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过过过(部编版)(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关测试(本试卷共24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卑劣(liè)

丰硕(shuò)

携手(xié)

出类拔萃(cuì)B.湛蓝(zhàn)

领域(yù)

诬蔑(miè)

自甘堕落(duò)C.头衔(xián)

蛮横(hèng)

狡辩(jiǎo)

彷徨失措(fáng)D.萦绕(yíng)

赋予(fù)

烦琐(suǒ)

一劳永逸(yì)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恐怖调零署名名人逸事B.和蔼襁褓趋势挑拨离间C.挚爱卑鄙绚丽豁然开朗D.拙劣枯燥纳闷阳奉阴违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的梦想﹣﹣这些卑中至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需要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A.匮乏深远而且 B.匮乏远大乃至C.贫困远大何况 D.缺憾长远乃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是我的莫逆之交,今天他有困难,我岂能袖手旁观?B.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要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D.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二八原则”的简单定义是:花百分之二十的力气,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应用“二八原则”时,一般分四步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①果断行动,不必纠结是否已经有完美的方案②在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后收手③明确你要在什么事情上达成什么效果④确定达成既定效果最重要的行动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二、语言表达(4分)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子默写(9分)8.诗文名句积累。(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5)晏殊在《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6分)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9.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4分)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10.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2分)五、现代文阅读(23分)议论文阅读。(8分)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1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限12个字以内)(2分)1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1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记叙性文章阅读(18分)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毕淑敏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壮士婉拒我不要钱,只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壮士得了书后,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时间紧迫,荧荧灯火下,抄书人急速依样画葫产地描了下来。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着,竟是不能用的。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的离奇,谁敢用它在病入身上做实验呢?壮士欲再去借来重抄,孰料富豪家失火,所有藏书化为灰烬。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组父。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曾祖说,正是。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了。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祖父随手点了甲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侯,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造化弄人,不久,远方发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同古简完全吻合,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烟消灰灭,毫无价值。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书吗?我问。没有。朋友答。我叹息说,如果祖父当初选择了乙书,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啊。朋友说,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已经足够。(选自《毕淑敏散文集》)14.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认真梳理后将下面空缺的情节用四字短语补充完整。(6分)15.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富有深意,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品析。(4分)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16.祖父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并归纳。(4分)1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句话的理解。(4分)【链接材料】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使中国水稻亩产从1964年的200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1065.3公斤,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新华网评)六、诗歌鉴赏(4分)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下列小题。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①水开。春风断桥②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注释:①(蘸)zhàn。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18.“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2分)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七、课外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注],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有删改)【注释】抚按:官职名。20.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苛政猛于虎也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达于汉阴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立捕治之(2)咸言中牟治行无双(3)御史以闻

(4)明年卒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2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幼学执敏置诸狱。(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八、作文(50分)24.作文“宽”即打开人生格局,“容”乃采撷智慧美德。只有让“宽容”与成长携手,年少的你才能用“宽容”的音符奏响青春最美的和弦!请将“宽容若在,__________”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②除诗歌、戏曲外,文体不限;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以上。过关测试(本试卷共24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卑劣(liè)

丰硕(shuò)

携手(xié)

出类拔萃(cuì)B.湛蓝(zhàn)

领域(yù)

诬蔑(miè)

自甘堕落(duò)C.头衔(xián)

蛮横(hèng)

狡辩(jiǎo)

彷徨失措(fáng)D.萦绕(yíng)

赋予(fù)

烦琐(suǒ)

一劳永逸(yì)【答案】C【解析】C.彷――páng,故选C。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恐怖调零署名名人逸事B.和蔼襁褓趋势挑拨离间C.挚爱卑鄙绚丽豁然开朗D.拙劣枯燥纳闷阳奉阴违【答案】A【解析】A.调零――凋零,故选A。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的梦想﹣﹣这些卑中至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需要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A.匮乏深远而且 B.匮乏远大乃至C.贫困远大何况 D.缺憾长远乃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第一个空,“匮乏”缺乏,贫乏,困乏,多用以指物资;“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缺憾”指不够完美、令人遗憾之处。联系后面的句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可知,此处语境是指物资缺乏,故选“匮乏”。第二个空,“深远”“远大”“长远”三个词中,与下文中“梦想”搭配恰当的应该是“远大”。第三个空,“而且”“何况”“乃至”都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一般“而且”使用的时候前面应有“不但”;“何况”是分句间的递进;词语的递进应该用“乃至”。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B与之一致。故选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是我的莫逆之交,今天他有困难,我岂能袖手旁观?B.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要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D.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答案】C【解析】A.袖手旁观:意思是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使用正确。B.针锋相对: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使用正确。C.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含贬义,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D.周而复始:意思是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使用正确。故选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答案】A【解析】B.两面对一面的问题,删除“能否”;C.“防止”与“不”重复,删除其一;D.缺宾语,句末加“的号召”。故选A。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二八原则”的简单定义是:花百分之二十的力气,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应用“二八原则”时,一般分四步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①果断行动,不必纠结是否已经有完美的方案②在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后收手③明确你要在什么事情上达成什么效果④确定达成既定效果最重要的行动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答案】B【解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要注意逻辑顺序:先明确达成的效果,再确定达成效果的行动,然后去行动,最后获得效果收手。所以选B项。二、语言表达(4分)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倾听是划破夜幕的流星,能给我们带来希望;

倾听是一朵不败的花,能绽放出生命之蕊。【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注意句式为:倾听是……,能……,修辞手法为比喻。示例:倾听是黑暗中的光亮,能点燃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倾听是一缕阳光,能驱赶人们心中的严寒。三、句子默写(9分)8.诗文名句积累。(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诗经·蒹葭》)(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5)晏殊在《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在水一方

(2)波撼岳阳城

(3)白云千载空悠悠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6)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解析】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撼、淤、泥、濯、清、涟”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四、综合性学习(6分)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9.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4分)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10.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2分)【答案】9.⑴“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⑵“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10.⑴激扬青春,放飞梦想!⑵亲近自然,拥抱青春!【解析】9.本题考查邀请词。邀请别人时,说话一定要客气委婉,恰当地使用敬辞和谦辞,“邀请您务必参加”的说法太生硬了,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寒舍”是谦称自己的家,应改为敬辞“贵府”。10.本题考查拟写宣传口号。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所拟写的宣传口号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注意本题要求采用对偶修辞。本次班会活动的主题是“激扬青春”,首先要弄清青春的特点,青春对人生的意义以及在青春时期应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等。其次拟写口号时,语言简洁凝练,运用对偶(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的修辞,如“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等。五、现代文阅读(23分)议论文阅读。(8分)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1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限12个字以内)(2分)1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1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答案】11.读书需要循序渐进12.乙13.示例: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一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循序渐进的阅读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述一致,所以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解析】1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可提取第一段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一句概括为答案,即“读书需要循序渐进”。12.乙处说法不严密,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13.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所给句①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一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循序渐进的阅读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述一致,所以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记叙性文章阅读(18分)人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毕淑敏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正欲大展宏图之际,曾祖将他叫了去,拿出一个古匣,对他说,孩子,我有一件心事,终生未了——早年间,江南有一家富豪,酷爱藏书。他家有两册古医书,集无数医家心血之大成,为杏林一绝。富豪视若珍宝,秘不传人。后来,富豪出门遇险,一位壮士救了他的性命,富豪感恩不尽,欲以斗载的金银相谢。壮士婉拒我不要钱,只想用你的医书救普天下人的性命。富豪想了半天,说,我可以将医书借给你三天。壮士得了书后,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时间紧迫,荧荧灯火下,抄书人急速依样画葫产地描了下来。谁知,抄好的医书拿给医家一着,竟是不能用的。医家以人的性命为本,这种在匆忙之中由外行人抄下的医方,讹脱衍倒之处甚多,且错的离奇,谁敢用它在病入身上做实验呢?壮士欲再去借来重抄,孰料富豪家失火,所有藏书化为灰烬。从此这两册抄录的医书,就像鸡肋,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组父。祖父说,您手里拿的就是这两册书吗?曾祖说,正是。祖父说,您是要我把它们校勘出来?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但工程浩大,你这一辈子,是无法同时改正两本书的。现在,你就从中挑一本吧,留下的那本,只有留待我们的后代子孙了。济世救人的功用也是一样的,祖父随手点了甲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同一方未知的领域,同一个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到了祖父垂垂老矣的时侯,他终于将那册古书中的几百处谬误全部订正完了。人们欢呼雀跃,毕竟从此这本伟大的济世良方可以造福无数百姓了。但造化弄人,不久,远方发掘了一座古墓,里面埋藏了许多保存完好的古简,其中正有甲书的原件。人们迫不及待地将祖父校勘过的甲书和原件相比较,结果同古简完全吻合,祖父用毕生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又在瞬忽之间烟消灰灭,毫无价值。古墓里出土了乙医书的真书吗?我问。没有。朋友答。我叹息说,如果祖父当初选择了乙书,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啊。朋友说,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已经足够。(选自《毕淑敏散文集》)14.本文情节一波三折,请认真梳理后将下面空缺的情节用四字短语补充完整。(6分)15.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富有深意,请联系上下文加以品析。(4分)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16.祖父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并归纳。(4分)1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对“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句话的理解。(4分)【链接材料】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使中国水稻亩产从1964年的200公斤增长到2018年的1065.3公斤,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新华网评)【答案】14.请人抄书曾祖传书祖父校书15.“目光炯炯”写出了曾祖父对祖父的期待、信任和鼓励之情;也是祖父历尽辛苦校书的原因和动力。16.祖父是一个有着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求真务实的态度、不计得失名利精神的人。17.“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通近它的真实。”告诉我们学习、工作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倾尽全力投入到其中去,那么我们每前进一步就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坚持到最后,我们收获的就是胜利。袁隆平多少年来如一日,不畏艰难,孜孜以求,最终出了成果,为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正说明了这一点。【解析】1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用四字短语作答。题目中的第一空可结合“壮士得了书后,急如星火地赶回家,请来乡下的诸位学子连夜赶抄医书”这一语句概括;第二空可结合“曾祖说,我希望你能穷毕生的精力,让它死而复生”这一情节概括;第三空,可结合“祖父没有辜负曾祖的期望,像盲人摸象一般地摸索,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叙写的内容进行概括。据此概括作答。15.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曾祖的话说到这里,目光炯炯地看着祖父”中的“目光炯炯”的意思是“两眼明亮有神”,通过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曾祖父对祖父校勘医书的期待和信任,也饱含了曾祖父对祖父的鼓励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祖父后来辛苦校勘医书的原因和动力。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6.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首先,从文章的开头就直接交代了“祖父小的时候,很聪明,也很有毅力,学业有成”的一个人;之后,接受了曾祖父交给他的校勘医书的任务后,“祖父的一生围绕着这册古医书旋转,从翩翩少年一直变作鬓发如雪”,对于“册页上临摹不清的药材图谱,他亲自到深山老林一一核查。无法判定正误的方剂:他采集百草熬药炼成汤,以身试药,几次昏厥在地。为了一句不知出处的引言,他查阅无数典籍……”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有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尝试的人;从“祖父说,对我来讲,甲书乙书是一样的。我用一生的时间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这已经足够”又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个“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人。据此概括作答。17.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语句“人只要全力以赴地钻研某个问题,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逼近它的真实”中的“真实”是指事物的真相、目标等,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上,只要向着自己的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每前进一步就向成功靠近了一步,经过不断地努力,最终就能无限地接近或实现自己的愿望。正如材料中的袁隆平一样,几十所如一日,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此理解作答。【点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人物的具体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描写人物所使用的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文章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方面分析;更要抓住文章中抒情和议论语句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六、诗歌鉴赏(4分)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下列小题。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①水开。春风断桥②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注释:①(蘸)zhàn。②(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18.“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2分)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8.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19.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解析】18.考查诗句中的语言。“蘸”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开得繁密程度,写出了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的惊喜心情。答效果时最好答出所表达的感情。19.考查思想感情。此诗抒发了热爱大自然,喜欢美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惊喜的心情。答题时注意从分析诗句入手。比如“双飞燕子几时回”,诗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着含泥的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点睛】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七、课外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注],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有删改)【注释】抚按:官职名。20.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苛政猛于虎也C.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达于汉阴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立捕治之(2)咸言中牟治行无双(3)御史以闻

(4)明年卒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2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幼学执敏置诸狱。(2)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答案】20.A21.(1)治:惩治,治罪。(2)咸:皆,都。(3)闻:使……听到。(4)卒:死。22.C23.(1)幼学逮捕施敏,把他关在监狱中。(2)幼学大力推行治理荒灾的政令,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解析】20.例句“言于抚按”中“于”意思是“向”。A.于:向;B.于:比;C.于:在;D.于:到。故选A。2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咸”,古今异义,都;“闻”,使动用法,使……听到。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C.表述有误,根据文中语句“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可知,是御史的儿子为他争辩,从“乃已”可知没有上报。故选C。23.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句(1)重点词语:执,逮捕;置,放。诸,之于。句(2)重点词语:举,推行;活,使……活下来;奇,零头。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选自《明史》

作者:张廷玉

年代:清参考译文:陈幼学,字志行,是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予确山县知县。在治理方面致力于施惠百姓,积存粟米二千石用来应对灾荒,开垦荒田八百多顷。给贫民提供五百余头耕牛,核实曾被黄河水淹没的土地一百三十多顷分给百姓耕种。布政使刘浑成的弟弟烂成,伙同小妾杀死妻子,陈幼学依法治罪。代理太仆卿陈耀文的家人犯法,陈幼学立即将他逮捕治罪。汝宁知府丘度担心幼学惹上祸端,请求巡抚、按察使,调幼学到中牟县。秋季果实成熟时节,飞蝗蔽天:幼学组织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最终没有酿成蝗灾。县城旧有的土城,低矮并且已坍塌。供给饥民粟米,让他们修筑城墙。城墙修好了,百姓却没有劳役之苦。幼学疏通河流五十七,沟渠一百三十九,都引入小清河,百姓大大受益。给贫民提供牛种,贫妇提供纺车,数量是确山县的两倍。过了五年,政绩显著。因为不结交权贵,在考核官吏政绩时,掌道御史打算斥退他,御史的儿子争辩说:“儿自中州而来,人们都说中牟县令的政绩(治理水平)和人品天下无双,如今考核给予下等,为什么呢?”御史这才作罢。升任湖州知府,刚刚到任,就捕杀了横行霸道的恶奴。有个叫施敏的人是士族子弟,杨升是家奴,两人横行郡中。幼学逮捕施敏投入狱中。大雨下了一月,禾苗都被淹死。幼学大力推行治理灾荒的措施,救活饥民三十四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