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_第1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_第2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_第3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_第4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爸爸驾车时,经常利用后视镜观察后方的车辆情况。后视镜利用的是(

)原理。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2.人的大脑分工不同,(

)侧重于音乐、绘画、情感等功能。A.左脑B.右脑C.小脑D.脑干3.属于导致地表变迁的外部力量的是(

)A.火山喷发B.冰川C.板块挤压4.以下不是降水的基本形式的是(

)。A.雪B.雨C.霜5.专业短跑运动员的反应时间通常在0.1-0.2秒,而普通人的反应时间通常在0.2-0.3秒,这充分说明了(

)。A.专业运动员天生反应速度快B.普通人反应速度慢,所以做不了专业运动员C.人的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不断提升的6.关于雨和雪,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B.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水C.它们都是水的液体形态7.下列物体中,不容易传热的物体是(

)。A.铝B.木头C.钢8.地球表面千姿百态,(

)不属于地球表面的地形。A.海洋B.高原C.公路D.山地9.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A.人眼→准星→靶标B.人眼→准星→靶标C.人眼→靶标→准星D.靶标→准星→人眼10.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

)千米。A.16B.14C.12二.填空题(共10题,共62分)1.雨和雪的本质都是(

),都是从(

)中降下来。2.(

)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3.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2.5%,却消耗着身体(

)%的能量和(

)%的氧气。4.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5.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

),一般是(

)材料制成的,如(

)、(

)、(

)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

),如(

)、(

)、(

)等。6.大脑和(

)合称为神经中枢。7.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就形成了(

)。8.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形成了(

)。9.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说明(

)是热的不良导体。10.热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

),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光源射出的光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2.我们看见的雾、露、霜、雪、雨都是液态的水。(

)3.萤火虫的光比较微弱,所以它不是光源。(

)4.岩石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短暂的突变过程。(

)5.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五边形。(

)6.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同侧的关系。即左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

)7.大海里的水永不枯竭,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

)8.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人脑。(

)9.太阳、地球、火星等星球,都属于光源。(

)10.人的本能反应也要受大脑的控制。(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连线。雨雪霜固态露雾液态水蒸气冻雨气态冰雹雾凇冰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2.为什么光脚站在瓷砖地板上比站在木质上感觉凉一些?3.“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4.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5.同学们生活、学习的校园一定很漂亮,你能在自己的校园里找一找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把你找到的写下来(生物写2个,非生物写2个)答∶校园里的生物有∶校园里的非生物有∶6.蓬松的棉被为什么盖起来很暖和?六.综合题(共3题,共46分)1.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向。实验材料:金属片、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火柴、凡士林、塑料片实验步骤:(1)将__________均匀地涂在两块_______上。(2)用___________夹住金属片的一端,加热金属片的另一端,观察____________是怎样变化的。(3)加热另一块金属片的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是怎样变化的。实验结论:(4)热是可以________的,而且是从________的地方传向________的地方。热的这种传递方式叫作________。2.人造雾实验。实验步骤: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会产生___________。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①、②,此时,量筒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回答问题:①在量筒内倒温水的目的是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___________________。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成众多的小水滴,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__________,接近地表就是__________。3.如图所示是模拟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用一个培养皿盖住烧杯,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培养皿的底部出现_________,这是由水沸腾后产生的水蒸气_________(填“遇冷”或“受热”)发生了_________而形成的。(2)若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在培养皿内盛放适量的_________(填“冰块”或“热水”)。(3)由此可推断,雨的形成原因是:地面上的水蒸发变成_________升到天上,遇冷又变成_________降到地面,形成雨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C5.C6.B7.B8.C9.D10.B二.填空题1.水;云2.冻雨3.

20;254.能力;良导体;铜;铁;不良导体;塑料;木头5.能力;热的良导体;金属;铜;铁;铝;热的不良导体;塑料;木头;陶瓷6.脊髓7.水蒸气;露;0;霜8.云9.空气10.接触;热传导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雨和雪降落到地面上后,渗透到地下或流入河、海中,再通过蒸发作用转化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水的蒸发和雪或冰的升华。2.瓷砖比木头的导热性能好,瓷砖传递热的能力好,能够快速的传递身体热量,所以站在瓷砖地板上感觉比木质地板上凉。

3.“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4.自然光源:萤火虫、太阳,极光;人造光源:手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