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知识要点】
距获
名今遗址体质用取社会思想
工具
称时地点特征火食组织意识
间物
17采
元云南打制天
万集原始
谋元谋猿形粗糙然
年狩人群
人县石器火
前猎
北70北京保留打制天采原始
第1页共85页
3/入,-Qr・\.、/.V-
试力1修//
/餐“、’%:,r
W八*发,.xY•/:
淙■,常於已
・开)V.\
r•:*■;-A\L
・一、>V京—2西周了猿粗糙然集人群
人0□店的某石器火狩
万山洞些特保猎
年征存
前火
种
已掌
北京
握磨血缘穿衣
西南模样
山3光和人采关系服懂
周口和现
顶万钻孔I集结合得爱
店龙代人
洞年技术,取狩起来美,
骨山基本
人前会制火猎的氏死后
顶山相同
,,族埋葬
洞
装饰
第2页共85页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
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
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
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还会制作骨针。
第3页共85页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
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
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
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
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
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
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4页共85页
【知识要点】
名河姆渡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农耕
称
距约7000年约5000-6000年
今
时
间
遗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址
地
址
生磨制石器磨制石器
第5页共85页
产
工
具
农种植水稻种植蔬菜、粟
业
畜养家畜饲养猪狗
牧
业
手会制陶器,简单玉彩陶、纺线、织布、制
工器,原始乐器衣
业
生定居,干栏式房屋定居,半地穴式房屋
活
方
第6页共85页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
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帮耕
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
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
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
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
第7页共85页
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
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
(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
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
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
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
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
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
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第8页共85页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
家。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
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
女〃。
3、〃人文初祖〃---一黄帝
第9页共85页
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
奠定了基础。
相传媒祖发明养蚕堞丝,仓颉发明文
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
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
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
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
始。
[难点解析}
第10页共85页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
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
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
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
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
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
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第11页共85页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
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
(禅让制)O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知识要点]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内建立开国亡国主要事件都
容时间之君之君城
朝代
第12页共85页
夏朝公元禹桀启继承父位,世袭阳
前20制代替禅让制城
70年
商朝公元汤纣商汤灭夏,盘庚迁亳-
前16都,贤才伊尹,炮殷
00年烙之刑
西周公元周武周幽文王访贤,武王伐镐
前10纣,牧野之战,国京
46人暴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
封制。
第13页共85页
■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
■7
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候。诸候必
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同天子作战。
3.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
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三.西周的等级示意图示
天子诸候卿大夫土平
民奴隶
[难点解析]
1.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
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
的想法。
第14页共85页
是进步,虽然奴隶制国家存在着奴隶
人题.3JF1一\
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但是从原始社会
发展到奴隶社会,是生产发展、私有财产
出现的结果。奴隶主阶级拥有大量的奴隶,
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能够有力地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大量的文明成
果,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
历史上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
利。
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
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失去了民心;商
汤和周武王伐无道、诛暴君、深得民心;
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
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第15页共85页
1.启继承父位是实行(世袭制)
2.夏商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和暴君
开国君主:夏--禹商一汤周武王。
暴君:夏一桀商一纣王周厉王。
3•武王伐纣的主要战役是(牧野之战),
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
4.首创〃炮烙之刑〃的暴君是(纣王).
5.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封亲属,功臣为(诸侯)。从而加强了统
治,使西周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6.商汤任用有才干的(伊尹)做大臣,周文
王访求(姜尚)。
第16页共85页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知识要点]
一.夏、商、西周的生产力发展状况(青铜时
代)
青铜器的发展出现;原始社会末期
灿烂;商朝
丰富:西周
手
工
业
第17页共85页
陶瓷业也很发达(商朝)
玉器制造业兴盛
农商周时具备五谷;已知选种、施肥、治虫害;
业西周时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畜养家畜、家禽,建有牲畜圈栏,商王室贵族还
牧有牧场
业
商繁荣
业
二、奴隶的生活悲惨
1.奴隶的地位低下。
第18页共85页
3.更糟的是奴隶主用奴隶做贡品或殉葬品.
三、夏、商、西周时的奴隶制文明的高度
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基础上
的.
[难点解析]
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确实是一
个灿烂的文明?你怎么看?
在商代,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可以组织
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
使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
脑力劳动,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明成果.所
以说是较原始社会的进步.但是这种文明
第19页共85页
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命运基础之上
的文明。
[重点考点]
1.青铜器出现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灿烂
时期是在(商朝).
2.世界上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3.三星堆文化代表作品是(青铜面具,大
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文化的发源
地是(成都平原)。
4.商代奴隶的悲惨生活特征是什么?
(奴隶地位低下,没有人身自由)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20页共85页
[知识要点]
一、春秋争霸
1.背景:①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②诸候不听从天子命令,天子反而依
附强大的诸候
③诸候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争当霸主
2.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a、齐桓公首先称霸原因:
①齐国盛产鱼盐,齐国充分利用丰富的
资源优势发展经济。
②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并组建强大
军队。
第21页共85页
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号令诸候。
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
一位霸主。
b、晋楚争霸-一城濮之战,晋文公成为
中原霸主。
3.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小诸候
国被消灭了,出现了较大诸候国,历史逐步
走向统一。
二、战国兼并
1.战国七雄的形成:秦、齐、楚、魏、赵、
燕、韩
①组合:晋分三家(韩、赵、魏)
②特征:七雄并立
2.著名战役:
第22页共85页
■
桂陵N战(齐魏)马陵之战(齐魏)
长平之战(秦赵)东方六国无力抗秦
3趋势:
春秋诸候林立--一战国七雄并立一--秦
一统天下
[难点解析]
1.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
共同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的霸业政治是在以变求强
的争霸过程实现的。各大国为谋求霸政而
改革,因改革而富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
进步。齐国和晋国都通过改革迅速致强。
2.了解本课涉及之成语故事
纸上谈兵-长平之战;围魏救赵-桂陵之
战;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第23页共85页
1.春秋时,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2.春秋时著名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
3.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①齐国盛产鱼盐,齐国充分利用丰
富的资源优势发展经济。
②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并组建强
大军队。
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号令诸候。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城
濮之战)。
5.(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抗秦,
后相继被秦所灭。
第24页共85页
[知识要点]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广
泛使用。
牛耕出现也在春秋时,战国时期推广。
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
*
问O
二、著名的都江堰一一水利工程
1.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
2.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3.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商鞅变法:
第25页共85页
②奴隶主改变剥削方式,出租土地,
转化为地主。
2.目的: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发
展封建经济。
3.时间:公元前356年。
4.支持人:秦孝公。
5.主持人:商鞅。
6.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
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7.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
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
第26页共85页
8影响: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封建
制度。
其它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起来,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了。
[难点解析]
L说一说,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为什么
能很快推广?
一是铁农具比石农具和青铜农具更坚硬
和普遍,二是当时冶铁
工业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第27页共85页
一切变法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
实施变法的人生与死,一切变法的成功或
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生与死,
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
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封建国家。
[重点考点]
1.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结果。(见知
识要点)
2.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
度从此确立起来了。
3.(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
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第28页共85页
4.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
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知识要点]
项目成就
文字甲骨文(商)一金文(商周)一大篆(西周)
演变竹书和帛书(战国)
天文夏(日食)商(日食月食)
历法①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
朝
②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
个月,
第29页共85页
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
个月。
③战国时人们订出一年24个节气。
医学扁鹊三治法(按摩,针刺,汤药),四诊法(望,
闻,问切)
乂字屈原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音乐钟鼓之乐-一一编钟
[重点考点]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
始的,因为商朝出现了甲骨文,已经具备
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
的文字。
2.(商朝)时,我国的历法逐渐完备。
第30页共85页
3.一年有24个节气,是(战国)时人们订
,.一,
出的。
4.(屈原)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叫楚辞,
代表作是《离骚》,是一首千古传诵的抒
情长诗。
5•春秋时,我国盛行(钟鼓)之乐,反映我
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
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
6.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来源于(夏朝)。
7.(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
字。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知识要点]
第31页共85页
1.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
2.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政治主张:提出〃仁〃的学说,主张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主张:〃因材施教〃。〃温故知
立匚〃
<JvTo
孔子是大教育家,后人称他为〃孔
圣人〃
3.弟子们整理、记录孔子言论,成书《论
语》
4.晚年著书《春秋》
5.孔子学说地位:
第32页共85页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
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后世影响极大。
二、思想家老子
1.春秋晚期楚国人。
2.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3.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4.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三、战国时〃百家争鸣〃
姓时期学派主要思想
名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
孟战国儒家
争;主张
子
第33页共85页
1
仔i.,1入1”方二
用〃仁政〃治国,实行轻徭薄
赋;提
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战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
子争。
庄战国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子
韩战国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
非
子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孙春秋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武末
[难点解析]
第34页共85页
L孔子说〃学而识习之,不亦说乎?;知
/人〜、工.、A.R”.•*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吾
师焉〃孔子这三段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
或指导?
孔子的这三段话教育我们对学过的
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
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有老
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才能学有
所成。
2.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
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吸收用?
孔子〃仁〃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
子关于教育的主张,老
第35页共85页
I*
*AI
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
能够互相转化;墨子的兼爰和非攻;韩非子
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3.你怎么理解〃百家争鸣〃
每位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已见,彼此辩驳.例
如,关于战争,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孟
子则不加区别地反对一切战争。关于治国
方法,孟子倡导〃仁政〃治国,庄子提出
〃无为而治〃,韩非子则主张法治。
4.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
7
rTo•
韩非的主张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
益和要求,为结束诸候割据,建立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
第36页共85页
.
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
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重点考点]
1.孔子的政治主张是提出(仁)的学说,
主张(为政以德,仁者爱人);教育主张
是(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2.(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是(封建文化)
的正统思想。
3.(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一
切事务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
转化。)
4.(孟子)主张用仁政治国;(墨子)主
张兼爱、非攻;(庄子)主张顺其自然,
第37页共85页
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出建
7仆、'工.一•4/F尸_•w
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知识要点]
一•秦统一六国
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
建立:秦朝(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都城:咸阳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的中
央集权制度.
第38页共85页
思想上: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统一东
南、岭南、开发南疆、修灵渠。
三,秦朝疆域图示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四、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难点解析】
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示.
第39页共85页
2.讨论秦始皇在历史上的作用,说一说在
你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影视剧
中秦始皇与历史上秦始皇有何差别?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
国,结束了诸候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
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
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民族之间的经
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
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在我国历史
上作出过重大贡献,产生过影响的皇帝。
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
第40页共85页
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影响了生产生活,
w
/人〜、、工.,q,
他还制订了残酷的刑法,使人们生活在水
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
虚构成份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
两者差别很大。.
[重点考点]
1.秦灭六国,建立秦朝的时间是(公元前
221年)。
2.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定全国统一使用
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铜钱)。
3.秦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
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第41页共85页
.
4.秦始皇进行〃焚书坑儒〃是接受(李斯)
的建议。,
5.秦始皇进行〃焚书坑儒〃目的是什么?有
什么危害?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危害:
钳制了思想推残了文化.
6.简述秦朝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主要表
现?
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
权。中央政府设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受中央政府控制。
7.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见知识要点)
第42页共85页
[知识要点]
一、秦的暴政:
(1)繁重徭役:修阿房宫、骊山陵墓、
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
三百万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
遭到严重破坏。
(2)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交
国家。
(3)残酷的刑法:人民动不动就受到严刑峻
法的处治。
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
第43页共85页
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农民
起义。
直接原因:征发渔阳误期。
2.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
领导人:陈胜、吴广
地点:大泽乡
3.起义经过
①在陈建立政权②进攻咸阳
4.结果:失败。
5.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
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
抗残暴的统治。
三、刘邦项羽起义.
第44页共85页
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大败
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灭亡。
(2)楚汉之争(公元前207—前202
年)一一争夺帝位。
四、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
西汉,定都长安。
[难点解析]
1.本课线索:
秦的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起
义刘邦项羽起义,推翻秦
朝楚汉战争刘邦建立西汉。
2.秦末农民起义得到天下人响应,说明了什
么?
第45页共85页
3.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
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你们战争就不
会爆发。〃对吗?请评述这种观点
是错误的。
因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
的暴政。它主要表现在:(1)秦始皇广建
宫殿陵墓(2)繁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
(3)严酷的刑法,有族诛和连坐。(4)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以上几点表明了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途中遇雨而误期,只是战争爆发的偶然
表象。因此I如果陈胜
第46页共85页
I*
*AI
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
雨,秦末农民战争也会爆发,只不过是时
间上的迟早问题。
[重点考点]
1.秦朝的暴政有哪些?(繁重的徭役,沉
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
2.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秦的暴
政激起农民反抗)
3.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结果、意
义?(见知识要点)。
4.项羽破秦的重要战役是(巨鹿之战),
这是推翻秦王朝的最关键的战役。
5.西汉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公元前202
年,刘邦)
第47页共85页
,/!..•.
工
•♦711\/国
6.刘邦项羽领导的两支起义军在斗争的
前期是(农民起义)战争,后期是(争夺
帝位)的战争。
7.最后推翻秦王朝的是(刘邦)领导的起
义军。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知识要点】
1.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吸取秦亡的教
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文景之治
(1)奖励农桑
(2)提倡节俭
第48页共85页
作用:使汉朝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汉
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3.汉武帝的大一统。
(1)原因:
客观上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主观上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⑵措施:
政治上:削减诸候权力(主父偃),加
强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需术〃(董
仲舒)
设立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把儒
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第49页共85页
期
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盛世。
4.西汉灭亡:公元9年。
5.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难点解析]
1.比较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已陵墓
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再对比
一下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
里面犹如堂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预修陵
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对比二人的作为,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
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
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
民,反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第50页共85页
■
,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
人Xi
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
减轻兵役,徭役,社会经济而得到恢复和
发展。
2.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
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下马陵〃,
武帝在那下马说明了什么?
说明武帝对董仲舒的怀念和敬重。
【重点考点】
L〃文景之治〃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
文帝景帝在位时重视发展生产,奖励
农桑;还提倡节俭并以
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实行仁政,因
此出现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的局面。
第51页共85页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董仲
舒)提出来的。为推行儒学教育,在中央
设立(太学),学习《四书》《五经》。
3.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削藩〃建议的
是(主父偃)O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知识要点]
L农业的进步
(1)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2)农业耕犁:安装了犁壁。
楼车:播种工具。
第52页共85页
(3)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
耕作方法。
(4)农作物,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桑
麻广泛种植。
2、手工业进步
(1)丝织: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2)冶铁: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
铁工具-一水排。
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出现专业商业区
----市
4、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和地方铸币权收归
中央,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
上的大一统。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53页共85页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秦汉时,匈奴壮大,经常袭扰掠夺
汉境财物。
(2)匈奴首领称为〃单于〃
2、汉朝对匈奴的政策
和:西汉初期、国力贫弱、限于国力、
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
战: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的骑
兵队伍,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
取了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区。
3、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公元前U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
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羟过漠北战役的沉
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第54页共85页
(1)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同西汉订立友
好盟约。
(2)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
(3)王昭君请嫁匈奴。
(4)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和亲,为汉匈
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
贝献。
【重点考点】
lo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
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是什么?
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政
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
武力反击,这种政策的变化自然与汉武帝
第55页共85页
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
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与否是
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国力
强盛,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
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2。比较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
不同?
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在匈强汉弱形势
下的妥协政策,是被迫的。昭君出塞是西
汉政府善意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民族是目
的,无论从政府还是本人来讲,都是主动
的。
[重点考点】
1.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56页共85页
■
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经
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
央;军事上反击匈奴;思想上实行〃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
2.统一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冒顿)
单于。
3.汉武帝时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及河
西走廊)地区。
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
霍去病)反击匈奴。
5(汉元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归汉,
与汉和亲。
6.昭君和亲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汉匈
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
贡献。)
第57页共85页
第・15课孜通茜域和丝绸之路
N/-"「*-4二*■:»不2•,=,产-------------
/>,'、1*「一\«•x•J
[知识要点]'"
1、张骞通西域
(1)第一次,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
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
西域,目的是建立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
后西域各国纷纷归汉
(3)西域都护设立,管理西域事物一一公
元前60年,西汉设立。从此西域地区(今
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第58页共85页
交流物品:中国的丝绸、瓷器、西域各国
的奇珍异玉。
作用:沟通了东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
经济的发展。
(2)海上丝绸之路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经营西域三十年。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使
臣安敦访问洛阳。
[难点解析]
第59页共85页
■
1.议一议,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
有什么影响?这条东西通道在我们今天
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或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的促进了东西方
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
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
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对外
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
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2.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了许多汉
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
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
汉代的钱币、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
什么?
第60页共85页
: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
/K<V.;.、4L•*
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
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出汉代丝织
品、钱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了当
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
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重点考点]
1、新疆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公元前60)年。
当时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事务。
2、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从长安出发,
经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的大秦)o
第61页共85页
3.开通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张骞)。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知识要点]
发明创创作人及时间成就地位或作用
作
纸的发西汉早期用麻做纸是我国人民对世界
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文化
术的巨大贡献
《九章东汉其中某些内容在当
算术》时具
有世界先进水平
第62页共85页
《伤寒东汉末年:全面阐述了中医理
杂病论》张仲景〃医圣〃论和
治病原则
麻沸散东汉末年华佗是世界医学史上的
创举
地动仪东汉前期张衡世界上公认的最早
的地震
仪器.
[重点考点]
1.我国的造纸术是(西汉早期)发明的。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2.医圣是(张仲景)。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知识要点]
第63页共85页
领成果内容地位价值意作者
域义时代
史《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是我国第一西汉
学记》武帝时期的史事部纪传体通司马
史迁
思《论批判了鬼神东汉
想衡》思想王充
奏丘武士、陶马、战车是世界艺术
术马俑宝库中的璀
璨明珠
宗佛教人死后能够转生来影响文化西汉
教世今生如果能忍受末年
苦难,来世可以得传入
到幸福
第64页共85页
宗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影响文化东汉
教制丹药,以求得道张陵
升仙(之
—)
[难点解析]
佛教道教在我国得以发展的原因:
佛教主张今生忍受苦难,麻痹了人民思
想,对统治者有利,因此很快得到封建统治
者的提倡与扶持。
道教思想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
不老的欲望,统治者用道教统治人民,允许
各地建立道观。
[重点考点]
第65页共85页
1.《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
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作者(司马迁)。
2.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西域传入。
3.(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
璀璨明珠。
第18课三国鼎立
[知识要点]
L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
础
时间:200年
双方:曹操对袁绍。
第66页共85页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2.赤壁之战---形成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形
势。
时间:208年
双方:曹操对孙刘联军
经过:诈降,火烧战船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
口
操4
3.三国鼎立形成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
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
蜀定都成都
第67页共85页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
吴定都建业,
4.三国发展生产
魏--兴修水利
蜀一一一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全国
吴---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
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出使夷洲(台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
[难点解析]
L比较战前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再
分析一下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你
能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第68页共85页
战争之前,袁绍拥兵十万,曹操却只有三
人XL.\,
四万,袁绍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但他却
因此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拒绝采纳谋
士的正确建议,谋士许攸看出袁绍必然失
败,投奔了曹操,曹操虽然兵力上处劣势,
但他善于用人,不仅屈尊出迎许攸,而且
采纳了许攸的计策,派兵袭击了袁军的囤
粮处,烧掉其全部粮草.袁军没了粮草,军
心动摇,,曹军乘机发动进攻,袁绍只能自
食其果,败逃河北了。
2.你认为孙刘联军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天意
吗?对于那天晚刮东风你怎么看?
古人所说的〃天实为之〃把孙刘联军战
胜曹军归结为天意,那是一种迷信说法。
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
第69页共85页
・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
/人〜、<1.、q.r、•w
±,很多人得了传染病,这就埋下了失败的
祸根。
至于赤壁之战当晚刮起东风,为孙刘联
军火攻曹操提供了方便条件,这有两种看
法:一是诸葛亮周瑜等懂得气象知识,选
择了刮起东风的一晚前去攻曹营,二是那
晚刮东风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曹军的失
败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交相作用的结果,而
必然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导致曹军失败的
主要原因。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和发展趋势
赤壁之战后,曹操被迫退据北方,重新积
聚力量,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势力得到巩固.
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后又得四川,
第70页共85页
这样三个军阀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小、X.—Lw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各自称帝.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了。并存的三个政权,为战胜
对方,各自采取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
施,这就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重点考点]
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战役是(官渡
之战)
2.形成三国鼎立形势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3.三国鼎立形成的时间、建立者、国号、
都城(见知识要点)0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识要点]
第71页共85页
26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
朝,定都洛阳,史称
〃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
316年西晋灭亡(匈奴人所灭)
317年司马睿建东晋,定都建康
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
灭亡
2.少数民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
羯、氐、羌五个。
作用: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3j肥水之战(前秦东晋)
(1)时间:383年。
第72页共85页
(4)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
鞭断流。
(5)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
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4.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
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北方人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
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
定。
第73页共85页
一成就:(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2)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3)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
也得到推广。
(4)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难点解析]
1.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
时间?
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西晋的统
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
行,在位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
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
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
第74页共85页
,的压迫,民族之间音在着矛盾,少数民族
利用西晋内乱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
的统治。
2.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奏方面来看,前秦的军队成份复
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它民族
不满前秦氐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
摆脱氏族贵族的统治.秦军中的汉人更希
望东晋的汉族军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
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
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
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第75页共85页
3.《宋书》里描写白勺南朝的江南与司马迁
/人〜、、工.•AJF二•w
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不同?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
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
也很低。《宋书》所描写的江南非常富饶,
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
口的需要,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这里
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
逐渐得到开发。
[重点考点]
1.东汉末年,内迁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
的内迁有什么历史作用?
(匈奴,鲜卑,羯,羌,氐促进了北方的民
族大融合)
第76页共85页
2j肥水之战的作战时间,作战双方、结果、
意义和影响。
(383年,东晋与前秦,东晋打败前秦,是
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前奏统治瓦解,
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3.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的
原因有哪些?有什么重要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花园装修合同范本
- 《锦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借贷合同范本u
- 劳动合同范本陕西
- 传销性质合同范本
- 产品销售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授权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招聘笔试真题
- 上海货物短途运输合同范本
- 2024年温州苍南农商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加强锻炼预防疾病主题
- 心衰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Ppt
- 2023学年、2024学年临平区公办学校校方责任险投保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 桥梁施工案例分析
- 物流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 2024家政行业现状分析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路径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ZJ50钻机用户手册
- 大雁山隧道出口水泥罐缆风绳安装方案
- CREO基础培训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