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十一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期期中调研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NO+CO=N+CO2 B.C.NO2+CO2.铬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铬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红糖、全谷类糙米、未精制的油、小米、胡萝卜、豌豆中含铬较高。铬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一个原子里有24个中子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g D.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3.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3.4gX和8.0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Z和另一种产物W,下列判断正确的是XYZ﹣﹣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A.物质X属于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物质W一定含有氧元素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4.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元素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6.硒元素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等美誉。一种硒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和45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B.34C.45D.797.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8.下列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C.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雾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9.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了64gO2,同时只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物质中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只含有氢元素 D.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10.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病,碘盐中的“碘“指的是()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木炭粉(Cu)

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CaO(CaCO3)

过滤、烘干

NaOH(Na2CO3)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操作中:①取用固体药品②溶解③过滤④蒸发,其中使用到玻璃棒的是()A.①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1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氧化作用15.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B.给固体物质加热时,必须使用坩埚钳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棉花及以下仪器:(1)利用上述药品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将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补充完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人体缺乏维生素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请计算要求有计算过程:维生素C化学式:每片100mg,含一日次,每次两片饭后服用若发黄请勿食用(1)“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3)若正常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当“Vc”完全来自图的“维生素C”时,每天至少服用___次。18.(8分)小伟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测定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①向烧杯中加入50g除锈剂;(除锈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碳酸钠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②向除锈剂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至不再有气泡放出,共消耗碳酸钠溶液40g;③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87.8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暴雨过后的河水浑浊不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经过以下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一中,加入的A物质是絮凝剂,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2)图一中操作①②③对应图二中的装置分别是(填序号)________,其中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所用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单一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写名称);(3)图二中的装置(Ⅱ)从下端入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4)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即可);要将浑浊的液体C变澄清还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经上述操作后,检验所得液体是硬水,生活中转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表示的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得化学方程式NO2+CO=NO+CO22、D【解析】

A、该元素的一个原子里有24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该元素的中子数为28,错误;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错误;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错误;D、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正确;故选D。3、C【解析】

A、通过分析X的微观图示可以看出,X是氨气,氨气不是氧化物,此选项错误;B、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一氧化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错误;C、通过推导可知,物质W是一氧化氮,所以物质W一定含有氧元素,此选项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X、Y的化学计量数比为4:5,此选项错误。故选C。4、D【解析】

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A、示意图中的微粒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示意图中的微粒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示意图中的微粒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D、示意图中的微粒是由两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5、C【解析】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和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项正确,符合题意;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变化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D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解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一种硒原子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和45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故选B。7、D【解析】

A.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D.活字印刷过程中没有形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8、D【解析】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9、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质量不变,所以可以判断在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32/44×100%=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6g×16/18×100%=32g,所以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氧元素的总质量为:32g+32g=64g,这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得出在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分析题给的四个选项可以得出选项B与我们的判断相符合.故选B.10、A【解析】

人们所食用的碘盐中的“碘”指的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A【点睛】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B【解析】

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C.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此选项正确。故选B。12、B【解析】A、Cu不与稀盐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Na2CO3和NaOH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3、D【解析】题中所列四种基本操作,②溶解时需要玻璃棒搅拌③过滤时必须作用玻璃棒引流,否则会弄破滤纸,过滤失败;④蒸发时必须不断搅拌,否则液体受热不均匀而溅出;而在①中,既不需要进行搅拌也不需要引流和转移,因此,操作时基本不需要玻璃棒;故选:D。点睛:玻璃棒是使用较为频繁的玻璃仪器之一.主要作用:搅拌、引流、转移。14、A【解析】

A、蒸腾作用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氧化作用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15、A【解析】试题分析:给物质加热时,必须用的的仪器是酒精灯,B错误;胶头滴管的使用要注意,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以免污染试剂,使用完以后也不能横放或倒置以免腐蚀橡胶帽,C错误;用滴瓶上的滴管吸取试剂后,不需要清洗,D错误。故选A。考点:实验基本操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①、③、⑤、⑥、⑦、⑧2KMnO4K2MnO4+MnO2+O2↑CaCO3+2HCl=CaCl2+CO2↑+H2O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解析】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是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带有导气管的塞子、集气瓶、水槽,故选①、③、⑤、⑥、⑦、⑧,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它们发生反应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H2O,实验室使用固液常温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7640.9%3【解析】

(1)“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8+16×6=176.(2)“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9%。(3)每片维生素中含有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每天至少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