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单招数学教学材料_第1页
体育单招数学教学材料_第2页
体育单招数学教学材料_第3页
体育单招数学教学材料_第4页
体育单招数学教学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序言..........................................................................2

第一章预备知识一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3

第二章集合.....................................................................7

2.1集合基础训练1..........................................................................................................7

2.2集合基础训练2..........................................................................................................8

2.3集合综合训练............................................................9

第三章常用逻辑用语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10

3.1四种命题...............................................................10

3.2充要条件...............................................................11

3.3简易逻辑综合训练.......................................................13

第四章函数的基本概念..........................................................13

第五章函数的性质与图像......................................................17

5.1函数的单调性...........................................................17

5.2函数的奇偶性...........................................................19

5.3函数图像...............................................................20

第六章二次函数...............................................................24

第七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鬲函数............................................26

7.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募函数知识点......................................26

7.2初等函数训练1........................................................................................................30

7.3初等函数训练2........................................................................................................32

7.4初等函数训练3.......................................................................................................33

第八章反函数及函数复习.......................................................34

8.1反函数.................................................................34

8.2函数复习...............................................................37

第九章不等式..................................................................39

9.1不等式的性质及解法.....................................................39

9.2不等式综合训练.........................................................44

第十章数列...................................................................45

10.1数列的概念...........................................................45

10.2等差、等比数列.......................................................47

10.3数列复习..............................................................50

第十一章三角函数.............................................................52

11.1三角函数的概念.......................................................52

11.2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54

11.3两角和与差及倍角公式.................................................55

11.4三角函数公式训练.....................................................57

11.5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9

第1页

序言

大部分体育单招考生数学基础比较差、底子薄。目前的问题是:时间紧、任务

重。如果重点抓不住,方法不得当,很可能就会出现心乱如麻、无从下手、动摇、

放弃,最终一无所获的不良后果。为此:北师特学校和体育单招网联手推出体育单

招系列教程,并以此为框架打造体育单招第一品牌体育单招文化课培训班,请同学

们做到如下几点:

1、认真学习、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和《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体育单招

考试的依据,是体育单招复习的指南。单招试题是单招考试的载体,重点“考什么?”

“怎么考?”“怎样备考?”,同学们要心中有数。

2、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数学试题中,中、低档题大约占80%,选择题占60

分、填空题就占36分、解答题占54分。而应该突出重点:函数、数列、不等式、

概率、向量与三角函数等内容。考题中,这些知识以中低档题的形式出现的概率较

高。其次,精心选择例题、练习题。体育单招考生就要在这部分试题上下足工夫。

首先不能刻意去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在重点章节的复习中狠抓三基(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精心配备例题,深刻讲解,使学生明确:本例题考查了哪些

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解题的方法、技巧是什么?会出现哪些失

误?怎样避免这些失误?。选题的原则是:低起点、密台阶,最后达到强化训练、

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3、强化课后落实,作业、测试必须认真及时完成,并且及时纠错、归纳整理。

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同学们在体育单招中,一定会有可喜的收获!

第2页

第一章预备知识-高中数学衔接知识点

1、绝对值:

⑴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a>0)

⑵正数的绝对值是他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o的绝对值是o,即时=<o(a=o)

-a(a<0)

⑶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⑷两个绝对值不等式:|x|<a(a>0)o-。vX<Q;|x|>a(a>0)OXV-Q或

2、乘法公式:

⑴平方差公式:a2—h2—(a+b)(a—h)

⑵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⑶立方和公式:a3+h^-(a+b)(a2—ab+b2)

⑷完全平方公式:(。±切2=/±2出?+入2,

(a+b+c)2-a2+b2+c2+2ab+2ac+2bc

⑸完全立方公式:(。±份3=«3±3a2/?+3«Z?2±/73

3、分解因式:

⑴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化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⑵方法:①提公因式法,②运用公式法,③分组分解法,④十字相乘法。

4、一元一次方程:

⑴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⑶关于方程⑪=人解的讨论

①当时,方程有唯一一解x=2;

a

②当。=0,6Ho时,方程无解

③当。=0,/,=0时,方程有无数解;此时任一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5、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2)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①代入消元法,②加减消元法。

第3页

6、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不等式:

①用符不等号(>、丰、<)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2)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3)一元一次不等式:

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

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7、一元二次方程:ax2+hx+c-O(a^O)

①方程有两个实数根oA=^2-4«C>0

A>0

②方程有两根同号。\c

xx=—>0

.t2a

A>0

③方程有两根异号o\c

xx=一<0

.t2a

hr

④韦达定理及应用:%+X,=—,xx——

ay2a

片+W=(X+X)2-2%,|玉一々|=\/(内+彳2)2—4中2=/=[J"

2*(+X\[

X:+考=(4x)(ifX]七;为6X]->23]

8、函数

(1)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第4页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

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2)一次函数:

①若两个变量y,x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丁=丘+人(b为常数,k不等于0)的形式,

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②当方=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3)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

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②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③在一次函数中,当%<0,力<0,则经2、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4

象限;当女>0,6<0时,则经1、3、4象限;当女>0,方>0时,则经1、2、3象限。

④当女〉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0时;y的值随尤值的增大而减少。

(4)二次函数:

①一般式:y=ax2+bx+c=a(x+—)2~~—(a0),对称轴是%=--—,

2a4a2a

曰/b4ac-b'.

顶点是(一一,-------);

2a4。

②顶点式:y=a{x+m)1+k{a^0),对称轴是无=一伙顶点是(一根,Z);

③交点式:y=。(工—%)@一声)(。。。),其中(内,0),(£,0)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5)二次函数的性质

①函数'=办2+法的图象关于直线》=一2对称。

2a

②。>0时,在对称轴(x=-----)左侧,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轴(--—)

2a2a

右侧;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工=-一h时,y取得最小4值cic*—一b~

2a4。

bh

③a<0时,在对称轴(x=------)左侧,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x=-------)

2a2a

第5页

右侧;y的值随工值的增大而减少。当x=-2h时,y取得最大值Acic—b~

2a4a

9、图形的对称

(1)轴对称图形:①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

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②轴对称图形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确定的

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中心对称图形:①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

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他的对称中心。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

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10、平面直角坐标系

(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

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与y轴统称坐标轴,他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

标系的原点。

(2)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对称点:设Mt%,%)是直角坐标系内的两点,

①若M和AT关于y轴对称,则有广=—电。

②若M和AT关于x轴对称,则有|。

〔弘=-火

③若M和关于原点对称,则有《'2。

.y=一力

④若M和关于直线y=x对称,则有1"一,2。

x.=2a-x-,fx,=2a—x.

⑤若M和关于直线x=a对称,则有《।-或1o

,X=%IX=%

11、统计与概率:

(1)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xlO"的形式,其中A大于等于1小于

10,N是正整数。

(2)扇形统计图:①用圆表示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

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②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

占息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度的比。

(3)各类统计图的优劣:①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②折线统

计图:能清楚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③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

第6页

比。

⑷平均数:对于N个数我们把+/)叫做这个N个数的

算术平均数,记为1。

(5)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

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6)中位数与众数:①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

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大的那个数据叫做这个组

数据的众数。③优劣比较:平均数:所有数据参加运算,能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

现实生活中常用,但容易受极端值影响;中位数: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少,但不能充分利用

所有数据的信息;众数:各个数据如果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的意义。

(7)频数与频率:①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为频率。②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我们通常先将数据适当分组,然后再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8)数据的波动:①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②方差是各个数据与

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③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④一般来说,一组数据的极差,

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9)事件的可能性:①有些事情我们能确定他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有些

事情我们能肯定他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

②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③一般来说,不确定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0)概率:①人们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不可

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②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③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I,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

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l

第二章集合

2.1集合基础训练1

【考点精练】

1.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

第7页

有理数集实数集

2.集合的表示方法123

3.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相等关系:且2子集:A是3的子集,符号

表示为或3真子集:A是3的真子集,符号表示为或

4.集合三要素」.2.3.

5.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

任何非空集合的

【基本训练】

1.用适当的符号(e,e,=,u,n)填空:

万___Q;{3.14}Q;N____N*;{x|x=2&+l,ZeZ}{x|x=2Z-1,Zez}

2.若AcB=B,则AB;若=8则AB;Ar\BA<JB

3.集合A={x||x-3|<5},3={Hx<a},且A=则a的范围是

4.设全集0=/?,集合M={x|x>l},P={x|x2>l},则例P

【典型例题】

例.已知集合4={乂依2+2》+1=0,》€/?},4为实数。

(1)若A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是单元素集,求a的取值范围;

【课堂检测】

1.集合P={H-_3x+2=0},Q=—1=()},若P?Q,则实数m的值是

2.已知集合A={-1,3,2m—1},集合B={3,m2}.若B=A,则实数=

3.设集合A={x[l<x<2},B={x|x<a},若A屋B,则a的取值范围是

2.2集合基础训练2

【考点精练】

1.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5的记作

2.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5的记作

3.若己知全集U,集合AQU,则GA=

第8页

4.Ar^A=,Ar\0=,A<JA=

A<J0=AcGA=,AuGA=,

若AqB,则Ac3=,AD3=—

【基本训练】

1.集合A={x|x<-3^lx>3},5={x|x<IsJu>4),Ac8=.

2.设全集/={1,2,3,4,5},A={1,4},则GA=,它的子集个数是

3.若U={1,2,3,4},M={1,2},N={2,3},贝U(GM)uN=

4.设U={1,2,3,4,5,6,7,8},A={3,4,5},8={4,7,8}.则:(C。A)n(C6,S)=,

GA)5Q6)=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已知全集(/=凡且4={刈%-1|>2},3=性|/-6%+8<0},则

(QA)B=

练习:设集合4=卜卜一2区2,%6/?},8={y|y=—1<%<2},则

G(A3)=

【课堂检测】

1.4={-4,2«-1,。2}刀={4—5,1-。,9},且AcB={9},则a的值是

2.满足条件{1,3}UA={1,3,5}的集合A的所有可能的情况有种

3.已知集合A={x|k|<5},3={x|-7<x<a},C={xM<x<2},且Ac8=C,则

ci—,b-

2.3集合综合训练

1.集合4={x|-l<r<2},B={x|x<l},贝IJ4CB=()

A.{x\x<\]B.{x|一1-2}C.{x\-1<X<1}D.{x\-1<X<1}

2.已知集合U={1,3,5,7,9},A={1,5,7},则QA=()

第9页

A.{1,3}B.{3,7,9}C.{3,5,9}D.{3,9}

3.若集合A={x|国W1,XG/?1,B=|y|y=x2,1£尺},则AcB=()

A.{x|-l<x<l}B.{x|x>0}C.{x|O<x<l}D.0

4,若A={x|x+1>0},B={x|x—3vO},则AB=()

A.(-1,+oo)B.(-oo,3)C.(-1,3)D.(1,3)

5.已知全集U=R,集合”={x,-440卜则QM=()

A.1x|-2<x<2|B.[x\-2<x<2!C.卜,<-2或%〉2}D.|x|x<21

6.若集合A={0,1,2,3},8={1,2,4}则集合AuB=()

A.{0,1,2,3,4}B.{1,2,3,4}C.{1,2)D.{o}

7.集合P={xeZ[0<x<3},V={xeZ|x2<9},则夕门”=()

A.{1,2}B.{0,1,2}C.{1,2,3}D.{0,1,2,3}

8.设集合A={x||x-a|<l,xGR},8={X|1<x<5,xeR}.若AcB=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a|0<a<6}B.^«|«<2,Wca>41C.{a|aWO,或aN6}D.12<a<4}

9.设集合A={x||x—a|<l,xeR},3={x||x—ZJ|>2,XGR}.若A[B,则实数a,b必满足

()

A.\a+b\<3B.|a+Z?|>3C.|«-/?|<3D.\a-h\>3

10.设集合乂={1,2,4,8}2={》|%是2的倍数},则MC1N=()

A.{2,4}B.{1,2,4}C.{2,4,8}D{1,2,8}

第三章常用逻辑用语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3.1四种命题

【考点精练】

1.可以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两部分构成;

命题有之分;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命题.

2.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

题:.

第10页

3.四种命题的关系: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

题,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否命题与逆命题同.

4.反证法:欲证“若p则q”为真命题,从否定其_____出发,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导出矛盾,从

而判定原命题为真,这样的方法称为反证法.

【考点训练】

1.下列命题:①5>4或4>5;②9N3;③命题,若a>b,则a+c>b+c”的否命题;④命题“矩形的两

条对角线相等”的逆命题.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2.若命题p的否命题为r,命题r的逆命题为s,则s是p的逆命题t的命题.

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命题,并判断原命题及否命题的真假: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

(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相似三角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典型例题】

例1.分别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q<l,则方程/+2x+q=0有实根;

⑵若岫=0,则a=0或6=0;

(3)若/+/=(),则x、>全为零.

解:(1)逆命题:若方程,+2x+q=0有实根,则“<1,为假命题.否命题:若收1,则方程7

+2x+q=0无实根,为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f+2x+q=0无实根,则q*,为真命题.

(2)逆命题:若a=0或b=0,则岫=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a毋0,则中0且厚0,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存0且厚0,则。厚0,为真命题.

(3)逆命题:若x、y全为零,则W+y2=0,为真命题.

否命题:若?+)?知,则小>不全为零,为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零,则f+尸翔,为真命题.

3.2充要条件

【考点精练】

1.充分条件:如果片沟则p叫做q的条件,q叫做p的条件.

2.必要条件:如果gnp则p叫做“的条件,q叫做p的条件.

3.充要条件:如果p=>q且q0P则p叫做q的条件.

【考点训练】

1.“方>3”是》2>4”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y”是“2V>2>”的()条件

第11页

A.充分不必要B.必要不充分C.充要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设集合加={x|()<x<3},N={x|()<x«2},那么“aeM”是“ae"”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a,b,c,d为实数,且c>d.则“是“。一。>人一"”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典型例题】

例1:指出下列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

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

(1)在△ABC中,p:ZA=ZB,q:sinA=sinB;

(2)对于实数x、y,p:x+yr8,q:xr2或

(3)非空集合A、B中,p:xEAUB,q:xGB;

(4)已知x、yGR,p:(x-1)2+(y-2)2=0,q:(x-1)(y-2)

解:(1)在△ABC中,ZA=ZB=>sinA=sinB,反之,若sinA=sinB,因为A与B不可能互补

(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为180。),所以只有A=B.故p是q的充要条件

(2)易知:->p:x+y=8,->q:x=2且y=6,显然->q=-ip.但-•q,即-iq是->p的充分不必要

条件,根据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显然xWAUB不一定有x@B,但xGB一定有xGAUB,所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条件p:x=l且y=2,条件q:x=l或

所以p=>q但q¥>p,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要点解析】

1.处理充分、必要条件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条件与结论,然后才能进行推理和判断.不仅要深

刻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而且要熟知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有关概念.

2.确定条件为不充分或不必要的条件时,常用构造反例的方法来说明.

3.等价变换是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对于否定的命题,常通过它的等价

命题,即逆否命题来考查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必要关系.

4.对于充要条件的证明题,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从命题角度出发,证原命题为

真,逆命题也为真;求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可以从结论等价变形(换)而得到,也可以从结论推

导必要条件,再说明具有充分性.

5.对一个命题而言,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可能不止一个,必要条件也可能不止一个.

【课堂训练】

y—1.

1.设集合人={x\-------<0},B={x\\x-1|<«},若“a=l”是“ACB#0”的()

x+1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命题“若a>b,则2">2〃一1”的否命题为;

3.判断命题:“若三近没有实根,则X。的真假性。

第12页

3.3简易逻辑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设集合〃=曲>2},尸=次,<3},那么"xeM或reP"是"xeMP"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条件p:(x+1)2>4,条件q:x>a,且〜是虫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lC.a>-D.a<-

4.已知a,b都是实数,那么,2方”是“a>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若集合人={1,m2},集合B={2,4},则“m=2”是"AAB={4}”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

6.已知条件p:|x+l|>2,条件q:5x-6>x),则非p是非q的条件

7.不等式|x|<a的一个充分条件为0<x<l,则a的取值范围为

8.已知下列四个命题:①a是正数;②b是负数;③a+b是负数;④ab是非正数.

选择其中两个作为题设,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逆否命题是真命题的复合命题.

第四章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概念】

1.映射(1)定义:设A、8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

素在集合8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8的映射,记

作:f:A(2).象与原象:ae4,66氏/:<7—。,。叫原象,。叫象.

2.函数的概念:

(1)如果A、8是两个非空数集,那么A到8的映射了:A-8叫做A到8的函数,记

作:y=A.其中x叫做自变量.自变量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如果自变量取值为a,则由对应法则/确定的值y称为函数在。处的函数值,记作

丁=/(a).所有函数值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第13页

3.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4.分段函数

若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上对应法则不同,可用儿个式子来表示的函数叫分段函数.注: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它的连续与间断完全由对应法则来确定,对于分段函数,

必须分段处理.

0<x<l

问题探究1:函数y表示两个函数()

\<x<2

问题探究2.设集合/={RowxW2},N={y|0WyW2},从M到N有四种对应如图所示:

其中能表示为M到N的函数关系的有

【典型例题】

经检查,不可能表示函数y=/(x)的图象是。.

例2.已知函数/(x)的定义域为[—1,5],在同一坐标系下,函数y=/(x)的图象与直线x=l的

交点个数()

A.0个B.1个C.2个D.1个或2个均有可能

解析:•."(X)的定义域是[—1,5],而le[45,.•.点(1,7(1))在函数图象上,又在直线x=l

上,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x=l与y=/(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

5.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要根据/(尤)的具体表达式求此函数的定义域.例如:若/(x)是分式,则定义域为使分式的分

母不为零的x取值的集合.当/(x)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数取非负数的x取值集合.

第14页

【课堂训练】

1.设有函数组:(Dy=x,y=;②y=x,y=\[^;®y=\[x,y=2;

④y=J(X>0),,y=®;⑤y=]gx-l,y=lg—.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

-1(x<0),x10

2.写出下列函数定义域:

(1)/(x)=l-3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2)/*)=/;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

X-1

⑶/。)=&斤+,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4)八>)=(::1)°的定义域为

工姻-x

3.写出下列函数值域:

(1)f(x)=x2+x,xe{1,2,3}:(2)/(X)=X2-2X+2;(3)f(x)=x+l,xe(1,2].

【典型例题】

例3.(2010年单招考试真题)函数丫=-?」^+而1+2的定义域是()

A/4-X2

(A)(-2,l](B)(-2,1)(C)[-1,2)(D)(-l,2)

解析:要使式子有意义,必须满足{:二=:<2=74X<2,所以定义域是[-1,2),

答案C

例4.(2006年单招考试真题)函数/(x)=%一1)的定义域是()

A.{x|-2<x<1}B.{x|x<-2}{x\x>l}

C.{x|-l<x<2}D.{x\x<-1}{x|x>2}

Jp-(尤2—%—])20

解析:由4')一得/一工一121或/一X—2N0解得X4—1或XN2,答案

x2-x-1>0

【学习提示】如没有标明定义域,则认为定义域为使得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实际操作时要注意:①分母不能为0;②对数的真数必须为正;③偶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应

为非负数;④零指数累中,底数不等于0;⑤负分数指数塞中,底数应大于0;⑥若解析

式由几个部分组成,则定义域为各个部分相应集合的交集;⑦如果涉及实际问题,还应使得

实际问题有意义,而且注意:研究函数的有关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原则,实际问题的

第15页

定义域不要漏写。

例5.(1)若函数/(x)的定义域是[—1,6],求/(x+1)的定义域.

(2)若/(%+1)的定义域是[一1,1],求/(2,)的定义域.

解析:(1)已知一14x46,由一14X+146得一24x<5,/(x+1)的定义域是

[—2,5].(2)已知一1建彳41,.・.04彳+142由0<2'<2得x41,/(2')的定义域为

(-8,1].

【学习提示】求复合函数定义域,即已知函数/(X)的定义为切,则函数/[g(x)]的定义

域是满足不等式a<g(x)WA的X的取值范围;一般地,若函数/[g(x)]的定义域是团,可,

指的是句,要求f(x)的定义域就是xe[a,例时g(x)的值域。

【演练平台】

1.函数yu)=J1—2:的定义域是.

2.函数f(x)=---------------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

2

log2(-x+4x-3)

3.函数y=—S-T(xeR)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

l+x~

4.函数y=2X-3+V13-4X的值域为.

5.函数y=Jlogo.5(4x2-3幻的定义域为.

6.已知函数尸&4-D定义域是[-2,3],则的定义域是()

A.[0,—]B,[—1»4]C.[-5,5]D.[―3,7]

7.函数y=2-J-f+4%的值域是()

A.[-2,2]B.[1,2]C.[0,2]D.[-&垃]

8.已知/(x6)=log2X,那么/⑻等于()

41

A.—B.8G18Dt—

32

第16页

第五章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5.1函数的单调性

【知识点播】1.定义:设y=/(x)的定义域为A,对加中任意为,々且由则

当/(办)</(々)时,那么就说y=/(x)在区间加上是增函数,如图2—2;当

/(%,)>/(%)时,那么就说丁=/(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如图2—3.

2.如果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M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就说函数在这个区间上具有单调性,区

间M就称为该函数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或单调递减区间).

【学习提示】求一个函数的单调区间应该首先求此函数的定义域.

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复合函数的定义:如果函数y=/(〃),"=g(x),那么y=叫做函数y=/(")

和"=g(x)的复合函数,其中“是中间变量,x是自变量.

第17页

例如:y=32*T可以看成函数y=3U和〃=2x-1的复合函数.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y=/[g(x)]的单调性由y=/(〃)及〃=g(x)的单调性确定.规律如下表2-3.

表2-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增函数减函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