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口腔额面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A1-A2型题 2)_第1页
主治医师(口腔额面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A1-A2型题 2)_第2页
主治医师(口腔额面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A1-A2型题 2)_第3页
主治医师(口腔额面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A1-A2型题 2)_第4页
主治医师(口腔额面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A1-A2型题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治医师(口腔额面外科学)-专业实践能力(A1/A2

型题2)

1、关于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治原则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术前可行活检明确诊断,再决定治疗方案

B.可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C.术中可行冰冻活组织检查

D.不行简单的包膜剥离剜出术

E.术中应保留面神经

2、有消长史的唾液腺肿瘤是

A.沃辛瘤

B.多形性腺瘤

C.腺样囊性癌

D.腺泡细胞癌

E.黏液表皮样癌

3、为恢复舌的功能,一般认为超过多少的舌缺损应行一期舌再造

A.1/4

B.1/3

C.1/2

D.2/3

E.3/4

4、对于口腔癌”T3N1M1”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T3表示肿瘤最大直径>4cm

B.N1表示出现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

C.N1表示转移的淋巴结直径不超过3cm

D.N1表示出现双侧淋巴结转移

E.Ml表示有远处转移

5、包扎的作用有①压迫止血;②暂时固定骨头的位置;③保护并缩

小伤口

A.①②

B.①②③

C.②

D.①③

E.②③

6、患者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定分支检查为第HI支,”扳机点”在右

下后磨牙区相对的颊黏膜处;口内检查,右下后磨牙均已拔除;X线

检查,拔牙区相应的下颌骨内可见界限清楚的散在透光区。请问此患

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病变骨腔清除术

B.下牙槽神经切断撕脱术

C.亥页孔无水酒精注射法

D.理疗

E.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7、关于面肌痉挛,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肌电图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

B.伴面部剧痛

C.阵发性的一侧面肌痉挛

D.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可用于面肌痉挛的治疗

E.一般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

8、某女性患者,41岁,因下颌前牙不适2个月余而到医院门诊就诊。

临床检查示下颌前牙颜色正常,牙髓活力检查正常,牙齿无明显松动。

X线牙片示左、右下颌中切牙根尖周见小圆形低密度影像,边界清楚,

根尖部牙槽骨硬骨板影像消失,则此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根尖周肉芽肿

B.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

C.根尖周囊肿

D.根尖周脓肿

E.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9、某患儿,男,5岁,因左侧下颌第一乳磨牙脱落伴反复发热到医

院门诊就诊。临床检查示体温37.3℃,心率100次/分,心律齐,

左下颌第一乳磨牙缺失,缺失处牙槽窝未愈合,牙龈红肿,质地软;

头颅左颗侧见一软组织包块,约2.5cmX2.5cm大小;X线头颅侧位

片见颗骨有一2cmX2cm大小圆形骨质缺损区,呈穿凿样,曲面体层

片示左下颌第一乳磨牙处牙槽骨骨质破坏,破坏区呈类圆形,约

1.5cmX1.5cm大小,边缘硬化。则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牙周炎

B.牙源性颌骨囊肿

C.淋巴瘤

D.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E.下颌骨鳞癌

10、某男性患者,26岁,因亥页部被拳头击伤2小时入院。临床检查

示须部肿胀,全口牙列完整,开口度正常,牙齿无松动,口内及面部

无伤口,双侧下颌角区无压痛。曲面体层片下颌体部及上颌骨质无明

显异常,但双侧下颌角区各见一弧形低密度阴影,宽约4mm,自磨牙

后区呈弧形向下颌角外侧,则该低密度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折线

B.口咽腔的重叠影

C.曝光过度

D.骨质缺损区

E.下牙槽神经管

11、某女性患者,19岁,因下颌前牙拥挤到医院就诊。曲面体层片

示上、下颌牙列完整,全口牙未见明显的龈病,根尖周骨质良好,但

在右侧下颌体部见一边缘清楚的圆形致密影,直径约0.3cmX0.3cm,

与牙根无关,患者亦无疼痛不适的症状,则该致密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牙瘤

B.致密骨岛

C.埋伏多生牙

D.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E.牙胚

12、为了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采用的检查技术是

A.下颌片

B.曲面体层片

C.根尖片

D.翼片

E.下颌下腺造影片

13、作口腔颌面X线检查时,下列选择正确的是

A.根尖周囊肿常用横断片检查

B.下颌较大的囊肿首选根尖片

C.观察关节间隙改变首选用镰突经咽侧位

D.鼻腭囊肿常用翼片

E.怀疑上颌窦炎首选华氏位片检查

14、对于MRI检查技术,下列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密质骨呈黑色无信号影像

B.脂肪呈现低信号影像

C.骨髓内含有较多的脂肪组织,因而显示的信号亦较高

D.腮腺和下颌下腺的信号强度高于周围的肌肉组织

E.相同扫描层面的CT图像与MRI图像显示的解剖结构相同,但图像

的特点不同

15、对于超声检查,下列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

B.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C.可动态观察

D.容易穿透含气器官

E.难以穿透骨质

16、X线牙片示右上牙冠的右下方有一三角形较密的骨样影,应是

A.手指影

B.下颌冠突

C.骨质增生

D.额突

E.伪影

17、X线照片上正常牙槽崎顶的形态是

A.均为尖顶形

B.均为平顶形

C.均为不规则形

D.前牙为尖顶形,后牙为平顶形

E.前牙为平顶形,后牙为尖顶形

18、后牙邻面浅蹒的检查最好用

A.下颌侧位片

B.片

C.翼片

D.透照

E.全景片

19、关于成釉细胞瘤X线特点,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单房病变边缘可有分叶与切迹

B.多房者分房大小较一致

C.多房最常见

D.颌骨膨胀以唇颊侧为主

E.边缘可有增生硬化

20、关于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弥散破坏期特点,下列哪项是错

误的

A.破坏以病源牙为中心,边界不清

B.病灶周围骨小梁逐渐增粗变密

C.线状骨膜反应位于破坏严重区的密质骨外

D.骨质呈弥散点、片状破坏

E.骨小梁模糊不清乃至破坏消失

21、使用平行长焦距技术投照根尖片时应

A.增加焦点胶片距

B.减少焦点胶片距

C.减少胶片与牙齿距离

D.患者上前牙与地面垂直

E.患者被检牙与地面垂直

22、对颍下颌关节上腔造影正常图像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关节上腔呈“S”形态

B.许勒位片造影剂影像比体层片小

C.开口位前上隐窝造影剂可能减少

D.闭口位关节盘后带后缘平醒突横崎

E.开口位关节盘中带正对镰突横崎

23、华氏位常用来观察

A.上颌窦病变

B.额骨

C.颌间间隙

D.额弓

E.以上皆是

24、下颌横断片最常用于

A.埋伏智齿定位

B.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检查

C.面裂囊肿检查

D.骨折上下移位观察

E.以上皆是

25、在口腔影像检查中,下列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急性腮腺炎炎症期可做腮腺造影检查

B.鼻腭管囊肿可用曲面体层片检查

C.下颌下腺造影一般只照侧位片

D.下颌骨病变可用曲面体层片检查

E.上颌骨骨折照华氏位片有利于诊断

26、40%碘油可用于

A.血管瘤造影

B.腮腺造影

C.屡管造影

D.B+C

E.A+B+C

27、关于慢性成人牙周炎的X线检查及诊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常用根尖片、曲面体层片

B.主要表现为牙周膜增宽

C.可能表现为牙槽骨的混合型吸收

D.常见牙槽崎顶与骨硬板模糊消失

E.测定牙槽崎高度X线片上以牙颈部下1mm为标记

28、关于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常用下颌升支切线位片检查

B.骨破坏不明显,无死骨形成

C.增生骨质边缘多不整齐

D.CT检查骨膜成骨更清楚

E.常起源于智齿冠周炎

29、关于骨折的基本X线表现,正确的是

A.骨折线可呈线状或锯齿状

B.可呈多个游离碎骨块

C.部分可致骨压缩变形

D.可引起骨缝分离

E.以上皆是

30、X线片上,牙槽崎高度应在

A.牙颈缩窄处

B.牙颈缩窄处下1mm

C.釉牙骨质界处

D.釉牙骨质界下1mm

E.冠根交界部

31、下列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发性邻面齿离用翼片检查较好

B.面裂囊肿常照上颌前部咬合片

C.上颌窦癌均应作CT检查

D.下颌骨病变可照曲面断层片

E.上颌骨折照华氏位片较佳

32、皮瓣包括

A.皮肤表层

B.皮肤全层

C.皮肤全层及部分皮下脂肪

D.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

E.皮肤全层、皮下组织及肌肉

33、V-Y成形术从皮瓣转移方式上分类,应属于

A.移位皮瓣

B.滑行皮瓣

C.旋转皮瓣

D.岛状皮瓣

E.隧道皮瓣

34、单纯游离骨移植成功最为关键的是

A.移植骨的长度

B.供骨部位

C.受植区丰富的血运及软组织

D.移植骨的成骨方式

E.移植骨的离体时间

35、Z字成形术,两皮瓣的侧切口与中切口成60°角时,中轴长度

可增加

A.45%

B.55%

C.65%

D.75%

E.100%

36、在面部血供特别丰富的部位,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可达到

A.1:1

B.2:1

C.3:1

D.4:1

E.5:1

37、肢体与躯干部位随意皮瓣的长宽比例一般不应超过

A.1:1

B.2:1

C.3:1

D.4:1

E.5:1

38、从生理上说皮片移植几小时后即已基本成活

A.12-24

B.24〜36

C.24〜48

D.48〜72

E.36〜72

39、以下可用于眉再造手术的是

A.表层皮片

B.刃厚皮片

C.薄中厚皮片

D.厚中厚皮片

E.全厚皮片

40、关于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适用于下颌前突和下颌后缩

B.术中需要2块咬合板分别确定双侧的咬合位

C.下颌骨的切开部位不局限于下颌升支

D.含正中联合的下颌骨骨段为远心骨段

E.即使是口内切口也可能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瘫

41、LeFortI型骨切开术通常沿前后牙列,距牙根约4mm进行骨切

开,此时前徙术容易导致

A.平面左右倾斜

B.矫枉过正

C.上前牙提升

D.腭降血管断裂

E.鼻中隔偏曲

42、上颌前份节段性骨切开术唇侧入路手术中,骨段的血供来源于

A.眶下动、静脉

B.上牙槽前动、静脉

C.上牙槽中动、静脉

D.腭大动、静脉

E.鼻中隔后动脉

43、腭裂语音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

A.手术后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者

B.年龄在4岁以上

C.无听力障碍

D.智商〈70

E.手术后至少1个月

44、对于腭裂患者牙列畸形的治疗,正畸科医师适合介入的时机是

A.新生儿无牙期

B.乳恒牙交替期

C.恒牙期

D.B、C

E.A、B、C

45、某患儿,女,1岁,于某年1月行完全性腭裂修复术,术后出现

软腭复裂。若进行再次手术修复,合适的时间是

A.尽快手术

B.术后1周

C.术后1个月

D.术后3个月

E.术后8〜12个月

46、完全性腭裂术后出现穿孔,但一般不属于腭屡的部位是

A.硬软腭交界

B.腭垂

C.硬腭

D.软腭

E.牙槽突

47、腭裂修复术缝合张力过大的原因不包括

A.腭咽肌松弛不够

B.两侧黏骨膜瓣松弛不够

C.腭大血管神经束游离不足

D.翼钩未推断

E.腭帆张肌未松弛

48、腭裂手术后的并发症不包括

A.瓣脱落

B.窒息

C.出血

D.感染

E.穿孔或复裂

49、Furlow瓣的主要作用是

A.封闭裂隙鼻腔侧

B.封闭裂隙口腔侧

C.延长软腭并恢复肌纤维方向

D.封闭硬软腭交界处菱形创面

E.缩小咽腔

50、腭裂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医师密切合作,根据患者发育的阶段采

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便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其中,语音治疗

的年龄一般在多少岁合适

A.2岁以内

B.4岁以上

C.9〜11岁

D.18岁以上

E.20岁以上

51、唇裂的术后护理中正确的是

A.患者在术后全麻未醒前,应侧卧,以免误吸

B.全麻患儿清醒后8小时,方可给予少量流食

C.术后创口应予敷料包扎,直至拆线

D.正常愈合的创口应在术后5〜7天拆线

E.如使用唇弓,应在5〜7天去除

52、关于Millard旋转推进法的优缺点,下列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

A.唇高恢复良好

B.切除组织少

C.鼻底封闭好

D.初学者不易掌握

E.定点灵活

53、关于单侧唇裂红唇修复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直线缝合法易在术后红唇游离缘遗留下凹陷样切迹

B.在采用直线缝合法时,将红唇末端肌组织游离后对位缝合有助于

减少红唇凹陷样切迹

C.采用健侧红唇含肌肉三角瓣插入患侧的方法可能导致术后唇峰上

D.采用患侧红唇含肌肉三角瓣插入健侧的方法可能导致术后唇峰上

E.采用患侧红唇含肌肉三角瓣插入健侧的方法可以修复唇珠形态

54、唇裂修复术的合适时间是

A.单侧唇裂1〜3个月,双侧唇裂3〜6个月

B.单侧唇裂1〜3个月,双侧唇裂6〜12个月

C.单侧唇裂3〜6个月,双侧唇裂6〜12个月

D.单侧唇裂3〜6个月,双侧唇裂3〜6个月

E.单侧唇裂6〜12个月,双侧唇裂12〜24个月

55、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病因素有多种,但目前尚无证据认为与

以下哪一项有关

A.遗传背景

B.营养缺乏

C.体重超重

D.病毒感染

E.吸烟喝酒

56、唇、面裂和腭裂的形成一般在胎儿发育的

A.前8周

B.前9周

C.前10周

D前11周

E.前12周

57、胎儿面部基本发育完成的时间为胚胎发育的

A.第5周

B.第6周

C.第7周

D.第8周

E.第9周

58、味觉出汗综合征是

A.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

B.下颌下腺手术后并发症

C.小唾液腺手术后并发症

D.腮腺手术后并发症

E.与唾液腺手术无关

59、以下哪项不是横跨面部腓肠神经移植术的适应证

A.新鲜外伤造成面神经总干颅外段及其分支缺失,无法进行吻合者

B.中枢性面瘫发病后1年以内功能未得到恢复者

C.中枢性面瘫早期修复后1年效果不佳,面部表情肌尚未严重萎缩

D.陈旧性面瘫,作为吻合神经血管游离肌肉移植术两期法的一期手

E.双侧面瘫者

60、某女性患者,45岁,单侧口角抽搐,精神紧张,疲倦时加重,

发作时伴同侧耳鸣、头痛、同侧味觉改变,间歇性发作。睡眠时停止

发作。初步诊断面肌痉挛,不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的是

A.继发性面肌痉挛

B.瘠症性眼睑痉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