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调研五年级数学试题(2023.4)(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全卷书写认真、美观(3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李大爷家养了x只鸭,养鸡的只数比鸭的3倍少16只,那么李大爷家养鸡()只。【答案】3x-16【解析】【分析】根据“养鸡的只数比鸭的3倍少16只”可得数量关系是:养鸭的只数×3-16只=养鸡的只数;据此列式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得:3×x-16=(3x-16)只所以,李大爷家养鸡(3x-16)只。【点睛】理清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y表示鞋的码数,x表示鞋的厘米数)。如果小美的鞋是34码,她穿的是()厘米的鞋。【答案】22【解析】【分析】由于小美穿34码鞋子,则y=34,把y=34代入式子,即原式为:34=2x-10,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求出x,即可求出她穿的是多少厘米的鞋。【详解】已知鞋34码,所以代入公式可得方程为:y=2x-1034=2x-10解:3+10=2x-10+102x=442x÷2=44÷2x=22所以她穿的是22厘米数的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灵活运用。3.学校买了a个篮球、每个85元,付给营业员300元,应找回()元,这里a的最大值是()。【答案】①.300-85a②.3【解析】【分析】买了a个篮球,单价为85元,用单价乘数量得总价,再用300元减去总价,即是找回的钱数。用300除以85,求得最大值。据此解答。【详解】应找回的钱数:(300-85a)元300÷85=3(个)……45(元)a的最大值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结合题意,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一个两位数4□,它既有因数2,又是5的倍数,□里能填的数是(),把这个两位数分解质因数是()。【答案】①.0②.40=2×2×2×5【解析】【分析】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的数。据此写出这个数,再把这个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即可。【详解】40=2×2×2×5所以,一个两位数4□,它既有因数2,又是5的倍数,□里能填的数是0,把这个两位数分解质因数是:40=2×2×2×5。【点睛】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熟练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把一根5米长的铁丝截成相等的8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这根铁丝的长度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8段,每段就是全长的,每段的长度就是总长度除以分的段数。【详解】5÷8=(米)所以,把一根5米长的铁丝截成相等的8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点睛】本题利用了分数的意义求解,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6.如果一个分数的分母是最大的一位数,分子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分数是,它是()分数,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答案】;真;;4;14【解析】【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合数是4,所以这个数是,最小的质数是2,据此解题即可。【详解】2=18-4=14(个)所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点睛】掌握单位“1”、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7.是()分数,把它化成带分数是()。【答案】①.假②.【解析】【分析】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真分数一定小于1,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据此可知,是假分数;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时,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时,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据此解答。【详解】=19÷7=所以,是假分数,把它化成带分数是。【点睛】掌握假分数意义以及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8.17千克=吨9分米=米31毫升=升【答案】;;【解析】【分析】1吨=1000千克,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吨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它的,是1千克,其中17份是17千克,是吨;1米=1分米,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是1分米,其中9份是9分米,是米;1升=1000毫升,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升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它的,是1毫升,其中31份是31毫升,是升。【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7千克=吨9分米=米31毫升=升【点睛】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如果a最大因数是18,b的最小倍数是8,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答案】①.2②.72【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数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和“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可得a是18,b是8,再分别把这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即可求出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详解】a的最大因数是18,那么a是18;b的最小倍数是8,那么b是8。18=2×3×38=2×2×22×2×2×3×3=4×2×3×3=8×3×3=24×3=72那么a、b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a、b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7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出a和b的值。10.用分数表示下图中各涂色部分。()()()【答案】①.②.③.【解析】【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表示单位“1”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表示单位“1”的几分之几。据此分析解题即可。【详解】第一幅图,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通过平移可知,涂色部分占了其中1份,是它的;第二幅图,把这个图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三角形的,通过平移可知,涂色部分占了其中3份,是它的;第三幅图,把一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通过平移可知,涂色部分占了其中1份,是它的。(本题答案不唯一)填空如下:【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1.下面是徐州市新华书店2022年上半年月售书情况的统计图。(1)新华书店()月销售的文学类图书最多,是()本;()月销售的学习指导类图书最少,是()本。(2)新华书店()月份到()月份销售的文学类图书增长最快。(3)新华书店()月份销售的两种图书相差最少,()月份销售的两种图书相差最多。(4)新华书店上半年销售的文学类图书共有()本,销售的学习指导类图书共有()本。【答案】(1)①.四②.6100③.一④.2200(2)①.一②.二(3)①.一②.四(4)①.28100②.20500【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并比较表中数据可知,新华书店四月销售的文学类图书最多,是6100本;一月销售的学习指导类图书最少,是2200本。(2)观察统计图可知,新华书店一月份到四月份文学类图书的销售量是增长的,分别求出相邻两个月销售量的差,再比较即可。(3)用减法,分别求出每个月两种图书销售量的差,再比较即可解题。(4)根据题意,用加法分别求出新华书店上半年销售的文学类图书和指导类图书的总数即可。【小问1详解】6100>5500>5000>4500>4000>30004900>4000>3800>3000>2600>2200新华书店四月销售的文学类图书最多,是6100本;一月销售的学习指导类图书最少,是2200本。【小问2详解】6100-5000=1100(本)5000-4500=500(本)4500-3000=1500(本)1500>1100>500新华书店一月份到二月份销售的文学类图书增长最快。【小问3详解】3000-2200=800(本)4500-3000=1500(本)5000-3800=1200(本)6100-2600=3500(本)5500-4000=1500(本)4900-4000=900(本)3500>1500>1200>900>800新华书店一月份销售的两种图书相差最少,四月份销售的两种图书相差最多。【小问4详解】3000+4500+5000+6100+5500+4000=7500+5000+6100+5500+4000=12500+6100+5500+4000=18600+5500+4000=24100+4000=28100(本)2200+3000+3800+2600+4000+4900=5200+3800+2600+4000+4900=9000+2600+4000+4900=11600+4000+4900=15600+4900=20500(本)新华书店上半年销售的文学类图书共有28100本,销售的学习指导类图书共有20500本。【点睛】熟练掌握从统计图的数据中获取信息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2.小华把错写成,结果比原来()。A.少10 B.少5 C.多5 D.多10【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3(x-5)=3x-15,再用这个结果与3x-5相减即可。【详解】3(x-5)=3x-15(3x-5)-(3x-15)=3x-5-3x+15=15-5=10所以,小华把3(x-5)错写出3x-5,结果比原来多10。故答案为:D【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若x、y都是非0的自然数,且,则x、y的最小公倍数是()。A.x B.y C.1 D.xy【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x÷y=4可知,x是y的4倍,再根据“对于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解题即可。【详解】x÷y=4可得:x=4y,则x、y的最小公倍数是x。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14.有一个书架,上层有a本书,下层有b本书,从上层拿出10本书放在下层,这时上下两层的书一样多。下面的式子不符合题意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从上层拿出10本书放在下层,这时上下两层的书一样多”可知,上层有书的本数-10本=下层有书的本数+10本,进而可得:上层有书的本数-2个10本=下层有书的本数、下层有书的本数+2个10本=上层有书的本数;据此解题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得:A.a-10=b+10,符合题意;B.a-b=10,不符合题意;C.b+20=a,符合题意;D.a-10×2=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理清数量关系,并正确列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一个五位数7A2AA,那么这个五位数一定是()。A.2的倍数 B.5的倍数 C.3的倍数 D.2和3的公倍数【答案】C【解析】【分析】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不确定,所以不一定是2和5的倍数,7+2=9,A+A+A=3A,9是3的倍数,3A也是3的倍数,所以五位数7A2AA,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详解】7+2+A+A+A=9+3A=3(3+A)所以,一个五位数是7A2AA,那么这个五位数一定是3倍数。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2、3和5的倍数特征,可以用排除法。16.一根绳子,截去它的,还剩,截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相比,()。A.截去的多 B.剩下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截去,还剩1-,求出还剩下占总长度的分率,比较即可。【详解】1-=<则截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相比剩下的长度比较多;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本题时要明确:分数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分数不带单位表示整体的几分之几。17.妈妈买了24个苹果,小华把这些苹果的分给了同学,分给同学()个苹果。A.6 B.12 C.18 D.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2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中3份是这些苹果的,是(24÷4×3)个苹果。【详解】24÷4×3=6×3=18(个)所以,分给同学18个苹果。故答案为:C【点睛】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下列统计图,能够反应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慢慢降低,降到与外界气温相同,温度不变;由此选择即可。【详解】A.表示变化过程中,温度一直下降到0℃,而不确定此时外界的温度是不是0℃,故此项不符合题意;B.表示变化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不符合题意;C.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升高到与外界气温相同,温度不变,D.表示温度降低到与外界相同时,保持不变,符合题意。所以能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的是D。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答。19.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A.奇数+偶数=偶数 B.奇数+奇数=偶数C.质数×合数=合数 D.偶数×奇数=偶数【答案】A【解析】【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只有因数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由此举例解答即可。

可以用举例法来解答。【详解】A.假设奇数是3、偶数是4,则3+4=7,和是奇数,故此项不成立。

B.假设两个奇数是3和5,则3+5=8,和是偶数,故此项成立。C.假设质数是5、合数是9,则5×9=45,积是合数,故此项成立。D.假设奇数是3、偶数是4,则3×4=12,积是偶数,故此项成立。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奇数、偶数、合数、质数含义的灵活应用。20.x和y都是自然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且。x和y可能是()。A.4和9 B.2和18 C.3和12 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对于一般的两个数来说,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互质数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4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4×9=36,符合题意;B.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2×18=36,不符合题意;C.3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3,3×12=36,不符合题意;D.无法确定是不符合题意的。故答案为:A【点睛】熟练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作方程。B.如果,那么。C.如果a和b都是大于0的整数,当a>b时,是假分数。D.[10,15]=5【答案】B【解析】【分析】选项A,根据“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是含有等号的式子”进行判断即可;选项B,根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进行判断即可;选项C,根据“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真分数一定小于1;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进行判断即可;选项D,先将10和15进行分解,写出它们各自的表达式,然后按照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方法将它们的因数相乘即可。【详解】A.根据方程的意义可知,故此项错误;B.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4x=12,可得:4x-9=3;故此项正确;C.如果a和b都是大于0的整数,当a>b时,是真分数;故此项错误D.10=2×5,15=3×5,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0,所以,[10,15]=30,故此项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是基础知识,需要牢固掌握。四、操作题(4分)22.下图是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每个小方格边长表示1厘米),把它剪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可以剪()个,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在图中画一画。【答案】6;5;图见详解【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只要求出15和10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正方形的最大边长,然后用总面积除以裁出正方形面积,即可求出裁出的个数。【详解】15的因数:1,3,5,15。10的因数:1,2,5,10。15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5,即剪出的正方形边长最大是5厘米。(15×10)÷(15×5)=150÷25=6(个)所以,可以剪6个,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画图如下:【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出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值是15、10的最大公因数。五、计算题(共28分)23.直接写出得数。【答案】5;540;24;0.9;

0.06;4.25;400;0.09【解析】24.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计算。【答案】;;;【解析】【分析】第一小题,利用加法交换律,先算10.73与1.27的和,再减去4.76即可;第二小题,利用除法的性质,可以简算;第三小题,把101看成是100与1的和,利用乘法分配律即可简算;第四小题,原式化简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算。【详解】=============25.解方程。【答案】;;;【解析】【分析】第一小题,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先同时加上8,再同时除以3,即可解方程。第二小题,根据等式性质,方程的两边先同时乘2,再同时除以8,即可解方程。第三小题,先化简方程为:,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1.5,即可解方程;第四小题,先化简方程为:,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先同时减去8,再同时除以4,即可解方程。【详解】解:解:解:解:六、解决问题(共22分)26.如图,一块梯形试验田的面积是75平方米。这块梯形试验田的上底是多少米?【答案】10米【解析】【分析】根据“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梯形试验田的面积乘2,再除以它的高,求出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再减去下底的长度即可。【详解】75×2÷6-15=150÷6-15=25-15=10(米)答:这块梯形试验田的上底是10米。【点睛】熟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学校为羽毛球社团新买了12副羽毛球拍和40个羽毛球,一共花了980元,一副羽毛球拍65元,一个羽毛球多少元?(列方程解答)【答案】5元【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一个羽毛球x元,然后根据:一个羽毛球的价格×40+一副羽毛球拍的价格×12=一共花的钱数,列出方程,求出一个羽毛球多少钱即可。【详解】解:设一个羽毛球x元,可得:40x+65×12=98040x+780=98040x+780-780=980-78040x=200x=5答:一个羽毛球5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28.小华和小明沿着400米的环形跑道跑步,小华的速度是200米/分,小明的速度是180米/分。(1)如果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那么几分钟后小华第一次追上小明?(2)如果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那么几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答案】(1)20分钟;(2)1.1分钟【解析】【分析】(1)如果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那么第一次相遇时,小华比小明多跑了一圈的长度;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跑道的长度除以两人的速度之差,求出最快经过几分钟后小华第一次追上小明即可。(2)如果他们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则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一共跑了一圈的长度;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跑道的长度除以两人的速度之和,求出几秒分钟后两人相遇即可。【详解】(1)400÷(200-180)=400÷20=20(分钟)答:20分钟后小华第一次追上小明。(2)400÷(200+180)=400÷380≈1.1(分钟)答:1.1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