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网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书_第1页
城市路网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书_第2页
城市路网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书_第3页
城市路网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书_第4页
城市路网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路网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结构计算书版次:A版第页1工程概况路网工程二期工程位于为片区。本项目包含鹞子丘片区地面路网系统四条道路。其中次干路全长0.797km,支路全长0.332km。鹞子丘一路起于现状鹞子丘路,止于观鸿大道,鹞子丘一路本次设计范围为K0+000~K0+407.249段、K0+631.993~K0+711.29段,全长486.546m,道路标准路幅宽22m,设计车速30km/h,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鹞子丘二路起于现状建北八支路,止于建新北路,鹞子丘二路本次设计范围为K0+310~K0+657.015,全长347.015m。K0+310~K0+506.726段标准路幅宽16m,设计速度20km/h,为城市支路,双向两车道;K0+506.726~K0+657.015段标准路幅宽度22m,设计速度30km/h,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鹞子丘五路起于鹞子丘一路,止于现状观鸿大道,鹞子丘五路本次设计范围为K0+000~K0+146.120,全长146.12m,道路标准路幅宽16m,设计车速20km/h,为城市支路,双向2车道。鹞子丘六路起于鹞子丘二路,止于现状小苑路。鹞子丘六路本次设计范围为K0+000~K0+185.285,全长185.285m,道路标准路幅宽22m,设计车速30km/h,为城市次干路,双向4车道。本次设计鹞子丘一路与鹞子丘五路红线范围内,参考《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组团I08-2、I13-2等地块(电测村片区)详细规划修改》以及地下空间规划。对I08-2、I08-3、I11-1、I13-1、I13-2商业地块之间采用架空结构进行空间预留,架空顶层为市政道路系统,259.5m标高层为连接商业地块的人行通道层,253.5m标高层为预留车库通道层。由于地块开发不同步暂不确定地块具体开口位置和范围,同时为加强商业地块之间的连接,车行连接通道按规划控制区域进行架空预留更多的服务于两侧商业地块。根据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高边坡界定范围如下:高切坡:岩质边坡高度≥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8米。高填方:填方边坡高度≥8米。深基坑:岩质基坑高度≥12m,岩土混合基坑高度≥8m且土层厚度≥4m,土质基坑高度≥5m。同时,超限高边坡范围规定如下:高切坡:岩质边坡高度≥30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25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15米。高填方:填方边坡高度≥12米。深基坑:岩质基坑高度≥15m,岩土混合基坑高度≥12m且土层厚度≥4m,土质基坑高度≥8m。根据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本次设计的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高边坡具体位置见下表:表1.2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高边坡分布表类型编号段落位置长度(m)高度(m)立面面积(m2)边坡性质安全等级边坡类型边坡防护备注高切坡1#K0+230-K0+340右侧11012~15.6763126岩土混合一级临时边坡C25混凝土网喷鹞子丘一路2#K0+385-K0+435右侧5015-18.7842.5岩质一级永久性锚杆挡墙鹞子丘二路填方3#K0+060-K0+154.6左侧90.58-19.81390.5土质一级永久性桩板挡墙+锚杆挡墙鹞子丘六路合计2475289其中超限高边坡,高切坡为岩质边坡高度大于等于30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大于等于25米且土层厚度大于等于4米,土质边坡高度大于等于15米。高填方为填方边坡高度≥12米。超限高边坡,应开展专家安全专项论证会。本项目超限高边坡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表1.3超限高填方情况分布表类型编号段落位置长度(m)高度(m)立面面积(m2)边坡性质安全等级边坡类型边坡防护备注填方3#K0+110-K0+154.6左侧40.512-19.8755土质一级永久性桩板挡墙+锚杆挡墙鹞子丘六路合计37685.16新建管道W1-15~W1-27,管内底标高261.249m~261.093m,管径d1200,由于埋深较大,周边毗邻现状建筑及现状道路,无开挖放坡条件。深基坑分布情况详见下表。表1.4地面道路深基坑分布情况表类型位置基坑深度(m)总深度(m)基坑类型基坑设计安全等级结构形式超限深基坑土质基坑W1-266.16.1临时基坑一级采用厚30cm钢筋混凝土护壁支护无土质基坑W1-2777地下架空段深基坑稳定性由深基坑支护专项方案论证,本次设计只是针对地面道路及管网填挖所产生的的高边坡及深基坑进行安全性论证。本次设计为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工程,鹞子丘五路在一期项目施工时,会作为临时便道先行开挖,其高边坡稳定性评估不在本次设计范围。2设计依据及采用技术标准、规范2.1设计依据业主与我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组团I08-2、I13-2等地块(电测村片区)详细规划修改》《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市江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观北路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本项目范围内的1:500实测地形图周边地块相关设计文件资料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2.2采用的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3工程地质概况3.1气象水文气象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秋季多绵雨的气候特征,冬季流域受偏北气流控制,气温低,雨量偏少。入春以后,降水天气系统逐渐加强,太平洋副高北跃西伸,副高南部的西南气流,导致孟加拉国湾,南海的水汽不断输入本区,当与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相配合,或受副高与西藏高压之间的低压系统控制并持续时,低压系统中的上升运动结合局地对流运动的发展,在本区形成暴雨或大暴雨。每年7月~8月,会出现持续高温,形成盛夏伏旱天气。9月以后,太平洋副高南撤,流域内降雨又显著增加,但一般雨强较弱,形成绵绵细雨。气温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偏高1.3℃、1.7℃、1.6℃;近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日极端最高气温极值分别是38℃和43℃。降水量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2002-2021年)年最大降雨量约1452.1mm(2014年),年最小降雨量约837.8mm(2011年),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180mm,日最大降雨量约271.0mm(2007年)。从多年平均降雨量的月际分布来看,降雨集中时段为4-10月,最大降雨量出现在6月,其次是7月、5月、9月,8月、4月、10月也相对较多。4~10月、5~9月、6~8月累积降雨量站占全年总降雨量分别约85%、68%、43%。湿度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2002-2021年)年平均湿度为76.5%,平均水汽压为17.6hPa,最热月份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在2006年,低于50%;最冷月份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2010年约88.3%。风、雾根据临近气象站近20年的年平均风速在1.4~2.7m/s之间变化,多年平均约2.1m/s;年最大风速在8.5~15.4m/s之间变化,约5-7级;年极大风速在15.3~29.8m/s之间变化,约7~11级。全年主导风向和夏季主导风向均以西北风及其临近方位(NW、NNW、WNW)为主。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水文本项目位于城市建设区,场地范围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场地总体上地表水系不发育,现场未发现地表水。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总体属构造剥蚀地貌。场地现状为城市拆迁区及市政道路,五路、一路尾段地貌上覆建筑垃圾,其余道路两侧主要分布为建筑拆迁区残留的建筑垃圾。拟建区域地面高程257.5m(南侧)~293.2m(西北侧),相对高差35.7m,地形整体地形坡角约5°~35°;场地整体地势较平坦,二路、六路两侧分布有大量原有道路及房屋修建过程中边坡支护形成的挡墙,主要为混凝土、条石、锚杆等型式的挡墙,场调查未见变形、开裂等迹象,现状稳定。图3-1二路挡墙图3-2六路挡墙图3-3场地中部整体地貌照片图3-4场地正在进行平场施工现场照片综上所述,场地地形地貌较复杂,场地内地形坡角一般5~15°,局部为岩质陡崖或斜坡地段,倾角约30~60°。该场地目前商业、住宅区正在施工平场,建议后期道路修筑时对施工、住宅区的管网摸排进行摸排并对场地周边地形地貌进行复测。岩层岩性岩土层特征场内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杂填土、素填土,第四系残坡积(Q4el+d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各地层岩性特征依新老顺序简述如下:表3.1场地岩土特征一览表编号地层代号岩土名称厚度(m)描述2-0Q4ml素填土0~5.8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来源为市政道路修建回填或周边地块开挖倾倒回填,采用压实或抛填进行堆填;堆填时间大于20年。稍湿,密实程度为稍密~中密,均匀性较差,块石含量30%~45%,粒径20~400mm,最大可达1000mm;主要分布在市政道路及原始居民区生活区域;该区域原始地貌为斜坡或沟谷地带。已建道路及两侧表面有0.2-0.5m厚的混凝土,部分管线维修井旁混凝土厚度可达2m以上。2-1Q4ml杂填土0~9.5主要由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组成,来源为周边房屋建筑迁拆,采用抛填方式进行堆填;堆填时间小于1年。稍湿,密实程度为松散,均匀性很差;块石含量40%~60%,粒径50~300mm为主,最大可达1000mm;主要分布在原有建筑拆迁区域区域;该区域原始地貌为居民生活区。3-1Q4el+dl粉质黏土0~5.3黄褐色,以黏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的角砾,絮状结构;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软塑~可塑状;主要分布在原始地貌中的沟谷区域。7-0J2s-Sm砂质泥岩红色、紫红色为主,局部含青灰色团块;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强风化带厚0.8~3.0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10~30cm,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质软。主要分布在二路、五路、六路段。7-1J2s-Ss砂岩灰色,细~中粒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及粘土矿物。强风化带厚0.7~1.5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柱状、中柱状,节长12~40cm,岩体较完整,多为钙质胶结,局部为泥质胶结,岩质较硬。主要分布在一路、五路架空段。基岩面起伏情况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的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具有起伏变化的特征,其起伏变化情况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原始地貌起伏特征及城市建设对原始地貌的改造等影响。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并结合老地形图分析,基岩面埋深0.3~9.5m,场地整体的基岩面随原始地形起伏,倾角5~30°,原始地貌为斜坡沟谷地带,基岩面起伏较大,倾角10~20°。场地基岩强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变化,厚度一般1.0~1.5m;但在局部地形较陡的地段,基岩由于侧向风化的影响,强风化带厚度相对较大,最大可达3.0m以上。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体较完整,裂隙欠发育,均匀性较好。地质构造重庆市鹞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位于川东南孤形地带,华蓥山帚状褶皱束东南部,构造骨架形成于燕山期晚期褶皱运动。勘察区位于石马河向斜东翼,临近区域无断层构造发育。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为260°~270°∠10°~15°,现场调查,场地东侧优势裂隙为260°∠10°,场地西侧优势裂隙为270°∠15°,层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断层,地质构造纲要见图2.3-1。在场内及邻近岩体中可见两组构造裂隙:图3-5地质构造纲要图J1:倾向50°~60°,倾角60°~75°左右,间距一般大于1m,闭合状为主,局部微张,延伸5~8m,裂面平直~舒缓波状,局部为舒缓波状,见泥质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J2:倾向120°~140°,倾角65°~80°,间距2.0~3.0m,微张1~5mm至闭合,延伸5~20m,裂面平直~舒缓波状,见泥质充填,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该组裂隙面局部有陡倾翻转的趋势。从地表调查和钻探揭露可知基岩层间裂隙较发育,属软弱结构面,砂岩、砂质泥岩交界处见泥质薄膜,结合程度很差。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特征本项目场地未见对拟建工程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表水体。地下水特征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场地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质黏土和人工填土层,以上层滞水、潜水形式存在。上层滞水主要分布在人工填土中,水位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无稳定水位。本次勘察期间正值旱季,通过对所有钻孔内残留水位抽干后进行观测,发现仅地势低洼、土层较厚的一路起点段有少量水位恢复外,其余钻孔大部分无地下水,说明本场地内地下水较贫乏。根据相邻施工场地资料及重庆地区经验,素填土层(含碎块石)综合渗透系数为10.359m/d,为强等透水,该水量受季节影响明显,暴雨季节将显著增大。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层基岩强风化基岩中,为局部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构造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厚层块状砂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储存,泥岩相对隔水;水量稍大,动态稍稳定,综合沿线相邻场地勘察成果及地区经验,孔隙裂隙水一般为区域性潜水或局部承压水。根据相邻施工场地资料及重庆地区经验,砂质泥岩岩体渗透系数0.014m/d,透水性为弱透水,砂岩岩体渗透系数0.051m/d,透水性为弱透水。3、地下水动态特征根据已有的以往的资料和本次勘察,场地内地下水动态与降雨量关系密切,呈同步化特点;据临近施工场地,观音桥商圈北大道隧道及龙湖络绎基坑开挖情况调查访问可知,隧道施工过程中洞壁主要为干燥或湿润状态,雨季降雨量增大偶有渗水,隧道单位涌水量一般小于10L/min·10m;另据龙湖络绎项目基坑开挖调查可知,基坑开挖过程中涌水量小,坑壁干燥坑底稍湿,仅在降雨情况下水量稍大。本工程一路架空部分起点段紧邻龙湖络绎,地质条件类似,通过工程类比判定,一路架空段基坑开挖涌水也较小。五路位于场地中地势较高的位置,南侧地势较低,雨季时大气降水将会沿着岩土界面或硬化地面向南侧地势低洼地带排泄流出基坑外,预测该段基坑开挖涌水也较小。基坑段实际涌水量受降水影响严重,施工时应根据施工期间基坑实际涌水量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地下水补径排特征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接受降雨、地下管网渗漏补给,下渗至岩土界面沿原始地貌沟谷向下排泄,汇入溪沟中。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上层孔隙水及溪沟、水库等地表水体补给;主要沿贯通性结构面向低洼露头排泄,整体循环较缓慢。水文地质单元划分本次水文地质单元分区的原则主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如含水岩组与地下水类型,地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埋藏与出露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差异等因素,同时应尽量考虑水文地质单元的完整性。本项目场地都属于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向场地南侧或相邻位置地势低洼处排泄。岩土物理力学特征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1、岩土体的物性及变形指标的代表值取算术平均值;强度指标的代表值取标准值,地基承载力代表值取极限标准值。2、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第10.3.3条,岩体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取岩石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平均值的0.7倍;岩体泊松比取岩石泊松比的平均值。3、依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10.3.4条、10.3.5条、10.3.6条,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取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的0.4倍,岩体内摩擦角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0倍,岩体粘聚力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3倍,边坡岩体、洞室围岩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标准值应乘时间效应系数0.95;土层内摩擦角、粘聚力取试验统计标准值;岩层层面及裂隙面的黏聚力、内摩擦角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附录E.0.1结合地质调查与钻探揭露情况选取;岩土界面抗剪强度指标按粉质黏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地区经验、根据现状反应综合确定。4、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岩体完整性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4.3.2条、第14.3.5条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地基条件系数取1.1倍,岩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乘以0.33的分项系数,对于粘土岩若施工期及使用期遭受水浸泡时,应采用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折减;土质地基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依据现场测试成果、室内试验成果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4.3.3条、第14.3.5条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土质地基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乘以0.5的分项系数确定。5、岩体水平抗力系数与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参照《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16)第10.3.8选用。6、岩体、土体的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岩土与挡墙基底的摩擦系数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附录E.0.4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7、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附录E.0.5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土层的负摩阻力系数根据土体特征,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附录E.0.6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8、基底摩擦系数根据岩土种类、状态,结合《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附录E.0.4确定。9、设计参数建议值:在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以上原则确定,各统计单元设计参数建议值见表3.2。表3.2拟建鹞子丘路网二期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岩土名称参数填土粉质黏土砂岩砂质泥岩裂隙面岩层面岩土界面强风化中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天然重度(kN/m3)20*19.524.0*24.824.5*25.5///饱和重度(kN/m3)21*20.525.225.9///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a)34.26.8///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a)44.911.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100350124103003990天然内摩擦角φ(°)28*30*(综合)12.232*40.430*31.312天然内聚力C(kPa)5*22.1200966220饱和内摩擦角φ(°)25*26*(综合)9.318129饱和内聚力C(kPa)3*14.1502515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1500600弹性模量(MPa)64351338///变形模量(MPa)53861012///泊松比μ0.100.36///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620130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N/m4)1510120100抗拉强度标准值(kPa)541188挡墙基底摩擦系数0.250.200.350.600.300.45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2040180150负摩阻力系数0.15///////注:带“*”的参数为重庆地区经验参数。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根据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的统计结果,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1.7条,本项目中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如下:基岩强风化: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中风化砂质泥岩:属于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中风化砂岩:属于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级。土、石可挖性分类根据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的统计结果,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的附录A,场地内土、石可挖性分类如表3.4-1所示表3.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汇总表土、石等级土、石类别土、岩名称I松土软~可塑状的黏性土、松散填土II普通土硬塑状黏性土、稍密~中密填土、含块石较少的碎石土III坚硬土基岩强风化层、坚硬状黏性土、密实填土IV软石中风化砂质泥岩V次坚石中风化砂岩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不良地质现象评价根据现场调查访问,拟建工程范围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壑、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也未发现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岩溶、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稳定。斜(边)坡稳定性评价场地及影响范围内可能对拟建工程有影响的现状斜(边)坡有:场地内斜边坡主要分布于二路起点处右侧及六路左侧,边坡均采用放坡处理或采用挡墙进行支挡,经过现场调查,边坡无变形、开裂等现象,现状处于稳定状态。场地地震效应评价场地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1、地震液化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B02-01-2008))第4.3.1条,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2、不良地质在地震作用下稳定状态根据4.1节分析,场地内不良地质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状态为稳定状态。3、隐伏断裂场地范围内勘察未发现在隐伏断裂。地震效应评价1、土的类型根据3.1.8节试验统计,场地内人工填土剪切波速151m/s,为中软土;粉质黏土剪切波速167m/s,为中软土;场地内基岩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为岩石。2、场地类别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等效剪切波速,地质、地形及地貌特征。按《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第3.1.3条进行场地类别划分、第3.1.2条进行场地地段类别划分。本场地地段类别、地段类别划分详见表3.4。表3.4地震效应评价一览表道路名称里程范围填土厚度(m)覆盖层厚度等效剪切波速岩土类别场地类别地段类别特征周期(s)备注(m)(m/s)一路K0+000~K0+396.24200>500稳定基岩Ⅰ0一般地段0.20架空段(与支挡结构脱开)K0+000~K0+396.24212.412.4151中软土II一般地段0.35架空段(与支挡结构不脱开)K0+632~K0+711.2972.52.5151中软土Ⅰ1一般地段0.25挖方路基二路K0+310~K0+600.8726.96.9151中软土II一般地段0.35一般路基K0+600.872~K0+638.63200>500稳定基岩Ⅰ0一般地段0.20架空段(与支挡结构脱开)K0+600.872~K0+638.6326.06.0151中软土Ⅰ1一般地段0.25架空段(与支挡结构不脱开)五路K0+000~K0+134.87400>500稳定基岩Ⅰ0一般地段0.20架空段(与支挡结构脱开)K0+000~K0+134.8749.59.5151中软土II一般地段0.35架空段(与支挡结构不脱开)六路K0+000~K0+173.2916.96.9151中软土II一般地段0.35一般路基当架空结构与支挡结构脱开时,架空结构位于稳定基岩上,但考虑架空结构两侧还有较深的基坑边坡,通过综合分析,当架空结构与支挡结构脱开时,架空结构的建筑抗震结构按一般地段进行考虑。道路施工完成后(压实处理)应对填土土层剪切波速值进行复测,并校核场地类别及特征周期等参数;待道路路基压实处理施工完后应对压实填土的剪切波速进行实测和验算。根据设计文件:拟建线路主要为城市次干道级城市支路,架空段建议参照桥梁。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第3.1.1条、3.1.4条: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因此,本场地内所有桥梁抗震措施应满足提高一度(即7度)的要求。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评价根据勘察,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管网渗漏等补给。在雨季,大气降水易于下渗至松散土层中形成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内地下水以上层滞水、潜水为主,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变动较大。(2)在桩基过程中,粉质黏土在长期地下水作用下或受机械扰动会呈现“淤泥”状,强风化砂岩在施工扰动后易形成“流砂”状土体,可能存在桩孔垮孔、缩径等现象,成孔难度较大。因此建议施工时应所好充分的抽排准备,并做好上部填土、软塑~流塑状态粉质黏土及强风化砂岩层等的护壁措施,保障桩孔质量,可采用钢护筒或混凝土护壁等措施。(3)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涌水现象,建议在坡顶及坡脚设置相应的截、排水设施,并对坡面及坡顶后缘影响范围及时封闭,同时加强边坡监测工作。水土腐蚀性评价1、环境类别根据场地特征及附近工程经验,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场地环境类别为II类。2、腐蚀性判断根据附近工程水的室内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场地内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根据土室内腐蚀性试验成果统计,参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特殊岩土及有毒有害气体评价填土评价场地内的杂填土均匀性很差,压缩性较高,密实程度为松散~稍密;具有轻微湿陷性,大部分地段底面坡度小于20%,整体稳定性好。局部岩土界面倾角较陡,边坡开挖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整体滑动破坏,建议开挖前采用相应支护措施进行支挡,合理设计下可保持土体整体稳定。两侧拆迁区域填土局部含有生活垃圾,不宜作为路基填料,建议清除外运。填土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易导致路面沉降量过大、差异沉降、路面开裂,甚至支挡结构失稳;建议采取翻挖换填、强夯或其他处理方式进行处理。风化岩及残积土评价1、残积土残积土场地中主要为粉质黏土,力学性质差,厚薄较不均匀,力学性质随含水率增加下降较明显;遇水浸泡易出现弹簧土现象,不利于路基稳定;承载力差时不宜选作建构组物的持力层。土层薄时建议换填,土层厚度较大时建议可采用堆载预压或调整路基形式。2、风化岩强风化:力学性质较差,厚薄较不均匀,不宜选作架空层基础持力层,但可作为荷载小的构筑物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力学性质较好,均匀性较好,宜选作路基、架空层、构筑物等基础持力层。有毒有害气体评价根据本次勘察结合已建相邻项目的施工情况,结合场地各地层岩性条件和地区经验,场地岩土层中本身无有毒有害气体源,勘察时亦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但深厚填土层,成分复杂,在地下水或渗漏的污水带动下,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施工期间应进一步检查。挡墙工程地质评价拟建道路一路起点~K0+396.242、五路起点~K0+134.874为架空段,拟采用桩锚式挡墙、板肋式挡墙进行支挡。该区域道路上部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及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主要为砂质泥岩及砂岩,岩层产状260°~270°∠10°~15°,主要为切向坡,整体稳定,五路左侧为顺层边坡,直立开挖易沿着层面发生滑动破坏,建议采用桩锚式挡墙进行支挡。其余段两侧分布有重要建构筑物的采用桩锚式挡墙,无重要建构筑物的可采用板肋式挡墙,建议采用中风化基岩作为挡墙基础持力层,锚杆(索)应进入中风化基岩。二路实施起点K0+310~K0+495右侧拟设置长约185m、高约0.5~6.8m挡墙进行支挡,二路实施起点K0+310~K0+520处左侧拟设置长约206.8m、高约0.5~6.6m挡墙进行支挡,二路实施里程K0+520~K0+638.632终点处右侧拟设置长118.632m、高约1.5~4.0m挡墙进行支挡,六路K0+017~K0+166.3处右侧拟设置长141m、高约1.0~6.8m挡墙进行支挡,六路K0+025~K0+168.4处左侧拟设置长151.8m、高约1.8~20.0m挡墙进行支挡。对于边坡高度小于8m且上部土体无整体稳定性问题的地段可采用重力式挡墙,其余部分建议采用桩板式挡墙;岩质边坡部分建议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进行支挡。设置的挡墙区域上覆填土及粉质黏土,下部是砂质泥岩及砂岩,支护后,边坡稳定,桩基础持力层建议选择中风化基岩,挡墙基础建议选择压实填土、强风化基岩或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二路、六路两侧分布有大量现有条石、锚杆挡墙,经现场调查、访问,该部分挡墙多修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未发现挡墙出现变形、开裂、渗水等现象,挡墙现状稳定,但由于挡墙修建使用年限较长,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挡墙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目前挡墙已使用20~30年左右,其剩余使用年限不满足被保护拟建项目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要求,建议对需要保留的边坡支护结构进行鉴定工作,必要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建(构)筑物本项目涉及的建(构)筑物众多,评价详见表3.5。表3.5建(构)筑物工程地质评价表序号名称位置对应剖面设计概况工程地质评价11号挡墙一路里程K0+310~K0+495右侧、六路K0+017~K0+166.3段右侧DQ1挡墙设计拟采用重力式、板勒式锚杆挡墙,长335.73m,高约0.5-6.9m基础底为填土、强风化及中风化基岩,建议选择浅基础,以压实填土、强风化或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22号挡墙二路里程K0+310~K0+520段左侧DQ2挡墙设计拟采用重力式挡墙,长206.8m,高约0.5~6.6m基础底为填土、强风化及中风化基岩,建议选择浅基础,以压实填土、强风化或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33号挡墙六路里程K0+025~K0+168.4左侧、二路K0+520~K0+638.632右侧DQ3、DQ4挡墙设计拟采用重力式、桩板式挡墙,长274.1m,高约1.8~20.0m挡墙基础底为填土、强风化及中风化基岩,建议选择浅基础,以压实填土、强风化或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地基基础评价及建议地基均匀性平场后,场地地基主要由填土、粉质黏土,强风化、中风化砂岩、砂质泥岩组成。(1)填土为场地内表层广泛分布,厚度变化较大,现有道路区域填土已经过行压实,均匀性一般;施工拆迁区域填土多为自然抛填,均匀性较差;(2)现状粉质粘土在场地内表层广泛分布,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一般;(3)强风化基岩,厚度变化较小,不同岩性间均匀性差。(4)中等风化基岩,岩性为砂质泥岩、砂岩,岩体较完整、连续,变异性低~中等,均匀性较好,不同岩性间均匀性差。(5)本场地覆盖层厚度0~9.5m,岩土界面倾角整体较缓,局部较陡,倾角5°~25°,岩层倾角10°~15°。综上本工程场地地基均匀性较差。基础形式及持力层建议拟建场地内人工填土结构松散~密实,但成分不均,力学性质差,不能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粉质粘土分布零星,不建议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力学性能一般,可选作基础持力层;中风化基岩承载力高,是理想的基础持力层。对架空结构临近周边场地基坑边坡时,应考虑后期基坑边坡开挖深度,桩基础持力层应深入临近基坑边坡的破裂角以下一定深度。拟建道路持力层建议及基础型式建议详见表3.6。表3.6拟建道路持力层建议及基础型式建议表道路名称里程范围结构类型/路基形式填土层厚度建议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m)一路K0+000~K0+407.249架空结构0中风化基岩独立基础/桩基础K0+632~K0+711.290挖方路基2.5强风化基岩/压实填土车库入口连通道一般路基7.6压实填土二路K0+310~K0+600.872一般路基6.9强风化基岩/压实填土K0+600.872~K0+638.632架空结构0中风化基岩独立基础/桩基础五路K0+000~K0+146.120架空结构0中风化基岩独立基础/桩基础六路K0+000~K0+150一般路基4压实填土K0+150~K0+173.291挖方路基2强风化基岩/压实填土成桩可能性及施工条件1、成桩可能性根据对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该场地平场后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残坡积层粉质黏土;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沉积岩层(砂岩、砂质泥岩)。填土主要呈松散~稍密状,局部呈中密状态,其骨架组成和土层厚度分布不均,勘察时存在掉钻现象,结合填土堆填方式及硬质物粒块径,填土中局部可能存在架空结构,遇较大块石及孤石时挖掘困难,在桩孔成孔过程中受扰动后易垮塌;粉质黏土在桩孔成孔过程中容易出现塌孔、缩径等现象,特别是场地低洼地段,受汇集的地下水长期浸泡,可能形成软塑状~流塑状粉质黏土,桩孔成孔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缩径等现象;较完整中风化基岩自稳性较好,成桩条件好;土层及破碎岩体中成桩条件较差,施工困难较大,成孔时应采取有效护壁措施。据重庆地区施工经验,本地区一般采用机械成孔和人工挖孔,该两类成桩工艺在该场地岩、土中施工成桩均可行。尽可能采用机械成孔,若有特殊要求,且地下水贫乏时,可采用人工挖孔。2、桩的施工条件人工挖孔不受地形条件及桩形限制,施工前应对有毒有害气体作好核查和预防工作,切实做好排风、排水措施,防止井口坠物,防止漏电,作好井壁支护等安全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人工挖孔的缺点为安全风险大;优点为不受地形条件及桩形限制、施工质量能较好控制。当桩孔采用机械成孔时,在地下水(或掘进冷却液)润湿和切割刀具扰动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糊钻”粘结现象或堵塞渣口等情况,影响掘进效率,应考虑适当的掘进辅助措施。场地人工填土中碎块石的母岩为软硬差异明显的砂岩与砂质泥岩,采用机械成孔时,土中砂岩块石随钻头(刃具)转动导致扰动区域大增进而影响孔壁稳定,同时影响孔底沉渣厚度。综上,机械成孔缺点为对垮孔、缩径、垂直度及孔底沉渣厚度等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直观判别;优点为安全、高效。3、桩基对环境的影响施工采用的泥浆、化学浆液以及成孔产生的弃土、粉尘、噪音等对环境存在影响。泥浆容易容易流入地势低洼处造成水、土污染环境,桩基施工时应加强环保的检查和监控工作,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工地及周围的环境。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噪声等污染。注意控制施工扰动,减小对周边建构筑物地基基础的影响。总体上在合理设计、按图施工的前提下,桩基施工对环境影响可控,应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桩基质量、施工安全和减少对周边环境及建构筑物的影响。对位于轨道保护区(规划轨道交通28号线)等重要工程保护区内的施工作业,应按相关的管理要求办理相关手续。4、桩基施工注意事项(1)当桩孔采用机械成孔时,在地下水(或掘进冷却液)润湿和切割刀具扰动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糊钻”粘结现象或堵塞渣口等情况,影响掘进效率,应考虑适当的掘进辅助措施。(2)在岩层中凿进时,由于基岩中存在裂隙,在裂隙交汇处或局部裂隙密集处,也存在孔壁塌孔问题,应作好预防措施。(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孔壁支护及抽排水,采用机械成孔时将对基底岩石扰动,建议钻至桩端取样标高2m位置时低速钻进,钻至桩端取样标高0.5~0.8m时停止钻进,等待几个小时后,采用专业取芯设备进行取样。场地砂质泥岩强度低,采用旋挖成孔时可能存在取芯困难、旋挖扰动岩体导致强度降低等情况,施工期间进行地基承载力验证时,若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应通过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确定。(4)机械成孔对垮孔、缩径、垂直度及孔底沉渣厚度等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直观判别,建议桩基开挖完毕后及时清底,场地内的砂质泥岩易风化,清底完成后及时封闭、浇筑,确保安全和成桩质量。(5)场地局部区域砂岩自然抗压强度高,石英含量较高,对刀具的磨损较大,因此,在掘进设备选型时,应对此有充分考虑。根据本场地的实际,建议设备的掘进参数中岩石抗压强度宜确定为砂岩自然抗压强度的最大值的2~3倍。(6)根据渝建发〔2019〕25号《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人工挖孔灌注桩不得用于处以下条件之外的建设工程(因施工技术、现场条件限制不能采用机械成孔的项目,以及开挖孔径≥1.2m且深度≤3m的岩石地基成孔项目)。确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时,应按渝建安发〔2019〕27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发〔2012〕1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桩基础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灌注桩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人工挖孔桩成桩可行性及施工方案进行专项安全论证。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桩护壁设计,加强井内排水、通风,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查,严禁在孔口堆载。(7)场地存在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对基础施工影响大,施工时应做好截排水、降水措施,备好抽水设备,及时抽排地下水或对结构面等导水部位进行止水封堵,必要时应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同时注意孔内外水压差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相邻建(构)筑物影响评价拟建线路沿线分布有较多市政管线,主要有给水、排水、电信、电力及燃气等管线,其埋深一般小于3m,详见本项目管线成果资料,项目施工对其存在影响,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迁改或保护。拟建线路沿线建(构)筑物密集,但勘察期间许多建筑正在进行拆迁,沿线主要的建(构)筑物特征及存在影响的建、构筑物评价详见下表3.7。表3.7相邻建(构)筑物影响评价汇总表序号名称与拟建工程关系基本特征影响程度1龙湖络绎位于一路里程K0+112~K0+155段左侧砼44/-5F,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桩基,与拟建道路距离11.5-12.0m,拟建道路里程范围内锚索最长约14.3m。位于基坑破裂面范围内且基坑开挖对已建龙湖络绎锚索将会造成破坏(图4.11-1),影响大2泰兴e世界位于一路里程K0+310~K0+330段左侧砼28/-3F,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桩基,与拟建道路距离20.2-28.5m位于基坑破裂面范围外(图4.11-2),影响较小3信一金典位于一路里程K0+350~K0+380段左侧砼31/-2F,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桩基,与拟建道路最近距离16.7m接近基坑破裂面范围(图4.11-3),影响中等4重庆市无线电三厂家属区及及居民区位于二路里程K0+310~K0+520段左侧砖1-砖7F,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条基,与拟建道路最近距离0m,据现场调查,该片区建筑将要进行拆迁该段道路主要为填方段,采用挡墙进行支挡,道路施工对其影响较小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当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主要有:1、拟建场地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孔壁易坍塌,建议做好施工安全防护;若确需采用人工挖孔桩,应按渝建安发〔2019〕27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发〔2012〕1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桩基础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灌注桩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行安全专项论证。2、在填方较大区域,机械成孔过程中,由各方面因素可能导致岩土界面层次不清,施工过程中宜分桩跳桩成孔。3、在成桩过程中(包括边坡上的桩孔),由于地层结构、地下水、支护强度等因素极易诱发井壁垮塌、井内突水与涌沙、井口上方物体坠落事故。4、由于岩体自身的不均匀性、开挖工法、雨水浸泡、试验误差等因素导致地基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5、根据地下管网图反映,场区内存在电力、电信、排水、给水等管网,主要沿现状市政道路展布,地下管网一般埋深小于3m,施工前应协调处理好相关管线的产权单位,做好场地内管网迁改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营,确保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6、边坡垮塌,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防止边坡垮塌,建议边坡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安全。边坡施工应加强观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调整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案。按渝建发[2014]16号文的要求对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管理。根据渝建发[2010]166号文,该项目存在超限边坡,建议组织专家对支护方案进行安全专项论证。7、一路架空层基坑开挖可能会破坏龙湖络绎支护结构的锚头,且距离建筑物较近,对其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应提前留下影像资料,编制专项保护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后再实施。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拟建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道路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现分述如下:1、施工开挖对道路的影响评价拟建场地内存在多条市政道路,施工开挖将封闭该段道路,施工前应做好交通改线的准备和相应的预案措施;施工时加强边坡的支护工作,并做好地面的监测工作。2、施工开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拟建工程位于城市建成区,在工程施工中,如果选用的施工设备噪音过大,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及学习。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国家及重庆市有关环保及卫生方面的规定,禁止废碴、废水等随意排放,控制施工噪音等,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并应注意交通安全。3、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基坑采用明挖施工,不可避免地破坏地层原有的平衡状态,引起附近地层变形,如变形量超过允许范围,则周边地区引发地面沉降,进而导致临近建(构)筑物严重倾斜、倒塌、地面裂缝等严重后果。在基坑开挖施工中,易造成给排水管的变形而渗漏甚至水管爆裂,引起地面塌陷,基坑失稳等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工作,必要时对地下管线进行加固处理,以保证相关地下设施的安全及工程的顺利施工。为保证施工场地毗邻建(构)筑物及公共设施的安全,分析、判断、预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为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反馈信息,应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地面沉降监测机制。提前预测施工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应对既有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4、对交通的影响施工将对部分建成道路进行封闭和临时改道,易导致交通拥堵。建议施工前对道路的临时改道、封闭等方案报交警部门审批;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的不利影响。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综上:拟建场地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边坡稳定性、地基稳定性问题,在合理的设计、施工下可保证其稳定,适宜项目建设。结论与建议结论1、拟建场地现状岩土体整体稳定2、合理的设计、施工条件场地适宜项目建设。3、本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问题,场地内不良地质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状态为稳定,未发现隐伏断裂;场地类别为有利地段~一般地段,无不利、危险地段。4、场地内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场地内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对钢结构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5、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不良的地质对工程建设无影响。6、本项目建设对龙湖络绎影响大,对信一金典影响中等。对其他建构筑物影响小。建议1、一路里程K0+070~K0+100及里程K0+200~K0+340右侧岩土界面较陡,二路里程K0+458~K0+485右侧、里程K0+570~K0+638.632左侧岩土界面较陡,六路里程K0+010~K0+065右侧岩土界面较陡,边坡土体可能沿着岩土界面发生滑塌破坏。建议针对以上几段斜(边)坡采用桩板挡墙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其余土质边坡可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边坡高度小于8m)。2、五路左侧顺层边坡建议采用桩锚体系进行支挡,其余段岩质边坡可采用桩板式挡墙(重要建构筑物)或板勒式锚杆挡墙进行支挡。3、挖方路基段基底揭露基岩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的部分,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挖方路基段基底揭露土层的部分或填方路基段,应在清除表层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后,对路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的既有土层作翻挖换填,建议回填土区换填深度按1~3m控制,经夯实处理后,再进行分层碾压回填,填料及压实度达到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作路基。4、架空段建议选用扩大/桩基础,地基持力层选择中风化基岩。5、建构筑物建议根据荷载大小可采用扩大基础、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持力层可以选择压实填土、强风化基岩及中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桩基基础则建议选用中风基岩作为持力层。6、填方土质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挖方区土层放坡坡率不宜陡于1:1.5,强风化岩质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中风化基岩非顺向边坡建议坡率不宜陡于1:0.5,顺层建议按层面放坡;边坡应完善截排水措施。7、本项目一路、二路及五路与规划轨道交通28号线交叉,应做专项安全论证,并按相关管理办法办理相关手续。8、鹞子丘二路剖面2-4、2-6下方为拟建观北路,道路路基施工对其影响较小,但左侧挡墙局部位于其正上方,挡墙基础设计时应考虑对下方隧道的影响,建议该段挡墙采用压实填土或强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9、鹞子丘路网二期四条道路两侧挡墙修建时间大约为1991年~2002年之间,现场调查未发现变形迹象,边坡挡墙现状稳定。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挡墙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目前挡墙已使用20~30年左右,其剩余使用年限不满足被保护拟建项目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要求,建议对需要保留的边坡支护结构进行鉴定工作,必要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10、由地下管网图反映,场区内管网主要沿现状市政道路展布,地下管网一般埋深小于3m,其对挖方路基段、架空层基坑开挖的影响较大;建议施工前应协调处理好相关管线的产权单位,做好场地内管网迁改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营,确保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我院测量专业提供的现状地形管网图对现场核实。11、本次勘察钻孔取样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按规范要求、分岩性统计而得,而岩土体不是均质的,存在变异性,其物理力学性质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在施工时,可能会出现岩石强度或低或高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特提请设计、施工注意,建议在施工时加强持力层取样工作对其进行校核或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桩基承载力。12、岩层面、裂隙面的产状是通过地表基岩露头测得,一般存在波状起伏或斜层理等情况、岩层面、裂隙面构造变化快,施工阶段应注重地质查验、校核验证工作。13、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的要求。线路沿线超限边坡应进行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的安全专项论证。14、对人工挖孔桩成桩可行性及施工方案进行专项安全论证。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桩护壁设计,加强井内排水、通风,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查,严禁在孔口堆载。15、本项目周边地块正在进行施工,项目实施时应加强与周边场地的协调,进一步搜集周边地块基坑的设计资料。对场地内的架空结构桩基埋深建议,应深入相邻基坑底标高以下一定深度,并能满足刚性角要求。16、一路架空层基坑开挖对龙湖络绎的影响较大且架空层基坑开挖可能会破坏其支护结构的锚头,对信一金典的影响中等,建议一路架空层施工时加强对周边建筑物的监测工作,施工前应做好周边建筑物的影像资料并对其影响进行专项论证。17、拟建道路架空层基坑埋深较大,降雨后易形成大量基坑积水,施工时应加强地表水的排泄及基坑积水后的抽排措施。18、该场地两侧商业、住宅区目前正在施工拆迁,建议后期道路修筑时对施工、住宅区的管网进行摸排并对场地周边地形地貌进行复测。19、本项目临近已建成的道路、挡墙、建筑等设施众多,建议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分别判断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建议对相邻既有挡墙、建筑实施全过程监测。20、六路里程K0+118~K0+137段右侧边坡高度为20m,由于该段边坡涉及范围面积较少,建议该段采用高架型式通过或采用桩板式挡墙进行支挡,其余段可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21、施工中加强验槽工作,若开挖中发现软弱夹层、岩体破碎等异常情况请及时通知地质人员现场处理。高边坡支护设计及稳定性评价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本次道路高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汽车荷载:城-A车辆荷载。人群荷载:4KN/㎡。鹞子丘一路支护设计与稳定性评价(K0+235~K0+270右侧)鹞子丘一路K0+235~K0+270右侧为岩质高切坡,边坡高度15-16.8m,立面面积556.5平方米。地质评价该段线路现地面标高266.1m~276.2m,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杂填土及粉质粘土,土层厚度约0.8m~12.4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砂岩互层,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设计方案,本段道路为架空层,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后,左右两侧会形成高约13.3-21.2m的挖方边坡。右侧边坡:根据平面图及横剖面(1-1-1-1’~1-15-1-15’)显示,坡向52º,主要为岩土混合边坡,上部土层厚约0.9~7.9m,剖面1-5-1-5'及1-12-1-12'~1-15-1-15'段岩土界面较陡,边坡土体可能沿着岩土界面发生滑塌破坏。为定量评价边坡的稳定性,现选取典型代表剖面1-5-1-5'、1-13-1-13'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第A.0.3条计算其稳定安全系数。典型剖面1-5-1-5'按照岩土界面的坡角不同可划分为2个滑块(图4.7.2-2),开挖后,计算结果(表4.1)表明,边坡的稳定系数为0.66,小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1,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直立开挖边坡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整体滑动破坏,建议该段沿着岩土界面放坡处理或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典型剖面1-13-1-13'按照岩土界面的坡角不同可划分为3个滑块(图4.7.2-3),堆载后,计算结果(表4.2)表明,边坡的稳定系数为1.16,小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1.35,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安全储备,建议该段沿着岩土界面放坡处理或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表4.11-5-1-5’剖面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一览表计算剖面分块填土饱和重度(Kn/m³)潜在滑面倾角(°)滑面长(m)单宽面积(㎡/m)内聚力(kPa)内摩擦角(°)下滑力抗滑力稳定性系数Ks1-5-1-5'剖面121602.541.3932225.2813.520.532212817.4873.25159741.48487.650.66表4.21-16-1-16’剖面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一览表计算剖面分块重度(Kn/m³)潜在滑面倾角(°)滑面长(m)单宽面积(㎡/m)内聚力(kPa)内摩擦角(°)下滑力抗滑力稳定性系数Ks1-16-1-16’剖面12113.004.004.5715.009.0021.5974.813.4722128.0015.1157.8615.009.00570.44396.570.7032113.0015.9584.2415.009.00925.56879.060.95其余段岩土界面倾向与坡面方向相反或倾角较缓,无整体稳定性问题。若直立开挖,上部土体易沿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对于下部岩质部分,参考结构面赤平投影图4.7.2-5分析,边坡与层面大角度大角度相交,与J1裂隙面大角度相交,与J2裂隙面小角度相交,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J2裂隙面控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4.1节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岩体类型为III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建议取60°,边坡岩体破裂角取70°,岩体理论破裂角取61°。若有放坡条件,建议土层按照1:1.75、岩层按照1:0.75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若放坡条件受限,设计拟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的措施可行。建议对于顶部土体和较破碎岩体进行清除,并做好地表排水措施,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工作,施工时分段跳槽、逆作法施工,并及时封闭坡面,动态信息法施工,作好应急预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大里程段边坡:根据平面图、横剖面(1-20-1-20’)及纵剖面(Ⅰ-Ⅰ’)显示,坡向142º,主要为岩土混合边坡,上部土层厚约1.5~2.7m,岩土界面倾向倾角较缓或反向,无整体稳定性问题。若直立开挖,上部土体易沿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对于下部岩质部分,根据结构面赤平投影图4.7.2-4分析,边坡与J1裂隙面小角度相交,与J2裂隙面大角度相交,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J1裂隙控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4.1节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岩体类型为III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建议取60°,岩体理论破裂角取61°。由于放坡条件受限,设计拟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的措施可行。建议对于顶部土体和较破碎岩体进行清除,并做好地表排水措施,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工作,施工时分段跳槽、逆作法施工,并及时封闭坡面,动态信息法施工,作好应急预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处置措施针对地面道路开挖形成的高切坡,处置措施为沿土岩界面放坡,清除掉覆土后,采用蜂巢格室生态护坡进行坡面防护,在边坡坡顶外设置截水沟,将可能流进边坡的雨水截留并排走。图4-1鹞子丘一路K0+240路基横断面图稳定性评价设计沿岩土界面清除土层后形成岩质边坡和岩土混合边坡,岩体边坡坡率缓于岩体破裂角,土质边坡段岩土界面平缓,边坡安全。鹞子丘二路支护设计与稳定性评价(K0+385~K0+435左侧)鹞子丘二路K0+385~K0+435右侧为岩质高切坡,边坡高度15-18.7m,立面面积842.5平方米。地质评价该段线路现地面标高283.5m~292.1m,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杂填土,土层厚度约0.4m~7.3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砂岩互层,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设计方案,本段道路左侧为填方段、右侧为挖方段,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后,左右两侧会形成高约1.0-6.8m的边坡。右侧边坡:根据平面图及横剖面(2-1-2-1’~2-10-2-10’)显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后,将会在右侧形成高约0.5-6.6高的挖方边坡,剖面2-9-2-9'段岩土界面较陡,边坡土体可能沿着岩土界面发生滑塌破坏。为定量评价边坡的稳定性,现选取典型代表剖面2-9-2-9'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附录A第A.0.3条计算其稳定安全系数。典型剖面2-9-2-9'按照岩土界面的坡角不同可划分为2个滑块(图4.7.2-7),开挖后,计算结果(表4.3)表明,边坡的稳定系数为1.14,小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1.35,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安全储备,建议该段沿着岩土界面放坡处理或采用桩板挡墙进行支挡。其余段边坡坡向20-50º,主要为岩质边坡,根据结构面赤平投影图4.7.2-8分析,边坡与层面反向,与J1裂隙面小角度相交,与J2裂隙面大角度相交,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J1裂隙面控制。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4.1节表4.1.4岩质边坡类别划分标准,该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岩体类型为III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建议取60°,边坡岩体结构裂隙面破裂角取65°,岩体理论破裂角取61°。若有放坡条件,建议土层按照1:1.75、岩层按照1:0.75的坡率进行放坡处理,若放坡条件受限,设计拟采用锚杆挡墙进行支挡的措施可行。建议对于顶部土体和较破碎岩体进行清除,并做好地表排水措施,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工作,施工时分段跳槽、逆作法施工,并及时封闭坡面,动态信息法施工,作好应急预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表4.32-9-2-9’剖面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一览表计算剖面分块填土饱和重度(Kn/m³)潜在滑面倾角(°)滑面长(m)单宽面积(㎡/m)内聚力(kPa)内摩擦角(°)下滑力抗滑力稳定性系数Ks2-9-2-9’剖面121601.690.553.0025.0010.007.760.782212110.1727.2515.009.00211.85242.421.14图4-2结构面赤平投影图处置措施清除顶部土体和较破碎岩体后采用锚杆挡墙进行支挡,在边坡坡顶外设置截水沟,将可能流进边坡的雨水截留并排走。图4-3鹞子丘二路K0+432路基横断面图稳定性评价对道路右侧边坡采用锚杆挡墙支护,挡墙采用C30混凝土现浇,面板厚0.2m,肋柱尺寸为0.4×0.5m。锚杆为2根25的HRB400钢筋,锚孔孔径130mm。水平间距为2.5m,竖向间距为2.0m,设置于肋柱上。每根锚杆锚入破裂角内稳定中风化岩层5m。土石方开挖进程须满足挡墙的逆作法施工要求:锚杆挡墙的每级开挖高度为锚杆的竖向间距,完成该级锚杆施工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挖。经计算,挡墙计算满足规范要求,详见计算书第六章。鹞子丘六路支护设计与稳定性评价(K0+060~K0+147左侧)鹞子丘六路K0+060~K0+147左侧为高填方边坡,边坡高度8-19.8m,立面面积1320.5平方米。地质评价该段线路现地面标高272.1m~296.4m,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杂填土,土层厚度约0.5m~6.9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砂岩互层,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设计方案,本段道路左侧为填方段、右侧为挖方段,按照设计要求开挖后,左侧会形成高约1.0-20.0m的边坡。左侧边坡:根据平面图及横剖面(6-1-6-1’~6-7-6-7’)显示,坡向292-332º,上部土层厚约0.5~4.2m,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堆填后,将会形成高约0-20.0m的填方边坡,该段边坡大部分地段高度为4.8-8.0m,仅剖面6-5-6-5’~6-7-6-7’之间高度为20m,且该段边坡涉及范围面积较少,建议该段采用高架型式通过或采用桩板式挡墙进行支挡,其余段可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处置措施在K0+025.327~K0+113.5段左侧设置桩板挡墙,在K0+113.5~K0+154.6段左侧设置锚杆挡墙。图4-4鹞子丘六路K0+080路基横断面图图4-5鹞子丘六路K0+140路基横断面图稳定性评价对道路左侧边坡采用桩板挡墙/下部锚板挡墙+上部重力式挡墙支护,挡墙计算满足规范要求。详见第六章。5-1#桩板挡墙横断面图5-2#锚杆挡墙典型横断面5-3#重力+锚杆挡墙典型横断面5-1#挡墙:六路K0+025.3~K0+113.5段道路左侧边坡\采用桩板挡墙支护。抗滑桩截面尺寸为D=1.8/1.5m,中心间距为4m。抗滑桩以桩顶至强风化基岩线的长度为悬臂段,在满足5m襟边宽度下,要求桩基嵌入中风化基岩长度不小于悬臂段长度的一半+1m。5-2#挡墙:六路K0+113.5~K0+136.9段道路左侧锚板挡墙支护。锚杆挡墙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挡墙至现状边坡间采用C30原槽浇筑,且最下级基底需保证3m平台。锚杆为2根32HRB400钢筋,锚孔孔径130mm。水平间距为2.5m,竖向间距为2.0m,设置于肋柱上。每根锚杆锚入破裂角内稳定中风化岩层5m。挡墙基础且需置于基岩下1m。施工时序:先开挖基底平台,然后施工锚杆,再施工外侧挡板,最后进行混凝土分层浇筑。5-3#重力式+锚板挡墙:对六路K0+136.9~K0+154。6段道路左侧边坡采用上部重力式挡墙+下部板肋式锚杆挡墙支护,锚杆挡墙边坡坡比为现状边坡坡率。重力式挡墙基底需置于基岩下1m。挡墙采用C25砼。下部锚杆挡墙采用C30混凝土现浇。锚杆为2根32HRB400钢筋,锚孔孔径130mm。水平间距为2.5m,竖向间距为2.0m,设置于肋柱上,每根锚杆锚入破裂角内稳定中风化岩层5m。挡墙基础与相邻管线底标高齐平,且需置于基岩下1m。土层段采用钢套管支护。土石方开挖进程须满足挡墙的逆作法施工要求:锚杆挡墙的每级开挖高度为锚杆的竖向间距,完成该级锚杆施工后方可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挖。经计算,挡墙计算满足规范要求,详见计算书第六章。5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参数5.1荷载等级本次设计道路车行荷载等级均为城-A级。5.2设计基准年限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永久性边坡设计基准年限为50年,临时性边坡设计基准年限为2年。6挡墙稳定性验算6.1桩板挡墙稳定性验算6.1.1D=1.8m抗滑桩根据挡墙典型断面及立面图所示,桩基最大悬臂高度12m,嵌固段长度为7m,根据地勘报告,中风化泥岩K=130KN/m3,代入理正岩土计算如下:抗滑动桩验算计算项目:抗滑桩2原始条件:墙身尺寸:桩总长:19.000(m)嵌入深度:7.000(m)截面形状:圆桩桩径:1.800(m)桩间距:4.000(m)嵌入段土层数:1桩底支承条件:铰接计算方法:K法土层序号土层厚(m)重度(kN/m3)内摩擦角(度)土摩阻力(kPa)K(MN/m3)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120.00025.00045.00120.00130.0001.000桩前滑动土层厚:0.000(m)锚杆(索)参数:锚杆道数:0锚杆号锚杆类型竖向间距水平刚度入射角锚固体水平预加筋浆强度(m)(MN/m)(度)直径(mm)力(kN)fb(kPa)物理参数: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纵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150(mm)桩纵筋级别:HRB400桩箍筋级别:HRB400桩箍筋间距:100(mm)桩配筋形式:纵筋非均匀配筋桩拉区纵筋配筋范围:90.000(度)桩压区,拉区纵筋比:0.300场地环境:一般地区墙后填土内摩擦角:30.000(度)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15.000(度)墙后填土容重:20.000(kN/m3)横坡角以上填土的土摩阻力(kPa):120.00横坡角以下填土的土摩阻力(kPa):120.00坡线与滑坡推力:坡面线段数:3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竖向投影长(m)10.0001.000220.0000.00030.000-1.000地面横坡角度:0.000(度)墙顶标高:0.000(m)参数名称参数值推力分布类型三角形桩后剩余下滑力水平分力506.000(kN/m)桩前剩余抗滑力水平分力0.000(kN/m)采用土压力计算时考虑了桩前覆土产生的被动土压力覆土重度(kN/m3):18.000覆土浮重度(kN/m3):8.000覆土内摩擦角(度):15.000覆土粘聚力(kPa):0.000覆土被动土压力调整系数:0.100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注意:内力计算时,滑坡推力、库仑土压力分项(安全)系数=1.350=====================================================================第1种情况:滑坡推力作用情况[桩身所受推力计算]假定荷载三角形分布:桩后:上部=0.000(kN/m)下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