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线粒体课件_第1页
第13章 线粒体课件_第2页
第13章 线粒体课件_第3页
第13章 线粒体课件_第4页
第13章 线粒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量的来源?第13章线粒体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被喻为细胞的“动力工厂”或“换能中心”。第十三章线粒体第13章线粒体概述1890年,Altmann首次在动物细胞中发现,并称之为“bioblast”(“生命小体”);1897年,Benda依其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而命名为线粒体(mitochondria),被一直沿用至今。第13章线粒体目的要求一、掌握:1.线粒体的亚微结构。2.线粒体的功能。二、熟悉:1.呼吸链。2.线粒体ATP合成酶。3.线粒体的半自主性。三、了解:1.线粒体的生物发生。2.线粒体与医学第13章线粒体形态多样:通常是线状、粒状、短杆状。大小可变:直径0.2~

1.0μm;长度1~4μm。细胞内较大的细胞器。数量不等:正常细胞中1000—2000个。一.线粒体的结构

(一)形态、数量及分布

分布不均:通常分布于细胞生理功能旺盛的区域和需要能量较多的部位。第13章线粒体(二)线粒体的亚微结构双层膜结构外膜内膜膜间隙(外腔)基质腔(内腔)第13章线粒体外膜

厚5—7nm,平整、光滑。含多种孔蛋白,允许分子量为1KD以内的物质自由通过--通透性高。第13章线粒体蛋白含量高,约占其重量的3/4;通透性低,H+、ATP、及丙酮酸等不能自由通过内膜,必需借助于膜转运蛋白的协助,才能进行跨膜运输;内膜第13章线粒体

宽6-8nm,又称外腔,含多种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膜间隙第13章线粒体内突为嵴,增大膜的表面积,板状,管状,其量、形态与生理状态有关;嵴第13章线粒体基质嵴间腔嵴内空间基质内充满较致密的物质。如线粒体DNA、线粒体核糖体、各种蛋白和酶。

嵴和嵴围成的腔隙--嵴间腔。第13章线粒体基粒

内膜和嵴膜基质面上许多带柄的小颗粒,与膜面垂直而规律排列。

其头部具有酶活性,能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故又称为ATP合酶复合体。第13章线粒体线粒体的一般化学成分1.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内膜含量较多2.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主要为磷脂4.水、辅酶、维生素、金属离子、酶等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3.DNA、RNA第13章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酶含量最多的细胞器之一(120多种)线粒体的标志酶:外膜:单胺氧化酶内膜: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腔:腺苷酸激酶基质:苹果酸脱氢酶线粒体中酶的定位第13章线粒体呼吸链由线粒体内膜上有序排列的化学物质组成,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因此又称为电子传递链。

呼吸链的成分:

四种脂蛋白复合物(复合物Ⅰ、Ⅱ、Ⅲ和Ⅳ)

细胞色素c辅酶Q第13章线粒体主要功能:进行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

线粒体是糖、脂肪、氨基酸等能源物质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生命活动中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细胞的动力工厂三.线粒体的功能其他功能:离子的跨膜转运、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凋亡、衰老第13章线粒体细胞内的供能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在酶的作用下被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又称细胞呼吸。细胞氧化第13章线粒体葡萄糖的细胞氧化包括四个步骤:

糖酵解乙酰辅酶A形成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偶联氧化磷酸化细胞氧化第13章线粒体葡萄糖的细胞氧化糖酵解:葡萄糖→丙酮酸(细胞质中进行)(伴脱氢)有氧氧化(进入线粒体,转变为乙酰辅酶A)O2充足无氧氧化(分解成乳酸和CO2)

O2不足第13章线粒体葡萄糖的细胞氧化糖酵解:

乙酰辅酶A形成:丙酮酸→乙酰辅酶A(乙酰CoA

)(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13章线粒体葡萄糖丙酮酸NADNADH2CO2乙酸CoA乙酰CoA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柠檬酸顺乌头酸异柠檬酸NADNADH2CO2

-酮戊二酸NADNADH2CO2琥珀酸FADFADH2延胡索酸苹果酸NADNADH21231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基质中进行)脱羧、脱氢(4对)第13章线粒体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供能物质经过酵解、乙酰辅酶A生成、三羧酸循环脱下的H,不能直接与O2结合生成H2O。一般认为H须首先离解→H++e-,电子经过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逐级传递,最终使1/2O2成为O2-,后者再与基质中的2个H+

结合生成H2O。葡萄糖的细胞氧化第13章线粒体呼吸链由线粒体内膜上有序排列的化学物质组成,能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因此又称为电子传递链。

呼吸链的成分:

四种脂蛋白复合物(复合物Ⅰ、Ⅱ、Ⅲ和Ⅳ)

细胞色素c辅酶Q第13章线粒体复合物Ⅰ辅酶Q复合物Ⅲ细胞色素C复合物ⅣFADH2复合物Ⅱ2e-2e-2e-2e-2e-2e-1/2O22e-2e-NADH电子传递链组分及反应序列示意图复合物Ⅰ:NADH-CoQ氧化还原酶复合物Ⅱ:琥珀酸-CoQ还原酶复合物Ⅲ: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3章线粒体两条主要的呼吸链复合物Ⅰ→辅酶Q→Ⅲ→细胞色素c→Ⅳ(电子供体:NADH)复合物Ⅱ→辅酶Q→Ⅲ→细胞色素c→Ⅳ(电子供体:FADH2)线粒体-电子传递链.mov第13章线粒体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被用于ADP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成ATP的一种主要方式。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葡萄糖的细胞氧化第13章线粒体

1961年,由英国的生物化学家米切尔(Mitchell)提出氧化磷酸化的化学渗透假说,他因此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化学渗透假说第13章线粒体化学渗透假说基本思想: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起质子泵的作用,利用高能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H电离形成的H+泵出内膜外,造成内膜内外的一个H+浓度梯度。H+顺浓度梯度进入线粒体内部时,失去的势能则通过ATP合成酶的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ATP分子中.第13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生成ATP(化学渗透假说)第13章线粒体ATP合成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第13章线粒体α3β3γδε,其中α和β单位交替排列,状如桔瓣。每个β亚基有一个ATP合成的催化位点。γ贯穿αβ复合体,并与F0接触,ε帮助γ与F0结合(相当于发电机的转子)

。δ与F0的ab2形成固定αβ复合体的结构(相当于发电机的定子)。ab2c12,嵌入内膜,具有质子(H+)通道。ATP合成酶(ATPsynthase)ADP+PiATP第13章线粒体“结合变化机制”

依照Boyer的结合变化机制假说,ATP合成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F1中3个β亚基在“转子”转动驱动下的构象变化。

β亚基有三种构象:①空置态(O态):与ATP、ADP和Pi亲和力弱;②松散结合态(L态):同ADP和Pi的亲和力较强;③紧密结合态(T态):与ADP和Pi的结合很紧,因ADP与Pi靠近,因此生成ATP。

第13章线粒体“结合变化机制”每一个β亚基催化合成1分子ATP时,均要顺序经历O态→L态→T态。3个β亚基在同一时刻处于不同的构象状态。线粒体ATP合酶.mov第13章线粒体四.线粒体的半自主性

线粒体具有自我繁殖所必需的基本组分和功能→自主的一面线粒体的自我繁殖及一系列功能活动,还受细胞核基因组控制→不自主的一面∴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第13章线粒体

自主的一面:

1)含DNA(mitochodrionDNA,mtDNA);双链环状、裸露不与组蛋白结合、一个或多个全长:16569bp37个基因2种编码rRNA(12S和16S)基因22种编码tRNA基因13种编码蛋白质基因第13章线粒体自主的一面:

2)有自己的蛋白质翻译系统,如:氨基酸活化酶、核糖体等。3)有自己的遗传密码;密码子通用密码编码线粒体密码编码AUA,AUU异亮氨酸蛋氨酸UAG终止色氨酸AGA,AGG精氨酸终止第13章线粒体不自主的一面:1)90%的线粒体蛋白都是由细胞核DNA编码,并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运送到线粒体中(进口);2)mt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所需的酶等都由核DNA编码。3)线粒体核糖体蛋白也由细胞核DNA编码;所以,如果没有细胞核遗传系统,mtDNA就不能表达。第13章线粒体五.核编码蛋白质向线粒体的转运特点:先合成后转移需导肽序列(定位信号)的牵引导肽(leaderpeptide)线粒体蛋白质前体肽链N端的一段特殊序列。一般约由10~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能指引线粒体蛋白前体运输至线粒体中。第13章线粒体(一)mtDNA突变与疾病mtDNA突变

线粒体病线粒体病(mitochondrialdiseases,MD)特点:1.MD多数由于线粒体DNA改变而引起。2.MD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3.MD多为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六.线粒体与医学第13章线粒体mtDNA突变类型主要基因突变疾病名称mtDNA重排(缺失和重复)慢性进行性外侧眼肌麻痹(CPEO)Keams-Sayre综合征(KSS)糖尿病(DM)伴耳聋mtDNA点突变编码蛋白质基因G11778A,T14484C,G3460A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G14459A,T14569A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肌张力障碍T8993G/C神经性肌无力,共济失调,视网膜色素变性T8993G/CLeigh's综合征人类线粒体病分类及主要mtDNA突变类型

第13章线粒体tRNA基因A3243G,T3271C,A3252G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中风样发作(MELAS)A8344G,T8356C肌阵挛性癫痫伴碎红纤维病(MERRF)A3243G,T4274C慢性进行性外侧眼肌麻痹(CPEO)T14709C,A12320G肌病A3243G,A4269G心肌病A3243G,C12258A糖尿病伴耳聋G1606A,T10010C脑肌病G1664TLeigh's综合征rRNA基因A7445G非综合征感觉性神经性耳聋A1555G氨基糖甙类诱导的非综合征性耳聋第13章线粒体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双胞胎患病兄弟视乳头盘血管膨胀、视神经萎缩,急性视觉丧失,通常在20岁左右发病。第13章线粒体(二)线粒体与疾病1、抗线粒体抗体(AMA)AMA主要出现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血清中,常用于黄疸及肝病病因的辅助诊断。

阳性见于:原发性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