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模拟试卷27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我国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
(分数:2.00)
A.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V
B.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及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基本法以及与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
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
解析:解析: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
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法律,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
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称为劳动基本法。C项、D项属广义上劳
动法的含义。B项属于对劳动法概念的错误解释。
2.对劳动关系最具实践意义的分类是()
(分数:2.00)
A.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V
B.国内劳动关系和涉外劳动关系
C.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关系
D.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解析:解析:根据表现形式不同,劳动关系可分为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这种分类是对劳动关
系最具实践意义的分类,它对我国劳动法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下列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范围的是()
(分数:2.00)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企业职工V
C.家庭保姆
D.自然人用工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我国劳动法不适用于国家公务员、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家
庭保姆、自然人用工等。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故应选B项。
4.1918年,原苏联苏维埃政权通过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是()
(分数:2.00)
A.《苏俄劳动法》
B.《苏俄劳动法典》V
C.《劳动立法纲要》
D.《劳动法案》
解析:解析:劳动法典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基本形式,它首先开始于原苏联。1918年,原苏联苏
维埃政权通过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是《苏俄劳动法典》。
5.国际劳动立法的最主要形式是()
(分数:2.00)
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B.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V
C.国际劳工组织的决议和会议结论
D.对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以及公约的解释和“判例法”
解析:解析:国际劳动组织的劳动立法形式包括国际劳工组织章程、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国际劳工组
织的决议和会议结论、对国际劳工组织章程以及公约的解释和“判例法”等。其中,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
书是国际劳动立法的最主要形式。
6.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为()
(分数:2.00)
A.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V
C.工会与企业行政部门
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解析:解析: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劳动法律关系,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它
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7.下列关于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
B.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现
C.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和妇女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D.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可以分割的,如退休人员J
解析:解析:从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来看,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是统一的,即劳动者达到16周岁并具有劳动能力,就同时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的
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即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
人亲自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要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因素差别的
限制。
8.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为()
(分数:2.00)
A.劳动力
B.劳动行为
C.财物
D.劳动行为和财物V
解析:解析: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
表现为劳动行为和财物。故应选D项。
9.劳动者基本权利的核心是()
(分数:2.00)
A.职业安全权
B.生活保障权
C.就业权V
D.劳动报酬权
解析:
10.劳动报酬权的核心部分是()
(分数:2.00)
A.报酬协商权
B.报酬请求权
C.报酬支配权
D.获得最低工资标准权V
解析:解析:获得最低工资标准权是劳动报酬权的核心部分,是法律保障的重点。故应选D项。
11.下列属于就业促进目标的是()
(分数:2.00)
A.保障基本人权
B.提高社会效益
C.实现充分就业4
D.完全消除失业
解析:解析:就业促进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但充分就业并不等完全消除失业。
12.下列不属于就业促进的权利主体范围的是()
(分数:2.00)
A.劳动法上的劳动者
B.国家公务员
C.自主创业者
D.义务劳动者V
解析: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划分的劳动合同类型是()
(分数:2.00)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非全日制劳动合同7
解析:解析: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划分的劳动合同类型为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4.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分数:2.00)
A.职业培训
B.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7
C.劳动纪律
D.试用期限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
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
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
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15.下列关于试用期规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
A.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B.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V
C.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D.是否约定试用期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条款属于可备条
款。故应选B项。
16.某企业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张某工作后,单位发现其严重近视,因该工种对视力有严格要求,张某
不能适应该工作。经企业了解得知张某在录用时隐瞒其视力真实情况,于是决定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此
劳动合同经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认定为()
(分数:2.00)
A.因张某不能适应该工作,劳动合同应予解除
B.因已考核录用,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C.该劳动合同不应解除,应变更
D.无效劳动合同,自订立时起即无法律效力V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
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
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本案所涉劳动合同属于以欺诈手
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故应认定为无效劳动合同。
17.下列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
(分数:2.00)
A.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后订立的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合同的履
行
B.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V
C.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D.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
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
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非全日制用工双方
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18.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以何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分数:2.00)
A.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解除
B.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解除
C.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解除
D.无须提前通知,可以即行解除J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
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
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
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26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
劳动合同无效的;(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19.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经济性裁员中,下列人员可以被裁减的是()
(分数:2.00)
A.管理层人员、技术骨干和劳动模范V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员工
C.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
D.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员工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以裁减人员
为由,解除劳动合同:(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
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
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
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下列不属于劳动合同终止原因的是()
(分数:2.00)
A.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7
B.劳动合同期满
C.劳动者被宣告失踪
D.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
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
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
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
动者不得在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故应选A
项。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21.下列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有()
(分数:2.00)
A.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V
B.某家庭与其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
C.个体老板与其雇工之间的关系V
D.国家机关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J
E.国家机关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
解析:
22.劳动法基本原则应当符合的条件有()
(分数:2.00)
A.必须贯穿劳动法律条文始终,体现劳动立法的核心和灵魂J
B.必须是执法的基本准则,具有劳动法律规范的最高效力V
C.必须在指导劳动立法和约束劳动执法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V
D.必须对劳动立法、劳动守法和执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J
E.必须随着劳动关系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解析:
23.下列关于劳动法律规范、劳动法律事实和劳动法律关系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
A.劳动法律规范是确认劳动法律事实的依据V
B.劳动法律规范是劳动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
C.劳动法律事实是劳动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前提条件V
D.劳动法律事实是劳动法律规范与劳动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J
E.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事实引起的结果V
解析:解析: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
劳动法律规范是确认劳动法律事实的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是劳动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劳动
法律事实是劳动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前提条件,劳动法律事实是劳动法律规范与劳动法律关系联
系的中介,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事实引起的结果。
24.2009年2月,下列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哪些人具备法定条件()
(分数:2.00)
A.赵女士于1995年1月到某公司工作,1999年2月辞职,2002年1月回到该公司工作
B.钱先生于1985年进入某国有企业工作,2006年3月,该企业改制成为私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年
满50岁的钱先生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V
C.孙女士于2000年2月进入某公司担任技术开发工作,签订了为期3年、到期自动续期3年且续期次
数不限的劳动合同。2009年1月,公司将孙女士提升为技术部副经理V
D.李先生原为甲公司的资深业务员,于2008年2月被乙公司聘请担任市场开发经理,约定:先签订1
年期合同,如果李先生于期满时提出请求,可以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
E.某工厂自用工之日起已满1年不与工人秦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1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
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
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3)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
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
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5.下列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有()
(分数:2.00)
A.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V
B.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C.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J
D.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V
E.非全日制用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解析: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
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
劳动合同的履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
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
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15Ho故应选ACD项。
26.全体公民放假1日的节日有()
(分数:2.00)
A.新年-J
B.春节
C.劳动节V
D.国庆节
E.元宵节
解析:
27.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包括()
(分数:2.00)
A.劳动者本人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4
C.劳动生产率V
D.就业状况V
E.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J
解析:解析: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包括:(1)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是低生活费
用;(2)社会平均工资水平;(3)劳动生产率;(4)就业状况;(5)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8.我国《社会保险法》从以下哪几个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
(分数:2.00)
A.人大监督7
B.行政监督V
C.社会监督V
D.检察院监督
E.法院监督
解析:
29.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基本渠道有()
(分数:2.00)
A.国家财政补贴V
B.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V
C.劳动者缴纳保险费V
D.按规定收取的滞纳金
E.基金存储利息及依法进行投资的收益
解析:解析: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有3个基本渠道:国家财政补贴、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和劳动者缴纳保
险费。此外,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还有按规定收取的滞纳金、基金存储的利息和依法进行投资的收益等。
30.职工有下列哪些行为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分数:2.00)
A.故意犯罪的V
B.醉酒或者吸毒的J
C.自残或者自杀的V
D.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
E.在维护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解析:解析:《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14条、第15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1)故意犯罪的;(2)醉酒或者吸毒的;(3)自残或者自杀的。
三、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
31.狭义上的劳动法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
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法律,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于1994年7月
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称为劳动基本法。)
解析:
32.工资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工资:也称薪金,是指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义务获得的,用人单位以法定或约
定方式向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
解析:
33.劳动卫生基准制度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卫生基准制度:又称为劳动卫生规程,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
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所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解析:
34.劳动保障监察员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劳动保障监察员:在国外亦称“劳工检查员,,或''劳工检查官”,是执行劳动
保障监察的专职或兼职人员。)
解析:
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
35.简述我国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者负有以下基本义务。(1)全面履行劳动义务。
⑵不断提高劳动技能。(3)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范。(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5)法律规定
的其他义务。)
解析:
36.简述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劳动合同祛》第4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1)劳
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
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
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析:
37.简述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1)安全生产责任制
度。(2)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制度。(3)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制度。(4)劳动安全卫生认证制度。(5)安全卫
生设施“三同时”制度。(6)劳动安全卫生检查与监察制度。(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解析:
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
38.试述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
同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用人另一方是劳动者。(2)主体地位的从属
性。在劳动合同的履行中,劳动者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
督。(3)劳动权利义务条款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在订立劳动合同、确定劳动权利义务时腰求当事人的意志
不得违背国家意志,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的劳动权利和义务,以形成劳动合同关系。另
外,由于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力,劳动合同也不得违背集体合同的规定。劳动合同的法定性表明
了以合同形式建立的劳动关系与一般民事关系之间的差别。(4)劳动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劳
动合同的某些条款或履行结果都与劳动者的配偶、父母及子女发生着紧密联系。(5)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
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单纯是劳动成果的给付。劳动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有的劳动直接创造价
值;有的劳动在于实现价值;有的劳动则是间接地帮助创造或实现价值;有的劳动成果当时就能衡量;有
的劳动成果将来才能看到。因此,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
解析:
六、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
39.2009年3月,张某与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7年。2009年10月,张某患病住院。在医疗
期间结识了乙公司经理李某,李某以给张某更高的报酬为条件劝张某“跳槽”。张某遂于10月4日同乙
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于10月5日以患病难以胜任原工作为由,打电话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
公司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2009年11月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要
求张某赔偿因其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问:(1)张某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劳动
合同法》的有关规定?(2)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甲公司起诉?(3)甲公司的损失应当由谁负责赔偿?
(分数:2.00)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张某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
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本案中,张某既未提前30日,
又未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解除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2)人民法院不应受理甲公司起诉。因为根据《劳
动法》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乡给排水工程建设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报告模板
- 《电气控制及PLC》详细笔记
- 保健按摩师(高级)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文书模板-个人所得税退税的租房合同
-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浮力(原卷版)
- 2024年梯度飞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 技能评定与评价技术规范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习题及答案 ch09 实验5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 国家开放大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 《观沧海》说课(课堂PPT)
- SF305无卤阻燃型聚酰亚胺薄膜挠性覆铜板-PCBGlobal
- 政府采购会议领导讲话稿
- 交警大队协勤人员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文书
-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 新建国际学校项目商业计划书
- 保密协议(中英文模板)
- 2021年日历表(A4)
- 罗伯特议事规则 (讲义)(课堂PPT)
- 会计工作年限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