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六章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多元发展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六章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多元发展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六章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多元发展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六章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多元发展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四版) 课件 第十六章 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多元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开放性发展第一节

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第二节

改革小说与文化小说第三节军事小说与历史小说第四节

先锋小说与当代小说的新变化

2概要3第一节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一、伤痕小说——最早打破文坛僵局

1977年11月,《人民文学》发表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打破文坛的僵滞局面,给沉寂、封闭的文坛冲开了一个突破口。小说大胆、真实地将“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心灵灾难”毫无隐晦地表现出来,先声夺人,振聋发聩。接着,卢新华的《伤痕》再次震动文坛,以该作品命名的新时期第一个小说创作潮流“伤痕小说”从此拉开序幕。

其后,陈国凯的《我应该怎么办》、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中杰英的《罗浮山血泪祭》、宗璞的《弦上的梦》、叶蔚林的《蓝蓝的木兰溪》、陆文夫的《献身》、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一批小说相继问世,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伤痕小说几乎都通过讲述“文化大革命”中不同寻常的故事,揭示人民群众的灵魂创伤,表现是非混淆的不合理现实所造成的畸形的社会现象和变态的社会心理,引发人们对“文化大革命”的思考。伤痕小说从生活实际出发,真实反映“文化大革命”的社会和人生,给新时期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新鲜的气息,为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解放人的思想立下了功劳,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4(一)刘心武

刘心武(1942—),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年随父迁居北京,在北京读小学、中学,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58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看作新时期文学的重要发轫之作,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在当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后又发表了《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等多部小说,其中《我爱每一片绿叶》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犀利,善于洞察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在作品中对此进行理性思考和宏观把握,写出了许多意蕴深厚、思路谨严、具有社会意义的作品。5

刘心武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体验创作了《班主任》,成为新时期伤痕小说的开创者和重要代表作家。

《班主任》带着耐人寻味的思索,提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而尚未引起人们充分注意的社会问题,即“四人帮”的愚民政策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心灵的严重伤害。作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型的青少年谢惠敏、宋宝琦从不同方面同时受到戕害的描绘,控诉了“四人帮”愚民政策的罪恶,发出“救救孩子”的时代呼声。6

《班主任》之后,刘心武又创作了《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这里有黄金》等伤痕小说。他的这些作品总是在拨乱反正的重要时刻,扣准当时普遍的社会心理,率先给予敏感的、快捷的艺术表现,这也使刘心武的小说成为轰动一时的问题小说。(二)周克芹

周克芹(1937—1991),四川简阳县人,也是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出版有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秋之惑》,短篇小说集《石家兄妹》、《周克芹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橘香,橘香》等。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用老作家沙汀的评价说:“它不止是三年来反映在‘四人帮’阵阵妖风横扫下农村生活的佳作,就从三十年来反映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来说),也相当难得。”7

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用老作家沙汀的评价说:“它不止是三年来反映在‘四人帮’阵阵妖风横扫下农村生活的佳作,就从三十年来反映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来说),也相当难得。”因此,作品出版后曾荣获茅盾文学奖。

许茂一共有九个女儿,《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着重写的是许茂老汉和四姑娘许秀云的故事。作家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倾注了深沉的爱和同情、善意的批评和衷心的祝愿,成功塑造了两个崭新的艺术形象。

许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一个青年农民,在社会主义创业史上留下过光辉的记载:合作化时期,他曾当过作业组长,曾经那样积极肯干、领导生产、热爱集体、关心群众,无私地贡献过自己的青春。然而随着越来越“左”的农村政治经济政策,许茂变了,变得越来越自私,不惜一切手段积攒钱财,甚至投机倒把、坑害别人,性格变得越来越固执、狭隘,不通人情。这是当代文学中未曾出现过的走回头路的典型艺术形象。二、反思小说——深入探讨“文化大革命”

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合乎规律的发展和衔接。随着伤痕小说创作的逐步深入,人们已不满足于对“四人帮”罪行的一般性揭露和控诉,而是要求作家有更开阔的视野、更深沉的思索和进一步的艺术开拓。在时代的感召下,作家们开始用小说等艺术形式探讨“文化大革命”的成因和根源,对历史是非进行再认识和再评价,力图从社会思潮的沉浮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文学经历了由政治反思到社会反思再到文化反思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历史的纵深感和思辨色彩是反思小说的重要特征。

最早问世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短篇《剪辑错了的故事》,小说以时空交错的叙述方式,描写了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农村经济的破产,真实地剖析了虚伪浮夸和瞎指挥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巨大灾难。此外,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方之的《内奸》,刘真的《黑旗》,王蒙的《布礼》《蝴蝶》《相见时难》《活动变人形》,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古华的《芙蓉镇》等也是反思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它们不仅描写了人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受的磨难和创伤,而且更注重挖掘造成创痛的历史渊源,提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开拓题材、深化主题、塑造人物、艺术表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发展和深化。9(一)王蒙

在众多的反思小说作家中,王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王蒙的创作历程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热情的歌手—年轻的叛逆者—深刻的思想家—艺术创造的开路先锋。50年代创作的《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是王蒙“热情的结晶,生活的光辉,青春的印迹”,而后,王蒙的生活陷入了长达20年的逆境。“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是新时期重返文坛的王蒙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支点。在反思小说的浪潮中,他的《布礼》、《蝴蝶》、《相见时难》、《活动变人形》等小说是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作品。10

对真理的执着信念,是《布礼》的灵魂所在。在《布礼》中,主人公钟亦成失去了一切,官职、地位、养尊处优的环境,甚至失去了平民的资格——他居然不能去救火!但在这厄运中,他抱定的信念却始终没有动摇。在腥风血雨的年代,一个被错误打击得遍体鳞伤的人,凭借着坚强的内心,维持着个人的独立和尊严。当然,钟亦成的信念并非教徒式的虔诚,而是对历史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忠诚。但是,信念是否也有值得反省之处呢?

我们在其后的《蝴蝶》中看到了这种反省。反省不是忏悔,不是自责。《蝴蝶》中的反省是一种痛定思痛的内心独语、痛苦的反思,而真理往往就在痛苦中孕育。张思远同样是怀着坚定信念的人,但他通过上述反省,终于在信念中注入了新鲜血液。他回到了人民之中,回到了底层,他悟到了与人民脱离所潜伏的危害。张思远在那颠倒错乱的年代,也曾迷惑过,怀疑过。可正是这种怀疑有可能使他重新审视以往无条件全盘接受的“信条”,从而走向纠正谬误的实践大道。11(二)张贤亮

张贤亮(1936—2014)的两部中篇反思小说——《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计划中总称为“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的九部系列中篇中最先写出的两部。它们表现的是知识分子在苦难的处境下,获得精神升华的思想历程。《绿化树》所写仅仅是章永璘“苦难的历程”的一部分。作者选取的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相当典型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环境。在饥饿的20世纪60年代初,“右派分子”章永璘从劳改农场中“自由”出来,到西北地区偏远、落后的一般农场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当他凭借人类文化传给他的智能在处身其中的生活圈子里找到吃食,获准从伙房蒸笼布上刮到一罐头筒的馍馍渣时,求生本能的胜利使他沾沾自喜。12

如果说《绿化树》是侧重于从物质的角度,从饮食、饥饿的角度揭示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存环境的话,那么,《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则侧重从精神的角度、从人性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及人性的被扭曲、异化和还原。在这部作品里破天荒地第一次展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性的苦闷,爱的惶惑,理性的超越。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可以称为一部精彩的哲理小说,它以惊人的艺术画面,通过审美的方式,实现了人类对自身本质的高层次反思。张贤亮诗人的气质、苦难的历程和坚实的理论素养,直接影响了他小说风格的艺术构成,使其小说既有现实主义的深厚,又有浪漫的色彩和哲理的思辨。13(三)古华

长篇形式的反思小说大部分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将镜头拉向历史,如《芙蓉镇》、《黄河东流去》、《冬天里的春天》等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即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芙蓉镇》是古华的代表作,也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收获。小说描写了从农村“四清”运动到粉碎“四人帮”这20多年中,湖南一个僻静山镇在政治风云变幻中的盛衰变迁和人世沧桑,揭示了“左”的错误政策给普通农民带来的严重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作品的新颖之处在于,将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的动荡变迁融会在湖南山乡的田园景色和风俗民情的描绘之中,渗透在寻常百姓的人生遭遇和命运沉浮的表现之中。宏阔的大背景、富有特色的地域风情、独特风味的世相人物,使这部作品无愧为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14

小说的艺术结构富有特点,它采用了跳跃式的“编年史”写法。在20年的风云历程中,小说重点选取了1963年、1964年、1969年、1979年这四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关键性的年份加以展现。时间跨度颇大而并不显得拖沓烦冗,阶段划分清晰又可见相互的照应勾连,主要人物贯穿始终使作品编织成一个严密的艺术整体。小说也充分展示了作家在叙述上的功力。

从小说艺术发展自身来说,反思小说浪潮的兴起,也导致了小说艺术自身反思的开始。这一时期,小说创作已经从现实主义的复归阶段进入深化阶段,从对表面生活的浮泛描写进入有历史深度的深刻发掘。这就要求小说创作在结构和表现方法上进行变革,不再拘泥于传统现实主义那种单一的、线性的、“讲述”式的“再现”手法,而开始使用时序颠倒、时空跳跃、意识流动、电影剪辑、蒙太奇手法等表现方式。小说对自身艺术的这种审视和反思,促进了小说表现形式的革新和发展。同时,小说创作主体意识和文本意识开始觉醒,它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段,也孕育了一种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完全不同的新型的现代主义小说形态,直接促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派青年作家群及大批新潮小说的出现。16第二节改革小说与文化小说一、工业题材17

在改革小说这个家族里,最先引人注目的作品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虽然这时的改革小说还停留在方案之争,但乔光朴这个人物形象所体现出的那种义无反顾的悲壮感,为无数人唤起了改革的热切希望。曾经一个时期,乔光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谈论的话题。

自有新文学以来,中国文学基本上是农村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占主导地位,反映工业生产和工人生活的作品相当薄弱,反映现代工业生产和产业工人生活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自《乔厂长上任记》问世以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除了蒋子龙继续创作反映工业改革的小说作品外,又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描写城市和工业改革的小说,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程树榛的《春天的呼唤》、柯云路的《三千万》、水运宪的《祸起萧墙》、陈冲的《小厂来了个大学生》等,一时间,反映城市、工业改革的作品风起云涌,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工业题材文学的第一次勃兴。

蒋子龙是新时期文学中一个成就卓著的作家,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注视改革,以满腔热忱表现改革,勇敢地闯出一条改革小说的道路。他的主要作品有《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狼酒》等短篇小说和《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蛇神》。

在新时期的文学史上,《乔厂长上任记》同刘心武的《班主任》一样,开辟了一个文学的新阶段。在小说中,作家站在时代的高度,真实地揭示了新时期改革整顿的重重困难和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巨大变革和转机。蒋子龙笔下的开拓者形象一个比一个丰满,显示了作者不断超越自己的努力。如果说在《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狼酒》《人事厂长》等作品中,作者的注意力还主要集中在塑造老一辈共产党人改革者的形象的话,那么在《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等作品中,作者已将目光移向了年轻一代开拓者身上。

《赤橙黄绿青蓝紫》描写了当代青年艰难曲折的成长历程和心灵的发展变化,启迪人们只有投入时代的洪流,才能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18二、农村题材19

以农村改革为题材的作品在这一时期仍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何士光的《乡场上》,铁凝的《哦,香雪》,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王安忆的《小鲍庄》,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张炜的《古船》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一)高晓声

20世纪80年代初,高晓声的小说以表现当代农民的命运著称,他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在极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细致地描绘了普通农民陈奂生的命运发展过程,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当时的大部分小说一样,人物的生活道路与当代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事件、政策的关联,是“陈奂生系列”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但这一系列小说引人注目的是对当代农民性格心理的“文化矛盾”的揭示。在历史变迁时期,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农民的行为、心理和思维方式的特征——勤劳、坚忍中同时存在的逆来顺受的惰性,对于“新社会”的热爱中蕴含的麻木、愚昧的顺从——被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并表现出来。因为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源上,作品提出了农民自身责任的问题,因此,这些小说被看作继承了鲁迅有关“国民性”问题的思考。20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同类农村题材作品相比,《陈奂生上城》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艺术表现上,都有明显的突破。陈奂生已经从一个多年负债的“漏斗户”,转变成一个背负着阿Q精神的乐天派。从陈奂生的逍遥自得、自鸣得意的神态中,暴露出他目光短浅、容易满足的弱点,他一旦吃饱了肚子,便自足自乐,忘乎所以,他身上具有的还是农民小生产者的弱点。这篇小说的核心事件要算是县委吴书记对他的“高级关心”。吴书记当年蹲点,曾在他家吃过一顿饭,所以他们也算是老相识。

在艺术上,《陈奂生上城》没有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细腻、逼真的心理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个性,从而使得陈奂生这个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陈奂生上城》也体现出一种幽默诙谐的总体格调。高晓声喜欢用喜剧气氛烘托严肃的思考,那种幽默深沉、辛辣风趣、寓庄于谐的笔法,没有成熟的“蓄之既久”“博观约取”的艺术功力是写不出的。

此外,《陈奂生上城》的语言也很有特色。高晓声巧妙地把古典文学语言和经过筛选、提炼的江南口语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淳朴、自然并与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贴合的个性化语言。21(二)贾平凹

贾平凹(1952—),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2013年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驻校作家。1982年后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带灯》,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此外还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出版。22

贾平凹是一个多才多艺又多产的作家,新时期初涉文坛就以短篇小说《满月儿》引起文坛注意,1983年以后陆续发表的有关陕西商州地区农民生活变迁的小说《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远山野情》、《天狗》、《黑氏》、《古堡》、《商州》、《浮躁》等,被称为“商州系列”小说,也是贾平凹的代表作。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他要用这些作品“以商州这块地方,来体验、研究、分析、解剖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生活变化”。

《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是贾平凹在80年代中期连续发表的三部中篇小说,它们表现了在农村社会变革的急流中,人们的思想、情绪和价值观、道德观的变化,表现了农村改革在人们内心深处掀起的巨大波澜,显示出改革潮流不可阻挡的大趋势。23

《小月前本》写三个农村青年之间的婚变过程,表现旧的生活方式解体时的痛苦和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强烈愿望。王小月是一个有文化、灵秀的农村姑娘。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对人的价值评判出发,她曾与老实忠厚的才才订有婚约,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农村新的生活浪潮、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物质文明强烈地吸引了她,而才才在生产、生活、爱情等方面却守旧迟钝,一成不变地固守着传统的观念,于是她将感情转移到头脑灵活、敢作敢为、见过世面的小伙子门门身上,最终同门门一起出走了。他们的出走宣告了历史新时期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倾慕的对象已不再是恪守旧传统、在地里使牛力气的人,而是眼界开阔、善于经营的人。小说在看似突兀的婚变中,写出了生活变革的必然进程。24

(三)张炜

张炜(1956—)的《古船》是又一部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透视当代农村变革现实,将历史文化与社会人生的反思相结合,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长篇小说。

《古船》一改正面歌颂改革的写法,而是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在文化意识的高层次上,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洼狸镇近40年间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沉浮变迁。通过一个小镇的“镇史”,表现了一部中国当代的社会历史。整部小说都沉浸在一种浓郁而深沉的文化氛围中,从中强烈地透视出农民的命运和遭际,以及改革的艰难而又不可阻挡。25

《古船》之所以激动人心,首先在于它毫无讳饰地描绘了40年来中国农民所走过的苦难历程。虽然解放了,但封建的宗法观念依然顽固地盘踞在洼狸镇这块贫穷、落后、愚昧、封闭的土地上,40年来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战栗的人生悲剧。这里有“土改”运动中极左的非常行为,有“自然灾害”时期虔诚者被饿死的惨剧,有“文化大革命”中人性的被践踏蹂躏,也有新时期的某些官僚制造的灾难。正如小说中的人物隋抱朴所说的,“我们都是病人”,“病根太深了”。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隋抱朴、隋见素、赵炳、赵多多等一系列艺术形象。隋抱朴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既凝聚着作家对一代人命运的思索,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关怀。隋抱朴是一个患有“怯病”但并不麻木的农民知识分子。从隋抱朴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制约下,人的觉醒、人的解放需要经历一个多么漫长而痛苦的历程;然而不管多么艰难、痛苦,人的觉醒与解放,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古船》既继承了中国小说的优秀传统,又较好地借鉴了外来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并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纷繁的事件、情节的安排能如此井井有条,可见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作品中两条结构线索(现实与历史)相互交叉,人物场景转换自如,有机地将历史与现实融会在一起。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不仅最大限度地扩展了作品的思想意蕴和容量,而且提高了作品的美学价值。26三、审美趣味、艺术风格迥异的文化小说27

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寻根现象。文化寻根意识的出现,一方面是新时期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来自外国文学的刺激,特别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新时期文学是从对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的密切关注起步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为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摇旗呐喊,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色彩。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文学逐步开始尊重自身的审美属性,并把审美属性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本质追求。1980年以后,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审美趣味、艺术风格迥异的作品,如汪曾祺的《受戒》、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邓友梅的《烟壶》、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等等,为当时文坛吹来一股清新的微风。1984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把拉美文学的成功主要归结为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并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乡土的、民间的、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原始文化,在自己所熟悉的地域生活中探寻民族文化的源流和精髓,试图从更深的意义上寻求文学观念解放,重铸民族精神。韩少功的“谈天说地”系列小说,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小说,阿城以“遍地风流”为题的一组小说,郑义的《远村》《老井》,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等等,都是这种小说观念的体现。这些作品大都表现民俗、民生,把它们看作一种文化现象予以历史的谛视,反映民族文化心理,具有浓郁的地域性色彩。28知识链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中国的文化寻根小说深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魔幻现实主义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拉美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于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是拉美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和民族意识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初开始,墨西哥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世界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使长期生活在贫困与压迫之中的拉美人民日益觉醒,重新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感使他们空前团结并形成统一的民族主义意识。在这种“拉丁美洲意识”影响下,拉美的历史学界、语言学界和文艺界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寻找民族特性”的运动,而在文学领域就表现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蓬勃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斯图里亚斯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他们力求在魔幻的氛围中反映时代精神,渲染民族气息,反对脱离拉美现实一味模仿西方现代派文学,主张深入到自然、历史、传统中去寻找现实的本质,代表作是《百年孤独》等。注重民族特性的挖掘并体现出褒扬和批判的双重维度,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兼收并蓄,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创作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当时教授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做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开始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关注。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29

汪曾祺的小说是一幅幅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对他来说,故乡苏北水乡的风土人情烂熟于心,描述起来潇洒自如,而且大量的风土人情描摹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如《受戒》《大淖纪事》等小说中浓重的乡土风情氛围与在这种氛围下生活的人有机结合,别有一番情趣和意蕴。在对乡土风俗的描写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他笔下的人物总是符合传统的真善美,并在与假恶丑的对立中获得美的升华。同时,老庄的超脱哲学意念又是他们反抗黑暗、抵抗痛苦的思想手段。这种入世和出世相反相成的审美态度,使他的小说朦胧高雅,释放出一种多义的主题内涵。《受戒》是汪曾祺小说中最富诗意的一篇,同时也是富含深厚文化韵味的一篇。作者虽然写的是和尚,但并没写他们墨守清规戒律的刻板生活,而是写了他们身上那种人情和人性的魅力,写了他们对美好的事物、对爱的追求。《受戒》以散文化的笔调,赞颂了淳朴健康的人性之美,代表了汪曾祺小说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这一点从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可以看出来。3031知识链接:

“言近而意远”

一头半白的头发,一身极干净的蓝大褂,一口利落的北京话,眼睛时时在思想、探索,爱抓抓头皮或许只是一个生活的点缀吧,我看他的“意识流”无时不在行云流水般流动,正像诗人史班德(Spender)所说的,放一个钓钩到意识的水面下,可以从深沉的潜意识里钓上诗来;他也许正在钓着他的人性的风采,在生活与旁人生活的表象下钓出深沉又自然的东西来。……

在中国文坛上,目前有两个最可注意的年轻作家,路翎与汪曾祺,有最不同的天赋,却又走向同一个方向,经过同一的历程。路翎有轻灵如雪莱的气质;而汪曾祺则更深沉、朴实。路翎以博大如卢梭那样清新的爱心拥抱一切小小的人世悲欢,给以向上的诗的引申与亲切的想象的飞扬;汪曾祺则以集中的细致分析深切地剖示一切人世的面貌风尘,有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探索与心理分析及捕捉意识流的手法。两人间:一个善于以博大的心灵超越他所处理的细琐题材的表象,一个善于以深沉的胸怀寻觅他所处理的一点一滴生活的根源,却同趋向于艺术的完成与引申。不拘泥于表面的事物,也不满足于表象的现实,却都像行云流水般潇洒自如,给读者以丰富的暗示与言外之意:言近而意远。由一点的挥毫触动全般的人生,装模作样的虚饰被扫除一空,没有真实感的虚浮公式也给撇得远远的,人生就是人生,一个息息相关的电力圈,彼此时时相互感应。——唐湜虔诚的纳蕤思——谈汪曾祺的小说//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二)阿城

阿城的小说处女作《棋王》发表后引起很大轰动,它表达了作者对不受束缚的自由人格的追求。作品通过写“棋呆子”王一生生活中的两件大事———吃和下棋,表现了人物从生存本能到精神需求的两种需要,反映出人在现实生存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疏离与困扰。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借人物痴迷于棋的态度和高超棋艺的展示,深刻开掘了以庄禅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精神,肯定了一种淡泊、超脱的理想人格和不随波逐流的傲世人生观念。王一生沉溺于棋道之中,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他没有去造反、“革命”,去寻求精神的向外扩张,而是退回内心,让自己的精神家园远离政治的熙攘、人世的纷争,在小小棋盘上获得生命的律动和自由的满足,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人与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32

王一生是《棋王》所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在这个人身上,融会了作者独有的生活经验和强烈的爱憎感情。作者以表面淡然、内里灼热的笔触,刻画了王一生独特而富于魅力的性格。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作品写了奇人奇事,但王一生的性格与行动,却又有着现实生活的深厚基础。王一生是上山下乡的“知青”,但有别于类似题材作品中那些或敏感、潇洒,或愤激的形象。王一生堪称“棋王”,但又不是那种威赫的棋坛霸主。

此外,《棋王》情节线索单纯,结构平实严谨,质朴无华的描写和凡中见奇的形象,体现出一种内敛、深沉、简约的艺术风格,蕴含着丰厚的中国文化韵味,这也是《棋王》的又一独特魅力所在。33(三)莫言

莫言(1956—),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驻校作家,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莫言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少年生活因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被歧视而留下创伤记忆,父亲过于严厉的管束也使他感到压抑,这些心理特征直接影响到他后来的小说创作。1981年莫言开始创作小说,发表了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在1985年发表了《透明的红萝卜》,受到了一致的认可。次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34

莫言的小说具有感觉化、意象化的特点。在《透明的红萝卜》中,作者几乎调动了现代小说的全部视、听、知觉形式,使作品的容量迅速膨胀,大量主体心理体验的内容带来多层次的隐喻象征效果。莫言小说中的感觉是朦胧的情绪性的产物,没有固定的观念对应物。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转化。

《红高粱家族》(包括《红高粱》等五个中篇)突出地代表着寻根小说由理性沉思到感性迷狂的转变。在小说中,莫言要表现的是一种非伦理化的、倔强峥嵘而又自由舒展的反压抑的人生状态。《红高粱家族》所要描写的与其说是关于抗日的故事,不如说是在战争、苦难、礼教枷锁等重压下形成的这种特殊环境所激发的民族的血性、刚勇和饱满生命力的象征。35

小说以高密东北乡人任情豪放的壮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民族生命意志的强大和不可战胜,典型地代表了莫言小说的基本风格。

第一,《红高粱家族》以火红的高粱般的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民族生命意识为基调,通过战争这一特殊环境描述农民真实的原生状态的文化心理,开掘真正属于农民意识的正负两个层面。

第二,《红高粱家族》充满悲剧美。但这种悲剧美不同于传统悲剧美学中悲悯、崇高的美感。莫言是借鉴福克纳“反调”的艺术技巧,给人以一种新鲜的悲剧的美感。莫言在写到小说最惨烈之处时,往往笔锋一转,以轻松甚至幽默调侃的笔调将读者从本来的悲剧审美轨迹中拉出来,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想象世界,使其富有多重审美意蕴。

第三,在现实主义精神中,莫言容纳了大量现代派表现技巧,形成了小说创作的新格局。《红高粱家族》借鉴了马尔克斯的魔幻技巧和福克纳的意识流手法,采用童话寓言模式来建构,因而充满象征、隐喻、幻象等。

莫言擅长把丑的艺术形象作为正面描写的对象,扩大了艺术感觉和艺术表现的空间。莫言在小说中以敏锐的艺术感觉痛快淋漓地描写丑恶。起初,在《红高粱家族》中他把对丑恶的描写当作表现民族意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如罗汉大爷被剥成一个肉核以后那惨不忍睹的景象,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也充分暴露出日寇的罪行。在其后的《十三步》等小说中,莫言对丑恶的描写似乎呈现出漫无节制的随意状态。36(四)张承志

张承志(1948—),回族,山东省济南市人,1948年出生于北京。1978年开始笔耕,目前已出版著作30余种。张承志在蒙古历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生活和工作经历为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的初作蒙文诗《做人民之子》和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两部作品并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此后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该作品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黑骏马》获1981年至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春天》获1983年北京文学奖,《北方的河》获1983年至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金牧场》。代表性作品还有《老桥》《黄泥小屋》《奔驰的美神》等,以及散文集《绿风土》《荒芜英雄路》等。张承志追求小说的诗意风格,体现出对理想人格和生命价值的希冀和追求。37

38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彩。他把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热切关注作为自己创作的母题,作品渗透了凝重的历史感和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和热烈的情思。

《北方的河》是张承志的重要代表作,作家以几条北方的河作为抒情描写的客体,以充满青春活力、执着追求幻想的“他”作为人物的主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象征艺术体,作品对河的描写处处与人物的经历和心灵世界的变化轨迹契合,乃至把河抽象成内在的民族的时代的气质和精神,象征着充满理想的人的生命流程的价值和意义,象征着祖国和人民的文化和人格力量奔腾不息的历史必然。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还表现出诗化倾向。他运用诗的表述方式,从诗的精神来结构小说,从而达到诗的境界。他的描写和叙述是把广阔的世界吸收到他的自我之中,以深刻丰富的内心体验,把世界带到意识的光辉里;他以哲学家的抽象思辨、历史学家的宏观视野,赋予他的人物、事物、情节以深刻的象征和隐喻的内涵,使小说具有诗的崇高和神圣。他的诗化小说对新时期小说文体的变革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9第三节历史小说与军事小说三、审美趣味、艺术风格迥异的文化小说40

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寻根现象。文化寻根意识的出现,一方面是新时期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来自外国文学的刺激,特别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新时期文学是从对社会现实政治问题的密切关注起步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为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摇旗呐喊,都具有强烈的政治批判色彩。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文学逐步开始尊重自身的审美属性,并把审美属性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本质追求。1980年以后,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审美趣味、艺术风格迥异的作品,如汪曾祺的《受戒》、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邓友梅的《烟壶》、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等等,为当时文坛吹来一股清新的微风。1984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把拉美文学的成功主要归结为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并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乡土的、民间的、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原始文化,在自己所熟悉的地域生活中探寻民族文化的源流和精髓,试图从更深的意义上寻求文学观念解放,重铸民族精神。韩少功的“谈天说地”系列小说,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小说,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小说,阿城以“遍地风流”为题的一组小说,郑义的《远村》《老井》,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等等,都是这种小说观念的体现。这些作品大都表现民俗、民生,把它们看作一种文化现象予以历史的谛视,反映民族文化心理,具有浓郁的地域性色彩。一、历史小说旺盛发展41

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在很长时间里几乎是一片空白。早在60年代,伴随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的问世,曾出现过一个兴旺的势头,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势头犹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变成了漫长的沉寂。这种沉寂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创作开始复苏,并逐渐进入了一个兴盛、发展时期。

80年代,文学热点不断变化,但在前一时期,居于主流地位的基本上是现实题材创作。尽管不那么引人注目,历史小说却也一直在发展之中。仅在1981年至1982年,就出现了《李自成》(第三卷)、《曹雪芹》、《星星草》、《戊戌喋血记》等20余部长篇历史小说。1985年以后,虽然偶有低潮,历史小说在总体上仍稳步发展,《百年沉冤》、《少年天子》、《曾国藩》、“乾隆系列”小说、《李鸿章传》、《康熙大帝》、《雍正皇帝》等一批作品接连问世,体现了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繁荣。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小说创作,在整体上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作品数量众多。有专家曾作过一番统计:新时期历史题材长篇有六七十部,中篇近百部,短篇500多篇。全国每年都要出版400多部长篇小说,其中,历史小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时至今日,长篇历史小说的总数,按最保守的估计,也在百部以上。历史小说已经成为近年来长篇小说中唯一高产、稳产的品类。

第二,作品畅销,社会影响大。现已出版的历史小说,不少是畅销书,曾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如唐浩明的《曾国藩》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已累计印行100余万册。吴越的《括苍山恩仇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数次再版,印行了70余万册。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凌力的《少年天子》,也累计印行了约10万册。42

第三,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为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80年代以来的历史小说创作,题材覆盖面非常广泛,从先秦远古、春秋战国、三国鼎立、隋唐五代、北宋南宋,直至清朝衰亡,数千年的金戈铁马、风云变幻,都有人涉及。作品所描写的人物,以政治家、军事家为主,如秦始皇、唐明皇、康熙、乾隆、李鸿章、曾国藩,也有农民起义的领袖,如陈胜、吴广、李自成、洪秀全、义和团人物,最近几年又掀起了一股历史文化名人热,孔子、庄子、孙子等人物成了人们争相描摹的对象。许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小说中都有展现。

第四,作品质量比较整齐。不少作品,如凌力的《少年天子》、唐浩明的《曾国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文学评论家谢永旺认为:历史小说的艺术水准,已经站到了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线上。在思想内容上,同历史研究比起来,作家在某种方面已经走在了史家前面,他们按文学创作的自身规律,勇敢地思考历史,描写历史,在一些方面比史家有所超越。这是历史小说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

第五,历史小说的兴旺、繁荣,造就了一批历史小说家。在当今文坛,出现了一批专事这类体裁创作并且成果斐然的小说家。他们高产、稳产,作品还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欢迎。43二、军事小说勃发生机44

“军事小说”这个概念,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频繁出现在当代文学的研究中。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第一个十年(1949—1959)中,反映军事生活的作品就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黎明的河边》《平原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等,而后,军事小说经过“文革”十年的空白,在新时期勃发了生机。新时期的军事小说,首先起于两部长篇小说《东方》和《将军吟》,这两部作品的出现,是对十七年时期军事小说创作的接轨和重建。随后,出现了一批中短篇小说力作《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秋雪湖之恋》《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凯旋在子夜》《射天狼》《凝眸》《第三只眼》等,体现了军事小说的突进。此后,长篇小说《两代风流》《亚细亚瀑布》《一个女兵的悄悄话》等不仅扩大了军事小说已有的成就,也宣告军事小说最终走出一度沉寂的局面,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一)徐怀中

徐怀中(1929—),河北邯郸人。1945年入伍,1950年到西南军区文工团工作。十七年时期发表了中短篇小说《地上的长虹》《雪松》《十五棵向日葵》等,80年代以后,又发表了短篇《西线轶事》,中篇《一个没有战功的老军人》《没有翅膀的天使》等作品。

《西线轶事》集中描写六个女电话兵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前后的一段生活,虽不乏战火的硝烟味,但更多的则是表现部队生活特有的情趣美和人情味,展示80年代青年军人特有的风采。小说突破了以往军事题材作品比较狭窄的文学模式,拓展了军事题材创作的艺术空间,标志着军事小说的新阶段。

《西线轶事》的出现,不是应时趋势的产物,而是军事小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极大地激励了部队作家,强化了他们创作的主体意识和对文学的审美追求,为新时期军事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空间。45(二)李存葆

李存葆(1946—),山东五莲县人。1964年入伍,1965年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和《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分别获1981年至1982年和1983年至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军队生活并不是单纯的“军营生活”,军队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山下的花环》纠正了以往一些军事题材小说单纯将目光集中于“军营”的倾向,把带有各种社会关系的人物集中在战场上,把军营与社会联结起来,在人物关系与人物命运的描写中,贯穿了军营与社会、军队与人民、现实与历史的广泛联系,使作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开拓了军事小说的新领域。4647第四节先锋小说与当代小说的新变化

现代主义文学以“先锋理论”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的先锋观念肇始于80年代中期的刘索拉、徐星等人,到马原及1987年前后的洪峰、余华、苏童、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潘军、吕新等人达到高潮。这种在精神向度上的自我扩张造成的反叛与超越,让传统文学瞠目结舌;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个性意识空前张扬的年轻一代,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进一步拓展了这种先锋观念的领地。

先锋小说同以往小说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从对人的外在行为的经验世界的摹写,转向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探幽入微的开掘,把人的主观意识流动、变态心理感受都纳入文学表现的范围,深化了对人的认识和对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现。48(一)刘索拉

刘索拉(1955—),原籍陕西,生于北京。她的处女作《你别无选择》在先锋小说的发展中,无疑是一篇具有开创性的作品,1985年该作品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刘索拉也因此跻身于新时期杰出作家行列,获得较高的赞誉。除此之外,她还创作了《蓝天绿海》《寻找歌王》等作品。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刘索拉,在《你别无选择》中描写了音乐学院一群青年学生闹剧般的生活,为我们展现了他们深深的孤独感,无所事事空虚无聊,压抑和扭曲、迷茫和骚动的心态,难以遏制的创造激情和执着追求。49(二)马原

马原(1953—),辽宁锦州人,先锋派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集《冈底斯的诱惑》《虚构》《西海无帆船》和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是他的代表性作品。马原的小说一方面体现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及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融注了在中国当代文化氛围中的自身生存体验,他的小说大胆尝试西方结构主义叙事方式,把小说的叙事形式和结构看成创作的本体。因此,他的写作更像是一种故事的操作,比较看重叙事的非因果性、非连续性、随意性和不可捉摸性,而不强调事件本身的社会、道德内涵。

马原的小说故意制造一种虚构和失真的艺术效果,并且强调叙事的不确定性。作家在叙事过程中故意向读者透露这种用意,以此消解内容本身的意义与真实性。50(三)余华

(1960—),1960年4月3日生于杭州,浙江海盐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2014年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1984年在《北京文艺》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星星》,之后又创作了《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的创作风格曾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