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渗漏水专项整治施工应急预案_第1页
隧道渗漏水专项整治施工应急预案_第2页
隧道渗漏水专项整治施工应急预案_第3页
隧道渗漏水专项整治施工应急预案_第4页
隧道渗漏水专项整治施工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隧道渗漏水专项整治施工应急预案1.1总则根据甬台温铁路隧道内施工特点,为提高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控制和消除由此产生的损失和影响,确保铁路行车安全,根据沿海公司和路局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紧急处置、快速反应、分级负责及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快捷、有效的启动应急系统进行处置,把损失减少到临近既有线行车绝对安全。适用范围:本施工全过程。1.2应急救援预案1.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为提高抢险救援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项目经理部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协调抢险救援等相关工作,组建抢险救援队伍。1.2.2应急救援指挥体系组长由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相关现场负责人为现场救援小组成员。1.2.3信息报告和现场保护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事故的情况报应急救援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组长,同时按照预定的应急救援程序派人立即赶赴现场,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录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1.2.4应急决策、协调和响应应急救援组长做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决策后,按照该应急救援程序确定应急救援方案,协调各有关方面,调动各应急救援小组、物资和设备展开应急救援工作。1.2.4.1铁路报警组发生事故后,以最快的方式向铁路部门报警。联系工务段,控制火车进入事故地段。当营业线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目击)者可按下述途径,将事故情况以最快的速度报告。⑴、事故发现者(目击者)第一时间上报附近管理人员,或直接报告给安全员;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单位名称;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事故报告单位等。⑵、附近管理人员或安全员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组长;同时向相邻或最近车站报警;⑶、现场组长在接到报警电话后,第一时间通知上级领导部门。1.2.4.2抢险抢修组接到任务后,以最快的方式赶到现场。排除险情,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1.2.4.3医疗救护组接到任务后,以最快的方式赶到现场。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轻伤人员,现场及时进行包扎救治,伤情严重的,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紧急抢救。1.2.4.4疏散协调警戒组接到任务后,以最快的方式赶到现场。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群众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置警戒,封锁保护现场。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工地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1.2.4.5后勤保障组接到任务后,以最有力的方式,确保准备应急救援车辆、物资、资金等所需物资的供应。1.3各项应急预案1.3.1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应急预案当施工作业时,防护员等应都提前到位并与施工负责人时刻保持联系,施工中如发生故障,危及铁路行车安全时,施工负责人应迅速通知防护人员,并立即驻站联络员汇报情况,防护人员应遵循“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将防护标志及用具向外测延伸,拦停一切驶向施工现场的列车。遇有紧急情况时,驻站联络员、防护人员、施工人员都必须听从施工负责人的命令,不得擅自作主,采取任何措施。1.3.2火灾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时,立即按本预案紧急、有序的展开救援工作。1.3.2.1立即报警当发生火灾后,各级人员都必须在第一时间拔打“119”火警电话,并立即通知应急抢救领导小组。1.3.2.2组织扑救火灾⑴、现场救灾组织当接到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险情后,除及时报警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确保现场所有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义务消防员和员工,及时切断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并根据燃烧物的性质,合理选择水、灭火器、消防沙等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⑵、协助消防队灭火在救火的基础上,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现场负责人要简要地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要听从专业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⑶、现场保护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现场,维护现场持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负责人的调查。同时应做好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⑷、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按照事故(事件)报告分析处理制度规定和“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处理工作,按照事故上报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地方安全相关部门、公司安质部报告,重新制定和落实防止火灾波及营业线的措施。1.3.3触电事故应急与响应预案⑴、触电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现场管理人员。⑵、现场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并确认触电事故发生后,应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拨打120急救电话。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持序,保护事故现场。⑷、现场应急处理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注意:救护人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的人,防止发生救护人触电事故。a、如果开关或按键距离触电地点很近,应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并应准备充足照明,以便进行抢救。b、如果开关距离触电地点很远,可用绝缘手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头、刀、铁锹等把电线切断。注意:切断电源侧(即来电侧)的电线,且切断的电线不可触及人体。c、当导线搭在触电人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杆或其它有绝缘柄(手握绝缘柄)的工具,迅速将电线挑开。注意:千万不能使用任何金属棒或湿的东西挑电线,以免救护人触电。d、如果触电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紧缠在身上时,救护人员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毛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严格绝缘包裹,然后用这一只手拉触电人的衣服,把它拉离带电体。注意:千万不能用两只手、不要触及触电人的皮肤、不可拉他的脚,且只适应低压触电,绝不能用于高压触电的抢救。e、如果人在较高处触电,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切断电源后触电人从高处摔下。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项目部派医护人员应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急救。a、触电人员如果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开,严密监视,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b、触电者如果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开,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的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摆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坚持就地正确抢救,并尽快联系医院进行抢救。c、呼吸、心跳情况判断,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断伤员呼吸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耳贴近伤员的口鼻有无呼吸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的结果,既无呼吸有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进行抢救。d、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件、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业主、现场监理、地方安全相关部门、公司安质科等单位报告。通知伤亡者家属,做好善后接待和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工作的事宜。1.3.4高空坠落及打击应急与响应预案1.3.4.1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⑴、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⑵、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1.3.4.2防坠落及坠落打击措施⑴、临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危险的地方必须进行防护,确保人、物的安全。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2m,高处作业,严禁投扔物料。⑵、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⑶、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措施。⑷、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1.3.4.3应急响应⑴、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打电话“120”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