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第三十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第三十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第三十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第三十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第三十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交往行为理论》一

写作背景20世纪70年代之后,法兰克福学派面临着研究范式的转型。从理论逻辑看,《启蒙辩证法》与《否定的辩证法》虽然极其深刻,但它们都无法提供一种建设性的思考;从社会发展看,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组织化社会向后组织化社会转变,与批判理论相呼应的社会激进运动走向式微,革命的理想越来越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如何继承批判理论并充分吸收当时的理论成果,重新构建一种面对资本主义新阶段的理论范式,这是法兰克福学派所面临的一个理论难题。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1929—)重新审视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力图重返批判理论的早期传统,通过整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成果,将激进的批判理论转变为带有建设性功能的批判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又译《交往行动理论》)就是哈贝马斯这一思考的“开端”。正如哈贝马斯本人所说,“交往行为理论不是什么元理论,而是一种试图明确其批判尺度的社会理论的开端”。正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哈贝马斯宣布早期批判理论的失败,并认为这种失败是由于意识哲学的范式已经失效;同时,哈贝马斯又认为,向交往理论的范式转型实际上是回过头去从工具批判终止的地方重新开始,从而把社会批判理论未能完成的使命重新承担起来。这表明,《交往行为理论》所阐发的思想并不是法兰克福学派以至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自然延续;同时,《交往行为理论》又是基于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反思而阐发交往理论的,体现着批判理论对理性、历史条件,以及理论研究与解放旨趣之间关系的持久反思。1981年,《交往行为理论》第一、二卷由苏尔坎普出版社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二

篇章结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由两卷八章构成。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包括序言和四章:第一章“导论:对合理性问题的理解”,通过反思现有合理性理论,重新界定交往行为理论中的合理性概念;第二章“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论述韦伯合理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第三章“第一卷的中间考察:社会行为,目的行为以及交往”,从语用学视角对交往概念进行阐述;第四章“从卢卡奇到阿多诺:作为物化的合理化”,以物化与合理性的关系为中心,揭示了从卢卡奇到阿多诺的思想发展逻辑及其局限。第二卷“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包括四部分:五、“米德和杜尔克海姆(以下称涂尔干。——编者注)所举的不同变例:从目的活动到交往行动”,通过区分目的行为和交往行为,阐释米德和涂尔干交往行为理论的意义;六、“第二阶段的中间考察:体系和生活世界”,力图揭示交往行为理论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七、“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理论结构问题”,阐述帕森斯行为理论对交往行为理论的意义;八、“最后的考察:从帕森斯、韦伯到马克思”,阐释目的行为的系统整合和生活世界的交往行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以交往行为理论为基础重建批判理论。三

观点提示第一,从意识哲学到交往哲学的范式转换。在意识哲学中,主体-客体的辩证关系成为哲学的核心范式,使人的活动过程简化为目的-工具行为,理性主体成为支配客体的工具。自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都没有摆脱意识哲学这一传统,韦伯的合理性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都是在这一逻辑中展开的。意识哲学及其主体-客体辩证法虽然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不能提供一种建设性的理论范式。因此,批判理论需要摆脱意识哲学的局限,从主体-客体关系范式转向主体际关系范式,即交往哲学的范式。只有在交往哲学中,才能摆脱主体-客体的认识论模式,从而从更广阔的社会视野来重新讨论社会合理化过程,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第二,交往行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把世界划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谓客观世界,是指自然和文化混合形式中的自然,社会世界是指人际交往与活动的世界,主观世界是指人与自身关系的世界。就行为与世界的关联而言,可以把行为划分为四类:一是目的(策略)行为,涉及一个行为者与一个作为实际存在的事态世界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在于行为者对世界的有目的干预;二是规范行为,涉及行为者与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涉及行为主体与社会群体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三是戏剧行为,涉及行为者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包括社会对象)的关系,也是互动参与者在对象面前表现自己的行为;四是交往行为,涉及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他们使用口头的或口头外的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只有交往行为才能将三个世界整合为一个整体,并将之设定为一个可以达成沟通的解释框架。交往合理性是语言性的、主体际的、程序性的、开放的,交往行为的合理性与生活世界的合理化相关联。第三,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区分。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背景”,在生活世界中,交往者遵循共同的规范,并在语言解释中建构出共同遵循的规范。生活世界构成行为者的前反思性知识,其象征性结构保证了知识的整体性,并为行为主体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与生活世界相对立的是“系统”。生活世界与意义关联,系统则与物质生产相关联,目的行为就发生于系统内。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为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分离,合理化的系统向生活世界的殖民,人的生活世界越来越受权力与货币的支配,越来越成为目的行为支配的领域。这是现代资本主义面临的最大威胁。《交往行为理论》看到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局限,力图通过交往行为理论建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并从合理性的视角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分析,从而推动着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逻辑转向,将激进的批判转化为立足于现实的批判性重建,这对于重建批判理论具有启发意义。但是,《交往行为理论》力图从“规范”的视角重构社会批判理论,它所建构的交往理论实质上是回到资本主义现代性规划的规范社会理论。在这个意义上,批判理论在哈贝马斯这里颠倒为建设性的伦理学。因此,《交往行为理论》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向。四

文本选读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的总体性;而所谓客观存在,则可以用真实命题的形式加以确定。从这样一种一般的世界概念出发,波普尔通过事态的存在方式,把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以及第三世界区别了开来。由于各自分属的世界不同,客观存在也就具有各自独特的存在方式:它们分别是物理对象和事件,内心状况以及符号结构的内涵和意义。尼古拉·哈特曼区分了客观化的精神和客观精神,同样,波普尔则把在语音系统和符号系统、颜色或石头乃至机器当中已经表现出来的外在意义与尚未“揭示”出来的内在意义区别了开来,所谓尚未揭示出来,是说这些意义还没有在第一世界的客体身上反映出来,而只是隐藏在已经表现出来的意义里面。…………贾维借用了波普尔的第三世界概念,来描述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机制。因此,他必定要把创立理论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家当作榜样,根据他们来设想社会行为主体;在生活世界中,各种日常理论相互竞争,就像研究者交往共同体中的科学理论一样。…………我认为,贾维运用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策略是有启发意义的,因为它揭示了社会学行为概念深处的本体论前提。但是,如果想避开贾维观点中的薄弱环节,就必须对奠定其基础的三个世界理论加以修正。当然,文化客观化既不能被还原为具有认知、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也不能被还原为物和事之间的时空关系和因果关系。因此,波普尔认为,符号结构的语义学内涵是“第三世界”的实体。这样,波普尔就把这个概念当作适用于一切实体的本体论世界概念的基础。但是,在把世界概念有效地运用到行为理论之前,必须对上述三个方面加以修正。关于a):首先,我想用构成论的世界概念来取代本体论的世界概念,并把“世界”和“生活世界”这对概念结合起来。如果社会化主体参与到共同的解释过程之中,那么,悄悄运用世界概念的就是他们本人。关于b):此外,我想用根据不同的有效性要求而区分开来的文化知识概念,来取代被认知主义搞得片面化的“客观精神”概念。波普尔的第三世界包括通过反思立场可以进入的更高层次上的实体,与主观精神相比,这种实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它们在真实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可供深入探讨的意义关系网络。用新康德主义的话说,就是第三世界是一个独立的有效性领域。具有真实性的第三世界实体,与第一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属于第三世界的问题、理论以及论据最终是用来描述和解释第一世界中的事件的。而两者之间的中介则又是主观精神世界,是认知和行为。在此过程中,文化中的非认知部分处于真正的边缘地位。但正是这些部分对于社会学行为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行为理论角度来看,人类精神活动勉强可以归结为面对外部自然的认知—工具行为;社会行为是以文化价值为取向的,但与真实性之间没有关系。于是,就出现了下列可能性:要么,我们否定文化传统中非认知内容具有第三世界实体由于进入有效性关系领域才获得的地位,并从经验主义的角度把它们划定为主观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要么,我们为所缺乏的真实性联系寻找替代物。…………关于c):这个问题促使我们把世界概念从它的有限的本体论内涵中解脱出来。为了在客观世界内部划清存在空间,波普尔引入了不同的世界概念。在后来的著作中,波普尔强调的就不是不同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的不同标识:1,2以及3。相反,我坚持使用三个世界(它们本身必须与生活世界区别开来)。它们当中只有一个,即客观世界可以说是一切真实命题的相关物;只有这个概念还保持了一切实体所具有的严格意义上的本体论意义。相反,这些世界一同构成了交往过程中共同设定的关系系统。有了这个关系系统,参与者就可以确定沟通究竟如何才会成为可能。交往参与者相互就某事达成沟通,他们不仅仅与客观世界建立起了联系,经验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前交往模式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也不仅仅与客观世界中存在或能够表现以及被创造出来的事物发生联系,而且也和社会世界或主观世界中的事物发生联系。言语者和听众所使用的是一个具有相同来源的世界系统。这就意味着,通过不同的言语命题,它们不仅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足以把事态表现出来,波普尔对语言功能高低的划分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所有这三种功能,即表现功能、召唤功能和表达功能都处于同一个进化层次上。…………从卢卡奇到阿多诺对韦伯合理化理论的接受当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合理化始终被认为是意识的物化。但由此而导致的悖论又说明,用意识哲学的抽象概念并不能妥善地处理这个主题。在重新接手讨论物化问题,并用交往行为概念以及控制媒介的亚系统结构来重新表述物化问题之前,我想从理论历史的角度,先来阐述一下这些基本概念。尽管合理化问题和物化问题贯穿在“德国”社会理论思想路线当中,这条路线的基础是康德和黑格尔,并从马克思延伸到韦伯、卢卡奇,一直到批判理论(KritischeTheorie)。但是,我所关注的范式转型却发生在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HerbertMead)和埃米尔·涂尔干(EmileDurkheim)那里。和韦伯(1864—1920)一样,米德(1863—1931)和涂尔干(1858—1917)也属于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他们两位阐述了韦伯合理化理论所接受的基本概念,并且摆脱了意识哲学的困境:米德奠定了社会学的交往理论基础,涂尔干则建立了一套社会团结(gesellschaftlicheSolidatität)理论,把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联系在了一起。选自《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76-38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