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对上市企业业绩的影响探究:以伊利股份为例13000字(论文)】_第1页
【股权激励对上市企业业绩的影响探究:以伊利股份为例13000字(论文)】_第2页
【股权激励对上市企业业绩的影响探究:以伊利股份为例13000字(论文)】_第3页
【股权激励对上市企业业绩的影响探究:以伊利股份为例13000字(论文)】_第4页
【股权激励对上市企业业绩的影响探究:以伊利股份为例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权激励对上市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以伊利股份为例目录TOC\o"1-2"\h\u26661摘要 124453一、引言 229544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2216(一)股权激励相关概念界定 322881(二)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527703(三)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联系 616743(四)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6690三、案例分析-伊利股份股权激励历程 832369(一)伊利股份简介 81476(二)伊利股份三次股权激励具体执行内容 95062四、伊利股份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 11699(一)财务维度 117198(二)非财务维度 1718852(三)案例结论与启发 193764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改进措施 2026249(一)设置合适的股权激励对象范围 2031273(二)采用多种激励方式结合的方式 2032099(三)采用合适多样化的业绩指标 2019226(四)完善股权激励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2126291六、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219438[参考文献] 23摘要我国现代企业在其经营管理模式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者的分离,继而出现产生委托代理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该方面的问题,常常需要采取对股权的激励措施来大幅度地降低委托代理的成本,使得所有者与经营商之间的目标尽可能地实现并且达到一致,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股权激励是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市公司业绩有着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以伊利股份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国际的环境下,利用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等分析伊利股份的四次股权激励方案对伊利股份业绩的影响,将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方案与其他同行业股权激励方案进行比较,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适当提出自己对于股权激励制度需要改进的看法。关键词:上市企业股权激励企业业绩伊利股份一、引言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为了自身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并且提高本身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愈加高度注重对全体员工尤其特别来说是对中高层企业管理者的长期股权激励,即员工股权长期激励,理论界与实践界也逐渐展开了对股权激励的研究和探索。随着一系列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标志着2008年12月我国第一批上市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激励机构制度正式开始启动(试行)》的颁布,此后,证监会以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情况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状况为基础,多次对管理办法进行了系统性的修改完善。2019年7月,为了使上市公司的决策更加灵活,证监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放宽了业绩考核条件、股权激励定价标准、实行时间等要求。2021年8月,证监会再次对管理办法的内容进行了修订,降低了外籍员工成为公司激励对象的门槛。新的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的政策环境更加完善,激发了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热情。股权激励是指企业作为一种非短期的激励机制,赋予高管一部分的权力和股份,使得高管能够将自身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其他经济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大大降低了代理费用的成本,使得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提升自己的企业业绩一直是永恒的话题,企业的每一项经济行为和活动都必须是以自己所创造的企业价值作为其出发点,而企业的业绩则是由企业家自己制定的各种表现方法和形式之一,企业的业绩体现就是企业管理者的工作成绩,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资产进行使用的有效性和所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和效果,因此本课题以具有代表性的伊利股份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国际的环境下,分析伊利股份的四次股权激励方案对伊利股份业绩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适当提出自己对于股权激励制度需要改进的看法。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一)股权激励相关概念界定股权激励:所谓股权激励主要是一种以公司股票为其活动载体的激励性行为[1]。通过赋予企业经营者依法获得属于该公司所有股权的特殊激励,让他们转变成了该公司的大多数股东投入参与该公司的战略决策、共同分享盈利、承担风险,赋予权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所需要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使他们可以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尽心服务,从而在实践中调整治理架构、减少了代理费用、提高了管理效果、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及在市场上具有竞争性。1.股权激励的方式(1)股票期权股票期权主要是指上市企业或者公司为了支付公司管理者和专业技术工作者有权在一定的时期内以一个事先提前约定的交易方式价格进行购买上市公司部分的股份,当上市公司与其他激励对象签订合同时会给予其他激励对象一定的交易价格购买部分股份的权利,当交易结束之后,激励对象也就有权将部分股票卖掉来获取其他股权在市场上的价格与所谓行权交易价之间的最低值,在交易的合同期内,期权既无法进行转让也就没能从而无法取得收益,因此激励对象的利益便与公司股价有了密切的联系,只有当企业市价上升时,股票期权的拥有者才能够获益,能够促进激励对象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创造价值。(2)业绩股票业绩股票,顾名思义,与激励对象的业绩息息相关,指的是在一段时间的开始阶段为企业的激励对象设定这段时间结束需要达到的企业经营业绩和目标,若这段时间末公司已经达到了设定的目标,激励对象就有机会获得公司部分股份或者能够用来购买该公司股份的一些奖金,激励对象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企业业绩考核的方式获得规定比例的业绩股票。在设计绩效股票激励计划时应该注意激励范围和强度的合理性,如果范围和强度过大,激励成本可能会增加,进而降低公司的回报,增加现金流的压力;如果激励的范围和强度过小,激励效果也有可能减弱,达不到所既定的激励效果。因此合理的业绩股票激励计划设计的合理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3)限制性股票限制性股票是指上市公司将高管或员工作为激励对象给他们锁定公司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达到的业绩目标,只有达到目标,激励对象才能在解锁期内获得限制性股票,如果没有达到业绩目标,限制性股票作废。(4)虚拟股票虚拟股票的激励对象享有分红权和资本享有增值权,但同时又不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股东所有权和控制权,由于该种股票具有虚拟的特点因此激励对象比较广泛、支付方式也比较灵活,可以支付现金、等价股票,或者用于其他等价股票和其他现金之间的组合。但是想要获得企业的虚拟股份也是需要一定的业绩条件,只要一家公司的实际价值有所提升,就提取其中的分红收益给激励对象,能够适当规避股票市场波动。虚拟股票适用于充足现金流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二)股权激励理论基础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最早由Jensen和Merkling(1976)提出,主要强调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的情况[2]。在两权分离的状态下,经营者和所有者都是企业的参与者,由于经营者具有专业的经营公司的知识培训,掌握的企业经营信息比所有者多,但是两者的各自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于是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是其中一个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所要付出的成本。2.激励理论激励理论主要是一种泛指通过充分地满足企业对于个体的工作需求从而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的一种理论依据。激励理论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有效地激发个体对于企业工作的积极性与其创造力,促使其为自己的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已经有许多读者对积极性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马斯洛的工作需求阶段层次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两个理论有相通的地方就是都有需求的高低之分,每一层需求都是在前一层需求被满足之后而产生的,因此企业要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话,需要满足其低层次的需求,才能激发员工为企业奋斗的使命感[3]。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相关观点[4]。资本主要分两种分别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比较传统的观念中人力资本十分的廉价,远远比不上物质资本,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远远赶超物质资本。我认为人的知识技术才能同其他任何一个种类的资本一样,都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生产因子。虽然人力资本的载体应该是个人,但是这些个体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当人受到激励和奖赏时人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激发,反之,积极性被打击。(三)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联系股权激励与其他业绩考核相互联系或者挂钩,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和保护留住公司的核心员工为自己创造价值,将公司核心员工的利益和价值捆绑在一起,可以促使核心人才注重公司未来的发展。股权激励方案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但从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结果中并不是绝对对企业业绩具有积极作用,对于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理论研究也有正相关、负相关、非线性相关等关系,其中有许多学者认为两者的关系是非线性相关,比如阿布都合力力·阿布拉托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研究得出的结论是U性曲线相关[5]。因此同样地在实际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于企业业绩的影响并不是单纯的正向积极作用,想要使得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起到一个正向积极的作用,需要结合实际的企业情况和宏观环境设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并且得到正确的实施,从而才让企业的业绩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四)上市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美国和西欧等地区进行股权激励现状相较于我国更加普遍和成熟,我国的企业股权激励工作虽然发展较晚。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人员数量的迅猛增长,有很多企业都走上了股权激励之路,许多企业也制定了股权激励方案,我国最早实施这种股权激励方案的企业就是深圳万科集团。2012-2022年间,由于我国大型上市公司制定和实施的股权激励资金数量整体呈上涨趋势,加上2019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仅11年间新增的股权激励实施公司就占到了2022年所有上市公司数量的37%[6]。快速增长的股权激励企业数量,一方面来源于公司总体积极性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公司整体数量的增加。股权激励办法实施的公司越来越多,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股权激励方案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的股权激励政策方案种类很多,但是大部分企业普遍选择了股票期权激励和限制性股份这两种基本的股权激励政策,股权激励政策方式相对比较单调,存在一些使得股权激励政策方案与自身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每一家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政策方式,而不是盲目地借鉴其他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企业。2.业绩考核指标不全面业绩考核的指标一直是我国企业制定股权激励实施方案中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在为我国企业制定股权激励的主要业绩考核指标时,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企业仍然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大部分属于上市企业公司的股权激励实施方案中的业绩考核指标单一且没有体现出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而导致了业绩考核与战略目标背道而驰,给企业业绩造成了负面影响。其次,业绩考核指标仅局限于个别的财务指标,而财务指标反映的是过去某段时间的盈利水平,且相关的会计数据极其容易被管理层故意操纵,使得财务指标缺乏客观真实性。3.股权激励的强度不大首先,股权激励强度不大表现在激励对象的范围上,我国大部分企业股权激励对象的范围局限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核心技术人员,虽然高级管理层和核心人员对企业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同样奋斗在企业的普通员工和中级管理人员所产生的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在关注对高层管理者和核心人员的作用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其他人对公司的贡献。其次,我国的股权激励的激励期限过短,经过网上查找资料,我国股权激励的期限与美国股权激励的期限作比较,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股权激励的期限在5年以下,美国股权激励的期限普遍在8年以上远远长于我国,且股权激励有深度[7]。而我国股权激励期限短,力度小,可能误导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企业的长期发展。三、案例分析-伊利股份股权激励历程(一)伊利股份简介伊利集团是全国乳制品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之一,于1993年6月建立,1996年伊利股份在中国上海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伊利企业的产品种类总数共计千余个,涉及纯牛奶、酸奶、雪糕、奶粉、奶酪、奶茶粉等等,伊利集团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现代化乳制品加工企业,在2011年,伊利集团的声誉虽然受到“毒奶”事件的严重影响,但是在这次“毒奶”事件的调查和检验结果中,35个被调查的检验产品中仅有一例被检测出含微量三聚氢胺,说明伊利是值得信赖的国产品牌。2023年4月,伊利股份在上交所发布2022年度的财务报告,通过对年度报表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伊利股份在2022年的营业总收入中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增长,2021年的营业总收入为789.76亿,2022年的营业总收入为900.09亿,2022年的营业总收入与上交所同期相比2021年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了13.97%,2022年母公司的企业净利润为626.82亿,相比上一年度增加了7.67%。伊利集团踊跃开展业务创新,依靠大数据平台,精准定位消费人群,加快产品创新,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促进产品销售,整体的业绩稳居行业前列,并持续保持亚洲第一的地位。以下表3-1是伊利股份的主要信息。表3-1伊利股份的主要信息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中文名称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中文简称伊利股份公司法定代表人潘刚注册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山开发区金山大街1号注册资本(亿元)60.96亿元上市日期1996年3月12日公司网址http:资料来源:http:(二)伊利股份三次股权激励具体执行内容第一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2009年在伊利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和伊利公司颁布与股权激励政策密切相关的股权管理法律体系的大背景下,为了增强和提高伊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股权管理能力,伊利公司为推动公司发展而为其总裁、董事长助理和企业核心技术骨干33人组织并颁布了长达八年的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为每股13.33元,激励数量为500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9.681%。行权有效条件主要是在泛指在首期以后实施公开行权时,上一个经营季度公司扣除非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得低于17%且低于上一个经营季度的公司主营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不得低于20%;首期以后实施行权时,上一年度的公司主营管理业务收入和2008年收入相比的当期复合年均增长率不最大可能不得少于15%,有效期限一般应当在自第一次中国股票权益期权交易获得正式授权发行之日起的8年内。第二次股权激励实施方案:2019年10月伊利股份为了有效防止被出售或者收购,将公司的利益进行多元化地分配,调动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建设提供可能和持续驱动。通过定向增发4500万股股权期权和1500万股限制性股权相结合的股票激励方式,针对该公司的核心科技和其他核心业务人才共249名成员,并颁布了一个时长四年的股权激励方案,一共占总股本比例0.99%,其中股票期权占比0.74%,限制行股票占比0.25%。行权计算价格公司股份激励期权每股16.47元,限制性公司股份激励期权为每股15.33元,行权的计算条件主要是以2018年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主的计算成本基数2020年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不一定可能长期低于30%,净资产负债收益率不一定可能长期低于12%,2021年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不一定可能长期低于45%,净资产负债收益率不一定可能长期低于12%,激励决策对象每年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估综合考核在两次及格以上,有效期间分别为自第一次公司股权激励期权专利授权激励之日起48个工作月,以及自第二次股权公司受到股权激励限制性公司股份专利授权激励之日起4年内,相比于第一次公司股权专利激励决策方案所述的受到股权激励的员工人数大大幅度增加,且此次采用了更加多元化的股权激励决策方式,结合了首次股票激励期权与第三次股权限制性公司股份专利授权激励方式,增添了股权激励制和绩效考核两个环节,更加充分调动了股权激励决策对象的实际劳动工作热情与充分激发劳动积极性,有利于有效吸引和培养保留优秀人才,促进新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次股权激励方案:2022年8月在伊利集团第二次股权激励马上进入第二个行权期时,伊利股份为了应对中国经济放缓,中美贸易战等外部问题,继续激励并约束管理层,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将公司重要成员与公司捆绑在一起来提升公司创造力进行股权激励。公司通过从二级市场中回购出来的本公司A股普通股再以每股15.46元合计15242.8万股的限制性股份回购股票的形式对上市公司的董事,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核心科技或者其他业务人员共474人进行了激励,占有公司总股本比例2.5%。行权条件为以2021年净利润为基数,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8%,2023年不低于18%,2024年不低于28%,2022年不低于38%,2023年不低于48%,各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20%,现金流分红比率不低于70%且激励对象每年的绩效考核达到及格以上,有效期自公司发行限制性股份授权之日起3年内。伊利股份股权激励的三次方案中,第一次股权激励主要以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增长率两个指标展开,比较容易出现经营者操纵利润的可能性,而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设置的行权条件更加全面,围绕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指标进行评价,且增加了对激励对象的绩效考核,不但进一步地严格管控经营者为自己谋私利的风险,同时激励着经营者更加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激励对象的工作积极性。而第三次股权激励进一步地增加了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进一步考虑到股东的利益,相比于前两次的股权激励而言,第三次股权激励的激励指标更加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励期限制条件有所递进,更加得完善激励的效果。四、伊利股份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一)财务维度本部分主要从财务维度方面对伊利股份实施股权激励对于企业业绩的影响进行了看待,分别通过对伊利股份实施的偿债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盈利实现能力、成长性管理能力等财务指标进行剖析,对伊利股份在实施股权激励时所采取的前后各项业绩指标进行了剖析。1.偿债能力分析通过上网查找伊利股份各年的相关财务指标,本部分主要以这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具体数据指标如下表4-1和表4-2表4-1伊利股份2007-2015年偿债能力部分指标一览表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流动比率1.181.090.810.910.660.760.740.68速动比率0.890.780.450.570.410.550.490.42资产负债率0.510.520.600.530.730.720.700.68表4-2伊利股份2016-2023年偿债能力部分指标一览表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流动比率0.541.061.121.091.351.251.280.820.82速动比率0.280.820.850.831.061.060.990.570.60资产负债率0.620.500.520.490.410.490.410.570.57从偿债能力的角度看,2009年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之后,2010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有较大幅度地上升,而在2011年迅猛下降,之后便在接下来几年中表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这有可能受到2010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2016年伊利股份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又大程度地上升到1.06,之后几年中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到了2019年伊利股份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之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又继续上升,随后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说明了2019年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对于伊利股份的偿债能力方面的负面影响较小,该阶段的资产流动性较好。到了2022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又急速地下降,主要是受到这个时间段发生的新型冠状疫情的影响,因此为了减缓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发布了伊利股份的第三次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接着便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方面的财务指标有着积极维持作用。2.营运能力分析营运管理能力主要指一个企业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效率和经济利用能力,企业经营性资产管理效率主要是指其资产在市场上的周转比例或者其周转时间。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益通常是指企业的产出量与资产占用量之间的比率。本部分分析公司的当年营业额和管理业务能力主要就是根据当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存款周转率、总资产净值周转率三项重要的企业财务指标分别来进行划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较高说明其收账迅速,账龄和期限较短,减少了企业的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一般来说,存货平均周转率越高,变现的处理速度也就越快,所以同时占用的长期存货以及资金成本较少,占用了相同的数量和一定比例的短期存货而不是可以同时实现的长期销货以及费用管理成本较大。总资产净值周转率越高,周转快,企业的综合经营性和管理创新能力强;各项指标水平较低,说明企业收入不足,或者是企业资产大量闲置和资金浪费。具体数据如下表4-3和表4-4。表4-3伊利股份2007-2015年营运能力部分指标一览表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应收账款周转率65.2680.2365.7370.64107.7117.20124.8139.1147.10总资产周转率1.972.362.592.211.971.952.082.122.11存货周转率8.9911.1210.248.858.448.189.368.999.36(数据来源于网易财经)表4-3伊利股份2016-2023年营运能力部分指标一览表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应收账款周转率151.80126.50110.30105.4099.4683.7066.2759.73总资产周转率1.811.501.531.541.541.641.671.47存货周转率10.218.387.948.339.459.688.108.10从伊利企业的营运能力的三个指标的数据来看,第一次股权激励之后,应收账款正在逐渐地上升,说明企业的坏账费用和坏账损失正在减少,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都保持在较小区间上下浮动,较为平稳,第二次股权激励之后企业的资产周转情况也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状态,变化幅度较小,情况良好。因此从总体而言,伊利股份的两次企业股权分配激励机制措施改革方案在正式执行后的整体经营力和管理业务能力预测数据较为稳定,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经营力和管理业务能力数据具备了一定的正向长期影响。3.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多少及水平的高低,企业的目的便是盈利,因此盈利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指标,本部分主要分析基本每股收益、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具体数据如下表4-5和表4-6表4-5伊利股份2006-2014年盈利能力部分指标一览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基本每股收益0.510.610.750.75-0.04-2.300.810.971.13销售毛利率32.1529.7229.032.5925.8926.8235.1330.2729.28净资产收益率10.2311.5712.9213.20-2.73-60.518.8118.4230.03(数据来源于网易财经)表4-6伊利股份2015-2023年盈利能力部分指标一览表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基本每股收益1.071.651.350.760.930.991.061.151.00销售毛利率29.7328.6732.5435.8937.9437.2837.82净资产收益率23.4119.7722.2423.1824.5323.923.0726.5323.3数据来源于网易财经总体来看,基本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在2011年是最低值,这是受到各种内外部环境以及一些事情发生的影响,首先受到2011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很大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国内对于乳制品的需求大大减少,再加上国外乳制品生产商不断地进入我国乳制品市场,因此我国国内乳制品行业的形势严峻。2009年的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前后排除受到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因素之外,股权激励实施前后净资产收益率的涨幅还是可观的,但是从表中明显看出,从2014年净资产收益率从30.03%下降到2016年的19.77%,说明了伊利股份第一次的股权激励不适合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可以认为2009年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第二次2019年股权激励之后,基本每股收益指标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净资产收益率从24.53%下降到23.9%,下降幅度较小,且之后几年都比较稳定。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在2006年至2008年之间变化幅度并不是特别大,但是自从第一次股权激励之后,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再次下降到27.44%,说明第一次的股权激励方案并没有对企业的盈利起到积极作用。而第二次通过改进后的股权激励方案前后三项盈利能力指标都比较稳定。由于第三次股权激励方案的研究数据有限,暂时还不能得出有关于第三次股权激励方案的任何结论。4.成长能力分析企业成长能力指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和持续经营的能力,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本部分以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展开分析,具体数据如下表4-7和4-8。表4-7伊利股份2006-2014年成长能力部分指标一览表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营业收入增长率57.0938.6739.3836.1816.7711.8712.321.9626.25总资产增长率38.9119.8612.3735.1238.1515.7911.6416.8029.73净资产收益率53.966.5627.9511.03-101-133.1-13819.62130.20表4-8伊利股份2015-2023年成长能力部分指标一览表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营业收入增长率12.1213.7812.9410.940.7512.0016.9213.977.24总资产增长率-0.5760.6720.130.35-0.9325.57-3.4427.0017.69净资产收益率-5.2684.430.1611.7121.85.897.487.737.00数据来源于网易财经由该表中可以看出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之后伊利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明显呈现急速下降的趋势,甚至净利润增长率指标下降到负的一百多,直到2013年这两个指标才从增长方向发展,净利润增长率从2013年急速上升到2014年的130.2,然而2015年又迅速下降至-5.26,变动非常不稳定,总资产增长率虽然在2009年股权激励实施之后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很小,随后从2011年至2013年保持在[10,20]区间内浮动,接下来几年内呈现出大幅度不稳定的变化,联系该阶段所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整个国产乳制品行业均收到了很大的打击,说明在大环境的背景下伊利企业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对企业的成长能力并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第二次2019年的总体股权激励措施和方案的执行结果相对显著,从2019年实施了总体股权激励之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已经得到11.25%的大幅提升,随之几年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虽然没有大幅提升,但接下来连续几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趋势发展,总资产同比增长率于2019年至2021年变动较大,根据最新的2023年总资产增长率数据,说明伊利企业的总资产增长率正在朝着利好的方向进行发展,所以伊利企业第二次股权激励政策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伊利企业的生存和成长能力的直接影响也都是正向的。(二)非财务维度以非财务维度看待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本部分主要以伊利员工总数的各年变化、员工学历人数的变化以及管理层人均年薪的变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员工总数的各年变化各年伊利员工总数如下表4-9和表4-10表4-92008-2014年伊利股份员工总数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员工总数10369157091521816484186492117421925表4-102015-2021年伊利股份员工总数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员工总数57795586395917857971549835353156079从表六中伊利股份各年的员工总数变化数据中可以看出,以2015年为分界线,2015年前从2008年至2014年员工总数的总体趋势比较稳定,且有缓慢增长的趋势,从2014年至2015年这段时间,员工总数处于迅猛增长的趋势,从21925人增长到57795人,之后2015年过后,又继续保持在一个新高度的稳定趋势,公司的总体人数在上升,说明伊利集团的企业规模正在不断地壮大,且企业的各项员工福利以及股权激励等措施留的住企业的人才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企业为企业效力。结合伊利股份股权激励对象的人数数据便可以一目了然如下表4-11,股权激励对象人数呈现指数性增长。表4-11伊利股份三次股权激励对象人数年份2009年2019年2022年激励对象人数33249474员工学历人数的变化2009年至2021年伊利股份员工学历人数占比情况如下表4-12表4-12伊利股份员工学历人数占比表单位:%年份研究生本科大专生大专以下20090.2713.248.5138.0220100.3214.2346.3439.1120110.3918.0265.0416.5620120.5415.959.2224.3420130.5420.3856.1222.9620140.8826.2555.5117.3620150.5518.0246.1335.2920160.7420.9352.7125.6220170.8123.3652.8223.0220180.9825.5253.6819.8220191.2727.553.4117.8120201.4630.1655.7212.6620211.6132.3354.5511.512009年企业改变了对员工学历的划分方式,将大专改成大中专,而高中以及高中以下改成中专以下,在2018年又将研究生具体到硕士和博士,这体现了伊利股份员工整体学历的提升。从伊利股份员工学历人数占比表中非常明显的看出,研究生的人数逐渐上升,从2009年的0.27%上涨到2021年的1.61%,本科生员工也从2009年的13.2%上涨到2021年的32.33%,大专生也有小幅度的增长,大专以下的员工数量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激励计划吸引了大量高学历人才的加入,企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3.管理层人均年薪表4-132007-2014年伊利股份管理层人均年薪单位:万元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管理层人均年薪13.6110.1917.2524.9118.1841.0639.3757.31表4-132015-2021年伊利股份管理层人均年薪单位:万元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管理层人均年薪64.1983.8124.67135.46147.86203.57260.67在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之前,2007年至2008年,管理层人均年薪有所下降,2009年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之后管理层人均年薪上升至2010年24.91万元随后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的严重影响也开始有所减少和下降,接一直着保持总体上升的波动,直到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前后,管理层的人均年薪均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之后年薪增长速度更加的明显,股权激励的方案将企业的经营绩效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水平和激励对象的收益相挂钩,由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股权激励实施之后管理层的年薪快速上涨,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企业业绩也会得到提升。(三)案例结论与启发伊利股份的三次股权激励措施和方案的激励目标也都不同,第一次股权激励主要注重的就是高管激励,第二次的股权激励注重对员工的激励,第三次股权激励同时考虑到高管和员工,并且是考虑到各个时间段的时代背景,经过分析相关财务指标,发现伊利股份的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二次的股权激励方案带来的是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并不是每一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就一定是积极的影响。所以对于股权的激励不但需要一个合适的股权激励措施,而且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公司内外部条件。结合伊利股份财务维度和非财务维度相关指标数据分析可得,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方案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了公司的发展,股权激励虽然能够有效帮助公司更加稳定地运作,但是股权激励计划的设置也至关重要,需要结合每个时间段的经济社会背景、企业的战略等,以及行权条件的设置、激励程度要合适恰当,不能太过容易也不能太过困难,激励过度会损害股东的利益,激励过于轻度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对象的范围也是需要合理的。五、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改进措施(一)设置合适的股权激励对象范围我国大部分公司一般会选择高层和核心人员作为股权激励对象,觉得高层和核心人员对公司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然而其他员工对公司的贡献也是不可或缺比如一些中层管理者和普通职工,中层管理者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没有中层管理者为中介准确传达高层管理者的指令,没有普通员工的辛勤工作,公司的运作也将会受到阻碍,但是股权激励对象太过于广泛,这不但会导致激励成本的加大,降低企业的业绩,而且会导致激励方案的失败,因此设置合适的股权激励对象范围很重要。(二)采用多种激励方式结合的方式我们都知道合理的股权激励模式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但是我们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激励效果,便需要多样化的激励模式相结合,满足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各种需求,比如长期激励、短期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薪酬激励,福利待遇等等,同时也满足不同员工的各项需求,创建全面的激励体系,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公司,为公司效力。(三)采用合适多样化的业绩指标我们在考虑设置公司的业绩指标时,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公司的业绩指标而是因地制宜,我们应该要充分地结合自己公司目前现有的基本条件和自己公司预期的想要实现达到的目标来进行考虑设置合适的公司业绩指标,但是公司的业绩指标也不能过于单一,可以选择采用公司的财务指标和非公司的财务指标有机结合的方法,仅有财务指标的话,业绩容易受到经营层的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