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62分)1.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笼罩(1ónglǒng)折腾(zhēzhé)闲散(sǎnsàn)模样(mómú)鸡笼(lónglǒng)折磨(zhēzhé)散步(sǎnsàn)模型(mómù)2.看拼音,写词语。hénkuàjiāoruòbǎocūn迹越língyìjìxùwēiwù食术3.查字典填空。“负”的部首是,音节是。“负”在字典里的解释主要有:①依仗,待靠:②担负:③享有:④遭受:⑤背弃,辜负。请为下列词语中的“负”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身负重任忘恩负义久负盛名负伤4.照样子,写词语。金灿灿(ABB式)、津津有味(AABC式)、无边无际(ABAC式)、葡萄灰(事物名+颜色)、5.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1)看到超市里的苹果(圆满圆润)鲜亮,我和妈妈买了一些给爷爷奶奶吃。(2)一个有学问的人就是一个善于(辨别辨认)是非的人。(3)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镇静)。(4)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活灵敏)。二、选择题,百里挑一。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活中,无论我们仔细观察,寻找,都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B.海底世界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C.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7.有人买彩票中了三百块钱,他很高兴,觉得还能中更大的奖,就天天去买,结果一场空。这跟下面的成语故事()类似。A.刻舟求剑 B.画蛇添足 C.守株待兔8.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句不同的一项是()。A.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B.山溪好似一条绿玉带。C.有些贝类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方帽子店》是一则民间故事。B.“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是“加倍、更加”的意思。C.《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这里的“水珠”是大树的眼泪。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对班长说:“我去参加合唱排练,今天不能值日了。”(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春天的田野可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谈起过去的往事总是滔滔不绝。(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春风送暖入屠苏”预示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过新年。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从王维的诗句“,避插茱萸少一人”中可以看出来。(2)杜甫笔下春天的江山是壮丽的:“,春风花草香”。(3)苏轼笔下春天的鸭子是快乐的:“竹外桃花三两枝,”。三、综合实践。(4分)12.三(1)班李玲同学在昨天(6月22日)下午的课外活动中丢了一个粉色水杯。请你帮她写一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理解。(14分)课内阅读。郑板桥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至今还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书法呢!他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节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郑板桥在潍(wéi)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家乡以卖画为生。他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听说,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郑板桥活到73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1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①形容语言、文章、美术品等洋溢着美妙的意趣。②全世界都知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形容非常著名。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板桥体“的特点是。15.下列对”宝贵的财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的“宝贵的财宫”指的是:堪称三绝的“诗书画”。B.文中的“宝贵的财宫”指的是:同情、关爱穷苦百姓的品质。C.文中的“宝费的财富”指的是:“诗书画”三绝及同情、关爱穷苦百姓的品质。16.郑板桥特别喜欢画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17.郑板桥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五、习作天地。(20分)18.写作题目:这个节日让我难忘提示: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你过的哪个传统节日最难忘?你是怎么过的呢?注意把节日的习俗写清楚。要求:叙述清楚,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25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lǒng;zhē;sǎn;mú;lóng;zhé;sàn;mó【解析】【分析】笼:[lóng]笼子。[lǒng]像笼子似的罩住。故笼罩、笼子的"笼"应依次读lǒng、lóng。

折:[shé]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zhé]断;弄断。[zhē倒过来倒过去。故折腾、折磨的"折"应依次读zhé、zhē。

散:[sàn]排遣;排除。[sǎn]无约束;不密集;松开。故松散、散步的"散"应依次读sǎn、sàn。

模:[mó]法式;规范;标准。[mù]模子。故模样、模型的"模"应依次读mù、mó。故答案为:lǒng、zhē、sǎn、mú、lóng、zhé、sàn、mó【点评】考查了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2.【答案】痕;跨;娇弱;保存;零;艺;继续;威武【解析】【分析】“痕迹”注意“痕”和“横”区分开;“跨”注意不要写成“夸”;“娇弱”注意不要写成“较弱”,“保存”注意不要写成“包村”;“零食”的“零”注意和“林”区分开;“艺术”的“艺”不要写成了“亿”;“继续”不要写成“记叙”;“威武”注意“武”不要多写了一撇。故答案为:痕、跨、娇弱、保存、零、艺、继续、威武【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三是结合语境区分形近字。3.【答案】⺈;fu;②;⑤;③;④【解析】【分析】“负”是上下结构,部首是“贝”,音节是“fù”。身负重任:是指人的身体遭受到很严重的伤害。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负“的解释,在本词语中应该是“担负”的意思。故选②。

忘恩负义:负:辜负,背弃。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违背道义,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负”的解释,在本词语中应该选⑤。

久负盛名:负:享有。长久地享有好的名声。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负”的解释,在本词语中应该选③。

负伤:是指受伤的意思。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负”的解释,在本词语中应该是"“遭受”的意思。故选④。故答案为:⺈、fu、②、⑤、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了部首查字法和多义字。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4.【答案】绿油油;白茫茫;勃勃生机;孜孜不倦;无法无天;自言自语;茄子紫;苹果青【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结合题目中所给词语的结构写出ABB式、AABC式、ABAC式、事物名+颜色的词语即可。故答案为:绿油油、白茫茫、勃勃生机、孜孜不倦、无法无天、自言自语、茄子紫、苹果青【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按词语结构写词语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结合题目中所给词语的结构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注意所要求写的词是什么结构,二是要加强词语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5.【答案】(1)圆润(2)辨别(3)宁静(4)灵敏【解析】【分析】(1)圆满:指完满,完善无缺。圆润:指物体的表面光滑润泽。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圆润“。

(2)辨别:指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加以分辨区别。辨认:指分辨识别。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辨别“。

(3)宁静:指平静;安静。镇静:指心情安定或平静。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宁静“。

(4)灵活:指敏捷;不呆板。灵敏:指敏捷灵活,反应迅速。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故答案为:(1)圆润;(2)辨别;(3)宁静;(4)灵敏【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6.【答案】A【解析】【分析】A句中关联词使用错误。句子“生活中,无论我们仔细观察,寻找,都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中关联词“无论……都……”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与句子语境不符,可使用关联词“只要……就……“。

B、C项关联词使用无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7.【答案】C【解析】【分析】C项符合语境,与题目故事类似。

A.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B.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C.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

根据语境应选C。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8.【答案】B【解析】【分析】A、C都把物当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B项中把“山溪”比作“绿玉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小学阶段对修辞的要求是: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领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要了解常用修辞的定义和特点,并能正确判断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9.【答案】B【解析】【分析】A.《方帽子店》是寓言故事。说法错误。C.《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这里的“水珠”指的是树脂。说法错误。

B.“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倍”是“加倍、更加”的意思。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课文理解、作家及其作品、诗文词句理解。课文理解是对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10.【答案】(1)一卷布料被顾客放到桌上。(2)小明对班长说,他去参加合唱排练,今天不能值日了。(3)柳树发芽了;桃树开了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地飞舞。(4)他谈起过去的事总是滔滔不绝。或他谈起往事总是滔滔不绝。【解析】【分析】(1)改为“被“字句,可用“被“字连接句子,“一卷布料“写于“被“字前,做句首,后面内容:顾客放到桌上。将句子按此顺序写下来即可。

(2)改为转述句,原句中可将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即可。

(3)此题为扩展写话,根据所给语句“春天的田野可真美啊!“围绕这个意思对后面内容进行续写,可写一写田野的景物的美,如:树木、小草、花儿等,将句子写通顺、完整即可。

(4)考查修改病句。语意重复啰嗦。原句中“过去的“与“往事“意思重复,不可同时使用,故可删去其一,句子可改为:他谈起过去的事总是滔滔不绝。或他谈起往事总是滔滔不绝。

故答案为:(1)一卷布料被顾客放到桌上;(2)小明对班长说,他去参加合唱排练,今天不能值日了;(3)柳树发芽了;桃树开了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地飞舞。(4)他谈起过去的事总是滔滔不绝。或他谈起往事总是滔滔不绝。

【点评】考查了语句改写、修改病句、扩展写话。改写句子,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改写句子要看清题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11.【答案】(1)爆竹声中一岁除;遥知兄弟登高处(2)迟日江山丽(3)春江水暖鸭先知【解析】【分析】(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意思是:在爆竹的响声中送走了一年,饮着屠苏酒感受到暖暖的春意。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是: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是阳光普照,山清水秀,草木复苏,万象更新。阵阵春风吹来,送来百花的芳香,也带来春草的清新。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为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故答案为:(1)爆竹声中一岁除、遥知兄弟登高处;(2)迟日江山丽;(3)春江水暖鸭先知。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12.【答案】寻物启事昨天(6月22日)下午的课外活动中,我丢了一个粉色水杯。请拾到的同学与我联系,十分感谢!三(1)班李玲6月21日【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人物是“三(1)班李玲”;物品丢失时间是“昨天(6月22日)”;丢失物品是“粉色水杯”。根据寻物启事的书写格式,将相关因素交代清楚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写寻物启事。接着在头脑里回顾一下启事的写作格式;然后从题目要求中找出启事的内容,再根据启事的格式开始写作。注意语言简洁,表述有条理。寻物启事一般可张贴于丢物的地点,或贴在单位门口或街巷较显眼的位置,有的寻物启事也登在报纸上。【答案】13.妙趣横生;闻名于世14.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殊的美,自成一家。15.C16.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17.甘于清贫的生活态度、正直刚强的君子品格、爱护百姓、好善乐施的崇高精神值得学习。【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3.考查了字词语的理解。“妙趣横生”的意思是洋溢着美妙意趣;“闻名于世”形容在世上很有名。

故答案为:妙趣横生、闻名于世14.考查了内容理解。细读文章,从第一自然段中可知,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从”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殊的美,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中可得到答案。

故答案为: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殊的美,自成一家。15.考查了内容理解与概括。阅读文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再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思想;阅读短文可知文中的“宝费的财富”指的是:“诗书画”三绝及同情、关爱穷苦百姓的品质。

故答案为:C16.考查了内容理解。认真阅读文章,从”他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中可得到答案。

故答案为: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17.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读文章,围绕着”郑板桥身上的品质”进行作答即可。由”他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节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家乡以卖画为生。他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听说,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可知,郑板桥是一个甘于清贫、正直刚强、爱护百姓、好善乐施的人。

故答案为:甘于清贫的生活态度、正直刚强的君子品格、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