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_第1页
浙江省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_第2页
浙江省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_第3页
浙江省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_第4页
浙江省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培训时间:2026年6月26日培训讲师:XXX禁止吸烟手机静音这不是要求,是个人习惯我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目次共由7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

1总体要求2基本规定3建筑防火、灭火救援设施2.1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3.1建筑类别与耐火等级2.2建筑功能改变的认定3.2防火间距2.3既有建筑改造形式3.3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救援窗

3.4防火分区和平面布置3.5安全疏散3.6建筑构造3.7消防电梯3.8楼梯间顶部的固定窗(应急排热窗)3.9其他特殊建筑场所要求4消防给水设施5防烟和排烟设施6消防电气4.1一般规定5.1一般规定6.1一般规定4.2消火栓系统5.2防烟设施6.2消防供配电及电器装置4.3自动灭火系统5.3排烟设施6.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4.4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及消防水箱5.4系统控制6.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总体要求1.0.1为保障既有建筑改造的消防安全,明确既有建筑改造适用的消防技术标准,对既有建筑改造消防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做出指导,特编制本导则。

1.0.2本导则所述“既有建筑”,指按照设计或建造时适用的消防技术标准设计或建造并已竣工或已投入使用的建筑(即已取得不动产权证或其他合法产权证明文件的建筑物),这里从合法角度作了规定.1.0.3本导则所述“现行标准”,指现行国家、浙江省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1.0.4本导则所述“原标准”,指原建筑设计或最后一次改造设计审查(设计备案)时执行的国家、浙江省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对施工图审查制度执行前设计或虽是执行后设计但不需要经过施工图审查的,指当时设计文件执行的国家、浙江省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1.0.5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可以是局部范围的改造,也可以是整体范围的改造,改造不得降低原建筑物建成时的消防安全水平,且改造部分不得降低其他未在改造范围区域的原有消防安全水平及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如有影响,未涉及改造范围区域也应进行改造。

1.0.6本导则所述的既有建筑改造,涉及到改扩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向原建筑轮廓外进行扩建(扩建后的改造层不增加防火分区、改造后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原标准规定的改扩建工程除外)。2.不应增加原建筑的消防高度及原消防层数,尤其是在对原建筑屋顶层进行改扩建时,需特别注意此要求(比如若原建筑局部突出屋顶的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改扩建后仍应符合此要求)。这是允许扩建遵循的原则(1.0.6的意思,强调的是涉及到“扩建”时,酌情允许极少量的合理“扩建”,但不能乱“扩建”)2021年8月30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建科【2021】63号《住房与(原则是酌情允许极少量的合理扩建)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其中第一.(二)条明确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适当增加建筑面积…….”1111.0.7本导则适用于下列工程项目:

1.既有民用建筑改造;

2.既有厂房及仓库改造(应重新核定火灾危险性分类)。

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第1.0.2条、1.0.3条规定的不适用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厂房(仓库)除外。(具体就是适用于采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物)1.0.8改变既有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的,改造的建设单位应依法依规取得规划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或认可。改造内容是否需要办理规划手续,以相关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文件明确。

1.0.9既有建筑改造时,除本导则规定可适用原标准的情形外,其他消防技术要求均应执行现行标准。1.0.10既有建筑改造消防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应符合本导则各章节的规定。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的程序流程、检查实操等要求应符合国家、浙江省现行法律、法规等的规定。

1.0.11按照本导则和有关规定确实不能解决的,应针对具体消防技术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建设单位可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建议或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报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符合相关规定的,尚可开展特殊消防设计性能化设计)并作为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的依据。1.0.7本导则适用于下列工程项目:

1.既有民用建筑改造;

2.既有厂房及仓库改造(应重新核定火灾危险性分类)。

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第1.0.2条、1.0.3条规定的不适用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厂房(仓库)除外。(具体就是适用于采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物)1.0.8改变既有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的,改造的建设单位应依法依规取得规划主管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或认可。改造内容是否需要办理规划手续,以相关主管部门颁布的相关文件明确。

1.0.9既有建筑改造时,除本导则规定可适用原标准的情形外,其他消防技术要求均应执行现行标准。1.0.10既有建筑改造消防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应符合本导则各章节的规定。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的程序流程、检查实操等要求应符合国家、浙江省现行法律、法规等的规定。

1.0.11按照本导则和有关规定确实不能解决的,应针对具体消防技术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建设单位可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建议或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报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符合相关规定的,尚可开展特殊消防设计性能化设计)并作为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的依据。2.1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

既有建筑改造前需开展的工作----“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2.1.1改造实施方在项目决策实施前,宜依据国家、浙江省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本导则,对以下消防技术内容进行可行性研究:

涉1.改造前的建筑消防情况(耐火性能、外部防火及与救援条件、安全疏散条件、消防设施情况等);

面2.改造后的建筑消防技术要求;

3.既有建筑改造的消防技术可行性。

经可行性研究不具备改造技术条件的,不应开展后续实施工作。

2.1.2建筑使用功能改变为下列场所(特殊建筑场所)时,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经可行性研究不具备改造技术条件的,不得开展后续实施工作。

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2.老年人照料设施;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

免于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条件2.1.3原有功能和内部房间分隔都未发生改变的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可免于进行可行性研究。

2.1.4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宜由改造实施方委托原设计单位或具有不低于原设计单位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汇总表》应按《浙江省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第7章的参考格式出具,样式见下表。

2.1.5既有建筑改造涉及使用功能改变的,改造实施方应当对建筑使用功能变更做出专项说明,纳入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形成的最后的“可行性研究汇总表”应编入项目的消防专篇中2.2建筑功能改变的认定

2.2.1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建筑功能改变的认定均应取得规划主管部门的认可(原则)。跟据《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T50841-2013),建筑主体功能按建筑用途分为: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科研、办公建筑,教育建筑,文化、体育建筑,医疗建筑,旅馆酒店建筑,商业建筑等。2.2.2结合既有建筑改造的实际,在每个单体建筑内发生的下列情况可认定为建筑功能未发生改变:

1在办公楼、科研楼增设对内服务的生活、文化娱乐,健身设施(每个防火分区内的设置面积不应超过其相应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值的20%)。

2文化、体育、教学、医疗等建筑在保证主体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小型商业服务配套设施(每个防火分区内的设置面积不应超过其相应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值的20%)。

3不改变建筑消防相关技术标准中建筑功能定性和消防分类的(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第3.1.1,3.1.3,5.1.1条判定)建筑内的业态调整或互换(如:商店、门店、超市、购物中心、专业卖场、综合商场、商业综合体的商业部分等传统商业建筑内,经营或服务内容、店铺布置方式的调整或互换)。2.2.3功能改变以规划认定为准。当规划认定的功能性质改变与上一条冲突时,以规划认定为准

2.3既有建筑改造形式

2.3.1既有建筑改造形式分为:①既有建筑整体改造(功能未发生改变和功能发生改变)、②既有建筑局部改造(功能未发生改变和功能发生改变)、③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功能未发生改变)三种情况。

整体改①a)既有建筑整体改造(功能未发生改变时)①b)既有建筑整体改造(功能发生改变时)

能未变变②a)既有建筑局部改造(功能未发生改变时)

②b)既有建筑局部改造(功能发生改变时)

③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功能未发生改变)

局部改

1既有建筑整体改造:指对建筑整幢地上单体、或整幢地上单体与地下单体局部、或整幢地上单体与地下单体全部进行的改造。

2既有建筑局部改造:指对部分楼层进行的改造或对部分楼层的局部进行的改造,以及外立面的装修改造。

3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指原有功能未发生改变,不改动主要结构、承重墙、防火分区、疏散楼梯,仅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以及仅对建筑内部房间分隔所进行的局部少量调整(室内设计大部分项目属于此类)。

既有建筑整体改造

2.3.2既有建筑改造部分的产权和使用权单一,且地上改造面积超过相应地上单体总建筑面积的2/3时,应当视作为既有建筑整体改造。

2.3.3既有建筑整体改造可分为功能未发生改变和功能发生改变两种情形,其各项消防内容所适用的新旧消防技术标准情况(执行现行标准或可适用原标准)以及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要点参照第3、4、5、6章执行。

2.3.4利用工业建筑改造为民用建筑的,应作为功能发生改变的既有建筑整体改造报审。

2.3.5涉及下列内容的,宜对建筑进行整体改造:

1.因功能改变原二类高层建筑变为一类高层建筑的。(如单一功能改变为多功能组合建筑(综合楼)或单一建筑功能改变为其他单一功能类型建筑(如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小于50米的建筑,在建筑高度24米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楼层,增设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功能或二类高层建筑增加医疗功能)

2.因功能改变需要增设消防电梯的。(即二类高层建筑改变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如建筑高度32米以下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在建筑高度24米以上部分任一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楼层,增设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功能或其他建筑内5层及以上楼层改造为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3.因功能改变需要增设独立安全出口、独立疏散楼梯,经可行性研究不整体改造难以满足增设要求的。(如改变为儿童活动场所或老年人照料设施)

4.因功能改变需要将敞开楼梯间改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

5.因功能改变,原建筑疏散楼梯数量、总疏散净宽度不能满足要求的。

以上改变均需土建进行设计,装修专业难实现。

既有建筑局部改造2.3.6既有建筑改造部分的产权和使用权多样时,或改造面积不超过相应单体总建筑面积的2/3

时,都可视作为既有建筑局部改造。另外,适用于后述第2.3.8条规定的情形时,还可仅作为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报审。

2.3.7既有建筑局部改造可分为功能未发生改变和功能发生改变两种情形,其各项消防内容所适用的新旧消防技术标准情况(执行现行标准或可适用原标准)以及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要点参照第3、4、5、6章执行。

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

2.3.8既有建筑局部改造范围较小(改造面积不超过500平方米或每个防火分区内的改造面积不超过其相应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值的20%)且原有功能未发生改变,不改动主要结构、承重墙、防火分区、疏散楼梯时,即使对部分消防设施及疏散指示标志、部分房间疏散门(疏散出口)及疏散走道等等有一定改动,也可仅作为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报审。

2.3.9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其各项消防内容所适用的新旧消防技术标准情况(执行现行标准或可适用原标准)以及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要点参照第3、4、5、6章执行。

注:本导则所说的改造面积的比例,是相对于原设计图纸,原建成时的状况关于“外立面的装修改造”解读:外立面的装修改造,目前是归于2.3.1-2的“局部改造”,无法归于“内部装修”;在具体执行时,如果真的只是外立面的装修改造,虽被归到“局部改造”,但是相当于是改造面积为0的“局部改造”,这样事实上,关于“局部改造”的相关内容都可以不做要求,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外墙保温材料的相关内容,以及可能有的消防救援窗方面的相关内容。

至于同时有外立面的装修改造+其他改造情形的情况,同样按上面的处理方式来处理。既有建筑改造的消防技术要求---四大项共18类,详见导则第3、4、5、6章

针对不同的既有建筑改造形式,并结合其使用功能是否发生改变,规定其各项消防内容所适用的新旧消防技术标准情况(执行现行标准或可适用原标准)以及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要点,参照导则相关要求执行。具体内容分门别类的提出了四大项共18类消防技术要求,详见导则第3、4、5、6章:“原则就是能执行新标准就执行新标准”3建筑防火、灭火救援设施

3.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1.1使用功能、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发生变化的改造工程,尤其是涉及大类之间用地类别改变(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判定)以及改变建筑消防分类的(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第3.1.1,3.1.3,5.1.1等条判定),应按照现行标准进行核对并重新确定建筑分类。可行性研究汇总表中应说明改造前的建筑类别、改造后的建筑类别、分类依据及相关要求。(有项目装修时功能改变)

3.1.2功能改变后按照现行标准需要提高建筑整体耐火等级或提高部分构件耐火极限的,应研究改造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汇总表中应说明改造前后建筑的耐火等级,功能变化后导致建筑耐火等级要求变化的,应说明保留的主体结构构件、改造采用的主体结构构件和其他构件耐火极限符合标准的情况。

3.1.3既有建筑改造涉及结构安全鉴定、结构加固的,应按国家、浙江省有关标准规定执行。新增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执行现行标准,保留建筑构件可维持现状,但涉及到承重墙、承重柱、承重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疏散楼梯时应有加强措施,尤其应复核与原有结构的连接节点构造,保证结构受力传递的可靠。当被加固构件有防火要求时,其防护措施效能应符合耐火等级及耐火极限要求。尤其是在粘贴碳纤维复合材、粘贴钢板等加固方法中,因结构胶粘剂在高温下易失效,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2防火间距(土建内容)

3.2.1既有建筑发生改造处,若减少了改造范围内建筑之间的原间距,或减少了与改造范围外相关的建筑的原间距时,其相应发生改造处的防火间距不应低于现行标准的要求。

3.2.2既有建筑发生改造处,若并未对上一条所述的建筑间距做出减少,相应防火间距可适用原标准;若原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已然即不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也不满足原标准的要求时,可行性研究汇总表中应具体说明拟发生改造处在改造前的建筑防火间距现状情况,以及其相应界面外墙的材质情况,外墙上门、窗、洞口等的开设情况,并按下一条的要求提出可以通过改造实施的加强技术措施。

3.2.3改造建筑与相邻既有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即不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也不满足原标准的要求时,应将防火间距不足的改造建筑相应界面外墙设置为防火墙,当外墙上确需保留原门、窗、洞口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等防火加强措施,或进行相关论证保证任意一侧建筑外墙受到的相邻建筑火灾辐射热强度均低于其临界引燃辐射热强度。

3.2.4既有建筑改造中,对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采用不燃性材料构筑、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非承重外墙或采用不燃性材料构筑、耐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的承重外墙,建筑相邻外墙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外墙上开口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确定。

3.3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救援窗口

3.3.1消防车道的设置在改造中宜执行现行标准,确有困难时,可适用原标准。改造工程消防车道应畅通,当改造工程不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时,可利用市政道路作为消防车道,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3.3.2高层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在改造中宜执行现行标准,当无法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1两个建筑可共用一个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但应满足救援要求。

2可利用市政道路做为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但应满足救援要求,且道路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3可用消防车现场测试结果作为改造依据。

3.3.3高层建筑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在改造中确有困难,按上述3.3.2条的方式仍无法解决,且未改变建筑外轮廓时,可适用原标准的要求。

3.3.4整体改造工程和外立面改造工程的消防救援窗口设置应执行现行标准。

3.3.5局部改造和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改造区域的消防救援窗口设置宜执行现行标准,当无法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某个防火分区如果原已有不少于2樘洞口尺寸≥1m*1m的外窗且间距不大于20m时,相应防火分区可不再另设消防救援窗口。

2.在建筑底层某个防火分区如果原已有2樘直通室外的外门时,底层相应防火分区可不再另设消防救援窗口。

3.3.6消防救援窗口设置在改造中确有困难,按上述3.3.5条的方式仍无法解决时,可适用原标准的要求。

3.3.4,3.3.5条装修时应满足3.4防火分区和平面布置

3.4.1既有建筑改造时,防火分区允许增减面积及调整轮廓边界,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若改造后使用功能方面的火灾危险性相对改造前有所增加,相应防火分区的面积、分隔及其内的建筑平面布置都应执行现行标准(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柴油发电机房的设置位置除外)。

2.若改造后使用功能方面的火灾危险性相对改造前没有增加,相应防火分区的面积划分上限应执行现行标准,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分隔措施和防火分区内的建筑平面布置可适用原标准。(一类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的变化是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00平方米增大到现在的1500平方米)

3.上述两款中涉及到的既有建筑改造时“火灾危险性”等级的分类,在其他相关文件出台前,暂按如下规定:

(1)对于“火灾危险性”等级的分类在综合考虑人员密度、人员疏散能力以及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后,可按如下排序:办公、旅馆、宿舍、教学建筑、餐饮、医疗建筑、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儿童娱乐场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既有建筑改造时,将上述排序靠前的功能改造为靠后的功能时,应认定为火灾危险性增加;

(2)上述未说明规定的场所可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表5.5.17的规定,改造后安全疏散距离不发生变化,则可认定为火灾危险性等级不变;改造后安全疏散距离发生变化时,疏散距离要求变低可视为火灾危险性减少,疏散距离要求变高可视为火灾危险性增加。(火灾危险性和疏散距离挂钩)

3.4.2改造中宜将对人员疏散要求高的场所设置于地上建筑的下部楼层或地下建筑的上部楼层。

3.4.3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控制室的设置位置不符合现行标准且无法改变时,可维持原位置,但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防火分隔应满足现行标准的要求,并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淹措施。

3.4.4柴油发电机房的设置位置不符合现行标准但可满足建成时消防技术标准的,可维持原位置。3.4.5既有建筑局部改造及纯内部装修时,变电所的疏散出口的设置不符合现行标准但可满足建成时消防技术标准的,可维持原设置。

3.5安全疏散

3.5.1既有建筑改造时,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疏散距离要求低的功能改为疏散距离要求高的功能(如办公改教学、医疗、老年人照料设施等)时,应按现行标准复核疏散距离要求。现有疏散楼梯(出口)不能满足现行标准疏散距离要求的,具备增设疏散楼梯(出口)条件的应通过可行性研究明确增设疏散楼梯(出口)的建议方案,不具备条件的不应改变为相应功能。

2.将疏散距离要求高的功能改为疏散距离要求低的功能时,或功能未发生改变但平面布置发生变化导致疏散距离要求发生变化时,宜执行现行标准,确有困难时,可适用原标准。

3.5.2既有建筑改造时,独立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需要增设独立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有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影剧院、礼堂等。增加这些功能时,应按现行标准通过可行性研究分析设置独立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条件和可能性,不具备条件的不得增设上述功能。

地下汽车库与地上建筑共用疏散楼梯的既有建筑改造,地上部分增设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的教学楼、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等时,应按现行标准通过可行性研究分析共用疏散楼梯在首层设置独立出口或独立疏散楼梯的条件和可能性,不具备条件的不应增设上述功能。(改造为托儿所幼儿园)

3.5.3既有建筑改造时,疏散楼梯间的形式(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超过24m、不超过32m的原有高层建筑设有封闭楼梯间,当在其中增设“老年人照料设施”时,应按现行标准将封闭楼梯间改为防烟楼梯间并增设防烟前室,改造前应通过可行性研究分析复核原封闭楼梯间是否符合防烟楼梯间相关要求、改造层是否具备增设防烟

前室条件,不具备条件的不应增设上述功能。

2在设置敞开楼梯间的建筑中增设“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医疗、旅馆及类似使用功能”、“商店、图书馆、展览、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时,应按现行标准将敞开楼梯间改为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要求各层封闭,此时仅进行局部改造将难以实现,宜进行整体改造。3既有建筑改造时,若原疏散楼梯间不涉及到需要按上面两款的要求对楼梯间的形式(包括前室的形式及位置)做出改变时,原疏散楼梯间的相关设计内容都可适用原标准。

3.5.4既有建筑改造时,总疏散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行标准对二、三层“每百人疏散楼梯宽度”要求变化较大,对于功能未发生改变的既有建筑改造,疏散楼梯总净宽度及其计算方法可适用原标准。

2.对于功能发生改变的既有建筑改造,应按现行标准在可行性研究中通过计算复核原建筑总疏散净宽度能否满足改造后的功能改变要求(部分功能改变将会导致总疏散净宽度要求发生变化),不满足要求的不应改变为相应功能。

3.5.5当改造涉及到改变原防火分区之间的安全出口借用情况时,除现行标准有特定明确要求不允许借用的情形外,原借用疏散宽度的,改造后不能增加原借用宽度数值;原借用疏散距离的,改造后可继续适用原标准的借用逻辑。

3.6建筑构造

3.6.1新增防火墙宜设在建筑的基础或结构梁等承重构件上,防火墙下的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既有防火墙可维持现状。

3.6.2防火墙、防火隔墙上的防火卷帘宽度宜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确有困难时,可维持既有防火卷帘现状宽度,但其可靠性、耐火极限、防烟性能、信号反馈功能等性能应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如果为非重力下降的防火卷帘,若改造有难度,可维持不变,但应确保下降均衡、控制可靠。

3.6.3既有建筑改造时,外墙保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改造不涉及外立面改造时,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及相关构造等要求可维持现状。

2.改造涉及外立面改造但不涉及需更换外墙保温材料时(如仅对非实体墙部分如玻璃窗进行更换时),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及相关构造等要求可维持现状。

3.改造涉及需更换外墙保温材料时,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及相关构造等要求应执行现行标准。

3.6.4改造区域内新增的墙体材料、装修材料的选用应执行现行标准。

注意:1.独立建造或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内外墙体及屋面的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均为A级3.7消防电梯

3.7.1对于不需要增设消防电梯的既有建筑改造,原消防电梯的停靠楼层、前室布置、位置、机房等都可适用原标准;对于需增设消防电梯的既有建筑改造,新增消防电梯确有困难时,除可不通至地下室、底层外,其余都应执行现行标准。

局部改造而又适用于需增设消防电梯的情形时,此时仅进行局部改造将难以实现消防电梯的增设,宜进行整体改造。

3.7.2当增设消防电梯确有困难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相邻防火分区可共用消防电梯,不同防火分区开向共用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2.不同防火分区也可通过疏散走道共用消防电梯,共用消防电梯的防火分区不应超过3个,开向走道及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7.3现行标准要求消防电梯到达所有防火分区,防火分区调整导致改造区域或相邻防火分区消防电梯无法到达的,不应调整防火分区。

3.8楼梯间顶部固定窗(原则:优先满足)

3.8.1属于功能发生变化的既有建筑整体改造,楼梯间顶部固定窗应执行现行标准;其他类型的既有建筑改造,楼梯间顶部固定窗宜按现行标准进行设置,当执行现行标准确有困难时,可适用原标准。

3.8.2既有建筑改造中,楼梯间顶部固定窗的材质可不做硬性要求,但应保证可易于破拆。

3.8.3可行性研究汇总表中,应研究楼梯间顶部固定窗是否符合现行标准的要求,不符合的应提出改造方案,改造执行现行标准确有困难的应说明具体原因。

3.9其他特殊建筑场所要求

3.9.1既有建筑使用功能改变为下列场所时,其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和层数、平面布置、安全疏散均应执行现行标准。避难间、非消防电梯的相关消防设置执行现行标准确有困难时,可适用原标准。装修材料在满足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宜采用不燃材料。其余消防内容所适用的新旧消防技术标准情况以及消防技术可行性研究要点参照本导则相关要求执行,并应加强消防管理,有条件的宜设单独的消防控制室:

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2.老年人照料设施;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

4消防给水设施4消防给水设施5防烟和排烟设施

5.1一般规定

5.1.1既有建筑改造防烟和排烟系统的设计、审查及验收,应根据不同的改造形式(整体改造、局部改造和纯内部装修)确定相应的适用标准。

5.1.2既有建筑改造的防排烟系统,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宜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或自然排烟方式。

5.1.3改造后防烟、排烟系统应满足控制建筑内火灾烟气的蔓延、保障人员安全疏散、有利于消防救援的要求。

5.1.4改造后防烟、排烟系统应具有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技术措施,系统中的管道、阀门和组件的性能应满足其正常使用的要求。

5.1.5对于重要的高大空间场所,当按现行标准执行确有困难时,可根据该场所的火灾规模和建筑空间形态,采用《消防安全工程》GB/T31593的方法进行专项分析研究,提出合适的改造措施。

5.2防烟设施

5.2.1使用功能发生改变的整体改造项目,其防烟系统应按现行标准执行。

5.2.2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的整体改造项目,以及使用功能发生改变且不涉及楼梯间或前室改造的局部改造项目,改造区域的防烟系统宜按现行标准执行;当执行确有困难(如加压送风竖井设置不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且无法调整等)时,可适用原标准,但应按原标准进行检测、评估,经检测、评估合格的防烟系统可保留使用,检测、评估不合格的应按不低于原标准的要求进行改造。5.2.3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且不涉及楼梯间或前室改造的局部改造项目,以及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项目,其防烟系统可按原标准执行,但应按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估,经检测、评估合格的防烟系统可保留使用,检测、评估不合格的,应按不低于原标准的要求进行改造。5.2.4新增楼梯间或前室时,其防烟系统应按现行标准执行;原楼梯间或前室进行改造时,其防烟系统应进行相应调整,改造后不应低于原标准。5.2.5改造后使用功能改变为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时,改造区域涉及的防烟系统应按现行标准执行。5.2.6当加压送风系统改造涉及更换送风机时,送风机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该系统计算风量的1.2倍。5.2.7防烟系统的送风机宜按照现行标准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当设置专用机房确有困难时,风机可放置在室外,但应设置满足风机防护、通风散热、耐火极限及检修要求的防护罩;服务于改造范围但安装于非改造范围内,或服务于非改造范围但安装于改造范围内的原吊装加压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风机小室内,风机小室应满足现行标准耐火极限的要求并便于风机检修。

5.3排烟设施

5.3.1使用功能发生改变的整体改造项目,其排烟系统应按现行标准执行。5.3.2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的整体改造项目,以及使用功能发生改变的局部改造项目,改造区域的内走道排烟系统宜按现行标准执行;执行确有困难时(如排烟竖井设置不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且无法调整等)时,内走道排烟系统可适用原标准,但应按原标准进行检测、评估,经检测、评估合格的可保留使用,不合格的应按不低于原标准的要求进行改造。除内走道外的其他区域排烟系统应按现行标准执行。5.3.3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的局部改造项目,以及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项目,其排烟系统可

按原标准执行,但应按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估,经检测、评估合格的排烟系统可保留使用,检测、评估不合格的,应按不低于原标准的要求进行改造。5.3.4改造后使用功能改变为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时,改造区域涉及的排烟系统应按现行标准执行。(重点场所)5.3.5当机械排烟系统改造涉及更换排烟风机时,排烟风机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该系统计算风量的1.2倍。5.3.6排烟系统的排风机宜按照现行标准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当设置专用机房确有困难时,风机可放置在室外,但应设置满足风机防护、通风散热、耐火极限及检修要求的防护罩;服务于改造范围但安装于非改造范围内,或服务于非改造范围但安装于改造范围内的原吊装加压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风机小室内,风机小室应满足现行标准耐火极限的要求并便于风机检修。

5.4系统控制

5.4.1使用功能发生改变的整体改造项目,防烟和排烟系统控制应按现行标准执行。

5.4.2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的整体改造项目,以及使用功能发生改变的局部改造项目,其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应满足各自改造执行的标准相应的要求。

5.4.3使用功能未发生改变的局部改造和既有建筑纯内部装修项目,防烟和排烟系统的系统控制可适用原标准。

5.4.4新增的防烟和排烟系统控制,应按现行标准执行。

5.4.5改造后使用功能改变为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时,改造区域涉及的防烟和排烟系统控制应按现行标准执行。

4消防给水设施6.消防电气浙江省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防火技术导则5消防设计的技术要点

5.1一般规定

5.1.1消防设计、审查的依据应按照本导则第3.1.1条的规定执行。

5.1.2除本导则另有规定外,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应按编制完成改建工程消防设计文件时(以施工图审查机构通过施工图联审系统正式受理的时间为准)有效的相关规范、标准及规定执行。

5.2总图及建筑设计

5.2.1既有建筑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的总图及建筑设计基本要求为:

1.总图及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浙江省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的要求;2.当既有建筑的防火间距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时,托育机构、老年人照料设施改建工程不得减少原有的防火间距并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在原建筑主体投影线范围外扩建的扩建工程,扩建后的建筑整体应符合现行规范有关总平面布置、消防车道、救援场地和入口的有关规定;

3.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严格的消防疏散和防火分隔措施,加强性技术措施应合理。

5.2.2托育机构不得设置在“三合一”场所(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和彩钢板建筑内,不得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5.2.3托育机构改建工程的既有建筑应符合抗震、防火等安全方面的规定,其基地应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2019年版)第3.1.2条规定。

5.2.4托育机构改建工程的出入口不宜直接设置在城市干道一侧;出入口处应设置人员安全集散和车辆停靠的空间,如与商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合建时,出入口应设置防冲撞的设施。

5.2.5托育机构改建工程的基地周围应设置围护设施,并应防止幼儿穿越和攀爬,当未设置围护设施时,幼儿生活用房的房间门不得直接开向室外,应加强安防设施。

5.2.6五个班及以上的托育机构应独立设置或与幼儿园合建。四个班及以下的,尚可与居住、养老、教育、办公、保健、社区配套用房及商店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5000㎡的商业建筑合建,但应符合以下规定:

1.托育机构应布置在建筑底部,应设独立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应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2019年版)第4.1.11、4.1.12条相关要求;

2.托育机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与其他场所或部位之间的窗槛墙高度不应小于1.2m(当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不可减少高度),与相邻其他场所或部位之间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小于2.0m;与商店建筑合建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与商店建筑的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

注:

1.“商店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5000㎡的商业建筑”是指在商业综合体、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中,与本条规定的功能组合的多种功能组合建筑中商店部分的建筑面积之和;托育机构不得与设明火的餐饮厨房、电动车(含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维修销售、废品回收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相邻商店业态贴邻;2.“托育机构应布置在建筑底部”是指托育机构不应设置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商业建筑等的上部楼层,通常应在建筑物的底层开始的若干楼层布置。

5.2.7托育机构改建工程的婴幼儿生活用房应布置在首层。当布置在首层确有困难时,可将托大班布置在二层及三层,但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布置在三层时,其地面的建筑高度不应超过9米;

2.布置在二层及三层的婴幼儿总人数不应超过60人,其中布置在三层的人数不应超过20人;

3.托育机构改建工程的二层及三层外墙均应至少设置1个消防救援口,当外墙面宽不小于20米时,应设置不少于2个消防救援口;

4.当托育机构改建工程与本导则第5.2.6条规定的其他建筑合建且托大班设置在二层或三层时,应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5.24A条的要求设置避难间;

5.独立设置以及与幼儿园联合建设的托育机构改建工程的托大班设置在三层时,应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5.5.24A条的要求设置避难间。

5.2.8既有建筑托育机构改建工程的婴幼儿生活用房的中间走廊最小净宽不应小于2.4m,当三个班及以下的托育机构未沿走道双面均布置婴幼儿生活用房时,疏散走道净宽可不小于1.8m。

5.2.9既有建筑托育机构改建工程应设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场地周围应采取隔离措施;可利用一、二层的屋面作为活动场地但屋面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