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1页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2页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3页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4页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教学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内涵和具体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第二,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就;第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过程。引言部分:通过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说明了文革结束后,“左”倾思想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束缚还远远没有打破,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还没有新的突破。所以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倡导进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求打破精神枷锁。二是说明正是这次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精神枷锁,实现了思想解放,彻底从文革的消极影响中走出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今后走上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奠定了基础,也为教材的第一目内容作了背景铺垫。第一目伟大的历史转折本目教材集中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教材分四个方面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议教师简单回顾,在过去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在革命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就是在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基础上,才不断制定出正确的革命方针与政策,才能战胜各种强大的敌人。二,果断决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三,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战略决策,明确了党和政府今后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四,确定了党和国家在经济工作中的指导方针,即实行改革开放。(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教材最后对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指出: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建议教师适当结合“引言”与“历史纵横”中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这些正确决策的出台,也经过了一些曲折。第二目经济体制改革教材从工、农业两大领域概括地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及效果。建议教师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及目的进行适当解释和说明,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那些具体改革措施的效用。(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教材首先介绍了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和四川进行试点,内容是实行包产到组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然后揭示了其作用,使农民在生产和分配上有了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建议插入本目“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加以佐证。②在取得明显效果之后,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1980年党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从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广和普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③概述了农村改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④概述了为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在上层建筑方面所做的工作;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生产和经营的自主化,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和统一组织农业生产的领导机构人民公社已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1983年国家撤消人民公社,改设乡镇政府;撤销作为人民公社的村级机构──生产大队,改设村民委员会。(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教材首先明确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②教材在此分项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建议教师在此补充说明,上述仅是微观管理体制的调整,在经济宏观管理方面,改革措施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各自优势。在分配体制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建议教师在此结合教材本目的“历史纵横”中对旧经济体制弊端的介绍,让学生对新旧体制的差别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对改革措施作用的体会和理解。③教材最后综合概述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本目教材主要介绍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路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等问题。(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路的提出①背景:教材首先介绍了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遇到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国际上,苏、东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挑战。②提出:教材接着介绍了邓小平在关键时刻,排除阻力,把握方向。先后到南方几个改革开放较成功的省份视察,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教材在此介绍了为进一步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理论,对今后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明确指导,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长期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次会议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工作发挥了实际指导作用。此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2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年均9%的增长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并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三、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1.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专业色彩比较浓,涉及了许多经济学专业知识,对学生理解和接受都有较大的难度,建议教和学双方都做一些预先准备工作。教师在参考一些资料,提高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应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有关工具书查阅课文中所涉及频率较多的名词、概念等,以求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教和学的效果。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然后指出,虽然文革结束了,但是对文革后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探索,还要经过一个复杂和艰苦的过程。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由此导入本课。在讲解第一目关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建议教师说明,这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做出这样的决策,不要使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国后30年才找到这一正确方向,这样就会让人感觉代价太大了。实际上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八大上,都已做出了类似的决策(可对这两次会议的内容进行适当回顾),在一五计划期间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十年探索期间也是按照这一决策工作的,只不过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冒进的失误。只是到了文革期间,党的指导方针才从正确方向上发生偏离。这次做出这样的决策,实际上是又回到了正确方向上来。在讲解本目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历史伟大转折时,建议教师对转折含义作相应说明,增强学生对这一评价的认识。以下仅供参考:彻底结束了文革“左”倾错误的束缚,实现了党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在讲解第二目时,建议教师首先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目的进行解释和说明,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讲解本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对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解释说明。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为了反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建议教师对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弊端进行补充说明,加强对废除人民公社必要性的认识。(在上一课关于人民公社问题只是从宏观上揭示了其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失误,没有说明对其体制在农业生产具体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首先,“政社合一”,它是为集中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而设,但是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基本上没有实现以机械化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生产主要还是依靠农民的个体生产劳动,再加上农业生产过程的复杂性,这种体制显然就与其不相适应了,必然会造成长官意志和脱离生产实际的瞎指挥。其二,“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规模过大,不利于复杂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此外,公有化程度过高,不仅使个体农民脱离了对土地的所有权,就是村和合作社也实际上脱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结果,剥夺了广大农民和小规模集体的生产经营权。更深层次的影响还在于,广大农民不久前还沉寂在通过土地改革拥有土地的幸福中,突然间这种对土地的所有权被转移走了,必然造成农民心理上的巨大的失落感,再加上生产上也没有自主权,分配上平均主义泛滥,又必然造成他们普遍性地没有生产积极性。其三,“一平二调”,人民公社可以无偿地平调生产队的财产,可以无偿地平调生产队的劳动力,这更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和生产集体生产积极性的下降。以上这些,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发展缓慢,到1978年仍有两亿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在解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建议教师对其内含和成功所在进行分析,以增强学生对其认识。先要强调,这项制度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它把土地的使用权剥离后,以土地承包的形式还给了农民。在这一基础上,土地的经营权也自然地交还给农民。通过这一改革,使劳动者的责、权、利紧密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并没有破坏土地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而是把集体所有和个人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把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造,独具中国特色。在解读关于废除人民公社知识点时,建议教师将其废除的必要性做出更明确地说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土地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下放,生产经营权的下放,作为国家基层政权和生产组织单位的人民公社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此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由于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动,国家上层建筑也要进行与其相适应的变动。因此,国家必然要逐步撤销人民公社。在讲解知识点(2)时,应先向学生说明,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比农村改革复杂得多,但中心环节是如何增强企业的活力。这时教师可以引出疑问,难道企业不愿意多生产产品,不愿意多赚钱吗?作为企业怎么会没有活力呢?然后再从这里引出对过去我国经济体制弊端的适当介绍,让学生看到过去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的制约作用,以此来得出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的结论。关于过去经济体制的弊端,可以利用教材在“历史纵横”所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师进行适当解读即可,不必过分展开,以免影响主题。对具体改革措施的讲解时,建议教师在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方面可以适当从简,因为,这些措施对促进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所有制体制的改革措施上,因为这些措施对经济发展的有益作用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笔者提供一些拙见以供参考。从企业的生产主动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方面看,私营企业都要高于国有经济。这是因为私营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更加强烈,而且它要自负盈亏。另外,全面国有化,必然要牵扯国家对经济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关注企业效益,去介入企业的管理工作。而由于企业生产过程和市场的复杂性,政府的管理工作自然不可能做到准确到位,(实际上,国家和政府也不可能管得过来)从而影响到经济的顺利发展。从经济安全方面,国家管住大型企业,管住主导经济,整个经济就会安全。从社会主义性质来看,不一定全部公有才是社会主义,只要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掌握在国家手中,就能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总之,单一的公有制,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在讲解第三目时,首先指出,上述的改革措施,仅仅是政策层面,是不够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新的对策,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扩大,对世界经济发展成功国家经验的研究,随着我们对经济规律的新的认识,也使我们对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定了更高的目标。从十四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到一个制度创新的高层次改革阶段,由此而引入本目的学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不能因为实现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停止,还要长期继续深入下去。在讲解知识点(1)时,建议对“阻力”进行一定的解释: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在讲解本目知识点(2)时,建议教师引入对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区别等问题进行适当解释,以帮助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形成准确的认识。以下仅供参考: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需求强弱的变化来自然调整资源配置,实现推动和调节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市场供需强弱变化来影响商品价格和企业生产;它要求商品和投资市场是开放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自主的;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企业的发展归宿是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出现后普遍采用并逐渐完善的经济模式,因此,长期以来被人们习惯性地冠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别称。其实,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较早地采用了它,这并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代名词,也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实质上,它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要具备上述那些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决定它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而不是完全放任的市场机制。2.教学案例案例一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地农村改革以来,成就突出、变化巨大的示范典型(各地都有一些类似的示范村,示范乡),或邀请当地经历了改革前后变化整个过程,感受深刻的村民作主题报告,介绍农村改革的主要步骤,以及它所引起的每一步变化。还可以组织参观一些著名的乡镇企业,或对它们进行专题介绍(各地也都会有一些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著名企业或企业集团,如北京韩村河建筑集团,广东健力宝集团,浙江吉利汽车制造公司等)。案例二为增强学生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的体会,可以要求学生向他们的家人去询问有关的实例,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实际例证。如:在当时不仅重要商品要按国家计划进行,就是像火柴、铅笔、大白菜这些基本工农业产品,都要按计划进行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买,卖多少钱,也不能由企业决定,而要由其上级主管公司来确定。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使用什么设备,去哪里买原料,用多少工人,定什么样的工资标准等问题,也一概没有自主权,都要听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经济主管上级,不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企业,而是依照行政管理原则管理企业。企业只对上级计划负责,不考虑市场,价值与价格,成本与效率等经济因素。这样的经济管理怎么能出经济效益,而这样的经济体制怎么能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案例三在第三目教学中,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事先搜集一些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物证,如:粮票、布票、工业卷、副食品供应卡等,汇总后选择一些代表性较强的在课堂上展示。还可以演示当时居民排成长队,购买一些现在看来极其普通的日用商品的场面。还可以让一些学生向家人了解当时家庭消费品的简陋情况,选择几例比较精彩的在课上进行描述。四、问题解答【学思之窗】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解题关键: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思路引领:承包制的实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答案提示: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解题关键:掌握和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及其作用。思路引领: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中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制。答案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农村对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和城市中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在农村改革中,主要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城市中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主要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通过政企分开、简政放权,通过推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经济,通过改革分配制度等,调动了企业和领导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发展。学习延伸阅读以上材料,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解题关键:理解首先进行农村改革的必要性。思路引领:农业的地位、过去农村工作问题的严重性、农村改革未来的方向。答案提示: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农村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我们依然实行的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都十分落后,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此外,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还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开拓思路,探索新的改革措施。周平安北京海淀实验中学五、资料与注释1.原始资料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坚持“左”的政治路线,又提出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叫做“两个凡是”。我说过,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会承认“两个凡是”,因为那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按照“两个凡是”,我就不能出来工作,更不用谈别的问题了。我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九个月,即一九七七年七月才出来工作的,到那时我才能参加中央的会议。我出来以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当时有一些人抵制这个讨论。一九七八年六月我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了一篇话。以后我从你们那里访问回来,在东北三省沿途又讲这个思想路线问题。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讨论,到一九七八年底我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有农村政策、对外关系政策,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选自《一心一意搞建设》(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谈自己出来工作的心情和态度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7日,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在这次全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说:坦率地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坦言:“这是我的一种交心的话。”──选自《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八十年》中共中央党史教研部著盖军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XX年7月第1版邓小平对真理标准大讨论作的评价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他指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选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1994年10月第2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和意义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的战略目标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农民已经高涨起来的积极性就可能重新受到挫伤,已经活跃起来的农村经济就可能受到窒息。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力求做到,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满腔热情地、积极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生产服务,认真执行党的十二大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依靠八亿农民和知识分子,为建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新农村贡献力量,使农村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选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日通过的《中共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的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现在我国城市企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有一百多万个,职工共达八千多万人。仅城市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就在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这些情况表明,城市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八千多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就是说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具有决定性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而现有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在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选自《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形成新的认识,对推动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不等于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认识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开放,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显然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强。时间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时常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起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选自《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中共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邓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换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必须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而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制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选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XX年11月8日),《中国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我们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到了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经济高度发展了,物资极大丰富了,才能做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从以后的实践看,这条路线是对的,全国面貌大不相同了。──选自《一心一意搞建设》(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界定革命和改革的涵义,并强调坚持基本路线的重要性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选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课文注释“两个凡是”指一九七七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进行的一场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粉碎“四人帮”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推行并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邓小平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应该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党的工作。随后,他多次同党内同志谈话,说明“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同年九月十九日,他同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谈话时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毛泽东的顶礼膜拜使中国人不容置疑地把毛泽东的话当作最高标准。“两个凡是”则把这条标准推向至高无上的地步。中国人要前进,就必须解放思想,打破把毛泽东的话作为判断一切是非之准则的思维定势。胡福明,这位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任教于南京大学政治系的教师,在“两个凡是”发表不久,就在敏锐地思考:判断是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历史上也经常按照实践来修改自己的观点,怎么能搞“两个凡是”?胡福明经过认真思索,决定从正面立论,选择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理论武器。1977年7月上旬,胡福明开始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有关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不久,他就完成了躁动于腹中的《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一文。作了三次修改后,于9月寄给《光明日报》编辑王强华。真是英雄慧眼,《光明日报》决定采用胡福明的文章。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纯属胡福明个人的行动,后来竟酿成了震撼中国的大波。一个普通教师的手,首先牵动了历史的帷幕。几乎就在胡福明埋头按照王强华的意见修改文章的同时,远在北京的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也在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光明日报》社的总编辑杨西光知道此事后,决定把两篇文章合在一起,以胡福明的文章为基础,由孙长江进行一次大修改。文章的题目后来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上“唯一”两字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更加醒目了。文章最后经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胡耀邦亲自审定,于1978年5月10日刊登于中共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5月11日,《光明日报》以头版地位推出了酝酿9个月之久、反复修改多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新华社发了通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共分四部分: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3.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4.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一篇现实性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文章,实际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受到华国锋等的压制,但由于邓小平等多数中央领导人的积极领导和支持,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中央工作会议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这次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充分的准备。按照原来的设想,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华国锋于11月10日在中央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会议的三项议程是:(一)讨论如何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尽快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的问题,讨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两个文件。(二)商定1979、1980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三)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在宣布这三项议程的同时,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中央政治局决定,在讨论上面这些议题之前,先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从明年一月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思想。华国锋致开幕词后,许多同志对工作重点转移的提议热烈拥护。但与此同时,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纷纷提出当时党内外普遍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11月12日,陈云在东北组发言。他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一致主张,从明年起把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我完全同意中央的意见。安定团结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的事。干部和群众对党内是否能安定团结,是有所顾虑的。陈云指出,华主席说,对于那些在揭批“四人帮”运动中遗留的问题,应由有关机关进行细致的工作,妥善解决。我认为这是很对的。但是,对有些遗留的问题,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是需要中央考虑和作出决定的。对此,中央应该给予考虑和决定。例如:薄一波等61人被错定为叛徒集团问题;彭德怀的冤案问题;“天安门事件”错定为反革命事件问题;“中央文革”顾问康生的严重错误问题,等等。许多人又提出“一月风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等许多在“文革”中被颠倒了的重大是非问题。根据与会同志的愿望和提出的意见,中央政治局常委作了认真研究。11月25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在会上讲话,宣布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等九项重大决定。根据会议的进展情况和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从中央工作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应当放手让大家讲话,用以总结工作,肯定成绩,批评错误,分清是非。在这一精神和上述决定推动下,会议气氛更加热烈。围绕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这一战略任务,大家畅所欲言,对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陈云再次发言,就经济工作要从国情出发,克服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影响,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出建议。胡耀邦就彻底平反冤假错案,放手恢复老干部工作等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意见。胡乔木就少宣传个人问题提出了建议。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闭幕会,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在会上讲话,邓小平讲话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在讲话中首先对中央工作会议作了评价。接着,邓小平从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的问题: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的讲话是中央工作会议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12月15日,长达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十一届三中全会指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大贡献是:第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全党的根本的思想路线,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潮泛滥成灾,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盛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抛弃了。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又提出“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方针,造成新的思想禁锢。显然,不冲破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不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就不可能确立起来。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要继续打破林彪、“四人帮”的精神枷锁,同时要坚决克服权力过于集中的官僚主义,赏罚不明现象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以利于人人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全会提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第二,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中全会决定,鉴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提出从1979年起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对新时期的政治路线作了最新概括,这就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决策,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能否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能否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显著地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这是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大事,对于世界和平和进步事业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三中全会这一战略决策,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从1957年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并以毛泽东1957年作出的我国“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的正确论断为理论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状况和主要矛盾作了新的分析。为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肯定邓小平1975年主持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和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全会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肯定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会议认为,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大,必须永远废止。全会还对民主和法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认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第三,从封闭和固守成规转向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并确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重大战略方针,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和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改革的转变。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酝酿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1978年七八月间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和1978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计划会议。国务院务虚会初步讨论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改革开放的思想。1978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计划会议提出了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的思想,这就是:一是从上到下都要把主要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要从那种不计经济效果,不讲工作效率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经济规律办事、把民主和集中很好结合起来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上来。这“三个转变”的思想写进了提交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的《一九七九、一九八零两年经济计划的安排(草案)》中。在国务院务虚会和计划会议酝酿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并确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全会讨论了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和《一九七九、一九八零两年经济计划的安排》,正式确认要实现“三个转变”,并对如何改革、开放、搞活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会期间,有关部门提供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经济为什么能高速发展?》的专题资料,其中包括他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经验,作为借鉴。全会还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以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两国实行开放、引进的专题资料,作为参考。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全会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并指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全会提出,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全会提出的上述思想和措施,标志着改革开放方针的正式确立。三中全会提出的“搞活”经济的思想,表现在对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要搞活中国经济,首先必须搞活农村经济。为此,三中全会提出,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第四,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同时,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1978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决定人事问题。会议接受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许多同志的意见,通过以下一系列人事更动;设立中央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中央领导同志处理日常工作。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免去汪东兴的所有各项兼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的人事更动,为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组织保证。1980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中央政治局连续开了9次会议,主要议题是中央政治局准备向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事更动方案。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和决定,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得到确认,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肯定华国锋“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的同时,指出了华国锋的错误。决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改选华国锋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继续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规定取消党的主席、副主席的设置,只设党的总书记,并选举胡耀邦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华国锋仍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只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副主席,但就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邓小平就已经开始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变动华国锋领导职务后,邓小平没有担任党的主席或总书记职务,只担任了中央军委主席等职务,但他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核心人物不担任第一把手的职务,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特殊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中国走上并逐步开辟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改革开放改革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改革”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改革是指一切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水平和要求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终结果或多或少地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狭义的改革,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主要是指狭义的改革。对外开放,就是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政策,是对我国长期闭关自守造成经济社会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形势变化敏锐观察、正确把握的结果。(1)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世界,就其经济内容而言,客观基础在于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而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关系更加密切,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商品交换发展到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形成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体系。各国都已程度不同地卷入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都在利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今天,脱离国际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任何国家要发展经济都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2)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节约社会劳动;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效益;可以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技术基础上起步,加快现代化建设;可以有力地推进改革的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已成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基本国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党把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国民经济停止、倒退的局面虽已扭转,但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调整国民经济时,党中央特别重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整和改革。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天下不安,农民不摆脱贫困,就是决大多数人没有摆脱贫困。因此,党中央在领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中,首先推进农村改革,并且在农村进行了改革试验。小岗村的壮举1978年夏秋之交,百年未遇的大旱肆虐安徽,安徽省委号召全省人民“倾家荡产,奋力抗旱。”全省上下奋力拼搏,但在大自然的巨大灾害面前,人的力量仍显得那么微弱而有限,1978年全省粮食大减产已成定局。老百姓的吃饭将要发生问题。1978年9月1日,安徽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做出了“借地度荒”的决定,这使1978年遭到旱魔残酷蹂躏的江淮大地,在第二年夏收之后形势迅速好转。借地给农民的口子一开,就如“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直接诱发了农民大包干的浪潮。提起安徽省凤阳县,人们都知道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当时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1978年特大灾害后,凤阳人走四方更是达到了高峰,但有一群人不愿坐等饿死,他们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他们就是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个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召开了,会议主要是研究分田单干。他们采用了抓阄的方式,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艰难地迈出了分田到户的第一步。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初一步。在实行之初,遇到了重重阻力,邓小平给予支持。1982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得以正明。小岗农民走出了一条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之路。国有企业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针对国有企业缺乏自主权的情况,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等6个部委在北京、天津、上海3市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8家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进行了扩大自主权试点,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的一部分权利下放给企业。从1981年起,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广。放权让利工作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国营企业的活力。正是从向企业放权让利开始,逐步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门。以首都钢铁公司为例,公司在向国家确定了承包责任和义务之后,在企业内部实行了层层落实的管理政策,先把经济责任和义务及要实现的指标分解给厂矿、处室、车间。再把分解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落实到各个职工的工作岗位,从而层层、人人明确各自在经济上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冷拔车间过去为图省事,锻尖用的缝式炉往往停炉不停火,承包后,停炉就停火,节省了大量能源。机械厂以往把不好干的备件往外推,承包后,主动收回三十多万元的活。首钢用几年时间被改造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成了80年代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党在十四大提出的制度性创造。主要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又一项伟大创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走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曾用“异军突起”来形象地比喻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叛。在开拓市场方面乡镇企业煞费苦心。他们或瞄准市场缺口,靠新产品、新工艺往上冲,或高薪招来老技术工人、“星期天工程师”来指导企业,以求得一席之地。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乡镇企业的发展培育了农民一系列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促使农民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朝着工业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乡镇企业一个被人们认同的过程。以安徽省芜湖“傻子瓜子”经营者创业为例,在当时他作为个体户为扩大经营,从1981年9月开始雇工,1983年雇工增加到103人。小小的一颗“傻子瓜子”引发了不同认识的激烈碰撞。有人认为雇工就是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必须采取限制措施。也有人分析了1982年“傻子瓜子”总收入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傻子瓜子”经营者并没有全部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个人所得、雇工工资、上交国家税分别占总收入的44.6%、12.1%、43.3%,他所雇佣的工人的收入比国营企业职工的收入要高得多。还有人指出他办私营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芜湖一下子涌现出近60家瓜子企业,成为全国有名的“瓜子城”。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了几年的酝酿才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它的成功经验,农村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几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也已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活跃局面。但是改革是初步的,进一步改革是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集中的地方,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坚决、系统的进行改革,繁荣经济,才能适应新形式,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只有有效的改革经济体制,吸收新科技成就,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才能适应世界的挑战,更好的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计划经济体制就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且几乎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排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首先集中在政府手中,然后由政府根据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逐级向下分配,最终跟着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分配到各个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国家经济管理机构改革等方面正在不断建设与完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在90年代以来,加强了各类企业法规的建设,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对1994年实施的《公司法》的修定。中国的企业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中国的财政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两方面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是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变化反映原来“统收统支”和财政单纯“出纳”角色的改变,国家70年代末开始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了利改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进入90年代,决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政府不再直接敢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依法照章纳税。随着国家与国有企业关系发生变化以及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的税制进行了两次较大改革。1983-1984年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建立和完善其他税种(如开征土地增值税)。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实施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地方必要的支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体制也从计划经济下的体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转变。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期,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恢复或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其他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陆续建立,奠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构架。1994年,针对金融秩序混乱及通货膨胀严重的状况,金融领域推行了几项重大改革,包括加快人民银行改革,实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改革汇率与外汇制度,加快金融立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等相继出台。1994年的改革推动金融体制加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同年11月召开全国金融会议,决定三年左右时间彻底改革金融系统。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城镇工薪劳动者和企业机关单位职工,占人口80%的农村人口并未包括在内,国家提供的社会救助常是不定期和有限的。中国从80年代开始进行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实施。1998年,全国人代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政府工作部门的重点转向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部门机构大大缩减,从1999年起,地方政府的改革也开始进行。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从而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看法,在早期被人们普遍接受。有着认识的现实基础: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排斥政府计划的自由的市场经济,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则是一种排斥市场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因而,从现象上看,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对立的。这种认识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中,商品关系和市场调节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是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因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调节,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和市场是对立的。而在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计划调节是没有必要的。同时,市场调节与私有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