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概述(一)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审视与完善博尔诺夫认为,教育历史中有两种不断被重复的关于教育过程本质的基本观点,分别是积极教育与消极教育,也被称为“制作”的教育和“顺其自然”的教育。博尔诺夫将它们总结为教育的工艺学观点和教育的器官学观点。[1]无论教育本质是积极塑造还是自发发展,两种观点都认同教育活动的连续性。然而存在主义哲学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挑战了这一传统观念,它深刻地指出,我们所面临的干扰不仅仅是令人不悦的偶然事件,更与人类存在的本质紧密相连。这种哲学视角揭示了容易被忽视的人类存在的基本方面,对连续性发展的观念提出了质疑,或者至少暴露了其局限性。博尔诺夫认为,传统的发展观虽然有其价值,但是也存在限制,主要表现在它忽视了偶然性干扰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以及忽视了人的情绪情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二)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遭遇,指一个人突然遇到某些事物;二是危机,博尔诺夫所谓的危机是指突然出现的较大的且又令人忧虑的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三是告诫与号召,博尔诺夫认为人似乎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个发展高度或持续向前发展,有时会受各种因素影响并陷入退化状态,因此告诫和号召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四是唤醒,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其不可推卸的一项责任就是要通过唤醒帮助儿童回到本源形态中去。[2]在博尔诺夫进行系统论述后,这一思想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得以突显,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教育现象的理解,而且引导人们审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二、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缺失缘由非连续性教育是为应对和处理妨碍生命正常连续发展的非连续性因素而进行的教育活动。[3]非连续性教育活动强调,人的发展不仅具有规律性、顺序性和阶段性特征,而且还具有无规律性、顿悟和非连续性的特征。非连续性教育是客观地、时时刻刻地存在于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却常常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大价值的非连续性教育成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教师权威压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参与、勤于动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则作为引导者的角色。《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也强调要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多元化学习发展诉求,提升课程针对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偶然出现的非连续性教育事件常常采取消极处理、用权威压制学生,不愿意在教学过程中有新的生成,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有的教师缺乏非连续性教育理念由于有的教师缺乏对非连续性教育的认识,因此更注重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对非连续性教育因素消极处理,人为地忽视那些具有重大教育性价值的事件。例如当正在讲解《火烧云》这篇课文时,面对窗外突如其来的暴雨,两位教师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A教师选择关窗并提高嗓音继续讲课,但仍有学生分心。B教师则暂停讲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知,将暴雨与课文《火烧云》相结合,开展衍生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三)一些小学课堂缺乏生成性和开放性在小学阶段,学校、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在稳定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成长,对突然出现的危机、遭遇常常采取抵制、忽略等消极态度,这导致课堂教学开放性、生成性不足。当小学课堂教学生成性不足时,教师就会错过教育契机。小学课堂开放性不足主要体现在所选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少融入真实生活情境的课程,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体验知识。三、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体现(一)打破传统连续性教育观念“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4]不可否认,连续性教育思想观念对当今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阻碍学生发展的“遭遇”“挫折”“危机”等,因此,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按部就班的教育活动,也应该重视和认真研究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阻碍学生发展的消极因素。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连续性教育的重要补充,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连续性教育观念,有助于更新教师、学生、家长的思想,而且能为教师解决学生生命发展中各方面的难题和干扰提供切入点,具有积极的教学价值。(二)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遇教师未能妥善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某些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或薄弱导致的。通过挖掘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价值,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知识的空白点与薄弱点,加强生活与学科的双向融合,提升专业素养、更新专业知识,在一次次非连续性事件的应对中,强化教师直觉判断的准确性、锻炼教师在各种情境下的敏感性和专业洞察力。(三)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中包含诸多培养学生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内容。在智育方面,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预设之外的偶然提问,教师应该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快乐和满足中进行深度学习。在德育方面,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本身就具有德育价值,教学不应只重视知识传授,还应更多地渗透精神层面的教育,教师要善于从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健全人格,让学生体验到各种感受,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四)为小学课程的动态生成与开放提供保障非连续性教育将教师和学生置于没有预设答案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这种情境体现了小学课程内容的生成性、开放性,以及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教师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为依据创设课程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兴趣点进行聚焦与发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不断丰富和拓展生活内容,针对学生在小学生活中无法预测的事件,找准小学课程生成的契机,使得生成的课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他们实现全面、和谐且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因此在小学生自发活动不确定、非连续的情况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应树立大资源意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共同创生适宜他们自己的课程。四、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实现路径非连续性事件对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局部特征,即影响人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不会改变人的身心发展总体顺序,但并不意味着它不会改变局部的尤其是精神发展的方向。[5]将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渗透于小学学习生活中,关注阻碍学生顺利发展的突发事件,并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难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努力。(一)学校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1.独特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为学生、教师提供独特的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得归属感,增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感、主动感,让学生和教师保持积极心态。别具一格的教室设计风格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此外,师生可共同合作打造班级劳动角、植物角,以保持班级干净卫生。在动手打造独特物质环境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发挥想象力并发现问题,教师则以此为契机进行针对性教育,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让物质环境真正发挥育人的作用。2.爱与信任的精神氛围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物质环境,而且还需要营造爱与信任的精神氛围。一方面,学校要对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关注,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虽然不改变人的身心的总体发展顺序,但学生是成长中的人,要想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既需要注重学生的连续性发展,又不可忽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另一方面,学生具有可教育性,学校对学生的关注不应只局限于知识技能、品德修养等方面,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思想独特性等方方面面,重视非连续性教育事件对学生独特的教育意义。(二)教师需要转换教学思维方式1.教师要具有教学机智学校教育生活中时常有突发情况,如何将这些看似打乱教学计划、毫无意义的教学阻碍转变为与学生发展关键期相适切的教育契机,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在复杂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对所遇到突发状况所表现出来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具有教学机智的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和理解学生遇到非连续性教育事件,并灵活调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2.教师要具有复杂性、生成性思维现实生活情境复杂多变,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会发生各式各样的意料之外的棘手事件。世界本就是有序性和无序性的交织,无序性的存在虽然会破坏秩序与规范,但是也会带来创造更高级秩序的可能性。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复杂性思维,才能更好地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性、偶然性事件,从而真正理解非连续性教育事件并有效发挥它的价值。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生成性思维,以一种变化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关注事物的差异性,注重事物发展的过程。(三)学生需全身心参与学习1.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主要活动,其核心目标是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并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最终成为能够自主发展的社会个体。[6]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有探究新知的欲望,在与教师、同学的讨论交流中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具备独立性、主动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非连续性教育事件,只有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