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的问卷调研分析报告摘要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智能产品的发展迅速让人们的日常更加轻松,也更加简化,这是社会发展的正确规律。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情况呈现出一种逐渐降低的趋势,体力活动不足已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通过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问卷来对S大学教师们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来发现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提高S大学教师们的体力活动情况提供一个参考依据。本文选择S大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问卷分析可以得出,S大学教师以轻微体力活动为主,体力活动有着明显的不足;教师们工作中竞争压力大,在工作和科研上面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教师们可能有提高体力活动水平的观念,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有关;S大学教师的健康情况总体上来说不容乐观,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们的体育锻炼程度不足,甚至很大一部分教师很少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去参与体育锻炼生活当中,并且日常生活饮食不够规律且睡眠不足。关键词: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目录TOC\o"1-3"\h\u21720摘要 一前言1.1选题依据目前,体力活动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体力活动是指所有形式的身体活动,即任何造成增加肌肉和能量耗费的活动。体力活动包括多种方面,如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休闲活动、体育锻炼、竞技体育等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根据诸多研究证明,缺乏体力活动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超重与肥胖、2型糖尿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焦虑和抑郁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缺乏体力活动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情绪低落、关节炎等疾病,也会引起生活质量下降、缩短寿命等。高校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良好生活、社会适应的主要场所,而师资的质量决定了高校的发展成败。高校教师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大众有着很强的辐射作用。对人才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今社会的转型期,作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的高校教师,随着其地位、待遇、生活水平等不断改善与提高,所承受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加,其健康问题是制约其自身和工作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而且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1.2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收集S大学教师在多个体力活动现状数据,深刻剖析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以及影响他们体力活动现状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S大学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开展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参考。1.3研究意义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智能产品的发展迅速让人们的日常更加轻松,也更加简化,这是社会发展的正确规律。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情况呈现出一种逐渐降低的趋势,体力活动不足已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良好生活、社会适应的主要场所,而高校教师作为衔接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学生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极大的辐射作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作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和重要骨干,他们的地位、待遇和生活水平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也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工作强度、科研压力和生活负担也随之不断增加,其身体健康问题逐渐制约其自身和工作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了解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对学校培育高质量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4文献综述近年来关于身体健康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注意,然而在研究领域还不算热门,其理论深度有待探索。栗德春、马冠生指出,体力活动是指由于骨骼肌的收缩而产生的人的身体活动在安静能量消耗之上的有实际增加的效果。人体每天的能量消耗由基础代谢、有无特殊动力学作用以及各种类型的体力活动组成,虽然体力活动所占比例没有基础代谢多,但是体力活动的可调节性最大。我国对大学教师体力活动有一定的实践研究。体力活动中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就是通过对锻炼的时间、强度、频率的计算和观察来判断某人此次进行体力活动的情况,这也是最简单、最易操作的一个评价方法。运动强度过小达不到运动锻炼的效果,过大则不利于身心健康;频率即参与体力活动的次数,如一周几次,一次几个小时等。薛艳秋的《中学教师体力活动水平与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通过调查中学教师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中学教师的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翁锡全等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体力活动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中对家庭、社区及其周边和交通环境与居民体力活动进行了剖析,介绍了城市空间的形态演变,农村城市化进程对居民体力活动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以促进居民参与体力活动的“精明增长”策略。李榴柏,JosephGreen等在《北京城区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的调查研究》指出中国城市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及国际组织的推荐值,学业压力可能是影响体力活动的突出危险因素。研究者对教师体力活动的研究思考是多层面、多角度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师体力活动调查的目的在于改善其体力活动的状况,促进其健康水平的改善。董立,盛佳智,陈碧述的《高校教师身体活动与亚健康现状及其关系分析——以川东高校为例》等,对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探索性研究的角度对高校教师体力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仅有少量的研究考察了相关理论。导致现有的研究之间无法融通和整合,这也限制了研究本身的推广。目前国内关于体力活动方面的研究较少,缺乏完整的、系统的、有体系的调查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学生人群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国内在体力活动这块的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某一特定人群的研究,存在很大研究空间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S大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理清影响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在进行本项研究的过程中,根据本论文的需要,利用S大学图书馆查阅文献,使用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以“体力活动”、“高校教师”“体力活动问卷”等关键词检索与本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体力活动的概念及体力活动问卷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后期的研究、论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2.2.2问卷调查法通过使用文献检索工具查阅文献,在遵循问卷调查法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PhysicalActivityQuestionnaire)的要求,从而设计制定了《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调查》问卷,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的形式在学校各学院教师群里进行发放,剔除无效的10份问卷,最终回收240份问卷,问卷调查进展顺利,数据反馈真实可信。。2.2.3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查阅的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和所获得到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结合,运用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来对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进行公平、公正、客观且合理的分析,对S大学教职工的体力活动现状进行评价,以此来确保论文的合理性。2.2.4数理统计法本研究运用问卷星和EXCEL2010统计软件,并结合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PhysicalActivityQuestionnaire)中IPAQ问卷中各项体力活动属性及其MET赋值和体力活动水平分组标准相应的计算办法计算本研究的教师体力活动水平,按照统计学的基本要求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2.3研究工具2.3.1IPAQ表简介IPAQ是国际调查问卷的缩写,是用来记录过去或者当前的身体活动状况。它可以分为活动记忆,定量审查,日记和访谈形式的问卷。活动记忆和定量审查可以统称为回顾性调查,包括专业活动(包括上下班通勤),家务劳动,锻炼和日常活动。设计问卷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方向,比如说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也可以选择多个方向或设计为一个综合性质的问卷。问卷的审查期限可以从1周,6个月,1年甚至终身。而对于受访者来说,问卷适合不同的方向,比如说有的适用于所有人群,而其他的适用于专业人群。通过问卷调查能够了解到的通常是受访者在过去的活动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等之类的大概元素。而通过问卷所得到的信息,可以通过其收集到的关于各种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数据,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的活动量;也可以根据代谢量来计算每单位时间的运动量,或者将其测量或转化为能量消耗,以此来描述或者比较运动水平。回顾性问卷的优点是易于使用,易于管理,资源成本低和实用性强,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被广泛用于与体力活动有关的各种研究中的原因。回顾性问卷的设计现已达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官方杂志ACSM(运动与医学)在附录中列出了30多种体力活动调查表,其中包括MLTPAQ,EPAQ,在其中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是相对知名的海外调查表,被各位学者大量引用,并且关于问卷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报告非常多,因此被广泛信任。近年来,在国家使用IPAQ或自行生成的调查表已经增强了人口的体力,被广泛采用;在其中与其有关的活动,其中大多数是对现状的分析。根据地区差异,国际体力活动调查问卷在问卷设计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它以美国版本,英国版本,德国版本以及其他以欧洲为主体的欧洲和美国版本为基础,并以印度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但是,由于不同国家的习俗和习惯,在发布调查表和定制调查表以适应该国国情方面会有差异。2.3.2体力活动量表资料的处理与赋值2.3.2.1资料的处理原则(一)在体力活动中,10分钟为持续时间的最小值,如果小于10分钟,赋值为0。(二)在体力活动中,每次持续的时间如果为15、30、45、60、90分钟,应赋予值为15、30、45、60、90分钟。2.3.2.2体力活动的能量赋值与等级划分研究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计算手册》(IPAQ)体力活动分级标准对周口师范学院部分教师工作、家务、交通行程,闲暇时间静坐5个方面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象根据过去7d体力活动的情况,然后回答睡眠情况和每日平均活动情况。根据体力活动量表的赋值,反应身体代谢水平和能量消耗的指标为代谢当量(MET),1MET约等于耗氧量水平(3.5ml/kg/min),人体在安静状态下代谢当量为1MET。体力活动强度(MET*体力活动时间(min)*每周活动次数=MET-minutes/week)。(见表1)体力活动水平分组:IPAQ工作组推荐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个体体力活动水平划分为低、中和高3组(表1)。由于个体的健康收益来自于规律的体力活动,因此,在分组标准中不仅要考虑总的体力活动水平,还要考虑1周频率和每天时间。IPAQ问卷涉及日常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体力活动,所以估计的体力活动水平要比单纯询问休闲时间体育锻炼的调査高。如果仍然参照常见指南中“每周至少5d,每天至少锻炼30min”的标准进行分组,大多数成年人都能达到标准。因此,IPAQ工作组推荐的分组标准要更高。(见表2)表1各项体力活动消耗及其MET赋值体力活动类型体力活动项目体力活动强度MET赋值工作相关步行步行3.3中等强度中等4高强度高8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步行3.3骑车中等6家务园艺相关中等强度户内家务中等3中等强度户外家务中等4高强度户外家务中等5.5休闲相关步行步行3.3中等强度中等4髙强度高8表2体力活动水平分组标准分组标准高满足下述2条标准中任何1条:1.各类高强度体力活动合计≥3d,且每周总体力活动水平≥l500MET-min/w2.3种强度的体力活动合计≥7d,且每周总体力活动水平≥3000MET-min/w中满足下述3条标准中任何l条:1.满足每天至少20min的各类高强度体力活动,合计≥3d2.满足每天至少30min的各类中等强度和/或步行类活动,合计≥5d3.3种强度的体力活动合计≥5d,且每周总体力活动水平≥600MET-min/w低满足下述2条标准中任何l条:1.没有报告任何活动2.报告了一些活动,但是尚不满足上述中、高分组标准三结果与分析3.1S大学教师基本情况3.1.1年龄构成如表3所示,30岁以下教师有3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17%;30-40岁的教师有77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2.08%;40-50岁的教师有96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0%;50-60岁的教师有3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3.75%。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S大学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们身体机能有所退化,但仍可以承受一定量的体力活动,在生活方面,其家庭、工作稳定,在时间上对比其他年龄段的教师有着更加充裕的时间进行体力活动,对比其他年龄段的教师有着更多的时间优势;30-40岁年龄段的教师属于稳定的壮年期,在身体素质方面,他们完全可以承受一般运动强度的跑步,工作是他们要承担的一部分,用来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会少一些;而30岁以下的教师主要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刚参加工作为主,缺少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50-60岁的教师们因为身体机能退化,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会很吃力,是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有着更少的时间参与到体力活动的原因。表3年龄构成(N=240)年龄人数(人)百分比(%)30岁以下3414.17%30—40岁7732.08%40—50岁9640.00%50—60岁3313.75%3.1.2性别构成如表4所示,在参与调查的240名教师中,男性教师的总人数为104人,占参与调查教师总人数的43.33%;女性教师为136人,占参与调查教师总人数的56.67%,男女教师比例基本持平。表4性别构成(N=240)性别人数(人)百分比(%)男10443.33%女13656.67%3.1.3学历构成如表5所示,在参与调查的240名教师中,专科学历的人为3人,是参与调查的教师中人数最少的,占参与调查教师总人数的1.25%;学历为大学本科的人数为41人,占参与调查教师总人数的17.08%;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为145人,占参与调查教师总人数的60.42%。博士学历的人数为51人,占参与调查教师总人数的21.25%。总结以上可以得出,学历为硕士和博士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81.67%,整体学历水平很高,而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学校对一个人的重视程度越高,其身上的科研压力相对来说就会越重,所担任的授课时间相对较多,会减少他们除了工作科研之外的时间,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参与更多的体力活动。表5学历构成(N=240)学历人数百分比专科31.25%本科4117.08%硕士14560.42%博士5121.25%3.2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等级划分及分析3.2.1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能量计算和等级划分因为本次调查的S大学教师年龄是在60岁以下,而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相对来说较大,无法满足本实验所要求的可比性原则。因此,为了增加此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本实验特地将教师的年龄段分为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和50-60岁四个阶段。本研究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计算手册》体力活动分级标准对S大学教师的工作、家务、交通行程、闲暇时间四个方面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并且通过体力活动量表进行赋值。代谢当量(MET)是反映机体代谢水平和能量消耗的重要指标,当人体处在安静状态时,代谢当量即为1MET,1MET约等于耗氧量水平(3.5ml/kg/min)。根据代谢当量表对体力活动进行每小时平均代谢当量(MET)赋值。体力活动的强度(MET-minutes/week)=MET值×体力活动时间(min)×每周活动的次数。依据体力活动水平的评价标准,参照IPAQ国际体力活动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和我国的相关研究,拟定把总体体力活动按水平评价分三个等级,即轻微体力活动(合计的总能量消耗低于600MET-minutes/week)、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合计的总能量消耗达到600MET-minutes/week到3000MET-minutes/week)、高等强度体力活动(总能量消耗达到3000MET-minutes/week以上)。根据表1IPAQ问卷中各项体力活动属性及其MET赋值和表2体力活动水平分组标准,IPAQ工作组推荐计算个体每周体力活动水平(MET-min/w),报告人群体力活动水平的M和四分位数。对于IPAQ短卷,个体每周从事某种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为:该体力活动对应的MET赋值×每周频率(d/w)×每天时间(min/d)。3种强度体力活动水平相加即为总体力活动水平。3.2.2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水平等级情况分析将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划为轻微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高强度体力活动三个等级。如表6所示,在参与调查的240名S大学教师中,有129位教师体力活力水平处于轻微体力活动,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53.75%;有77位教师体力活力水平处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32.08%;有34位教师体力活力水平处于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14.17%,表现出来的是参与轻微体力活动的教师是最多的,其次是参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而参与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教师人数最少。S大学教师轻微、中等体力活动占85.83%,且从事轻微体力活动的比例为53.75%,占了一半以上的体力活动时间,体力活动时间严重不足。身为一名S大学教师,主在其工作时间内主要以办公室和教室为主体,平时工作时间内在办公室内静坐处理事务、授课时间内在教室内站立的时间比例较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自身性质特殊,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对于下一代身体心理健康是一个标杆的重大参照,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教师体力活动的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实验对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整体状况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了解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水平,充分了解影响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的因素,不断改善影响其体力活动的因素,以此来促进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以达到增进身体健康水平。表6体力活动等级分布情况(N=240)等级人数百分比轻微体力活动12953.75%中等强度体力活动7732.08%高强度体力活动3414.17%合计240100%3.2.3S大学教师单项体力活动水平分析如表7所示,总的来说,四个单项体力活动中从事轻微体力活动的人数均是最高的,其次是中等强度体力活动、高强度体力活动。在工作体力活动中,其轻微体力活动是主要体力活动,占67.92%,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占28.75%,教师自己的办公室和上课所需要的教室是高校教师的主要办公场所,并且由于高校教师身上的科研担子比较重、自身时间、应酬、场所等原因,导致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锻炼中的人数比较少,造成了轻微体力活动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是他们体力活动的主要成分;在家务体力活动中,轻微体力活动是最主要的,占66.25%,中等体力活动占27.08%,高强度体力活动最少,占6.67%,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器化越来越普及,家庭事务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用电器替代,导致教师在家中参与的中等、高强度体力活动会越来越少,致使体力教师的体质慢慢下降;在交通行程方面,轻微体力活动最高,占67.08%,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占30.42%,而高强度体力活动最少,仅为2.50%,教师的住房基本上都在学校周围甚至是学校里面,教师们主要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所以轻微体力活动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是最主要的;在闲暇时间方面,从事轻微体力活动的人数最多,占62.50%,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占37.50%,比例较少,在闲暇时间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力活动相对来说较少,教师们可能迫于工作和科研的压力,让他们选择在空暇时间接着处理工作和科研上的事务,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体力锻炼活动当中去,也可能与教师们的主动参与到锻炼当中的意识较为薄弱有关。因此,如果想要提高他们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工作和闲暇时间之外的体力活动就显得很重要。表7单项体力活动等级分布情况(N=240)轻微体力活动人数%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人数%高强度体力活动人数%工作16367.92%6928.75%83.33%家务15966.25%6527.08%166.67%交通行程16167.08%7330.42%62.50%%闲暇时间15062.50%6828.33%229.17%3.3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学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影响体力活动水平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篇文章选取生活方式、工作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3.3.1生活方式对S大学教师的影响根据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的不恰当造成的。本文选择几个日常生活方式,其包括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睡眠情况等。通过了解S大学教师的饮食情况、睡眠质量和精神压力等,我们可以对教师们的身体心理健康有一个大概了解,为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提高身体素质提出合理的建议。如表8所示,教师们吸烟、饮酒的人数不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3.54%,我们可以发现,S大学的老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对于吸烟和饮酒的研究了解的非常多,知道吸烟和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因此这些老师不吸烟不喝酒的比例很高;S大学教师的精神压力普遍的大,占调查人数的75%,其睡眠状况睡眠质量较为差,占调查人数的75.42%,这可能是由于教师们身上的教学任务和科研担子比较重,工作中职位晋升等使他们精神压力较大,导致教师们每天用在工作当中的时间更长,甚至会熬夜,致使他们的睡眠质量不够好,没有意愿再去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认为家庭事务繁重的教师较为多,占被调查教师的53.75%,教师们除了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付出了较多的精力和时间之外,家庭事务往往占据了他们剩下的空闲时间,处理家务的时间不足也可能是用在科研和工作上的使劲按过多,本次调查的对象年龄多在30岁到50岁之间,处于教师事业繁忙和自己孩子事情繁重复杂的阶段,对于要处理的工作和家务很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繁忙的家庭事务;从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情况来看,有34.58%的S大学教师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过多,需要进行饮食结构控制和改善。总的来看,教师们的工作时间更多的占据了他们的时间,导致教师们精神压力过大和长期睡眠不足,导致他们过度疲劳,精神疲劳以及严重的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等症状,令人担心,需要引起学校相关的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注。表8S大学教师生活方式(N=240)生活方式人数比例(百分比)吸烟、饮酒16133.54%精神压力大18075.00%睡眠质量一般甚至不佳18175.42%家庭事务繁重12953.75%食用高脂、高胆固醇食物8334.58%3.3.2工作对S大学教师的影响不同的工作对于教师们的体力活动时间也会有不同的差异。从表9可以看出,S大学教师们的职称多在副教授级别,占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44.17%,和教师们的年龄构成有着很好的匹配情况,教师们在这个职称上处于事业的上升阶段,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会把身心更多的放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当中,导致有更少的时间参与到体力活动当中;从事教学任务的教师最多,占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68.33%,教学时间在200学时以上的教师人数占据了一半以上,占被调查教师总人数的57.67%,而且工作时间在8-10小时的教师最多,占被调查教师人数的54.58%,三者也有着很好的结合性、匹配性,从事教学任务的教师的工作时间普遍上是更久的,占据了他们总时间的一大部分,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进行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30-40岁的教师们,他们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在这个阶段,他们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方向,并未自己的目标进行奋斗,就会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锻炼身体,即使有足够强烈的锻炼欲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并且工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多且杂,导致教师们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锻炼,使得教师们长期处于竞争状态,由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长期处于身体压力和心理焦虑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患病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表9S大学教师工作时间及类型(N=240)工作类型人数比例(%)职称助教3715.42%讲师7832.50%副教授10644.17%教授197.91%工作类型教学16468.33%科研229.17%行政人员5422.50%教学时间低于200学时10443.33%200学时-400学时9137.92%400学时以上4519.75%工作时间8小时以下7531.25%8-10小时13154.58%10小时以上3414.17%四结论与建议4.1结论(1)S大学教师以轻微体力活动为主,且轻微体力活动主要以工作当中的静坐和站立、交通中的步行骑车为主,体力活动有着明显的不足。(2)S大学教师年龄构成整体是青壮年化,性别比例均衡,且学历普遍较高,但是体力活动情况并呈现一种健康化的情形,可能与教师们工作中竞争压力大,在工作和科研上面花费的时间过多,导致教师们可能有提高体力活动水平的观念,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3)S大学教师的健康情况总体上来说不容乐观,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们的体育锻炼程度不足,甚至很大一部分教师很少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并且日常生活饮食不够规律且睡眠不足。4.2建议针对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水平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甚至是教育部门都应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情况,适当减少教学任务量和适量减轻科研压力,减轻工作中的竞争压力,以至于让S大学的教师有着更加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2)学校学工会可以来组织教师之间的活动,甚至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体育活动,积极引导教师去参加组织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体育活动观念,加大主动参与体力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提高体力活动水平的意愿,并且合理利用高校的资源和场地等条件,让教师们有足够的意愿去主动参与体力活动当中。(3)S大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当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学校食堂应合理搭配饮食,教师们要主动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尽量不要去吸烟和饮酒,适当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保证有着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较好的睡眠质量,摒弃一些不良的嗜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能够正常的舒缓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并且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积极且主动的参与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之中,达到劳逸结合,放视身心的目的,能够以最饱满最乐观的心态去处理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事情。参考文献[1]刘梦.济南市部分高校教师生活方式与健康现状关联性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2]王曼,孙丽桃,王雪,王一丁.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体力活动的现状研究及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2012(08):300-301.[3]薛艳秋.中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与干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4]李相元.简阳市中小学教师体力活动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5]李康.用曲线拟合方法分析体力活动水平对中老年女性教师骨密度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5.[6]杰瑞•托马斯,杰克•尼尔森,斯蒂芬•希尔弗曼.体力活动研究方法(第六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7]陈盼.山西省初中生体力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8]王东东.康巴藏区中小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分析——以康定市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3):83-85.[9]刘云清,高瑞芳,朱海燕.中小学教师体力活动调研[J].体育风尚,2017(03):26-27+30.[10]董立,盛佳智,陈碧述,佘涛,李霞,那明明.高校教师身体活动与亚健康现状及其关系分析——以川东高校为例[A].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理学会,2013:2.[11]温虎东,曹坤鹏,赵龙彪,乔明,毛淑芳.普通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人群体力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7):161-163.[12]袁夕坤.南京市独立学院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青少年体育,2020(03):42-43.[13]王晓琪,刘婧楠,姜学文,李伟豪,云青萍,杨超,常春.北京市延庆区教师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03):431-434.附件S大学教师体力活动现状的调查问卷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30岁以下B.30—40岁C.40—50岁D.50—60岁E.60岁以上3.您的身高(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您的体重(k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您的专业?A.理学B.人文社科C.农学D.医学E.工学F.其他(请写出)__________6.您的学历?A.专科B.本科C.硕士D.博士7.您的职称?A.助教B.讲师C.副教授D.教授E.无8.您的工作性质?A.教学B.科研C.行政人员9.如承担教学,您一年的教学学时是多少?A.100学时以内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形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鸟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中药资源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学建模综合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硫酸镓在LED照明中的应用技术考核试卷
- 清扫工具制造业的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预测探讨考核试卷
- 水产养殖鱼类生长模型建立与应用考核试卷
- 灌溉设施在提高灌溉水质量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石灰在防霉剂和干燥剂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橡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应用考核试卷
- 国家OTC药品目录(全部品种)
- 格力电器发展能力分析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斯伦贝谢地质导向
- 沟槽式连接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境外汇款申请书样板
- 无呕病房工作要点
- 深基坑支护与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林业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 浅谈园林景观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十二生英语小品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