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行道改造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二、工程范围本次车行道整治范围为观音桥街道春晖园、小苑村等路段车行道路面修补、拆除下沉原有井盖并进行补强提高。因地制宜、应现场需要而实施,其具体范围详平面布置布置。三、现状分析及建设必要性由于规划设计和道路建成年限不同,道路周边开发参差不齐,建筑物退让宽度不一,原本有车行道沥青路面局部损坏较严重,局部下沉,标线磨损丢失,这些隐患对城市形象、居民出行安全、社会经济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推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城市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促进观音桥街道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该地段的车行道进行改造设计,加强道路交通服务功能和改善道路景观效果,提升新区的城市品位。四、主要设计内容及依据4.1、设计内容我公司受业主方委托对观音桥街道春晖园、小苑村等路段车行道进行改造设计,设计内容对破损、下沉沥青车行道路面铲除重新摊铺至原路标高,拆除下沉井盖补强提高,检查井提高到与车行道同一标高,原井盖恢复。4.2、设计依据(1)我公司实测的1:500地形图;(2)与业主签订的本项目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3)业主提供的现状道路及其它相关资料;(4)道路周边企事业单位分布调查情况;五、设计采用的规范及标准(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2)《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4)《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T-064-2022(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7)《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9)《道路橡胶沥青路面技术规程》DBJ50-T-237-2016(重庆)(10)《城市道路-沥青路面》15MR201(1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2021六、道路设计6.1设计原则本次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正确处理远期规划和近期实施的矛盾,在设计中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分期建设的需要,重视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功能齐全。根据业主要求和建设需要,在本次道路改造设计的工程中应尽量维持道路的平面、纵坡、横断面路幅宽度不变,整治既有车行道病害并修复,完善交通附属设置等。本次改造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对原道路的平、纵不做调整,道路横断面原则上不做调整;(2)车行道标高根据既有车行道标高(车行道外侧)标高作为定点依据进行推测;对原本有路缘石段则将依现状实际高度确定(人行道不在本次道路整治项目中,人行道结构详见景观专业图纸)车行道具体标高还应参照建筑±0.00标高而定,施工方需做到灵活施工原则进行处理。(3)本次改造设计重点范围为车行道至建筑部分,该范围内纵向坡度应与道路坡度一致,横向坡度为2.0%(局部路段可微调),做到安全、美观、便捷、经济;(4)改造后的车行道应在正常交通增长的情况下,安全运营达到预定年限;(5)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投资;(6)保持不中断交通的快速改造;(7)针对路面破损的现状,维修处治方案应做到实事求是,易于操作。6.2平面设计本次改造主要是对既有车行道进行优化设置,并对病害进行处治。本次设计保持既有道路平面线形不变,因此不做平面线性设计。沥青路面修补结构: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HMA-AC-13上面层厚40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6L/㎡)沥青路面下沉修复结构: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HMA-AC-13上面层厚40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6L/㎡)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厚60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改性乳化沥青透层(0.7~1.5L/㎡)C30水泥混凝土基层厚200C20水泥混凝土底基层厚200碾压密实路基6.3纵断面设计车行道纵断面设计标高与道路现状车行道保持一致,本次不做设计。6.4横断面设计车行道横断面设计标高与道路现状车行道保持一致,本次不做设计6.5新旧路面接缝处理现状车行道基层为水泥混凝土基层,新旧混凝土之间采用Ф25拉杆连接,拉杆长450mm,间距300mm。若实际开挖后为水稳层则可取消拉杆。七、路基设计7.1质量标准(1)土质路基土质路基经压实后,路基表面应平整、密实、无湿软、“弹簧”及不小于15t压路碾压后无明显碾压轮迹,路拱平顺,排水良好;边线直顺,曲线圆滑。每种填料的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确定,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如下,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最小强度(CBR)(%)最小强度(CBR)(%)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压实度(%)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65≥96≥95≥94下路床30~80543≥94≥95≥94上路堤80~150433≥94≥94≥93下路堤150以下322≥93≥92≥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0865≥96≥95≥9430~80543≥94——填方高度小于80cm,原地面以下0~8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零填及挖方路基”一栏的要求。纵断高程:+10mm,–15mm(快速路、主干路);+10mm,–20mm(其他道路)中线偏位:≤30mm平整度:≤15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横坡:±0.3%,且不反坡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及缘石大样图”)1)填料要求土质路基路基填土不得使用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以及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料土等,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路床填料最大料径应小于100mm),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2)基底处理路堤修筑内,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85%(次干路、支路),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压实度不得小于零填及挖方路基的要求。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3)填筑土质路基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较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不得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填料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覆盖透水性不好的填料。7.2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掺量4%)7.2.1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7%平整度:≤12mm(快速路主干路);≤15mm(其他道路)中线高程:+5mm,-15mm(快速路主干路);+5mm,-20mm(其他道路)横坡:±0.3%且不反坡(快速路主干路);±0.5%且不反坡(其他道路)厚度:+20mm,-10%层厚(快速路主干路);+20mm,-15%层厚(其他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0~3.0MPa(快速路主干路);1.5~2.5MPa(其他道路)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及缘石大样图”)7.2.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4%,水泥材料要求采用强度等级为42.5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应小于10h,水泥质量必须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有关规定,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压碎值≤30%(快速路主干路);≤35%(其他道路),其级配组成如下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集料级配筛孔尺寸(mm)37.531.519.0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0~10067~9045~6829~5018~388~220~7<28<97.2.3外观质量要求混合料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明显离析;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平整。7.2.4养生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分层施工时,下层水泥稳定碎石层碾压完后,在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宜养生7d后铺筑上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在铺筑上层稳定土碎石层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并宜在下层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浆。底基层养生7d后,方可铺筑基层。7.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水泥掺量5.5%)基层施工前,应将下层养生用材料彻底清理干净,采用人工、小型清扫车以及洒水冲刷的方式将一点点层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彻底清理干净底基层局部存在的松散现象。7.3.1质量标准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8%平整度:≤10mm(快速路主干路);≤12mm(其他道路)中线高程:+5mm,-10mm(快速路主干路);+5mm,-15mm(其他道路)横坡:±0.3%且不反坡(快速路主干路);±0.5%且不反坡(其他道路)厚度:+20mm,-10%层厚(快速路主干路);+20mm,-15%层厚(其他道路)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施工时必要附加宽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4.0~6.0MPa(快速路主干路);2.5~4.0MPa(其他道路)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详“路面结构及缘石大样图”)7.3.2材料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掺量为5.5%,水泥材料要求同底基层。碎石应选择质坚干净的粒料,压碎值≤26%(快速路主干路);≤30%(其他道路),其级配组成如下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集料级配方筛孔尺寸31.526.519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7.4稀浆封层7.4.1质量标准稀浆封层铺筑机工作进应匀速前进,铺筑厚度应均匀,表面平整,无拖痕,无显著离析、接缝顺畅。稀浆封层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序号项目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检验频率范围点/次1油化比(%)±0.3每日1次总量评定2厚度(%)±10每公里5个断面3渗水系数(ml/min)≤10每公里3个点4矿料级配0.075mm(%)±2每日1次取2个试样筛分的平均值0.15mm(%)±30.3mm(%)±40.6、1.18、2.36、4.75、9.5(mm)(%)±55湿轮磨耗试验(浸水1h)<800g/m2每周1次7.4.2材料要求稀浆封层混合料可拌和时间应>120s,稠度2~3cm。稀浆封层应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采用级配如下表所示。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要求(厚4~7mm)方筛孔尺寸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95~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表6-6:稀浆封层的矿料级配要求(厚8~10mm)方筛孔尺寸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70~9045~7028~5019~3412~257~185~157.4.3施工技术要求1)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2)稀浆封层施工前应先彻底清除原路面上的泥土、杂物,修补坑槽、凹隐,较宽的裂缝宜清理灌缝。3)稀浆封层的最低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0℃,严禁在雨天施工,摊铺后尚未成型混合料遇雨时应予铲除。4)稀浆封层两幅纵缝搭接的宽度不宜超过80cm,横向接缝宜做成对接缝。5)稀浆封层铺筑后的表面不得有超粒径料拖拉的严重划痕,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处不得出现余料堆积和缺料现象,用3m直尺测量接缝处的不平整度不得大于6mm。6)稀浆封层施工严格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与《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T66-2011)中相关规定。7.4透层、粘层、防水粘结层1)透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须喷洒透层油,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继续稀浆封层的施工,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洒确定,用量为0.7~1.5L/m2。透层油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喷洒透层油前应清扫路面,遮挡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透层油必须洒面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时作适当碾压。透层油洒布后不得在表面形成能被运料车和摊铺机粘起的油皮,透层油达不到渗透深度要求时,应更换透层油稠度或品种。透层油洒布后的养生时间随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确保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乳化沥青渗透且水分蒸发,然后尽早铺筑沥青面层,防止工程车辆损坏透层。2)粘层各层沥青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并在层间洒粘层沥青。粘层油选用快凝喷洒型道路用改性乳化沥青,沥青层间粘层用量为0.3~0.6L/m2,粘层油宜采用沥青洒面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寒冷季节施工不得不喷洒时可以分成两次喷洒。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喷洒。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要补洒,喷洒过量处应予刮除,喷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以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透层、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7.1-2中所提技术要求。7.5水泥混凝土基层1)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要求1、水泥: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要求水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符合下表2.2-1规定:交通等级中、轻交通龄期(d)328抗压强度(MPa),≥10.032.5抗折强度(MPa),≥3.06.5水泥的各项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指标要求水泥性能中、轻交通路面铝酸三钙≤9.0%铁铝酸四钙12.0%~20.0%游离氧化钙≤1.8%氧化镁≤6.0%三氧化硫≤4.0%碱含量怀疑有碱性活集料时,≤0.6%;无碱性活集料时,≤1.0%氯离子含量(%)≤0.06混合材种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出磨时安全性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标准稠度需水量≤30%烧失量不得>3.0%比表面积宜在300~450m2/kg细度(80μm)筛余量不得>10%初凝时间不早于0.75h终凝时间不迟于10h28d干缩率不得>0.10%耐磨性不得>3.00kg/m22、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专用设备加工的机制砂或混合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细集料的技术指标表的规定。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细集料级配范围表的规定,路面用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细集料的技术指标表实验项目技术要求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0含泥量(按质量计)(%)≤3泥块含量(按质量计)(%)≤1氯离子含量(按质量计%)≤0.06云母含量(按质量计%)≤2.0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0.5海砂中的贝壳类物质含量(质量计%)≤0.8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1.0吸水率(%)≤2.0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400kg/m3空隙率≤45%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碱集料反应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应结晶二氧化硅含量≥25.0细集料级配范围表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4.752.361.180.600.300.1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90~10065~9535~6515~305~200~10中砂90~10075~10050~908~308~300~10细砂90~10085~10075~10015~4515~450~103、粗集料:采用沿线各料场石灰岩轧制碎石,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符合规定的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其技术指标应满足碎石技术指标表的要求。粗集料应按粗集料级配范围表控制级配。碎石的技术指标实验项目技术要求碎石压碎指标(%)≤30卵石压碎指标(%)≤26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2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20含泥量(按质量计%)≤2.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7吸水率(按质量计%)≤3.0洛杉矶磨耗损失(%)35.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1.0岩石抗压强度岩浆岩≥100MPa,变质岩≥80MPa,沉积岩≥60MPa表观密度≥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空隙率≤47%磨光值(%)≥35.0碱集料反应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应用作路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碎卵石或卵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石粉含量不宜大于1%。粗集料级配范围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粒级4.75~9.595~10080~1000~1509.5~16.095~10080~1000~1509.5~19.095~1008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04、水:水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①硫酸盐含量(按计)小于。②含盐量不得超过。③pH值不得小于4。④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5、填缝料:应具有与混凝土板壁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挤出、不流淌,低温不脆裂、耐久性好的材料,建议使用满足下表要求的聚氨酯类填缝料。聚氨酯类填缝料技术要求使用项目技术要求湿粘(固化)时间(h)3~16弹性复原率(%)≥90流动性(mm)0(-10℃)拉伸量(mm)≥25与混凝土粘结强度(MPa)≥0.4粘结延伸率(%)≥4002)水泥混凝土基层顶面刻槽为防止沥青混凝土层与水泥混凝土基层间产生相对位移,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需在水泥混凝土基层表面采用硬刻槽方式制作抗滑沟槽,间隔12~25cm,宽度3~5mm,深度3~4mm,水泥混凝土基层抗压强度达到40%后可开始硬刻槽,切记刻槽后随即将路面冲洗干净,并恢复路面的养生。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施工未尽事宜请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F30-2014)。3)水泥混凝土基层上铺装沥青面层前的施工处理水泥混凝土基层必须符合平整、粗糙、整洁的要求,铺筑沥青层前必须确保混凝土完全干燥,严禁在潮湿条件下铺设防水粘结层及摊铺沥青混合料,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遇热变成水汽使防水粘结层产生鼓包。本次设计中采用200cm宽玻璃纤维格栅,贴于新旧路面基层衔接处(裂缝位置),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玻璃纤维格栅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要求。玻璃纤维格栅要求技术指标技术要求原材料无碱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应不大于0.8%网孔形状与尺寸矩形,孔径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极限抗拉强度≥50KN/m极限伸长率≤4%热老化后断裂强度经170℃、1h热处理后,其经向和纬向拉伸断裂强度应不小于原强度的90%玻纤格栅确需搭接时,短边搭接长度不宜大于20cm,并根据摊铺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部之下,搭接处采用固定器固定;长边搭接长度不宜大于10cm,搭接处可采用尼龙绳或铁丝绑扎固定,固定点间距不超过1m。八、路面设计8.1橡胶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道路沥青上面层采用SMA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SMA-13(连续级配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HMA-AC-13),厚40m。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混合料性能检验技术要求序号项目TRHMA-AC-13技术要求TRSMA-13技术要求测试方法1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60≥54、构造深度TD≥0.65mm横向力系数SFC60≥54、构造深度TD≥0.65mmT0965/T0961/T09632高温稳定性(60℃动稳定度)≥3000次/mm≥3000次/mmT07193水稳性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5%冻融劈裂试验疲裂强度比≥80%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5%冻融劈裂试验疲裂强度比≥80%T0709/T07294渗水系数≤120ml/min≤80ml/minT07305抗裂性能极限破坏应变(με)≥2500极限破坏应变(με)≥2500T07158.1.1质量标准橡胶沥青路面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明显轮迹、裂纹、推挤、油斑、油包等缺陷,且无明显离析。压实度(最大理论密度):≥98%平整度:标准差σ(mm):≤1.2厚度(mm):≥设计厚度值的90%宽度:≥设计宽度纵断面高程(mm):±15中线偏位(mm):±20mm横坡:±0.3%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设计要求详“路面结构图”)8.1.2材料要求(1)路用橡胶粉选用常温研磨粉碎的废旧轮胎胶粉,且宜选择斜交胎胶粉或天然胶含量较高的胶粉,并应满足相应物理、化学指标。橡胶粉颗粒不得含有可见的木屑、砂砾、玻璃等杂质,粒径宜在30目~60目之间。橡胶粉用量宜为16.7%~22%,不应低于结合料总量的15%。橡胶粉技术指标检测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物理指标相对密度1.10~1.20GB/T19208水分含量(%)<1金属含量(%)≤0.01纤维含量(%)≤0.5颗粒的单边长度(mm)≤4.75其他杂质含量(%)0化学指标丙酮抽提物(%)6~16GB/T3516灰分(%)≤7GB/T14837炭黑含量(%)≥28橡胶碳氢化合物含量(%)42~65(2)路石油沥青采用A级70号沥青,其质量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基质沥青技术指标检测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TR&B)(℃)≥46T060660℃动力黏度(Pa·s)≥180T062010℃延度≥20T060515℃延度≥100T0605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260T0611溶解度(%)≥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0.8T0610残留针入度比(%)≥61T0604残留延度(10℃)(cm)≥4T0605(3)橡胶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橡胶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0T0604延度(5℃,5cm/min)cm≥10T0605软化点TR&B℃≥60T0606135℃旋转粘度Pa·s≤3T0625闪点℃≥230T0611溶解度%≥97.5T0607弹性性复(25℃)%≥65T0662储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异℃≤3T0661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范围%≤±1.0T0610针入度比(25℃)%≥65T0604延度(5℃)cm≥5T0605(4)橡胶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采用玄武岩,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橡胶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术指标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26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28T0317磨光值PSV—≥42T0321表观相对密度—≥2.60T0304吸水率%≤2.0T0304坚固性%≤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15T0312其中粒径大于9.5mm%≤12其中粒径小于9.5mm%≤18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1T0310软石含量%≤3T0320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T0320(5)橡胶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应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碎石石屑或机制砂,细集料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细集料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2.50T0328坚固性(>0.3mm部分)%≤12T0340含泥量(<0.075mm的含量)%≤3T0333砂当量%≥60T0334亚甲蓝值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s≥30T0345(6)热拌沥青混合料用填料宜采用经磨细的石灰岩石料矿粉,矿粉应干燥、清洁,不得使用回收粉,烘干的热集料中粉料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新矿粉加入量不应小于75%,矿粉技术要求符合下表要求:矿粉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2.50T0352含水量(%)≤1T0103粒度范围<0.6mm(%)100T0351<0.15mm(%)90~100<0.075mm(%)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全性实测记录T0355(7)酸性粗集料应采用抗剥落剂,抗剥落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剥落剂可采用消石灰、水泥或化学抗剥落剂。2)消石灰和水泥的用量宜为1%~2%和1%~3%。3)化学抗剥落剂应采用热稳定性好的耐热抗剥落剂,添加剂量应根据供应商的规格确定。4)抗剥落剂的性能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的有关规定,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应小于85%,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不应小于80%。(8)稳定剂宜采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木质素纤维的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1纤维长度(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2灰分含量(%)18±5高温590℃~65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3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4吸油率≥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5含水率(以质量度)(%)<5105℃烘箱烘2h后冷却衡量矿物纤维宜采用玄武岩等矿石制造,不宜直接使用石棉纤维。8.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道路沥青上面层采用SMA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SMA-13(连续级配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TRHMA-AC-13),矿料级配应符合下表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16.013.29.54.75TRSMA-1310090~10050~7520~34TRHMA-AC-1310090~10068~8538~68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2.361.180.60.30.150.075TRSMA-1315~2614~2412~2010~169~158~12TRHMA-AC-1324~5015~3810~287~206~164~8橡胶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下表要求。橡胶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技术指标单位TRSMA-13技术要求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次双面各75马歇尔试件尺寸mmΦ101.6×63.5空隙率VV%3~4矿料间隙率VMA%≥17.0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VCADRC稳定度MSkN≥6.0沥青饱和度VFA%75~85沥青析漏试验的结合料损失%≤0.1肯塔堡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158.1.4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1)橡胶沥青路面的生产、运输、摊铺和压实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各种设计应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及确保达到环保要求。(2)橡胶沥青混合料严禁在雨、雪天气及低于10℃的环境中施工。(3)橡胶沥青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应在铺筑试验路段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试拌与试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4)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工序的各阶段温度应符合下表规定。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工序各阶段温度要求工序TRHMA-AC-13控制温度(℃)TRSMA-13控制温度(℃)橡胶改性沥青温度170~180175~185集料加热温度190~200190~200混合料拌合温度170~180175~185成品料出料温度165~175170~180气温与待摊路表温度(℃)气温与待摊路表温度(℃)≥18<18≥18<18摊铺机斗内混合料温度160~175165~175160~175165~175摊铺机熨平板正方刚摊铺好的铺层温度150~165155~165150~165155~165初压开始温度150~165155~165150~165155~165初压结束温度140~155145~155140~155145~155复压结束温度>125>125>125>125开放交通温度≤40≤40(5)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的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6)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划分为初压、复压与终压三个阶段,各阶段压实应遵循紧跟、慢压的原则进行。(7)施工完毕后,应在24h后或路面温度低于40℃后方可开放交通(8)本次设计采用《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CJJ/T273-2019)进行设计,未尽事宜请参照以上规范执行。8.2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验收合格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面层施工前1~2d内,应清理基层顶面,彻底清除基层顶面养生期间的覆盖物,并采用人工清扫、小型清扫车、空压机以及洒水冲刷等方式将基层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表面达到无浮尘、无松动状态。2)清理出小坑槽时,不得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3)清理出较大范围松散时,应重新评定基层质量,必要时宜返工处理。路面面层分为上下两层,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厚4cm;下面采用沥青混凝土AC-20C(掺抗车辙剂),厚6cm。沥青路面技术指标项目目标值测试方法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60不小于54、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T0965、T0961、T0963高温稳定性改性SMA-13动稳定度≥3000次/mmT0719改性AC-13C改性AC-16C改性AC-20C动稳定度≥3200次/mm改性AC-16C(掺抗车辙剂)改性AC-20C(掺抗车辙剂)动稳定度≥4800次/mmAC-20CAC-25C动稳定度≥1000次/mm水稳性改性SMA-13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0%T0709、T0729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80%于改性AC-13C改性AC-16C改性AC-20C改性AC-16C(掺抗车辙剂);改性AC-20C(掺抗车辙剂)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5%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80%于AC-20CAC-25C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80%冻融劈裂试验劈裂强度比≥75%于抗裂性能改性SMA-13改性AC-13C改性AC-16C改性AC-20C改性AC-16C(掺抗车辙剂)改性AC-20C(掺抗车辙剂)极限破坏应变≥2500T0715AC-20CAC-25C极限破坏应变≥20008.2.1质量标准压实度(实验室标准密度):≥96%(快速路主干路);≥95%(其他道路);≥98%(SMA)平整度:标准差σ(mm):≤1.5(快速路主干路);≤2.0(其他道路)最大间隙Δh(mm):≤3(快速路主干路);≤5(其他道路)厚度(mm):+10,-5中线高程(mm):±15(快速路主干路);±20(其他道路)中线偏位(mm):≤20mm横坡:±0.3%且不反坡(快速路主干路);±0.5%且不反坡(其他道路)井框与路面高差(mm):≤4(快速路主干路);≤5(其他道路)渗水系数(ml/min):≤300(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道路);≤200(SMA)弯沉值:不大于设计要求值(设计要求详“路面结构图”)(2)材料8.2.2材料要求(1)道路石油沥青采用A级70号沥青,其质量应符合《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1-1规定的技术要求。(2)沥青层用粗集料粗必须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道路序号项目技术指标技术指标上面层其他层1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302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353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2.52.454吸水率,不大于(%)2.03.03.05坚固性,不大于(%)1212-6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20--7水洗法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18软石含量,不大于(%)3559磨光值PSV,不小于(%)42--10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级)544(3)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道路序号项目技术指标技术指标1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2.452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3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54砂当量,不小于(%)60505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6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4)改性剂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中的第I类SBS类改性剂,或第III类改性剂如高效温拌沥青改性剂STK。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如下表。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标SBS类(I类)EVA、PE类(III类)试验方法I-CI-DIII-CIII-D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30~6040~6030~40T0604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40-0.6-0.4T0604延度5℃,5cm/min,不小于(cm)3020—T0605软化点TR&B,不小于(℃)55605660T0606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不小于(%)6575—T0662粘韧性,不小于(N·m)——T0624韧性,不小于(N·m)——T0624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T0661TFOF(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不小于(%)60655860T0604延度5℃,不小于(cm)2015—T0605(5)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道路序号项目技术指标技术指标1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52.452含水量,不大于(%)113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10090~10070~1004外观无团粒结块5亲水系数<16塑性指数<47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6)纤维稳定剂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及使用寿命,在SMA沥青混合料上面层中加入纤维稳定剂材料,可选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采用木质素纤维,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掺加比例不宜低于0.3%(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木质素纤维技术要求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1纤维长度,不大于(mm)6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2灰分含量(%)18±5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3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4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5含水率(以质量度),不大于(%)5105℃烘箱烘2h后冷却衡量矿物纤维宜采用玄武岩等矿石制造,矿物纤维不宜低于0.4%,不宜直接使用石棉纤维。(7)抗车辙剂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在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0C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中添加抗车辙剂。抗车辙剂的掺量约为沥青混凝土重量的0.4%,即每吨混合料掺加4Kg,抗车辙剂应符合下表要求。抗车辙剂性能指标要求检测项目单位指标密度g/cm30.9~1.1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90℃,2.16kg)g/10min≥0.3吸水率%≤0.58.2.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上、中、下面层的沥青混合料选择以下矿料级配:SMA-13、AC13C、AC-16C、AC-20C,AC-25C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下表的级配范围。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31.526.519.016.013.29.54.75AC-25C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56AC-16C--10090~10076~9260~8034~62AC-13C---10090~10068~8538~68SMA-13---10090~10050~7520~34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2.361.180.60.30.150.075AC-25C16~4212~338~245~174~133~7AC-20C16~4412~338~245~174~133~7AC-16C20~4813~369~267~185~144~8AC-13C24~5015~3810~287~205~154~8SMA-1315~2614~2412~2010~169~158~12经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符合下表技术标准。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快速路主干道其他道路序号试验指标技术要求技术要求1击实次数(双面)次75502空隙率(%)4~63~63稳定度,不小于(KN)854流值(mm)1.5~42~4.55沥青饱和度VFA(%)55~7070~85SMA混合料应符合下表技术标准。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质量技术要求序号试验指标技术指标1马歇尔试件尺寸(mm)Φ101.6mm×63.5mm2马歇尔试件击实次数两面击实50次3空隙率(%)3~44矿料间隙率,不小于(%)17.05粗集料骨架间隙率,不大于VCADRC6沥青饱和度VFA(%)75~857稳定度,不小于(KN)6.08谢伦堡沥青析漏实施的结合料损失,不大于(%)0.19肯塔堡飞散试验或浸水飞散试验的混合料损失,不大于(%)15沥青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使用性能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1)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2)必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达不到要求时须采取抗剥落措施,调整最佳沥青用量后再次试验。(3)宜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在温度-10℃、加载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测定破坏强度、破坏应变、破坏劲度模量,并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4)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试验。(5)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未尽事宜请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8.2.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或SMA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沥青路面的施工必须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m。搭接处应洒少量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搭接平整,充分压实。平接缝宜趁尚未冷透时用凿岩机或人工垂直创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工序控制温度(℃)沥青加热温度155~1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