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1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2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3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4页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系统疾病

患儿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课时目标1.熟悉口炎患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一、口腔

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

3个月前唾液分泌少(唾液淀粉酶含量较低);4~6个月婴儿可出现生理性流诞。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二、食管主要功能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以及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食管下端贲门括约肌发育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三、胃

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易出现溢乳和呕吐。胃容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胃排空因食物种类不同而异。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胃容量新生儿30~60ml1-3月90~150ml1岁250~300ml胃排空水1.5~2h母乳2~3h牛乳3~4h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

生理特点四、肠面积大通透性高肠系膜长肠管固定差直肠长(脱肛)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

生理特点五、肝肝相对大,(婴幼儿肝可在右肋下1~2cm)。6岁后右肋下不能触及。

婴儿肝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发生肝硬化少。胆汁分泌较少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

生理特点

六、胰腺出生后3~4个月胰淀粉酶分泌量增多新生儿及幼婴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较低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一节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

生理特点

七、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

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儿以大肠杆菌为主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便秘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二节口炎患儿的护理特点口炎指口腔黏膜的炎症。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二节口炎患儿的护理特点

自学后总结:1.常见口炎的致病菌2.常见口炎的身体状况改变3.主要护理诊断/问题4.护理要点(口腔护理、局部涂药、饮食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四节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患儿的特点

本病系小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以腹痛、腹胀、呕吐、腹泻、便血为主要表现。治疗护理要点是立即禁食

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并密切观察病情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

第五节肠套叠患儿的特点

定义:指某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造成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临床特征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肿块

治疗、护理要点协助灌肠(空气、钡剂)密切观察腹痛、呕吐、腹部肿块情况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第六节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特点

本病是由于部分直肠或结肠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使病变组织部位以上正常肠管逐渐扩张粗大和肠壁肥厚,形成巨结肠。临床以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也可出现部分甚至完全性肠梗阻。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2)复习思考题1.鹅口疮的病原体为

A葡萄球菌B变形杆菌C白色念珠菌D乳酸杆菌E双歧杆菌

2.以下哪项不是引起婴儿溢乳的原因A胃呈水平位B常发生胃肠逆蠕动C幽门括约肌发育好D胃酸分泌少E贲门括约肌较松弛

3.引起患儿疼痛、流涎的口腔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