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43.040.60CCST26QCAnti-PinchSystemforautomobiIQC/TXXXXX—XXXX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5试验方法 2QC/TX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深圳市爱普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拓殷电子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河北沃美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三环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东风博泽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宁波捷司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驰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徽英泰曼特电子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鑫、华进勇、刘少锋、丁盛、乔轩、陈杰、韦青、田新跃、李晶、梅一丹、孙宇轩、孙翔、崔东娜、武煜、沈强。本文件为首次制定。1QC/TXXXXX—XXXX汽车防夹系统本文件规定了汽车防夹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M1类汽车防夹系统,包含车窗防夹系统、天窗防夹系统、滑移门防夹系统、背门防夹系统。其他车辆可参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552乘用车内部凸出物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防夹系统Anti-pinchsystem避免或减小车窗、天窗、滑移门、背门在自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对人身造成伤害的装置。3.2防夹功能Anti-pinchfunction在车窗、天窗、滑移门、背门系统自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在防夹区域内遇到障碍物,系统自动停止或自动反转的功能。3.3防夹区域Anti-pinchzone触发防夹功能的区域。3.4防夹力Anti-pinchforce触发防夹功能的阻力。3.5防夹反转距离Anti-pinchreversaldistance在车窗、天窗、滑移门、背门系统自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在防夹区域内触发防夹功能后系统自动反转的距离。4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4.1.1环境温度:-30℃~80℃,系统工作电压:9V~16V。4.1.2防夹系统应能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颠簸震动等干扰与防夹功能区别开,避免系统误防夹。4.2性能要求4.2.1车窗防夹系统4.2.1.1防夹区域2QC/TXXXXX—XXXX车窗防夹区域为从车窗顶部胶条或门洞胶条(无框车门)最下端4mm到200mm区域。4.2.1.2防夹力车窗防夹力应不大于100N。4.2.1.3防夹反转距离车窗防夹反转距离应符合GB11552的规定。4.2.2天窗防夹系统4.2.2.1防夹区域天窗防夹区域为从天窗玻璃开启边的前缘、滑动天窗电动遮阳帘开启的前缘以及倾斜起翘天窗的尾缘计算,开口在4mm到200mm区域内。4.2.2.2防夹力天窗防夹力应不大于100N。4.2.2.3防夹反转距离天窗防夹反转距离应符合GB11552的规定。4.2.3滑移门防夹系统4.2.3.1防夹区域水平方向从滑移门全开位置到半锁位置形成的区域;垂直方向从滑移门上边缘到下边缘形成的区域(不包含距车门上下边缘距离不大于50mm区域)。4.2.3.2防夹力滑移门在关闭过程中防夹力应不大于50N,开启过程中防夹力应不大于350N。4.2.3.3防夹反转距离在自动关闭过程中触发防夹功能后,滑移门反转距离应不小于100mm(若反转位置至全开位置小于100mm,则反转至全开位置);在自动开启过程中触发防夹功能后,滑移门应立即停止动作。4.2.4背门防夹系统4.2.4.1防夹区域有防夹条:水平方向从背门全开位置到半锁位置形成的区域;垂直方向为背门左右两侧装有防夹条区域(不包含距防夹条上、下端≤50mm区域)和背门下端区域(不包含距背门左、右边缘≤50mm区域)。无防夹条:水平方向从背门全开位置到半锁位置形成的区域;垂直方向为背门下端区域(不包含距背门左、右边缘≤50mm区域)。4.2.4.2防夹力在防夹条区域背门防夹力应不大于50N;在底部区域背门防夹力应不大于150N。4.2.4.3防夹反转距离在自动开启或关闭过程中触发防夹后,背门应悬停或反向运动一定距离。5试验方法5.1车窗防夹功能试验方法3QC/TXXXXX—XXXX5.1.1防夹区域试验在车窗顶部胶条或门洞胶条(无框车门)下边缘均匀选取三点作为测试位置(前、后车门测试点需能放置直径为200mm测试棒),按图1所示,分别用直径为4mm刚性测试棒,直径为100mm、刚度为(10±0.5)N/mm测试棒,直径为200mm、刚度为(10±0.5)N/mm测试棒在各测试点通过车窗伸出,测试棒轴线方向与车窗玻璃关闭方向垂直;车窗玻璃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上升,验证在车窗玻璃触碰测试棒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测试棒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门框及车窗玻璃关闭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图1车窗防夹区域测试图5.1.2防夹力试验使用防夹力测试设备在5.1.1规定的测试点进行防夹力测试,防夹力测试设备按图1测试点对应的玻璃上边缘位置安装完成后,操作车窗玻璃自动上升,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取最大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5.1.3防夹反转距离试验用长度测量装置测量每个防夹测试点的初始位置到防夹后反向运动停止位置的运动距离,测量方法应符合图2要求,测量方向与玻璃运动方向一致。图2车窗防夹反转距离测量5.2天窗防夹功能试验方法5.2.1防夹区域试验5.2.1.1滑动天窗防夹区域试验4QC/TXXXXX—XXXX在窗洞胶条边缘均匀选取三点作为测试位置(测试点需能放置直径为200mm测试棒),按图3所示,分别用直径为4mm刚性测试棒,直径为100mm、刚度为(10±0.5)N/mm测试棒,直径为200mm、刚度为(10±0.5)N/mm测试棒在各测试点通过天窗伸出,测试棒轴线方向与天窗玻璃/遮阳帘关闭方向垂直;天窗玻璃/遮阳帘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关闭,验证在天窗玻璃/遮阳帘触碰测试棒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测试棒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车顶及天窗玻璃/遮阳帘关闭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图3滑动天窗区域测试图5.2.1.2起翘天窗防夹区域试验在窗洞胶条边缘均匀选取三点作为测试位置,按图4所示,分别用直径为4mm刚性测试棒和直径为天窗起翘最大开启尺寸、刚度为(10±0.5)N/mm测试棒在测试点通过天窗伸出,测试棒轴线方向与天窗玻璃关闭方向垂直;天窗玻璃从最大起翘位置自动关闭,验证在天窗玻璃触碰测试棒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测试棒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车顶及天窗玻璃关闭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图4起翘天窗防夹区域测试图5.2.2防夹力试验5QC/TXXXXX—XXXX5.2.2.1滑动天窗防夹力试验使用防夹力测试设备在5.2.1.1规定的测试点进行防夹力测试;天窗玻璃/遮阳帘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关闭,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取最大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5.2.2.2起翘天窗防夹力试验使用防夹力测试设备在5.2.1.2规定的测试点进行防夹力测试;天窗玻璃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关闭,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取最大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5.2.3防夹反转距离试验如图5所示,用长度测量装置测量滑动天窗每个防夹测试点的初始位置到防夹后反向运动停止位置的运动距离。图5滑动天窗防夹反转距离测量5.3滑移门防夹功能试验方法5.3.1防夹区域试验在表1规定的三个测试位置上均匀选取三点(上、下测试点需能放置10mm直径测试棒)作为测试点(如图6所示),用刚度为(10±0.5)N/mm、直径为4mm的测试棒在测试点从车内伸出,测试棒轴线方向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垂直;滑移门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关闭,验证滑移门触碰测试棒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1次。测试棒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车身侧围及滑移门关闭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表1测试位置1236QC/TXXXXX—XXXX图6滑移门关闭方向防夹区域测试图在表2规定的三个测试位置上均匀选取三点作为测试点(如图7所示用刚度为(10±0.5)N/mm、直径为4mm的测试棒在测试点从车外伸入,测试棒轴线方向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垂直;滑移门从全闭位置自动开启,验证滑移门触碰测试棒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1次。测试棒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车身侧围及滑移门关闭/开启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表2测试位置123图7滑移门开启方向防夹区域测试图7QC/TXXXXX—XXXX5.3.2防夹力试验使用防夹力测试设备在5.3.1规定的测试点进行防夹力测试;滑移门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关闭或从全闭位置自动开启,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取最大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5.3.3防夹反转距离试验如图8所示,用长度测量装置测量每个防夹测试点的初始位置到防夹后反向运动停止位置的运动距图8滑移门防夹反转距离测量5.4背门防夹功能试验方法5.4.1防夹区域试验5.4.1.1有防夹胶条背门防夹区域试验防夹条区域按图9规定的测试位置及方法,用直径为4mm刚性测试棒在测试点从车外伸入,测试棒轴线方向与背门关闭方向垂直;背门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关闭,验证背门触碰测试棒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测试棒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车身侧围及背门关闭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图9背门防夹条防夹区域测试图8QC/TXXXXX—XXXX底部无防夹条区域关闭测试,按表3、图10、图11规定的测试位置及方法,用刚度为(10±0.5)N/mm的圆柱形橡胶块在测试点从车外伸入,圆柱形橡胶块轴线方向与背门关闭方向平行;背门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关闭,验证背门触碰测圆柱形橡胶块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圆柱形橡胶块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车身侧围及背门关闭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表3测试位置1234图10背门底部关闭防夹区域测试图图11背门底部关闭防夹区域测试图9QC/TXXXXX—XXXX底部无防夹条区域开启测试,按表3、图10、图11规定的测试位置及方法,用刚度为(10±0.5)N/mm的圆柱形橡胶块固定于车外表3规定的位置,圆柱形橡胶块轴线方向与背门开启方向平行;背门从全锁位置自动开启,验证背门触碰测圆柱形橡胶块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圆柱形橡胶块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车身侧围及背门关闭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5.4.1.2无防夹胶条背门防夹区域试验底部无防夹条区域关闭测试,按表3、图10、图11规定的测试位置及方法,用刚度为(10±0.5)N/mm的圆柱形橡胶块在测试点从车外伸入,圆柱形橡胶块轴线方向与背门关闭方向平行;背门从最大开启位置自动关闭,验证背门触碰测圆柱形橡胶块后是否具备防夹功能,每个测试点测试3次。圆柱形橡胶块在整个测试期间相对于车身侧围及背门关闭方向的位置应保持不变。底部无防夹条区域开启测试,按表3、图10、图11规定的测试位置及方法,用刚度为(10±0.5)N/mm的圆柱形橡胶块固定于车外表3规定的位置,圆柱形橡胶块轴线方向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业劳动合同模板:项目管理人员专用
- 2025年度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合同范本及还款条款
- 2025年度光伏电站项目设计咨询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水电安装与设备采购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保证担保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环保运输服务公司货物配送合同
- 2025年度秸秆生物质颗粒燃料购销合同
- 2025年度国企单位人才储备简历编制合同
- 2025年度商业地产租赁合同风险评估与规避协议
- 语言和语言学课件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 装饰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形式课件
- 2022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catheterization
- ICU护理工作流程
-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 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46
- 分布式光伏屋顶调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