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强化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强化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强化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强化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强化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1.[2023·湖南郴州高三联考]唐代皇帝会对奏状中的潜在议题采取“搁置”的做法,不使之成为供大臣讨论的议题。皇帝的搁置权表现为对文书的“不报”或“留中”,皇帝对表状留而不发、未加批复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将议题搁置,暂时不决策。这一做法()A.造成了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立B.避免了朝廷决策中的失误C.有利于君主专制集权的强化D.破坏了政事堂的议政制度2.[2023·山东潍坊高三模拟预测]唐代君主极为重视贤良对策。689年,考生张柬之在对策中写道:“故臣以为陛下有三皇之人,无三皇之吏也”。825年考生舒元褒的对策中写道:“天下理乱不由陛下而致,其由谁乎?”对策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期以后()A.选官方式发生改变B.社会危机加深C.士人参政热情高涨D.政权结构变化3.[2023·山西太原高三统考期末]《齐民要术》中提到,“任情(随心所欲)返道,劳而无获”,“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这反映出()A.政府对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的重视B.中国古代农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C.阴阳学说主导了农业技术的发展D.农耕要遵循天道和天理的重要性4.[2023·山东聊城高三一模]因长安夏季闷热,唐朝人往往采用西亚的一些方法建一个凉亭,把水引到屋顶上去,再让水从亭檐上面洒落下来;诗人白居易喜欢住在帐篷里,他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个帐篷。这反映了()A.唐都长安的国际化程度B.唐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C.唐对周边的强大吸引力D.唐代民族交融的新高度5.[2023·江西吉安高三模拟]如图是唐代舞马鎏金衔杯仿皮囊式银壶。银壶上的马匹口衔酒杯,是宫廷舞马表演中的标志性动作。而历史上契丹民族就常常携带这种形状的皮囊用于盛水、盛酒。银壶的设计反映出唐朝()A.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B.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C.少数民族善于学习中原的文化D.榷场设置推动了边境经贸发展6.[2023·广东深圳高三联考]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7.[2023·安徽芜湖高三二模]南朝梁武帝时,有大臣出使北魏前认为“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归来后感叹“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这可以用来说明()A.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B.北方完成全国统一的原因C.华夏认同观念开始产生D.古代政治重心始终在北方8.[2023·福建泉州高三联考]在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已在北方广泛确立屯田制;诸葛亮主政蜀汉期间,提出发展农业、减少赋税的方针;孙权统治下的吴国在长江两岸地区均设有屯田区。这些做法推动了()A.经济重心的南移B.社会秩序的重建C.区域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的巩固9.大运河开通后,南北各地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中心的巨大水域网,这便极大促进了大规模农田水利的兴修,许多荒废的土地被开垦为肥田沃土。材料表明大运河的开通()A.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促进沿线农业发展C.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D.加强了南北方交通10.“至(开元)十三年(725年),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材料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A.中外交往频繁 B.文学艺术璀璨C.民风异常纯朴 D.商业经济繁荣11.“在九品中正制下,评品权力握于中正之手,品第之高低,常常系之于门第世资,中正给予官吏候补人的品第,实质上正是一种基于被品评者门资家格的任官‘资格品第’。”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A.成为维系世家大族统治的工具 B.是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C.使朝廷对官员的监察得到加强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12.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佛教宣称“人王即是法王”“皇帝即当今如来”。北魏僧人法果曾说:“我非拜天子,乃礼佛耳。”这些言论反映出北朝佛教()A.在中国本土化的倾向 B.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C.获得君主的倾力支持 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二、非选择题13.[2023·陕西汉中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从天宝年间始,“天子佚乐,而用不知节”,大地主官僚又大肆兼并土地。安史之乱后,地方上诸侯割据,不供贡赋,“太仓空虚,鼠雀犹饿”。762年刘晏出任盐铁使进行盐业改革。780年,宰相杨炎开始了两税法改革,基本内容是“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夺其数而赋于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周县,三十而税一”。夏秋两季征收,其租庸杂役悉省,而丁额不废。两税法推行后效果显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但推行中弊端也逐渐出现,王夫之称“量事取资,上下其手,从中渔利,百姓自然横遭祸害”。——摘编自马涛、周原《唐中叶刘晏理财与两税法改革的再评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实行两税法改革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杨炎的两税法改革。(9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选择题1.[2023·湖南郴州高三联考]唐代皇帝会对奏状中的潜在议题采取“搁置”的做法,不使之成为供大臣讨论的议题。皇帝的搁置权表现为对文书的“不报”或“留中”,皇帝对表状留而不发、未加批复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将议题搁置,暂时不决策。这一做法()A.造成了决策权与行政权分立B.避免了朝廷决策中的失误C.有利于君主专制集权的强化D.破坏了政事堂的议政制度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皇帝对表状留而不发、未加批复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将议题搁置,暂时不决策”可知,唐代皇帝对奏状不直接回复,对文书的“不报”或“留中”,这一做法反映出皇权统治的神秘性特征,进而有利于君主专制集权的强化,C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决策权和行政权分离与否,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且“避免了”说法绝对化,排除;题干不能说明政事堂议事制度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山东潍坊高三模拟预测]唐代君主极为重视贤良对策。689年,考生张柬之在对策中写道:“故臣以为陛下有三皇之人,无三皇之吏也”。825年考生舒元褒的对策中写道:“天下理乱不由陛下而致,其由谁乎?”对策内容的变化反映出唐代中期以后()A.选官方式发生改变B.社会危机加深C.士人参政热情高涨D.政权结构变化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陛下有三皇之人,无三皇之吏也”“天下理乱不由陛下而致,其由谁乎”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中期以后,统治者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社会危机加深,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期选官制度仍旧是科举制,排除A项;材料“无三皇之吏也”体现了吏治的腐败,没有涉及士人参政的热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中期的社会危机,没有涉及政权机构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3.[2023·山西太原高三统考期末]《齐民要术》中提到,“任情(随心所欲)返道,劳而无获”,“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这反映出()A.政府对精耕细作农业生产的重视B.中国古代农学中蕴含的哲学思想C.阴阳学说主导了农业技术的发展D.农耕要遵循天道和天理的重要性解析:根据“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可知《齐民要术》中对于树木的栽种都要符合阴阳,说明中国古代农学中蕴含着哲学思想,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齐民要术》的观点,不是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中国古代的农学中蕴含哲学思想,而非阴阳学说主导了农业技术的发展,排除C项;D项中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项。4.[2023·山东聊城高三一模]因长安夏季闷热,唐朝人往往采用西亚的一些方法建一个凉亭,把水引到屋顶上去,再让水从亭檐上面洒落下来;诗人白居易喜欢住在帐篷里,他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个帐篷。这反映了()A.唐都长安的国际化程度B.唐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C.唐对周边的强大吸引力D.唐代民族交融的新高度解析:根据“唐朝人往往采用西亚的一些方法建一个凉亭,把水引到屋顶上去,再让水从亭檐上面洒落下来;诗人白居易喜欢住在帐篷里,他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个帐篷。”可得出唐朝的一些生活习惯有西域的特色,受到西域的影响,体现出唐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色,B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有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不能反映国际化的程度如何,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唐朝的文化特色,而不能展现唐朝的吸引力,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外交流,而不是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江西吉安高三模拟]如图是唐代舞马鎏金衔杯仿皮囊式银壶。银壶上的马匹口衔酒杯,是宫廷舞马表演中的标志性动作。而历史上契丹民族就常常携带这种形状的皮囊用于盛水、盛酒。银壶的设计反映出唐朝()A.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B.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C.少数民族善于学习中原的文化D.榷场设置推动了边境经贸发展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银壶上宫廷舞马表演为中原文化,皮囊为契丹民族的日常生活用品,银壶制作体现唐朝手工业技术的高超水平,银壶汇聚了舞马、皮囊、金银器制作等民族文化元素,体现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B项正确;银壶体现的是文化交融,得不出政权间长期对峙的关系,排除A项;根据材料得不出此银壶是否为契丹工匠学习汉族工艺制作而成,排除C项;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官方所设的交易场所,与题干唐朝时间、设问要求都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6.[2023·广东深圳高三联考]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7.[2023·安徽芜湖高三二模]南朝梁武帝时,有大臣出使北魏前认为“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归来后感叹“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承认南朝自愧不如。这可以用来说明()A.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B.北方完成全国统一的原因C.华夏认同观念开始产生D.古代政治重心始终在北方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梁武帝时(中国)。据材料可知,南朝梁武帝时,某大臣出使北魏前后对北魏的评价反差很大,出使北魏前认为北魏是少数民族,教化未开,经济落后;归来后感叹北魏政治稳定,经济发达,这种信息可以作为从个别人物的角度推知当时北魏发展迅速,国力强大,因此北方完成全国统一的原因这种说法符合题意,B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南方地区得到开发,但是南北经济差距仍然较大,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排除C项;D项表述错误,如南宋政治中心在杭州,故排除。故选B项。8.[2023·福建泉州高三联考]在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已在北方广泛确立屯田制;诸葛亮主政蜀汉期间,提出发展农业、减少赋税的方针;孙权统治下的吴国在长江两岸地区均设有屯田区。这些做法推动了()A.经济重心的南移B.社会秩序的重建C.区域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的巩固解析:魏、蜀、吴三国都采取了屯田或其他惠农政策,有利于广大农民在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的乱世中重新安定下来,同时推动了不同区域的开发,C项正确;当时的经济重心在北方,A项表述不符史实,排除;三国之间的战争仍较频繁,社会秩序的重建属于系统工程,其关键在于政治方面,与题旨不符,排除B项;题干涉及时间是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国家处在分裂之中,中央集权很难巩固,排除D项。故选C项。9.大运河开通后,南北各地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中心的巨大水域网,这便极大促进了大规模农田水利的兴修,许多荒废的土地被开垦为肥田沃土。材料表明大运河的开通()A.推动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促进沿线农业发展C.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 D.加强了南北方交通【解析】材料“南北各地形成了一个以运河为中心的巨大水域网,这便极大促进了大规模农田水利的兴修,许多荒废的土地被开垦为肥田沃土”表明大运河的开通促进沿线农业发展,故选B项。10.“至(开元)十三年(725年),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材料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A.中外交往频繁 B.文学艺术璀璨C.民风异常纯朴 D.商业经济繁荣【解析】材料“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河南、陕西一带商业经济繁荣,故选D项。11.“在九品中正制下,评品权力握于中正之手,品第之高低,常常系之于门第世资,中正给予官吏候补人的品第,实质上正是一种基于被品评者门资家格的任官‘资格品第’。”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A.成为维系世家大族统治的工具 B.是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C.使朝廷对官员的监察得到加强 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解析】根据材料“品第之高低,常常系之于门第世资,中正给予官吏候补人的品第,实质上正是一种基于被品评者门资家格的任官‘资格品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依据,成为维系世家大族统治的工具,故选A项。12.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佛教宣称“人王即是法王”“皇帝即当今如来”。北魏僧人法果曾说:“我非拜天子,乃礼佛耳。”这些言论反映出北朝佛教()A.在中国本土化的倾向 B.汲取了儒家思想的精髓C.获得君主的倾力支持 D.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析】视帝王为法王,视拜天子为礼佛,说明佛教适应了君主专制的要求,体现了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倾向,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对君主地位的认识,与儒家思想的精髓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君主对佛教的支持力度,且“倾力支持”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佛教对儒学正统地位的冲击,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23·陕西汉中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从天宝年间始,“天子佚乐,而用不知节”,大地主官僚又大肆兼并土地。安史之乱后,地方上诸侯割据,不供贡赋,“太仓空虚,鼠雀犹饿”。762年刘晏出任盐铁使进行盐业改革。780年,宰相杨炎开始了两税法改革,基本内容是“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夺其数而赋于人”“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周县,三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