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中和反应原理专练探究(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13/wKhkGWZ3nfOAbgnrAAHZA40fnIw420.jpg)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中和反应原理专练探究(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13/wKhkGWZ3nfOAbgnrAAHZA40fnIw4202.jpg)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中和反应原理专练探究(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13/wKhkGWZ3nfOAbgnrAAHZA40fnIw4203.jpg)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中和反应原理专练探究(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13/wKhkGWZ3nfOAbgnrAAHZA40fnIw4204.jpg)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中和反应原理专练探究(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3F/13/wKhkGWZ3nfOAbgnrAAHZA40fnIw42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99页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88页中考化学专项复习之中和反应原理专练探究(九)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 B.C. D.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Zn+H2SO4=ZnSO4+H2B.CuO+2HCl=CuCl2+H2OC.CaO+H2O=Ca(OH)2D.CH3COOH+NaOH=CH3COONa+H2O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4.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该温度下,将的硫酸溶液与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并保存恒温,欲使混合溶液的,则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比为()A.1:10 B.9:1 C.10:1 D.99:215.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2+CO2=CaCO3↓+H2O B.CuO+2HCl=CuCl2+H2OC.Cu(OH)2+H2SO4=CuSO4+2H2O D.AgNO3+HCl=AgCl↓+HNO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原子形成离子电子层数一定改变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7.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乙是红棕色固体,丙是熟石灰,甲、丁是同类物质。丁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浓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瓶口会形成白雾。这些物质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可以为稀硫酸 B.丙与丁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C.乙与丁的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 D.丙物质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8.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Fe+2HCl=FeCl2+H2↑ B.Fe2O3+6HCl=FeCl3+3H2OC.2KOH+H2SO4=K2SO4+2H2O D.2NaOH+CuCl2=Cu(OH)2↓+2NaCl9.下列药品或仪器中,不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NaNO3溶液 B.CuSO4溶液 C.pH计 D.温度计10.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气体一定是HClB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溶解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向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中加入稀硫酸仍然有固体存在硫酸与水垢不反应D向石灰水中加入醋酸没有明显变化二者不发生反应A.A B.B C.C D.D11.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碘酒均一、稳定一定属于溶液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B.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一定的距离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D.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所以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一定是碳酸盐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降为0℃时,分子停止运动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D.活泼金属能和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和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15.推理见学习化学的重爱思能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中和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所以能够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的原理1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D.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18.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小江同学向反应后的滤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滤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开始时的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 B.CD段没有新物质生成C.AB段反应过程为中和反应 D.BC段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浓盐酸敞口放置,瓶口产生大量白雾C.烧碱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变为软水20.归纳、总结、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Zn、Fe能跟稀盐酸反应,也能跟稀硫酸反应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SO2、CO2能跟NaOH溶液反应,CO也能跟NaOH溶液反应D.CO、H2、C都能跟CuO反应,发生的都是置换反应2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B.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22.下列选项中的描述与图象不相符的是A.由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推测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C.电解水,水分解生成的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D.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与足量的镁粉与锌粉反应23.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B.碱溶液一定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24.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5.颜色变化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现象,也是我们得出实验结论的重要依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一定只有氯化钠B.图中石蕊纸花变红,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C.图中红色固体变黑,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D.图中B中溶液无色变为红色,A中试剂换成浓盐酸也能达到实验目的26.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A.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氢气与氧气的体积27.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溶液一定是酸溶液B.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8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的质量必须大于0.2g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出现蓝色沉淀28.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①CH4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铁粉与锌粉质量相等)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测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29.某实验小组向H2SO4和CuSO4(CuSO4溶液显酸性)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后绘制了四幅对应关系图,下列图像错误的是A. B. C. D.30.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B.b→c段有水生成C.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D.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答案第=page1111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答案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010页参考答案:1.C【详解】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中氢氧化钙属于碱,盐酸属于酸,氯化钙属于盐,故正确;故选C。2.D【详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是金属与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是氧化物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由酸、碱作用生成盐(醋酸钠)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3.B【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反应物不是酸和碱,不属于中和反应,符合题意;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所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当混合溶液的时,混合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设硫酸的体积为x,氢氧化钠的体积为y,两种溶液混合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所以。故选B。5.C【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详解】A.Ca(OH)2+CO2=CaCO3↓+H2O是碱和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B.CuO+2HCl=CuCl2+H2O是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C.Cu(OH)2+H2SO4=CuSO4+2H2O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
D.AgNO3+HCl=AgCl↓+HNO3是酸和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不是中和反应。故选C。6.A【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故A符合题意;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原子形成离子电子层数不一定改变,例如氯原子变成氯离子,故C不符合题意;D、玻璃钢属于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成分,中和反应的概念,非金属材料等知识。7.B【分析】丁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浓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瓶口会形成白雾,则丁为盐酸;甲、丁是同类物质,属于酸,且甲能够反应生成丁(盐酸),则甲可以是稀硫酸;乙是红棕色固体,能够与甲(硫酸)反应,也能够与丁(盐酸)反应,则乙为氧化铁。【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可能是稀硫酸,选项正确;B、丙为熟石灰,丁为盐酸,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是中和反应,但中和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选项错误;C、由分析可知,乙为氧化铁,丁为盐酸,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锈得到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乙与丁的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选项正确;D、丙为熟石灰,能够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丙物质在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正确,故选B。8.C【分析】根据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详解】A、,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不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氧化物和酸,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正确;C、,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C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碱和盐,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C。9.A【详解】A、NaNO3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均不反应,不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B、CuSO4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C、用pH计,根据测定pH的变化,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根据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能用于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10.B【详解】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不一定是HCl气体,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溶解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符合题意。C、向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中加入稀硫酸,仍然有固体存在,是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发生,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向石灰水中加入醋酸生成醋酸钙和水,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填:B。11.B【详解】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A错误;B、碘酒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而制成的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其属于溶液,故B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锌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故D错误。故选:B。12.A【详解】A、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提供更多氧气,促进火势蔓延,正确;B、在加油站附近能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错误;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汽油溶解了油污形成溶液,错误;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错误。故选A。13.B【详解】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也会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所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正确;C、碱能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但碱溶液不能和一氧化碳气体反应,故不能用来吸收一氧化碳气体,故错误;D、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但是和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活泼金属和酸反应也能产生气泡,故错误;故选:B。14.C【详解】A、不管处于什么温度,分子都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该选项推理不正确;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该选项推理不正确;C、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中只含有氧元素,该选项推理正确;D、金属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气体,但酸与碳酸盐也能生成气体,则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该选项推理不正确。故选C。15.B【详解】A、中和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但能够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D、汽油去除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来达到目的,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16.A【详解】A、酸性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故A推理正确;B、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但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属于纯净物,故B推理错误;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的发光、发热,故C推理错误;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推理错误;故选A。17.A【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和反应、二氧化碳不是酸、酸的性质进行分析。【详解】A、由化合物概念可知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则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又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推理正确,符合题意;B、酸与碱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而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等,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不属于酸,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D、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例如,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也能放出气体,但不是活泼金属,推理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不属于酸。18.B【详解】A.开始时溶液的pH=2呈酸性,溶液中的溶质除了还含有HCl,故A错误;B.C点表示反应已经结束,CD段碳酸钠溶液过量,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正确;C.AB段表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故不属于中和反应,故C错误;D.BC段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故D错误。故选B19.B【详解】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产生大量白雾,故B正确;C、烧碱(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放出大量热,水温度升高,故C错误;D、活性炭吸附只能除去色素、异味及部分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钙镁离子,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故D错误。故选B。20.A【详解】A、稀盐酸、稀硫酸中均含氢离子,Mg、Zn、Fe能跟稀盐酸反应,也能跟稀硫酸反应,说法正确;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说法错误;C、SO2、CO2能跟NaOH溶液反应,但CO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因为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与反应,说法错误;故选:A。21.A【详解】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A正确。B、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但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错误。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C错误。D、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物质,D错误。故选:A。22.D【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小,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甲、丁是反应物,乙是生成物,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稀盐酸显酸性,pH<7,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滴加氢氧化钠,pH>7,不符合题意;C、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D、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与足量的镁粉与锌粉反应,镁比锌活泼,反应速率快,由于酸不足,金属过量,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故选D。23.D【详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就不是中和反应,故A错误;B、碱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是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却不是碱溶液,故B错误;C、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原子核带正电,但不是阳离子,故C错误;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D。24.B【详解】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而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该选项推理不正确;B、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该选项推理正确;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为显碱性的盐溶液,该选项推理不正确;D、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反应速率,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选项推理不正确。故选B。25.B【详解】A、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盐酸,即稀盐酸过量,因为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故选项错误;B、图中干石蕊纸花喷水,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再放入二氧化碳中,石蕊纸花变红,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没有排除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故选项正确;C、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图中红色固体变黑,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质量,不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故选项错误;D、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图中A中溶液无色变为红色,A中试剂换成浓盐酸,盐酸也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稀盐酸和氨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但不能使变色,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26.A【详解】A、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最先到达转折点;另外,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锌和铁质量相等时,铁产生氢气多,原图不正确,故符合题意;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根据酸碱中和反应优先原则,硫酸先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从起点到第一个转折点,溶液质量增加,当硫酸反应完,硫酸铜与滴入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和水,故第一个转折点到第二个转折点,溶液质量减少,随后的上升是由于氢氧化钠过量,原图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从起点开始没有沉淀生成,一段时间后有沉淀,反应结束后沉淀质量不再改变,原图正确,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氢气与氧气的体积2:1,原图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为图像题,解题关键是:认真审题,观察选项图像的横纵坐标含义,起点、转折点、终点的位置,曲线的趋势。27.C【详解】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溶液一定呈酸性,但不一定是是酸溶液,也可能是呈酸性的盐溶液,故A错误;B、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故B错误;C、不纯净的氢气加热时易发生爆炸,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加热条件下,8gCuO与0.2gH2恰好完全反应,在实验之前,应通入氢气将管内的空气排净,所以通入H2的质量必须大于0.2g,故C正确;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有剩余,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与盐酸不反应,不会出现蓝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C。28.A【详解】①纵向做切线,表示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溶解度越高;只观察T1线,发现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甲烷属于气体,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图示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数据分析仪表板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蝙蝠科物种基因组与染色体进化研究
- 2025-2030年地质数据云存储解决方案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工业边缘计算依赖任务卸载策略优化研究
- 年度营销活动创意与策划方案
- 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钻井液用木质纳米纤维素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
- 关于有限尺寸系统的量子相变和动力学量子相变的研究
- 离婚孩子抚养权转让协议
- 品牌推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精校打印)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0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研究》
- GB/T 44679-2024叉车禁用与报废技术规范
- 《船舶精通急救》全套教学课件
- 什么叫绩效考勤管理制度
- 外墙喷漆施工合同协议书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2章 心理流畅体验
- 软件系统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