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一机一中新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1:本次疫情发生之初即明确为“病毒性肺炎”。患者具有肺炎的典型特征,但不符合细菌感染的特点;在明确致病病原体之前,应被定义为“不明原因肺炎”。散发的不明原因肺炎每年均有发生,并由疾控部门专门处理。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本次肺炎的致病病原体已初步阐明,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病原体初步判定后,国家、当地各级专家组立即对本次肺炎的诊疗、监测等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下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要求各地加强检测。本次肺炎具有“病毒性肺炎”的一般特征。病毒性肺炎是由流感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病毒等引起的肺炎,后期可能伴发细菌、真菌等合并感染。相比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不高甚至偏低、肺部影像表现以间质炎性改变为主,出现磨玻璃状,且对常用的抗细菌治疗无效。疫情之初,官方通报此次肺炎不会人传人;随着调查研究结果的推进,官方通报此新型冠状病毒不能排除有限人传人的可能;随后又通报说存在有限人传人,但持续人传人几率低;再后来,钟院士掷地有声地说“肯定有人传人现象”,此时,新冠肺炎才真正得以重视。后来事实证明,本次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摘自中国网.海峡频道)材料2: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于王冠而得名。截至目前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迄今为止,除本次在武汉引起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新的冠状病毒外,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其中四种冠状病毒比较常见,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冠状病毒,也就是我们简称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而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武汉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大多数病例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类似于流感的表现。部分患者一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等肺炎表现,严重者病情继续进展,出现呼吸衰竭等多系统功能损害。也有重症、危重症患者为中低度发热或无发热,部分病例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一周后恢复。(来源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材料3:目前,本次疫情所定义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患者共同生活、同室工作学习、同室居住的人员;在诊治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照料人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同病房的其他患者或陪护人员;与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判定的其他接触情形。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在观察期内,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应及时将密切接触者送至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内容规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可通过实施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或病毒基因组测序两种方式进行检测,如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则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检测途径为:由医疗机构采集符合疑似病例定义的患者的相关临床标本,通知所在区县级疾控机构将标本送至市疾控中心进行相关病原排查检测。(摘自舜网新闻)1.下列对材料中“新冠肺炎”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次肺炎刚开始被明确为“病毒性肺炎”,后来又被定义为“不明原因肺炎”,最后被定为“新冠肺炎”,其致病病原体起初就已被阐明。B.迄今为止,科学家共发现了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这次的新冠病毒是其中传染性最烈的一种,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C.这次的新冠肺炎是由一种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所致,感染后的大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也有少数无发热或低度发热。D.本次新冠肺炎只有通过实施荧光RT-PCR检测其病毒核酸或病毒基因组测序两种方式进行检测,如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则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新冠肺炎传染性的认识是逐步清楚的,与之匹配的诊疗、检测方案也有一个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是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B.我国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引起高度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武汉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C.本次疫情所定义的密切接触者范围广、人员复杂,给排查和诊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又因该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因此密切接触者很容易被感染。D.疫情将密切接触者的居家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观察期间,密切接触者只要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即送至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确诊。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新冠肺炎”的特点。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今年6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1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权的群体。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产业热潮。——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年11月23日材料二: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注: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0月13日材料三: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3日材料四: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查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07月27日1.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其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B.材料二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C.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D.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了解释,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B.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C.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D.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为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3.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概括。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水之经典肖复兴世上丽水秀水晶莹之水清澈之水恢弘之水浩瀚之水,多得是。但在我看来,极富个性、最值得看的是这两处:都江堰和九寨沟。看都江堰的水,看的是强悍奔腾的水如何层层叠叠化为生命的涓涓细流。飞奔如兽、桀骜不驯的岷江水,经过都江堰,立刻将仰天长啸变为喃喃细吟,将浪涛如山变为珍珠四溢,将凶猛如火变为柔情万缕……出宝瓶口流入内江,立刻呈现一派水光潋滟的情景,让人叹为观止,看到水的柔劲、可塑和万难不屈、长流不懈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将绚烂归于平淡,将刚劲寓于柔顺,将一时融于永恒的生命。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④李冰的都江堰名垂千古,功劳在于他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水的两重性,比之人的多重性,他认识得还要透彻深刻。他或许对付不了人的多变纷纭,一辈子只当个蜀中郡守;却能对付水,把疯狂的水引入现实,一直绵绵流淌了二千多年。⑤曾在成都看国际熊猫节开幕式的演出,演李冰父子治水一幕,满场旌旗飘扬、战鼓如雷,让李冰父子率领众人杀败龙王恶神,我实在不以为然。这种善恶之斗、人鬼之争的简单演绎,把李冰父子变成了神。其实,恰恰是李冰父子将水从不可治理不可理喻的神化为同芸芸众生一样的,在现实中浇灌着农田,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⑥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让人如同看到教堂里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让人懂得并真真地看到人世间居然有纯洁透澈的净,就在这里远避尘嚣而静静地存在。⑦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变幻,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持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水藻水锦,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山岚清风,将身旁的雪峰幽谷、古树老藤……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幽深、清冽。因为它的洗涤,所有这一切,都显得比本身还要清纯与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玉洁冰清,重塑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市俗庸俗,风骚矫情、浪声虚名、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而被这水洗却大半。⑧九寨沟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如何从现实流向童话,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⑨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靡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不懂得一点点现实永远不会给予而只有艺术才能焕发和唤回的浪漫与童话的情怀,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一样的空壳。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⑩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或弧线。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11)谁也无法离开水,纵使我们可以离开摩天大楼、豪华别墅,可以放弃汽车电话、电视电影,抛下各种欲望,我们无法离开水。只是要看我们需要的究竟是哪一种水。我们选择着水,水也在选择着我们。(12)九寨沟和都江堰是水之经典。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都江堰的水滋养生命,九寨沟的水塑造灵魂,它们都极具个性,堪称“水之经典”。B.文章写都江堰的水和九寨沟的水,既有生动形象的描绘,又有独到深刻的思考。C.④⑤两段承上启下,强调了正是李冰父子将难以治理的水化为造福人类的生命之水。D.文章开篇句不加标点,一气呵成,语势强烈,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E.老子所说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作者笔下九寨沟之水的特点。2.文章第(4)(6)两段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么丰富的含义?3.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作了怎样的高度概括性评价?这两处水给了人们什么启迪?4.作者说九寨沟的水可以把虬枝沉木等洗涤得清纯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水的人、事、物还有很多,他们滋养了我们的生命,净化了我们的心灵。请你展开联想,谈谈你的认识。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诗集传序(宋)朱熹曰:“然则诗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行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世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寖以陵夷①;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曰:“然则《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故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注)①寖以陵夷:渐渐地衰落。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亦刊而去之刊:刻版B.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被:受到C.闵时病俗之所为病:痛恨D.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次:依次记录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B.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乐而不过于淫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D.至于雅之变者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朱熹看来,诗有劝善惩恶以教化天下的作用,但自平王东迁之后,这一作用随着周朝的衰弱而被废弃,直到孔子出现,重新修订《诗经》,才又将诗的教化作用发挥到极致。B.孔子虽然政治上郁郁不得志,但是文化上却举足轻重——他以简约为原则,以教化久远为目的,以去重复、正纷乱为方法,重新编定了《诗经》,让后世学诗之人能师善改恶。C.《诗经》中“风”,大多为民间创作,前期诗作主要是男女情歌;“雅”“颂”诗篇,往往是圣人之类的人所作,前期诗作都跟周王朝宗庙祭祀有关,这些诗作语言温和又庄重。D.本文以问答形式结构全篇,前一问答结合历史重点说明诗的教化作用,突出了孔子在诗的教化方面的突出贡献;后一问答则主要说明《诗经》中“风雅颂”各不相同的原因。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2)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5、(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仰之弥高,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______________。(《论语》(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3)______________,不可胜记,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7、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就是次要人物也生动丰满。请从《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四部经典中任选一个次要人物,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8、根据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题目。欢歌热舞闹新春。春晚是几代人的“春节标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人们的共同期盼。下面是2019年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节目。请从下列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不超过90字。①《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舞)②《妙言趣语》(相声)③《锦锈梨园》(戏曲)④《可爱的中国》(朗诵)⑤《占位子》(小品)9、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为同样的道路你决不会再走第二回。
参考答案1、1.C2.D3.①传染性强,常用抗细菌治疗无效;②潜伏期长,肺部出现磨玻璃状异质;③易致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呼吸衰竭等多系统功能损害。【解析】
1.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A项,“其致病病原体起初就己被阐明”错误,依据“在明确致病病原体之前,应被定义为‘不明原因肺炎’”可知,其致病病原体起初并未被阐明;B项,“迄今为止,共发现6种”错误,依据“除本次在武汉引起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新的冠状病毒外,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可知,包括武汉这次共是7种;C项,正确。D项,“只有通过”错误,原文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可通过实施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或病毒基因组测序两种方式进行检测”,“可通过”不等于“只有通过”。故选C。2.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D项,“即送至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确诊”错误,材料3是“在观察期内,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应及时将密切接触者送至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排查、诊治”与“确诊”不同。故选D。3.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材料1中,依据“本次肺炎具有“病毒性肺炎”的一般特征……病毒性肺炎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不高甚至偏低、肺部影像表现以间质炎性改变为主,出现磨玻璃状,且对常用的抗细菌治疗无效”,可概括为:起病急、进展快、白细胞计数不高甚至偏低、肺部影像表现以间质炎性改变为主,出现磨玻璃状,且对常用的抗细菌治疗无效。依据“此时,新冠肺炎才真正得以重视。后来事实证明,本次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概括为:传染性强。材料2中,依据“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大多数病例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类似于流感的表现。部分患者一周后会出现呼吸困难等肺炎表现,严重者病情继续进展,出现呼吸衰竭等多系统功能损害”,可概括为:易致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出现呼吸衰竭等多系统功能损害。材料3中,依据“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可概括为:潜伏期长。【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2、1.C2.A3.①国家层面,要加大网络版权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商家合理发展;②商家层面,要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提供更广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优质服务;③消费者层面,在消费过程中要更加理性,不能盲目消费,养成思考的习惯,注重能力的提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或“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项,“这些不足必将阻断其发展”错误,从材料三来看,尽管内容付费存在作者所说的不足之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其消极影响,故不能说“必将阻断其发展”。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项,“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爱好者”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这类人可能占的比例较高,但还有其他身份的人群,所以不能说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者就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爱好者。C项,“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错误,文中只是说二者变现方式的差别,并不是说互联网商业模式不符合国内创新产业热潮。D项,“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错误,材料四最后一段说的是“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文中是“多采用免费服务”,选项忽略了“多”这一修饰词。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建议”,然后立足文本,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从文中来看,要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主要有政府层面,有商家层面,有消费者层面,只有这几个方面都有合适的行为举措,这样的新生事物才能真正地成长。从材料一来看,“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地打击了网络侵权的盗版行为……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创业热潮”,由此可知,政府需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即加强对于网络版权的保护力度,这也谓商家提供了正常的经营环境;从一、三、四来看,商家要想发展,只有让消费者愿意消费,并且从消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即更全面的内容、更优质的答案、更合理的价格。从材料三来看,“知识付费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得到了答案,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让人怀疑长此以往人们会不会上瘾……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由此可知,作为消费者个人来讲,需要从内容付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也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促进自身的发展。【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3、1.CD2.“现实”是指都江堰之水流淌过的这片平凡土地,是都江堰灌溉农田、哺育人类这种最实际的功用。“净”是九寨沟之水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的干净,是九寨沟远离尘器、静静存在的清净,是这水让人洗却尘俗、坚守贞操的纯净。3.第一问: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第二问:这两处水,能启迪人们正确认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怎样的生活。都江堰的水,让人们懂得必须尽快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九寨沟的水,使人们懂得不能让心灵被尘俗淹没,要在繁杂的现实中保持精神的高洁。4.考生可以抓住九寨沟水的特点来阐发。要观点明确,联想合理,分析精当,语言通顺。【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C项,“④⑤两段承上启下”,错误,承上启下属于过度段落,而④⑤两段只是承接上文强调了李冰父子将难以治理的水化为造福人类的生命之水的功劳,下文讲的是都江堰的水,并没有启下的作用。D项,“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水的喜爱之情”理解错误,不加标点,可以一气呵成,突出作者所见水之多,衬托下文两处水(都江堰和九寨沟之水)之经典、耐看。故选CD。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此类题首先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理解词义。指代性词语要明确指代内容,比喻象征的词语要指出本义,概括性词语要具体化阐释,抽象性词语要直白化阐释;关注词语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联系主旨,发掘其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双关义等);有时还要考虑这个词语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本题,要求理解“现实”“净”的含义,首先分析上下文语境,由上文“都江堰看水,看的是水如何从天上流入人间,如何从神话流入现实,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可知,“现实”应该指一种哺育人类、灌溉庄园的生命的作用;由语境“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恬淡的水如何凝聚成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让人如同看到教堂里洗礼用的圣洁露水,如同听到教堂里管风琴演奏的圣母颂”可分析,这里的“净”应该指九寨沟水的特性:宁静、恬淡、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等。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分条作答。个性化阅读要求考生结合现实说出自己的启示和感悟。本题,首先找出原文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评价的语句,由原文第三节“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可知,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由原文第八节“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可知,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其次,要联系现实和生活得出自己的感悟和启示,可以从实现人生价值、净化心灵、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为外界所扰等角度分析。4.本题考查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此类题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然后找准答题角度,具体概述。本题,由原文“九寨沟的水可以把虬枝沉木等洗涤得清纯洁净,如同脱胎换骨一般。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水的人、事、物还有很多,他们滋养了我们的生命,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可知,九寨沟的水具有很多特性:启迪人类、净化心灵、包容一切等,考生可以抓住任何一个特点来阐发。例如,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九寨沟就会净化心灵,包容万象,因为看九寨沟的水,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宁静、恬淡的水凝聚成了生命的湖泊;镜海、长海、珍珠滩……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置身其中恍若仙境,百虑皆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4、1.A2.D3.A4.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5.(1)所以虽然孔子的政治主张在一时间得不到推行,但他的教化确实已遍及千秋万代,这就是诗用来施行教化的方法。(2)这就是《诗经》作为一部经书,下及人事、上备天道、无理不具的原因。【解析】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感以加深理解记忆。A项,句意为:于是也把它们删除。刊:删除。故选A。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A项,助词,取独/代词,这类;B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拿”;C项,连词,表转折,“但是,却”/连词,表承接,“然后”;D项,均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A项,“又将诗的教化作用发挥到极致”错误,这一说法文中无据。原文相关信息第二段,“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意思是“所以虽然孔子的政治主张在一时间得不到推行,但他的教化确实已遍及千秋万代,这就是诗用来施行教化的方法”,但是得不出“又将诗的教化作用发挥到极致”。故选A。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自《邶风》以下各篇,则因为那些国家的太平与战乱的不同,人的贤德与否也不一样,人们有所感触然后表达出来的感情,也就有一样的邪正是非,于是所谓的先王之风,在此发生了变化。”“则其国之治乱不同”是原因,“人之贤否亦异”是结果,之前之间之后断开;“其所感而发者”“而所谓先王之风者”“者”,句尾词语,之后断开;“而所谓先王之风者”“而”,表结果,放在句首,之前断开。即“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5.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是以”,所以;“被”,遍及;“所以”,用来……的办法。(2)中“所以”……的原因;“具”,具备。【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参考译文:问:“既然这样,那么诗能用作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答:“诗是人心对外物有所感触并且在言说之余表达出来的。人心的感触有邪有正,因此言语所说的,也有是有非。只有圣人高高在上,于是他的感触没有不纯正的,因而他们的言语都值得用作教化。他们的感触有时比较杂乱,并且所抒发的感慨又不能不加选择的话,那么身处上位的人,就一定会想出用来自我反思的办法,于是,有的言语用来劝勉,有的言语用来惩戒,这也是进行教化的办法。过去周代兴盛的时候,上自国家祭典、朝廷政治,并且下至乡间街巷,人们的言语纯粹无疵,没有一句不出于正道。圣人确实已经将它们配上音乐,然后用之于乡人,用之于国家,用来教化天下。至于诸侯各国的歌诗,那么在周天子出巡天下时,也一定要陈列出来让天子看一看,以此施行进退赏罚的规定。自昭王、穆王以后,周王朝渐渐地衰落;到了周平王东迁,这种做法就被废弃不讲了。孔子生活在那个时代,他得不到应有的政治地位后,无法实施劝勉惩戒、进退赏罚的政令,因此只能将记录着诗歌的书籍拿出来进行探讨研究,删除书中重复的,订正书中杂乱的;而对于那些虽好但不值得作为法则,虽坏但不值得作为警戒的作品,于是也把它们删除,以此遵从简明扼要的原则,以示传世久远,使学《诗》的人根据这个本子,就有办法考察政事的得失,学习好的,而改正坏的。所以虽然孔子的政治主张在一时间得不到推行,但他的教化确实已遍及千秋万代,这就是诗用来施行教化的方法。”问:“既然这样,那么《国风》《雅》《颂》的体裁,它们像这样各不相同,为什么呢?”答:“我听说,凡《诗》中称作“风”的,大多是出自民间歌谣的作品。就是人们常说的男女彼此对唱,各自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只有《周南》《召南》中的诗篇,由于这两地的人亲身受到文王的教化,养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于是人人都怀有纯正的性情,因此他们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感情,欢乐却不过分沉湎,悲哀却不至于伤身,所以唯独这两篇成为《国风》诗中的正经。自《邶风》以下各篇,则因为那些国家的太平与战乱的不同,人的贤德与否也不一样,人们有所感触然后表达出来的感情,也就有一样的邪正是非,于是所谓的先王之风,在此发生了变化。至于《雅》《颂》中的诗篇,都是成王、周公当政时朝廷祭祀所用的音乐歌词,它们的言辞温和又庄重,它们的含义广博又缜密,它们的作者常常是圣人这样的人,所以可用作万代法则而且不能变更。至于有变化的“雅”诗,也都是某一时期贤人君子忧时恨俗时写下的作品;因而孔圣人也选录了这些诗作,他们那种忠厚同情的仁心,扬善防邪的用意,依然不是后世擅长言辞的人所能企及的。这就是《诗》作为一部经书,下及人事、上备天道、无理不具的原因。”问者点头称是,然后退了下去。当时我正在编辑《诗传》,于是便把这些对话全都依次记下,用来放在那些诗篇之首。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撰写。5、1.D2.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
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涉及鉴赏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而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外在形式、是鉴赏诗歌切入的目标和对象。所以这类题,应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去作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并不指烛光。2.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意象的作用。“酒”是诗歌中重要物象(但不是抒情意象)的作用,要准确解读就必须读懂原句“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和“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这两联包含作者书法创作之前借酒壮势,趁酒浓意的心境,也包含作品完成后作者志得意满的踌躇。诗歌翻译: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6、钻之弥坚忽焉在后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字词的写法:焉、僮、茕茕、孑、倜傥、幽愁、衾。7、《边城》:翠翠身世可怜,但她却乐观向上.其父母因为不是正经夫妇,所以注定了以悲剧了此一生.翠翠的父亲为了维护军人的尊严而自刎,其母也因“愿得一心人,自首不相离”的誓言而殉情,留下了稚幼的翠翠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船夫,祖孙俩从此相依为命,守着青山绿水与一叶扁舟、一条黄狗愉快度日.贫困却也悠游自在,渡人过河却不收取一分钱财,有时也会献上自己的茶水和草药,当真是安贫乐道,活的如神仙般自在.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麋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微写作,关键在于如下几点:一是注意审题,有几问,有无修辞、句式、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语言要简洁,观点要明确,注意直接入题,不必铺陈;三是力求结构完整,运用如下的结构方式,如前后照应式、篇末点题式、总分总式等;四是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受文体的限制,一篇文章总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五是注意时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发挥和联想;六是主题要观点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骚,符合主流思想意识;七是写作要有创新意识,体现个性特点。就本题而言,考生需要对《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四部经典有所了解,如书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如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人物在生活中的表现;然后选出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次要人物,思考与之相关的情节,分析这一情节中展现出的人物特点,最后对此做出评价。如《边城》里的主要人物是翠翠,次要人物有翠翠的妈妈和爸爸,如船总顺顺,如《老人与海》中主要人物是老人,次要人物有孩子,明确了人物之后还要思考相关的情节,如老人捕捉马林鱼,与鲨鱼搏斗,如翠翠与祖父相依为命,等等;明确人物,分析情节之后,还要思考人物的表现,彰显出的精神或者生活态度,并且做出恰当的评价。8、在奔跑中奋力逐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请欣赏歌舞《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的人”,这句话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中国正在发展,未来会更好。请欣赏朗诵《可爱的中国》。【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串词的语言特征:抒情重于叙述,多排比、重复句,注重音节,串词要求语言优美,它必须追求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讲究抑扬顿挫,串词语言注意章节美。本题需要注意从材料所给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紧扣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即可。【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9、撒下勤勉之花,让人生一路芬芳人生之路难再回,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撒下勤勉之花,让人生一路芬芳。——题记人生路漫漫,无尽的风雨坎坷,无尽的辛酸苦楚,多一些勤勉,少一些懒惰,相信,勤勉之花会开得更绚烂。撒下勤勉之花,会铸就明天的辉煌。清末明初的著名史学家谈迁,29岁开始写作,历时27年,修改数次,终于成就了辉煌巨著,可是无情的贼竟掠走了辛苦的成果。他明白痛苦哀叹于事无补,不如拾掇好心情重来。花甲老人用勤勉做武器,同残酷的命运搏击,终成《国榷》流传千古。撒下勤勉之花,会换取未来的甘露。一个嗓音与外表同样不美丽的女孩,一个被评委判了死刑的女孩,刘若英,却最终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用最真实的声音感动世人。是什么成就了她?是勤勉。面对失败,从新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次挑战,一路撒下勤勉之花,最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用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解析2025年消费金融用户画像精准营销策略创新报告
- 数字化理赔服务在2025年保险行业的客户满意度提升路径报告
- 船舶修理合同及技术协议
- 湖南校企合作协议书范本
- 灾害监测合同协议书模板
- 聘用电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演员人身意外安全协议书
- 法人委托他人签合同范本
- 电动车合同租赁合同范本
- 铺地老青砖出售合同范本
- 2025河南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模拟卷(含答案)
- 甘肃张掖培黎职业学院招考聘用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共500题附答案解析】
- 道路清扫合同
- 会-解盾构区间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终)
- 乒乓球赛程编排方法
- (高清正版)JJF(浙)1090—2014薄片千分尺校准规范
- 支气管扩张-ppt课件
- 装饰工程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方案及成本控制
- 最新系统FMEA—(SFMEA)
- 单独公司来负责集团统一采购的模式
- 中国统治者列表(03)夏朝方国与周边民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