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采薇》《春夜喜雨》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到第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
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
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
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
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
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
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到第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
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W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
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
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
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②解释个别词语。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天上的街市》《白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思》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到第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器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皆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朗诵,导入新课
1.师配乐朗诵冰心的《纸船儿》。
2.让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二、初读两首诗,了解大致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
字音,读通顺。
2.小组赛读,男女同学赛读。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
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天上的街市》中,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丽的街市,
把天上的明星比作无数的街灯,然后联想到天上的人们提灯在夜游。整首诗表达
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的向往、追求。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
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
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
《天上的街市》《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
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二、快读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1.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
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三、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诗海拾贝活动一搜集诗歌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到第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通品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教学难点
通3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
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f楚辞一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一
建安诗歌一陶诗等文人五言诗一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四、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五、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活动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页到第10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教学难点
通」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
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
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
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整理人:
类别
诗歌的题目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
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诗歌
作者
推荐人: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
等
与诗同行
活动一举办诗歌朗诵会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页到第11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教学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
诗。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
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还可以
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
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
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
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如:
主题
,,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11.21
地点学校多功能室
形式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王小一
1小组串词准备
2小组道具准备
3小组评委安排
4小组场地清洁
5小组活动报道
第二课时
活动二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内容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
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
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
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
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
的声音。)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
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
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
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巧用比喻;妙用拟人;运用夸张;运用假设。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
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活动三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
活动目的: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一、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
当了小诗人了!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
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透明胶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连铸坯表面温度测量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哈西站施工方案
- 2025年超低频0.1HZ试验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蜡冷却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扶梯链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催化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脂质检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耐腐蚀脚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聚羧酸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两带来范文(通用十六篇)
- 综合录井仪工作原理演示教学课件
- 小学三年级诗词大会初赛比赛题目课件
- 房建监理大纲(共114)
- 国际工程招投标流程图
- 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物资消耗定额
- 液化气站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
- 经济法实用教程(理论部分)(第八版)(何辛)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 532近代前夜的危机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专家意见表
- (精心整理)朱德熙_说 “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