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22024级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4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A.基础设施 B.生态环境 C.科研实力 D.配套产业2.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C.增加产品产量 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依据材料,“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说明丽水的生态环境更优良,相关配套产业更完善,但生态环境并非人文地理条件,D正确、B错误;相比成都、无锡,丽水地处山间小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科研实力较弱,AC错误。故选D。【2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说明车间环境质量要保持干净,净化成本高;而丽水山间小镇生态环境优良,降低了车间的净化成本,节约了投资,提高了利润,B正确;产品质量取决于生产技术本身,并非只取决于车间环境,A错误;产品产量取决于生产规模,C错误;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取决于技术的提升,车间环境的好坏不影响废弃物的处理成本,D错误。故选B。【点睛】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步骤:1.宏观上工业选点,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原料、技术、交通、劳动力等因素;2.微观上厂址选择,主要考虑环境、地价等因素。新疆作为沟通亚欧大陆东西方文化、经济沟通的桥梁,形成了独特的西域文化景观。新疆地区盛产棉花,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2024年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69.8%。下图为“2016-2025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及产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新疆棉品质好的缘由不包括()A.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强 B.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C.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 D.国家政策支持4.新疆长绒棉种植过程中,运用无人机进行农药精准喷洒已成为新的农业科技,为确保无人机能够精准作业应接受的地理信息技术有()①数字地球(DE)②遥感(RS)③地理信息系统(GIS)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BDS)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某科技公司为研制适用于棉花生产的无人机,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 B.交通 C.技术 D.政策【答案】3.D4.D5.A【解析】【3题详解】新疆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强,光合作用强;深居内陆,降水少,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膜下滴灌技术发展可以缓解土壤盐碱化,ABC不符合题意。国家政策支持利于棉花种植,但是对品质影响不大,D符合题意。故选D。【4题详解】遥感是利用卫星对地面的物资进行勘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确定须要喷洒农药的棉花所在的地块,②正确;地理信息系统是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但并不能为无人机导航,③错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BDS)可以精准定位,并为无人机导航,使其可以依据农田路途精准飞行,④正确;数字地球(DE)并不能确定须要喷洒农药的棉花所在的地块,也不能对无人机进行导航,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新疆是我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为提高棉花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适用无人机进行大规模棉花生产,故新疆对无人机的市场需求量大,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主要是看重新疆的无人机应用市场,A正确。新疆的交通、技术均无明显优势,B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政策因素,该科技公司为拓展市场入驻新疆,是正常的经济活动,D错误。故选A。【点睛】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和荒漠因性质差异,使得气温在时空上发生变更,可形成局部地区的热力环流。下图示意7月河西走廊某绿洲与荒漠间测得的距地面5m和10m的气温日变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绿洲内的玉米田常常需浇灌,与浇灌前相比浇灌后的白天()A.气温下降,最高气温峰值提前 B.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峰值提前C.气温下降,最高气温峰值滞后 D.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峰值滞后7.图中绿洲稳定的逆温现象起先的时间约为()A.8:00 B.12:00 C.16:00 D.20:008.绿洲与荒漠间的局地热力环流除了引起温度的变更外,还能导致()A.荒漠下部减湿 B.荒漠下部增湿 C.绿洲上部增湿 D.绿洲下部增湿【答案】6C7.C8.B【解析】【6题详解】绿洲内的玉米田浇灌后使土壤中水分增加,结合水分与土壤的热力性质差异可知,土壤水分增加后,增温速度变慢,地面辐射减弱,大气温度降低,且大气的增温速度变慢,即浇灌后的白天气温下降,最高气温峰值滞后,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逆温指的是气温随海拔上升100m下降不足0.6℃,或随海拔上升气温上升的现象。由图可知,约16:00起先,绿洲距地面10m处的气温高于距地面5m处,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层,C正确,ACD错误。故选C。【8题详解】受绿洲与荒漠间形成的局地热力环流的影响,荒漠地表温度较高,干热空气上升并输送到绿洲上空,导致荒漠上部减湿、绿洲上部减湿,C错误;与此同时,近地面绿洲的凉湿空气向荒漠输送,使荒漠近地面水汽含量增加,导致绿洲下部减湿,荒漠下部增湿,A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一般状况下,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在某些天气条件下,会出现气温随海拔上升100m下降不足0.6℃,或随海拔上升气温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欣赏日出和日落的志向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①7:3217:08②6:3118:15③4:4519:39④7:2216:499.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A. B.C. D.【答案】9.B10.B【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运动相关学问。昼夜长短变更以及日出日落方向的变更。难度较小。【9题详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因此正确答案选B。【10题详解】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解除CD;雾灵山位于北回来线以北,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来线与赤道之间,因此正午时太阳位于视察者的正南方,A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日出日落方向的推断:规律一: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规律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规律三: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推断某地一天的太阳视运动轨迹,首先确定日出日落方位,然后再确定正午时太阳方位即可得出结论。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A.200m B.235m C.270m D.300m1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视察的现象可信的是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B.发觉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发觉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答案】11.C12.A【解析】【分析】本题组以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了相对高度计算,地图上的方向。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相关学问,留意培育考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素养。【11题详解】相对高度是两点海拔高度相减。图中等高距为50米,甲点海拔高度为550m<h<600m,乙地海拔为300-350米,且乙地位于急流段下方,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乙点海拔高度为300m<h<315m,所以甲和乙高差为235m<h<300m,,270m在范围内。故C项正确。【12题详解】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可以推断,河流急流段流向为自东向西,漂流者向西漂去,A正确;山顶处没有悬崖,B错误;丁地的地势最低,C错误;甲丁之间的等高线上疏下密,说明上部坡度缓、下部坡度陡,为凸坡,甲丁之间有有山地或山脊遮挡,不能通视,D错误。故选A。下面为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秋分(9月23日前后) B.春分(3月21日前后)C.寒露(10月8日) D.清明(4月5日)14.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答案】13.B14.A【解析】【13题详解】当日上海昼短夜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明日昼长比今日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该日应位于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又当日昼长接近12小时,春秋二分,昼夜等分,昼长接近12小时,所以最接近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正确,解除ACD。故选B。【14题详解】图中今日日出时间为6:10,日落时间为17:58,今日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7:58-6:10=11小时48分,同理计算明日上海白昼时间为11小时50分,故上海白昼时间变长,但是昼短于夜,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来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接着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来线(23°26′S)上,此后向北移动。下图示意湖南省长沙市某学校(28°N,113°E)教学楼面朝正南的窗户某日正午阳光照耀教室内的状况,经测得,图示∠1和∠2均为6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约为()A2°S B.2°N C.14°N D.22°S16.下列古诗句中反映的自然现象,在我国该季节可能发生的是()A.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岁暮阴阳催短景,天际霜雪霁寒宵【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解】由图文信息可知,该日长沙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Ω|(φ为当地地理纬度,恒久取+值;Ω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所求点在同一半球取“+”与所求点不在同一半球取“-”),可求得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约为-2°,应为2°S。故选A。【16题详解】太阳直射点位于2°S,应为北半球春季或秋季。“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描绘的冬季景色,A错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绘的是初夏景色,B错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描绘的是晚春的景色,C可能;“岁暮阴阳催短景,天际霜雪霁寒宵”描绘的冬季景色,D错误。故选C。【点睛】驾驭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是本题解答的关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读图,完成问题。(1)比较甲、乙、丙、丁四地太阳高度大小,并推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2)假如图中甲与丙两地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峻,试推断其流向,若在此河上修建河港,应建在()(南、北)岸。(4)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时区,并推断乙地日出时间。(5)此时,由()经线和()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答案】(1)丁>甲=乙>丙;(由小到大依次也可)晨线(2)线速度:乙>甲=丙>丁;角速度:甲=乙=丙=丁(3)自西向东;南(4)甲:4时;丁:东6区;乙:6时(5)60°W;180°【解析】【分析】该题通过光照图推断地球自转基本特征,晨昏线,地转偏向力。赤道上恒久昼夜等分,6:00日出,18:00日落。【详解】(1)太阳高度角,夜半球小于0°,如丙,晨昏线上等于0°,如甲、乙,昼半球大于0°,如丁,故甲、乙、丙、丁四地太阳高度:丁>甲=乙>丙;在晨昏线上顺自转方向由夜到昼,故图中晨昏线为晨线。(2)地球自转线速度有赤道向两极点递减,同纬度地区线速度相同,故线速度:乙>甲=丙>丁;除南北极点外角速度的大小相同,图中各点均未在极点,故角速度:甲=乙=丙=丁。(3)甲地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假如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峻,则南岸受地转偏向力,河流自西向东流;为了停靠大吨位级的船舶,河港须要分布在深水一侧,受侵蚀一侧水深,河港应建在南岸。(4)由图可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则甲地为0°,乙地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为6:00,甲乙两地经度差为30°,时间相差两小时,甲地地方时为4:00;丁地为90°E,求时区用丁地经度除以15°,等于6,故丁地位于东6区;乙地位于赤道,6:00日出。(5)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的是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为180°,自然日界线的地方时为0:00。该图中120°E地方时为12:00,与0:00所在经线组成大经线圈,相差180°,故0:00所在经线为60°W,为自然日期变更线。此时,60°W经线和180°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点睛】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位于温带季风区的东北平原有两个重要地理事物,一是肥沃的黑土,二是广布的沼泽、我国东北有103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黑土地,其土壤组成中有机质特殊丰富,它是植物残体分解到确定程度的产物。沼泽是指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常常过度潮湿的土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沼泽与黑土的主要分布区。(1)结合图中信息,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图中沼泽的形成缘由。(2)结合图文材料信息,从生物循环角度分析图中黑土有机质丰富的缘由。(3)该地区黑土利用过程中面临黑土肥力下降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请你提出至少两点建设性建议。【答案】(1)缘由: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网较密,水源广(必答);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温度低,冻土存在,下渗少。(2)缘由:东北地区植被丰富茂密,植物残体多;气温低,植物残体分解慢,土壤有机质保存多。(3)建议:施有机肥;残茬回田;轮作等。【解析】【分析】本题目以我国东北沼泽与黑土的主要分布区为背景材料,考查沼泽的形成缘由、黑土有机质丰富的缘由、黑土肥力复原的缘由等相关学问,考查学生获得和解读信息实力及综合思维实力,培育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图中沼泽地处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河网较密,水源广;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处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有多年冻土,使地表水不易下渗。还有春汛、凌汛等,导致河流水泛滥等。这些因素导致地表积水多,所以,三江平原地区湿地(沼泽)广布。【小问2详解】主要考查土壤(黑土)的形成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黑土最主要的特征是有机质丰富,该地有机质丰富主要从“形成多”、“损失少”两个角度去回答;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植被丰富茂密,植物残体多,为土壤形成供应了大量的有机质。读图可知,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小问3详解】黑土肥力削减的主要缘由是人为的破坏,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是黑土侵蚀的主要缘由。因此,针对问题实行措施:禁止过度开垦,疼惜当地森林植被;实行休耕和轮耕、轮作;进行秸秆还田、残茬回田,运用有机肥。【点睛】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BOSS直聘职业科学探讨院首席科学家薛延波告知经济视察网,2013年,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的比例超过50%,而在2024年、2024年这一比例已经降至35%左右,也就是说选择非一线城市的比例提升了十多个百分点。“逃离北上广、投奔新一线”成为热门话题,面对这种状况,2024年3月21日,北京市人社局公布《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方法(试行)》,出台一系列实惠政策引进10类尖端人才,但对年度新增人口实行总量限制。下图为北京市1990年以来常住人口数量变更图(国家统计局供应原始数据)。(1)据图描述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的变更。(2)分析北京市常住人口数量发生这种变更的缘由。(3)分析北京市为什么实行“出台实惠政策引进尖端人才,但对年度新增人口实行总量限制”的人口政策?【答案】(1)1990年以来,常住人口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1990--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增加)。2016--2025年常住人口数量略微削减。(2)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和对外沟通的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