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在分析全球化下的难民问题的相关史实基础上,相识到当今难民问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难点问题。2.时空观念: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相识现代人口移民的缘由,能够结合地图描述现代人口移民的方向,概况移民发展趋势,相识现代社会移民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3.史料实证:能够收集、整理史料,并运用相关史料正确区分人口迁徙、人口流淌和人口移民等概念,相识到现代社会人口流淌带来的影响。4.历史说明:运用多种史料,探究人口移民带来的文化认同现象。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扩高校生的国际视野,增加国际理解,拥有博大胸怀,树立爱国主义和关怀人类共同命运的观念;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切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球化时代困难多变的世界局势,使得难民问题成为世界性政治难题。这一问题困扰世界的发展,又很难有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难点:同文明、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对不同文化的发展变更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学方法】1.老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完成导学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淌1.劳动力全球流淌的背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促使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慢慢形成。2.劳动力全球流淌的表现:

①劳动力大规模的全球流淌始于二战后②20世纪七八十年年头:③20世纪90年头:3.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更:

①20世纪50—70年头: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的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②20世纪80年头,出现新的“精英迁移”趋势,在跨国公司表现尤为明显。二、难民的逆境和救助:历史上很早就出现难民,他们因各种缘由被迫离开祖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但该问题日益突出,成全球性的问题是从20世纪起先的。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日,难民问题己经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1.难民:

(1)概念因为斗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冲突、自然灾难、经济恶化等各种缘由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活不愿返回原籍国的人。大致可分为:斗争难民、经济难民、自然灾难难民等。(2)难民问题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前,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二战后,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印度支那等地区。2.国际社会对

难民的救助①1950年,联合国成立难民署,特地协调处理难民问题。②1951年,联合国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了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③1966年,联合国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④2000年12月,联大规定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3.现状尽管国际社会在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没有变更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实现不再有难民的终极目标任重道远。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背景: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2.表现: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而文化多元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课堂练习:见幻灯片课堂小结:依据联合国移民署(IOM)和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了《世界移民报告2024》,显示去年全球的77亿人口中,有2.72亿人为跨国移民,占全球人口的3.5%,即每30人就有1人移民。大规模移民的一个结果是“文化扩散”的产生,即文化伴随着人口的迁移在不同地区或人群之间相互传播,比如宗教、技术、语言的扩散等。人口迁徙与人口交融,势必面临文化、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作业布置:见配套作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通过自学,学生对人类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