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经典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经典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经典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经典习题及答案_第4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经典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个字是“山”字旁?A.岳B.川C.峡D.岸2.“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处处闻啼鸟B.夜来风雨声C.花落知多少D.梦中不觉晓3.下面哪个词语的用法是错误的?A.跑步B.吃饭C.看书D.听见4.“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作者是谁?A.杨万里B.杜甫C.白居易D.李白5.下列哪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词?A.大小B.高低C.红绿D.长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2.“飞流直下三千尺”描述的是瀑布。()3.“春暖花开”是形容春天的景象。()4.“一去二三里”是李白的诗句。()5.“无边落木萧萧下”是形容秋天的景象。()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千山鸟飞____,万径人踪灭。”2.“_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3.“______当户理红妆。”4.“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5.“月落乌啼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写出《静夜思》的全文。2.请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3.请简述《咏鹅》的主题。4.请解释“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意思。5.请简述《登鹳雀楼》的作者及背景。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用“山、水、云、月”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2.请用“春、夏、秋、冬”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3.请用“花、鸟、鱼、虫”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4.请用“风、雨、雷、电”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5.请用“日、月、星、辰”四个字组成一个句子。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春晓》的主题及意境。2.请分析《登鹳雀楼》的结构及意义。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以“春天”为主题,写一首小诗。2.请以“友情”为主题,写一篇小故事。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个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2.设计一个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手抄报。3.设计一个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宣传标语。4.设计一个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校园广播节目。5.设计一个以“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活动方案。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解释“生态平衡”的概念。2.解释“可再生能源”的概念。3.解释“垃圾分类”的概念。4.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5.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十、思考题(每题2分,共10分)1.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地球环境。2.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公民素质。4.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思考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十一、社会扩展题(每题3分,共15分)1.调查你所在社区的环境状况,并提出改善建议。2.了解你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并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3.调查你所在学校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4.了解你所在城市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并思考如何推广。5.调查你所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并提出保护建议。一、选择题答案1.A2.A3.D4.A5.C二、判断题答案1.×2.√3.√4.×5.√三、填空题答案1.尽2.碧水3.窗含西岭千秋雪4.莫愁前路无知己5.五更钟四、简答题答案1.《静夜思》全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站得更高。3.《咏鹅》主题:通过对鹅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4.“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那么漫长。5.《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背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远眺,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五、应用题答案1.山水云月,共绘人间美景。2.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不息。3.花鸟鱼虫,共享自然和谐。4.风雨雷电,彰显自然力量。5.日月星辰,照耀苍穹大地。六、分析题答案1.《春晓》主题及意境:主题是春天的美好和生机,意境是清新、宁静、和谐。2.《登鹳雀楼》结构及意义:结构紧凑,起承转合自然。意义在于表达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七、实践操作题答案1.春天,花儿绽放,草儿绿,阳光明媚,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好。2.友情,如同阳光,温暖心房。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1.古诗词知识:涉及诗词的作者、背景、主题、意境等方面的知识。2.语言表达:涉及词汇、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3.文化常识: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4.思维能力:涉及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5.创新能力:涉及设计、创意、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各题型所考察学生的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第一题考察学生对“山”字旁的字的认识。2.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的判断能力。例如,第一题考察学生对杜甫诗句的判断。3.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例如,第一题考察学生对《登鹳雀楼》诗句的记忆。4.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例如,第一题考察学生对《静夜思》全文的背诵和理解。5.应用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第一题考察学生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