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单选题1.《唐六典》卷三十《大都督府·市令》条下附注,“汉代诸郡、国皆有市长,晋、宋已后皆因之。隋氏始有市令”,到唐初,增置市丞,复有佐、史、师等名目。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汉至唐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 B.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C.吏治清明确保经济复苏步伐 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明显调整2.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治世”和“盛世”。下列各项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开元盛世②光武中兴③文景之治④康乾盛世A.②①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①④③②3.《贞观政要·求谏》:“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人君必须忠臣辅弼,乃身安国宁。”这段材料反映唐太宗治国措施为A.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B.简法轻刑,修订法律C.广开言路,选用良吏D.重视教育,培养人才4.中晚唐时期,长沙窑将岳州窑青瓷点彩技艺和洛阳唐三彩流动浸润式彩釉装饰工艺相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釉釉下彩和模印贴花工艺。装饰纹样上有莲花纹、摩羯纹、葡萄纹、椰枣纹等图形,多饰以诗词、俚语,开创诗词装饰瓷器的先河。唐代的长沙窑(

)A.其发展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反映出南方制瓷技术已领先于北方C.印证了唐代长沙文化体系庞大完整 D.体现出创新开放兼容并包时代特色5.唐玄宗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这一规定为了A.规范普通民众生活 B.加强官员监督考核C.增加户口发展生产 D.婚姻生活受到重视6.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唐朝纪年公元纪年户数口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852576348909800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0952919309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293312516920386A.农民起义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 C.社会形势动荡 D.边疆局势恶化7.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8.下图是屹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的一座石碑,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的一次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这次会盟是A.葵丘会盟 B.康熙会盟 C.澶渊之盟 D.唐蕃会盟9.唐太宗主持文成公主入藏联姻,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各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据此可知,唐太宗努力构建的民族关系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歧视 C.民族对峙 D.民族隔离10.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排演《圣寿乐》时,在舞蹈中巧妙地变换16次队形,变出“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这16个字。在金城公主入藏和亲的欢送会庆典上,唐中宗令皇宫马球队与吐蕃使者进行马球比赛。据此可推知唐代(

)A.宫廷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B.与域外经济文化联系频繁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艺术体育具有一定政治性11.“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磧(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隋唐时期海上贸易的发达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长安城来自各地的商人来往不断,商业繁荣D.唐宋时期“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12.晚唐赵憬论及荆楚经济区在全国经济地位中的变化时指出:“天宝以前,四支无虞,第据编户众寡等衰州望,郢是以齿于下。后戎狄乱华,宇县沸腾,屯兵阻险,斯称巨防朝廷寻州叫列、将条勋贤之重”这一变化反映了荆楚地区(

)A.区域经济发展跃居全国前列 B.经济开发开始得到社会重视C.增加了经济重心变动的砝码 D.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13.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能形成这种可贵的认识,主要因为(

)A.得益于李斯的不断劝谏 B.非常熟悉《资治通鉴》C.对隋朝的灭亡感触深刻 D.深受道家学派的影响14.史载:“唐兴以来,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唐中期后,胡人安禄山先后升(兼)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长达十余年没有移地换防。此种情形当时较为普遍。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中后期(

)A.君主专制逐渐弱化 B.外轻内重军事格局形成C.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D.任官体制潜伏割据威胁1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靖康之变C.黄巢起义D.马嵬坡之恨16.欧阳修这样称颂唐太宗:“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以下不属于唐太宗在位时期的事件是(

)A.被称为“天可汗” B.科举制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C.长庆会盟 D.灭亡东突厥17.“隋末风云天下乱,强盛基业毁于旦。少年军从雁门关,果断英明才俊干。大唐开国建功章,扫灭群雄天下半。玄武乱生平内患,九年继位次贞观。千年难遇圣明皇,文武双全凌烟赞。”该诗提及的帝王(

)A.平定安史之乱 B.派兵击败东突厥C.册封渤海郡王 D.兴建东都洛阳18.下图为隋炀帝大业5年(609年)至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户数统计表,其中M点之后户数剧烈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 B.安史之乱C.两税法的实施 D.租庸调制的实行19.唐朝的三百六十九个宰相中有十分之一左右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战败投降的突厥酋长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以及铁勒酋长契达何力等也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在文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代北及西域族人后裔更是不计其数,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这体现了唐朝(

)A.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B.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加强C.世家大族依然把持着朝政 D.通过联姻方式来巩固边疆20.下表为五代十国部分开国君主即位前的任职情况,据下表可知A.经济实力决定权力归属 B.藩镇割据推动国家统一C.是唐朝藩镇割据的延续 D.社会动荡使得经济萧条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北魏孝文帝积极扶植以“四姓”为核心的汉族士族,并确定了若干鲜卑权贵的崇高门第。不过北方士族门阀的形成,是以当朝官爵为准的;尽管北朝也有士族门阀现象,但却不存在门阀与皇权“共天下”的情况。十六国、北朝的军功阶层,重振皇权的能量比南朝更大,官僚政治展现出比南朝更大的政治活力。南朝的考课往往徒具其文,但北魏却“官罔高卑、人无贵贱”统统考课。孝文帝颁布了一系列考课的法规,经常亲临朝堂考察黜陟。北魏孝文帝时察举进入盛期,“州举茂异,郡贡孝廉,对扬王庭,每年逾众”。北魏孝文帝对官阶制度加以改革,从而形成流内流外制度,这个改革还曾反馈到南朝。北朝的爵制乃“是隋唐之制的母体,南朝爵制只能算作远亲”——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制度改革的举措。(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朝政权最终能够完成全国统一的有利条件。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颁布“镇抚夷狄诏”……622年,李渊《赐书高丽王建武书》谓:“朕恭应宝命,君临率土,祗顺三灵,绥柔万国”;同时,李渊又对稽胡和獠人进行镇压。李世民在处理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则贯彻和执行了“无为而治”的原则,以远交近攻、以静制动、剿抚并用的策略来处理和周边各族的关系。贞观十四年后,李世民主要采取了武力统一民族地区的“武功政策”,并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发起了统一国家的高潮。——摘编自梁华《论唐初的民族政策》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炎,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摘编自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对少数民族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意义。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男女,无少长,皆就役。——《隋书.志十七.五行上》材料二

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贡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徭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幸白马坂以观之。(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2)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2.C3.C4.D5.C6.C7.D8.D9.A10.D11.B12.C13.C14.D15.A16.C17.B18.B19.B20.C21.(1)主要举措:实行考课制;建立士族门阀制度;发展察举制;改革官阶制度。(2)有利条件:制度创新激发政治活力;民族交融的加强;皇权更为强大;重视对官员的考核;注重选拔人才。22.(1)特点:剿抚并用,和战相间;设置羁縻府州,因俗而治;民族政策具有多元性和延续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