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试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2.本试卷共10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dǔ行不怠、奋跃而上,才能不负伟大时代。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决定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项。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代表抒人民心声、聚真知灼见、谋务实良策,认真lǚ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做出更大贡献!(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dàizhuó B.táizuó C.dàizuó D.táizhuó(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dǔ()行不怠lǚ()行2.家国,是诗文中常见主题。请完成表格梳理。出处诗句家国之情王维《使至塞上》(1)____,长河落日圆。家国是诗人远赴边疆沙漠,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杜甫《春望》(2)____,(3)____。家国是因遭逢兵乱,身边花鸟皆带悲情,诗人亦在离乱中忧国伤时。孟子《孟子三章》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家国是战乱频仍,孟子游历各国,发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见解。(5)____《观沧海》(6)____,若出其里。家国是诗人满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的博大胸襟与豪情壮志。李贺《(7)____》报君黄金台上意,(8)________。家国是诗人挥剑跃马,为报知遇之恩慷慨赴死。3.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的问题展开探究。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读书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也是在提醒人们,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现在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每年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而700万人口的以色列却有100万人拥有借书证。问题:如何改变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写出三条)4.五月的花海,时代的芬芳。建团百年,我们以青春之名,赴强国之约。华新中学举办“逐梦好青年,接续向未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秀·青春风貌】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请你结合语段中的划线句完成宣传语的上句。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2)【访·青春榜样】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年榜样的力量,校团委拟开展采访青年奋进者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请简要阐述你的采访思路。我的采访思路:为了让采访高效进行,我们第一步要确定采访对象,第二步要拟定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要约定采访时间,第四步再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3)【燃·青春接力】跨越百年,三代青年相聚一堂。面对主持人“青春应该做什么”这个提问,请你补全当代青年的回答。李大钊: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我的青春是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雷锋:我生活在欣欣向荣的新社会。我的青春是用拼搏和汗水,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当代青年:我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的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持人:跨越百年,传承一代代不变的梦想,我们用最好的成绩证明——中国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炫的那一片风景!(4)【研·青春成才】综合下列两则材料,探究青春成才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一:“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材料二:青年成才因素调查图我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地图侯发山①爷爷曾是地图绘制工程师,绘了一辈子地图,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退休后,每天对着地图默默地看,有时还自言自语,嘀嘀咕咕不知说些什么。家里有人的时候,总要给人家讲述地图上地名背后的故事。②其实,这些在别人听来都是故事,发生在爷爷身上就是事故。那时候,技术条件差,别说是卫星,航空测量都还是空白,需要带上平板仪、经纬仪,实地走访,测量,标记。在河南嵩山测量的时候,被三只饿狼盯上了。爷爷当时还是小青年,给吓得哆哆嗦嗦,准备给狼当干粮的时候,附近几个砍柴的山民及时赶来,凭借手里的镰刀和棍子吓退野狼。在陕西榆林,正在工作的时候、天气突变,一时间飞沙走石,爷爷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打算盖到平板仪上,结果晚了一步,望远镜的一个镜片被石头打烂了。几乎同一瞬间,爷爷下意识地扑到仪器上保护仪器,结果额头也被飞溅的镜片给划伤了。他到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认识了那里的一名护士,后来结为伉俪。奶奶曾感激地对爷爷说,若不是嫁给他,把她带进城里,她早被风沙给“吃”了——她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上,一年三百六十天,有二百多天都是风沙……③爷爷九十多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特别是奶奶去世后,免不了唠叨他的“想当年”。④后来,孙子小兵考上了武汉大学,学的就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干的正是地图测绘。比起爷爷,小兵这一代的测量技术有了飞速的提升,除了航空测量,还利用人造卫星拍摄地貌,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就可以测绘地图。⑤这天,小兵拿回来一张最新的《中国地图》。爷爷两眼放光,戴着老花镜,趴在地图上瞅起来,边看边念叨:“黑龙江,黄河,长江……小兵,伶仃洋上咋有一座桥?新建的?”⑥“爷爷,这就是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海、香港和澳门的。”⑦“这个桥建得好,建得好!”爷爷感慨不已,然后继续一点一点地瞅,“小兵,丹江口水库咋新增一条支流?我看看,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不对吧,若是支流、到天津这里应该入海啊。是不是搞错了?”⑧小兵扑哧笑了,说:“爷爷,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⑨“南水北调?就是当年毛主席提出的那个计划?”爷爷扑闪着昏花的眼睛,似乎有点明白了。“对!”小兵忙不迭地点头。⑩爷爷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又趴在地图上瞄起来。忽然,他叫道:“小兵,榆林,毛乌素沙漠咋没有了?是不是忘记标了?”⑪“是啊,毛乌素沙漠呢?”小兵认真地瞅了瞅地图,皱着眉头说,“爷爷,要不,咱到榆林看一看?”⑫“好!古人绘制地图就是实地测绘,后人常常把地图命名为‘禹迹图’,顾名思义,大禹的足迹。绘制地图就得眼见为实,哪像你们,唉!”爷爷说罢,又说,“只是我的腿不当家,怕是走不动。”⑬“爷爷,我开车带您去。”“中。”爷爷爽快地答应了。爷爷退休后,家人多次说要带他去旅游,他都拒绝了,说:“全中国我都跑遍了,山山水水都在我的心里。”⑭小兵开车带着爷爷,到了榆林,到了毛乌素,望着茫茫无际的林海,爷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兵忍不住说道:“爷爷,是真的,这是绿洲,不是沙漠!”⑮爷爷回过神来,说:“小兵,是不是你早就知道,故意骗爷爷来的?”⑯小兵憋住笑,说:“爷爷,我是知道,但还真没来过……现在都是通过遥感技术来测量和绘制的。”⑰爷爷说:“今天的技术就这么神奇?”小兵点点头,自豪地说:“当然啦,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地图数据收集和分析,目前已经能够高度自动化地生成要素丰富的高精地图,甚至道路上的虚线都能显示出来……”⑱好半天,爷爷都没说话。末了,他感慨了一句:“我也想再活五百年,在福窝里还没扑腾够呢。”(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23期,有删节)5.爷爷“对地图有着特殊的感情”,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回答。6.小说第⑤段中爷爷的“瞅”和第⑪中小兵的“瞅”的意味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7.这篇小说的情节设计很有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8.小说标题“中国地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二)(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文本一】在“勤”读中构建精神家园周勇①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在满足人们“速食”需求同时,难以避免地伴生一些负面效应,浮躁、功利充斥在一些人“选择性”读书之中,阅读的精度、深度和宽度呈现收窄趋低之势。由此,勤读书显得尤为可贵。②“勤”,首先是精选有益之书。目前世界上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书籍、文化作品问世,网上电子读物更是海量增长。开卷如何有益,需要“行万里路、读一本书”的精挑细选。要精选主题,挑出符合社会主旋律、契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要遴选内容,挑出前沿专业知识、优秀人文典籍和特色文化读本;要优选形式,挑出符合个人阅读习惯的知识载体,书籍也好,网络也罢,运用之妙,收获方多。众里寻他千百度而终得精神大餐,一生受益,而乐亦在其中。③“勤”,更要认真阅读,勤于思索。读书使人进步,思考使人深邃,读书思考使人蹄疾步稳。透过辞章字句潜心思考,结合案例典故深入分析,能够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出浩然之气。学而思的过程虽然辛苦,但那种深读悟透的趣味盎然、思为行先的豪迈畅意,回味长久、愉悦终生。④“勤”,还要舍得下功夫,博采众长。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许多都学贯古今、融通中西,他们以渊博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了知识改变命运、知识造福时代的转化。当前,“信息大爆炸”的浪潮席卷全球,我们要顺应时势,摒弃狭隘思想,在活学活用、博学多读中开阔眼界、拓展思维。要熟读中华传统文化,在去粗取精中汲取丰厚人文营养、赓续民族文化基因;要博读国外经典书籍和文艺作品,在借鉴吸收中扩大国际观瞻、提升战略维度;要博读前沿知识和时尚文化,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更新思维层次。博采众长能够让人获得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角,在兼容并蓄、转化吸收中不断夯实道德基础、厚实文化底蕴、开阔人文情怀,最终孕育形成促进个人发展、助推民族国家发展的正能量。⑤今天,“勤”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思维习惯和自觉行动,在精读、深思和博采中构建高尚精神家园,为书写人生精彩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文本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意思是:要取得伟大的功绩,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而完成伟大的功业则需要辛勤不懈的工作。首先肯定了立志的重要性,认为立志是一切功业的前提和基础。立志之后须笃志。一个人,如果只是立志而不笃志,不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就只能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此即程颐所谓“志不笃则忘废”。所谓笃志,就是在立志的同时,还要做到守志,坚守自己的志向,做到矢志不渝、恪尽职守、勤勉不怠。其中,“勤”是其基本义项。王阳明认为,“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一个真正勤奋的人,是真正具有坚忍不拔之毅力、纷扰不烦之耐心、贞固不变之气质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坚定不移之意志和不屈不挠之精神的人。他深深懂得一曝十寒、一作十休的危害,也明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道理,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能“坚其心,苦其志,劳其力”“曾益其所不能”,努力朝自己的目标挺进。“业广惟勤”一句中,“惟勤”的深层意蕴就在这里。(节选自:甘生统《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有删改)9.请分析文本二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0.请以文本一第④段加点词语为例,分析其语言特点。11.文本一和文本二中都围绕“勤”展开论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共10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最奇者为石梁。长不计丈,狭仅盈尺。潜蛇窥而甲惊①,飞鸟过而魄堕。青苔十层,去履不啮;飞瀑万仞,来目未眩。遂休神于蓝桥②,啸咏于碧涧。至鱼鳖啖③其影,而步不移;猿揉摄其神,而坐不返。盖浑浑乎身世两忘焉。(节选自洪亮吉《游天台山记》。有删改)【注】①甲惊:蛇的鳞片都害怕得竖起来。②蓝桥:桥名,传说是唐装航遏仙女处。此处以蓝桥比喻石梁。③啖(dàn):吃,此处引申为“戏弄”。12.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水襄陵”中的“襄”是“冲上、漫上”的意思,写出了夏水暴涨,水势浩大的样子。B.“素湍绿潭”中的“素湍”指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表现了江水的明净轻快。C.“属引凄异”中的“属引”是“接连不断”的意思,强调猿猴很多,一个接一个,叫声凄惨悲凉。D.“去履不啮”中的“不啮”在这里指“不硌脚”,突出了石梁上青苔之厚。13.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4.【甲】文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有何表达效果?15.【甲】【乙】两个文段都有对山的描写,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句子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潜蛇窥而甲惊,飞鸟过而魄堕。(二)(4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6.用典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本诗哪一联属于用典,请简要分析其作用。17.白居易《最赠刘二十八君》诗的中间两联写道:“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里透出对刘禹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