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地理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地理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地理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地理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第五中学(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地理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自测初一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A.一个正方体 B.一个球体 C.不断运动的 D.一个长方体【答案】B【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至③所示现象为:从海上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这种现象反映的是地球是一个球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2.下列四地中,可以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方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详解】八万里即四万千米,赤道的周长约为四万千米,地球自转一天,赤道转过的长度约为四万千米,故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地点在赤道,看图可知,④是赤道,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D。3.关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线共有160条 B.都是半圆形 C.指示东西方向 D.长度都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地球仪上,我们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作纬线。纬线有无数条,形状是圆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项。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4.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是()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5.该实验能够说明的现象是()A.五带的产生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变化 D.昼夜更替【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故拨动地球仪的正确方法是自西向东,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五带的划分,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A错误;昼夜长短的变化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B错误;四季变化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故C错误;地球绕地轴转动是自转,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故地球上有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所以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时间差异。自2022年10月1日起新疆实行冬季作息时间,上班时间为:上午10:00至14:00,下午15:30至19:30。6.造成新疆与我们这里作息时间差异的原因与()A.地球自转有关 B.地球公转有关 C.季节不同有关 D.纬度不同有关7.淄博鲁山海拔1108.3米,泰山海拔1532.7米,两山相对高度为()A.424.4米 B.524.4米 C.624.4米 D.724.4米【答案】6.A7.A【解析】【6题详解】我国东西之间的时间差大是因为我国东西跨经度大造成的,与地球的自转有关,A正确,排除BCD;故选A。【7题详解】相对高度是指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所以淄博鲁山海拔1108.3米,泰山海拔1532.7米,两山相对高度为1532.7米-1108.3米=424.4米,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面小题:8.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9.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答案】8.D9.B【解析】【分析】根据赤道和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及海洋进行分析。【8题详解】赤道穿过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没有经过北冰洋。故选D。【9题详解】南回归线穿过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北回归线穿过北美洲、亚洲和非洲,故非洲大陆是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故选B.【点睛】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10.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船队于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读图,麦哲伦船队途中先后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按照图中箭头指示,麦哲伦船队途中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11.下列表示北京的四幅图中,地图比例尺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①图和②图 B.①图和③图 C.②图和③图 D.②图和④图【答案】A【解析】【详解】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图中①北京城区图范围最小,比例尺最大;②中国地图范围最大,比例尺最小,故选A。读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2.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A.北冰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大西洋 C.北冰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13.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80%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0%B.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北极地区是片陆地C.无论把地球如何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陆地的面积始终小于海洋的面积D.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答案】12.A13.C【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0°经线穿过的大洋是北冰洋和大西洋,没有穿过太平洋和印度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A.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71%,故A错误;B.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但北极地区为海洋,南极地区为陆地,故B错误;C.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故C正确;D.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故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西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但无论是哪个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公园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洲界①是()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15.甲公园和丙公园季节相反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答案】14.C15.D【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洲界①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而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欧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结合题意,故选C项。【15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公园位于北半球,丙公园位于南半球,甲公园和丙公园季节相反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形状、大小无关,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结合题意,故选D项。【点睛】地球表层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仅占29%,人们把全球的陆地划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程8848.86米,图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珠峰的前世今生”漫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6.漫画中,“关系不和”的两个板块分别是()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17.漫画中,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A.阿拉伯海扩大 B.古地中海消失 C.红海出现 D.阿尔卑斯山脉隆起【答案】16.C17.B【解析】【分析】【16题详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结合图示来看,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板块“关系不和”,互相积压碰撞,导致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越来越高。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故选:C。【17题详解】读图可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然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古地中海消失,故因两个板块的碰撞挤压,被伤及的“无辜”是指古地中海消失。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六大板块分布图解答即可。蓬莱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一次登山活动,探究海拔高低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小组成员将在不同高度测得的气温记录下来并绘制成图(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必备的用具材料是()A.帐篷、拖鞋 B.温度计、记录簿 C.绳子、铁锤 D.海拔测量仪、绘图工具19.从图中探究活动的结果,可得出海拔高低与气温变化的关系是()A.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B.气温不随海拔升高发生变化C.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0.6℃ D.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答案】18.B19.D【解析】【18题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要在不同高度测得气温记录下来并绘制成图,因此需要温度计和记录薄,故选B。【19题详解】读图可知,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A错误;气温随海拔升高发生了变化,B错误;从海拔0米到海拔1000米,气温从20℃下降到14℃,从海拔1000米到海拔2000米,气温从14℃下降到8℃,从海拔2000米到海拔3000米,气温从8℃下降到2℃,因此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错误;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D正确。故选D。【点睛】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读图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20.造成甲、丁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经度因素21.关于乙地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C.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答案】20.A21.B【解析】【20题详解】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甲地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丁地8月气温最低,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属于极地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故A正确。本题看不出二者在海陆位置方面有何差异,况且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而本题主要在气温方面二者差异很大,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B错误。地形因素主要是垂直方面的差异,C错误。没有经度因素一说,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乙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正确。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甲的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错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丙地的温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和洋流因素等。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22.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左边第一幅图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左边第二幅图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左边第三幅图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左边第四幅图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点睛】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23.关于该城市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长夏短,气候严寒 B.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半年C.终年炎热多雨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24.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答案】23.B24.C【解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城市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热同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读图可知,该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A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B错误;高原山地气候区由于海拔高,夏季气温也比较温凉,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25.读南半球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地气候特征为()A.冬暖夏凉,全年湿润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温和多雨,冬季高温少雨【答案】C【解析】【详解】读图可知,此地12、1、2月份月均温在20℃以上,为夏季,夏季高温,6、7、8月份气温最低,为冬季,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温和;年均降水量约700毫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少,冬季降水量多,由此可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选C。【点睛】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包括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和南部阿德莱德一带、南非西南部、智利中部等地区,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而得名。二、简答题:(50分)26.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这是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根据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A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2)按高中低纬度划分,B点属于________地区。(3)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4)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________位置之间。(填序号)(5)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当天,我们家乡营口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6)当太阳直射D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答案】①.(23.5°N,30°E)②.中纬度③.西南④.②-③⑤.昼长夜短

⑥.冬至日【解析】【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和地球公转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经纬网定位、定向以及地球公转图、地理现象的掌握。【详解】(1)由图可知,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向北增大上,所以经纬度位置是(23.5°N、30°E)。(2)按高中低纬度位置划分,B点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区。(3)由经纬网定向可知,C点是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4)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时,是7月23日,这一天地球是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②夏至日至③秋分日之间,即在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之间。(5)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当天,是5月15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对于我们家乡来说,是昼长夜短。(6)由图可知,当太阳直射在D表示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点睛】27.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主人公菲利亚•福格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读图“环游地球路线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菲利亚•福格从E洲的伦敦出发,环游航行依次经过了A_____洲;B_____洲;C_____洲(填大洲名称)。(2)菲利亚•福格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填大洋名称)。(3)E洲与B洲的分界线是___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_____海峡;A、B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C、D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答案】①.非②.亚③.北美④.大西洋⑤.印度洋⑥.太平洋⑦.乌拉尔⑧.土耳其⑨.苏伊士运河⑩.巴拿马运河【解析】【分析】本题以“环游地球路线略图”为切入点,考查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大洲分界线,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详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大洲轮廓,A是完全位于东半球的非洲,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C是位于西半球北部的北美洲。(2)依据位置,①大洋是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西部,②大洋是印度洋,位于亚洲南部、非洲的东部,大洋洲的西部,③大洋是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之间。(3)依据位置,E洲是欧洲,B洲是亚洲,它们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A是非洲,B是亚洲,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C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两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28.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1)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陆地/海洋)(2)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的变动和________的升降。材料三说明________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3)图中①和②代表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__,由板块运动方向判断:喜马拉雅山脉将会________。(升高/降低)(4)由板块运动方向判断:④处的红海海域面积将会________。(扩大/缩小)(5)写出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答案】(1)①.海洋②.陆地(2)①.地壳②.海平面③.人类(3)①②②.升高(4)扩大(5)①.亚欧板块②.印度洋板块【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海陆变迁相关信息和部分板块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海陆变迁及其原因、板块运动的影响、板块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小问1详解】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小问2详解】材料一中提到的喜马拉雅山脉从海洋变陆地,材料二中的东部海底从陆地变海洋,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而形成的;材料三中的荷兰,通过围海造田工程,人为的海洋变成了陆地,所以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小问3详解】图中①是阿尔卑斯山脉,②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往相对方向运动不断的碰撞挤压,所以喜马拉雅山脉将会升高。【小问4详解】④处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往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红海海域面积将会不断的扩大。【小问5详解】图中A地位于欧亚板块,B地位于印度洋板块。29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A对应____;B对应_____;C对应_______;D对应________。(2)A地为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3)B地属于_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4)ABCDE五地的气候类型中,全年降水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是__________,最适宜农业发展的是__________,冬季最冷也不会低于0℃,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的是__________。(5)E地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答案】(1)①.③②.②③.④④.①(2)①.热带雨林②.全年高温多雨③.赤道附近(3)①.热带沙漠②.全年高温少雨(4)①.A②.D③.C④.C。(5)D【解析】【分析】本题以气候资料图为材料,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气候特征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A地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和③对应;B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炎热干燥,和②对应;C地位于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和④对应;D地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且多集中在夏季,和①对应。【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A地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