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宋的政治军事和辽夏金元的统治一、选择题1.(2024·汕头一模)宋朝新建,天下尚四分五裂。宋太祖制定战略方针,开展了削平诸政权的统一斗争。963年出兵两湖,964年平定后蜀,971年平定南汉,974年平定南唐,978年平定福建,979年最终攻下北汉。宋太祖实行这一战略次序旨在()A.防止党项威逼北部边防B.避开统一南方前与辽冲突C.与辽争夺南方富庶之地D.限制南方的水陆交通要道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宋朝建立之初,北方就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与之并立,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可以避开统一南方之前与辽国冲突,故选B项。党项族在1038年宋仁宗时期建立西夏国,材料是宋太祖时期,党项族此时处在宋朝统治下,尚未对北宋边防造成威逼,解除A项;辽是与北宋对立的北方政权,两者主要争夺北方地区,解除C项;宋太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是为了避开提前与辽发生冲突,而非限制南方的水陆交通要道,解除D项。2.(2024·广东四校高三联考)唐代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这主要是因为()A.人口数量的增加 B.选官制度的改革C.政治环境的变更 D.经济结构的变更解析:选C。依据材料可知,唐宋时期,人们对当兵有不同的看法,总体来看唐朝较为重视,宋朝相对较为轻视,这与宋朝实行的崇文抑武政策有关,反映了唐宋时期政治环境的变更,故选C项。3.(2024·深圳一模)宋代文书除手抄外,也推广“摹印颁行”“镂版宣布”。朝廷文书经递铺、邮驿机构下达到州郡,其间各个流通环节均需备案在册。地方收文后要登记编号、归档保存。这些做法()A.表明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B.导致权力分割过细的局面C.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节制D.体现了崇文抑武治国理念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得出,中心下达地方的文书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这便于地方执行中心的叮嘱,加强中心对地方的监控节制,故选C项。4.宋朝实行“特奏名”制度,科考多次落第者可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甚至可以授予将作监主簿等职位。特奏名出身者在地方教化、水利兴修、社会治安、乡规民约、祭祀活动、志书谱牒纂修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广泛的影响。这一做法()A.变更了社会阶层结构B.造成了积贫积弱局面C.遵循了社会公正原则D.强化了中心集权政治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特奏名”制度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扩大了统治基础,特奏名出身者在“社会治安、乡规民约”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王朝的社会治理,故选D项。“特奏名”制度录用官员人数有限不足以引起阶层结构变更,解除A项;造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缘由是宋代过分加强中心集权导致的冗官、冗费、冗兵,解除B项;“特奏名”制度是帝王为笼络人才实行的“恩科”,赐予落第者以官职,打破了公允竞争的原则,解除C项。5.(2024·揭阳高三月考)王安石变法时期推行的青苗法规定:依据户等进行借贷,每户借贷的钱一等户十五千,二等户十千,三等户六千,四等户三千,五等户及客户则不得超过一千五百。这说明该法()A.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缓和了社会等级的冲突C.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限制D.脱离了百姓的实际须要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青苗法规定,依据户等进行借贷,越贫困的农夫可借贷的钱额越少,地主、富户不怎么须要借贷反而可借贷的钱额较多,这说明该法脱离了百姓的实际须要,故选D项。6.(2024·揭阳高三月考)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无固定的科考时间规划;辽圣宗时期开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诗赋、经义、法律三科,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这些举措()A.体现辽朝二元化政治体制B.促使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C.缓和了中心与地方的冲突D.有利于增加汉人政治认同解析:选D。依据材料“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燕云十六州地区汉人占据多数,辽朝利用科举来笼络这一地区的汉人,为自己所用,加强对辽朝的政治认同,故选D项。7.(2024·广州高三月考)金朝初年实行带有氏族残余的贵族会议制度。金熙宗即位后进行了改革,在中心设置三省六部制,将原女真、辽和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实行封国制度,规定百官的仪制与服色,史称“天眷新制”。据此可知,“天眷新制”()A.促使金朝步入文明时代B.有利于少数民族封建化C.旨在消退贵族制度残余D.实现了金朝长治久安解析:选B。据材料“金熙宗即位后进行了改革,在中心设置三省六部制,将原女真、辽和宋的官职依照新制统一换授,实行封国制度”可以看出,金朝通过学习汉制,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选B项。8.金朝进入中原后,统治者以华夏正统自居,奉行尊孔崇儒政策,宣扬“四海之内皆朕臣子”;同时又禁“女真人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保持女真骑射传统。这些举措()A.意在缓和与南宋的对立B.形成了南北分治的格局C.推动了华夏认同的深化D.阻碍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解析:选C。依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政权金进入中原后,统治者强调华夏正统的同时又允许保留少数民族的特色,说明其具有较大的政治格局,少数民族和汉族和而不同,推动了华夏认同意识的深化,故选C项。9.下面表格中关于少数民族政权的记述,共同反映了()文献记述出处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皆分命蕃汉人为之《宋史》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金史》A.宋代少数民族政权并立B.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领先C.少数民族照搬宋代制度D.宋代民族交往沟通交融解析:选D。据材料“关于少数民族政权的记述”并结合表格信息可知,两宋时期,西夏、辽以及金等少数民族,学习仿照中原政治制度,创设本民族的政治制度,体现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沟通交融,故选D项。10.元朝行省内的军队有干脆受行省节制的汉军及新附军,还有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军等中心军队。另外,朝廷还依据政治、军事形势的须要,把镇戍部队在各行省之间进行调配。这些措施()A.增加了地方的军事力气B.表明专制皇权得到了加强C.降低了地方割据的风险D.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限制解析:选C。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实行多种措施对行省内的军队进行节制,这有利于限制行省的军事力气,防范地方割据,故选C项。这些措施在确定程度上减弱了地方的军事力气,解除A项;这些举措与加强专制皇权无关,解除B项;行省并不都属于边疆地区,解除D项。11.(2024·广州模拟)元朝宫室中除严整规则的建筑群外,还散布着纯蒙古式的帐幕建筑,如“帐殿”“毡殿”。帐殿中帐房和木结构琉璃瓦的殿宇交织分布;室内还装饰有白石阶基红墙、朱地金龙柱、朱栏、各色琉璃等。元朝宫室建筑体现了()A.皇帝行营四季迁徙的制度B.城市建设发展快速C.汉地传统与蒙古习俗结合D.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解析:选C。元朝宫室中“散布着纯蒙古式的帐幕建筑”体现了蒙古习俗;“木结构琉璃瓦的殿宇交织分布;室内还装饰有白石阶基红墙、朱地金龙柱、朱栏、各色琉璃”体现了汉地传统,即元朝宫室建筑体现了汉地传统与蒙古习俗结合,故选C项。12.(2024·深圳高三月考)中国古代某一王朝因实行“汉法”而进入中原王朝序列,并把中国古代疆域的直辖范围由以黄河、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东部亚洲—河西走廊—安西四镇—西域的“棒槌形”扩展为“母鸡形”,这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该王朝()A.设西域都护府起先管辖西域B.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割据局面C.使得现代中国版图基本定型D.设宣政院统辖吐蕃与佛教事务解析:选D。依据材料“‘棒槌形’扩展为‘母鸡形’”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首次将西藏和台湾纳入干脆统治,元朝时期通过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正式归属中心政府的管辖,故选D项。西域都护府是汉代设立于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解除A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解除B项;明朝至清朝前中期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慢慢定型,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13.某中学小组探讨中国古代科举制问题,收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表为北宋前四朝宰相出身状况一览表。朝代宰相总人数科举出身人数科举出身所占比例非科举出身所占人数非科举出身所占比例太祖朝6350%350%太宗朝9667%333%真宗朝111091%19%仁宗朝232296%14%——依据脱脱等《宋史》整理材料二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誉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行易之制也!——欧阳修《论逐路取人札子》(奏折)材料三(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选择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标准,一则求其公允,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摘编自《国史大纲》(1)分别指出上述三则材料的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对于探讨科举制的价值。(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学问,分析科举制为何会成为古代统治者推崇的选官方式。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史料类型,据史料分类标准和原则分别推断;其次小问价值,分别推断三则史料的内涵及共同点说明。第(2)问缘由,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答案:(1)史料类型与价值:材料一是官修史书的统计数据,属于一手文献史料,可用于探讨科举制对选官制度、官僚政治的影响;材料二为宋朝大臣奏折,属于一手文献史料,可用于探讨科举考试的程序变革;材料三属于学者探讨著作,属于二手文献史料,可用于探讨科举制度对社会阶层流淌及国家选官标准的影响。三则史料彼此印证,可以论证科举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动影响。但三则史料均未涉及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如全方位探讨科举制还需补充其他史料。(2)缘由:扩大了选官面,扩大并巩固了统治基础;通过考试选官,提高了官员素养;将读书、考试、选官结合起来,增长了社会上读书的风气;程序公正,削减了腐败因素,有利于提高官员素养;选官权由中心驾驭,加强了中心集权;缓和社会冲突,维护封建统治。(任答三点即可)14.(2024·广州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代有明确的夷夏之辨、胡华之别。华,是华夏,指以汉族为主体,生息繁衍于中原地区的人民。夷,则指周边民族。但华夷的界限又是模糊的,可变动和转换。历史上夷夏之间、胡人与汉人之间有四次的大交融: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宋元及明清,在这些民族大迁徙、大交融过程之中,不仅蛮夷被汉化,也有汉人被胡化的反向过程。夷夏之间,既是确定的(有无礼乐教化),又是相对的(相互的交融与内化),随着每一次中原文化对外的扩散,华夏民族交融了原来的胡人,使得他们成为新的一员。——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依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中华民族在交融中不断发展壮大。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经济往来,变法运动,百家争鸣,华夏认同观念慢慢产生,华夏族发展壮大。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并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孝文帝改革等,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隋唐统一,通过和亲、会盟、册封、设立机构等方式,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含子女抚养的离婚协议书模板
- 企业运营管理咨询协议样本
- 2024工程挖掘机租赁合同标准范文
- 新住宅按揭贷款合同样本
- 2024录制合同模板
- 2024广告刊登协议范本
- 动物医院聘用合同2024年
- 省级代理合作协议书的注意事项
- 我国自学考试网上辅导协议书样本大全
- 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河北A卷)(全解全析)
- 空调安装施工方案及空调安装现场管理办法
- 甘肃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 诊所消防安全应急方案
- 译林版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考核试题及答案
- 净现值NPV分析和总结
- 国网基建各专业考试题库大全-质量专业-中(多选题汇总)
- LTC流程介绍完整版
- 饲料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1课-花儿寄深情-▏人教新课标
- 植物的象征意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