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变革与转型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15世纪-18世纪中期)(学案)_第1页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变革与转型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15世纪-18世纪中期)(学案)_第2页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变革与转型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15世纪-18世纪中期)(学案)_第3页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变革与转型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15世纪-18世纪中期)(学案)_第4页
2024届二轮复习第三板块 第12讲 变革与转型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15世纪-18世纪中期)(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2讲变革与转型: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15世纪-18世纪中期)主干知识重构体系化复习任务一近代西方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整合必修下册第9课,选择性必修1第2、6、9、12、18课,概括该时期的政治制度。维度概况资产阶级革命及政治体制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2)概况:1640年爆发革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1688年,“光荣革命”巩固了革命成果(3)成果: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2.美国独立战争(1)原因: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13块殖民地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2)概况: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3)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3.法国大革命(1)原因: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2)概况: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后实行帝制(3)影响: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经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2)政治: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大类。英、美分别是其典型代表,其中美国在国家结构方面还推行了联邦制(3)政党: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定期选举轮流执政文官制度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1)“恩赐官爵制”不能满足处理繁多国家事务的需要。政党分肥制造成官场腐败,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2)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并为各国效仿法律教化(1)近代,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美国等国家学习英国法律制定本国法律,它们构成普通法系也叫“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①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②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③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3)宗教伦理与教化: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民族国家(1)中古中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王权兴起,此后的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2)1534年,英国通过《至尊法案》,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3)1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国家关系(1)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奠定国际法基础(2)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国际法基本原则(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3)17世纪以后,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国际法的形成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开辟新途径基层治理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近代以来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管理【核心概念】政党分肥制政党分肥制亦称政党分赃制,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是西方国家政党发展史上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执政党一般会把政府公职分给在竞选中出过力的人员,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政党分肥制在刚出现时曾起到过否定以门第和私亲任官的贵族制、恩赐制和徇私制的进步作用,但发展到后来,也成了一种任人唯派、任人唯亲的制度。复习任务二近代西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整合必修下册第6、7课,选择性必修2第2、8、12课,概括该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维度概况新航路开辟及物种交流(1)新航路开辟·背景:①商品经济发展,渴求金银,开拓市场;②《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③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安全;④传播基督教;⑤西、葡王室支持;⑥地圆说流行、造船技术提高等·航线:①东向:葡萄牙支持,绕过非洲到达印度;②西向:西班牙支持,“发现”美洲,环球航行;③其他:英、荷等开辟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航线·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物种交流:①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交流传播。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丰富了粮食种类,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②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③物种的交流推动了世界农业、经济、贸易发展,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疾病的传播(1)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2)影响: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会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及早期殖民扩张(1)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提升,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2)早期的殖民扩张·表现:①葡萄牙:16世纪,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②西班牙: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③荷兰、英国和法国: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影响:为欧洲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水陆交通(1)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2)新航路开辟,全球海路大通,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核心概念】重商主义和资本原始积累(1)重商主义:指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主义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者认为商业是获得财富的唯一源泉,强调对外贸易应该实现顺差和出超,要实现国家富强国家必须干预商业贸易。(2)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方面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积累资本,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另一方面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来聚敛财富。复习任务三近代西方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整合必修下册第8课,选择性必修3第7、11、12课,概括该时期的思想运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表现。维度内容思想、文化、科技文艺复兴(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2)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3)精神内核:人文主义:①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②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③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④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4)成就:①“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的作品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③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5)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宗教改革(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3)内容: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4)影响: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③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1)原因: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2)时间: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3)成果: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4)影响:①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②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启蒙运动(1)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2)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3)主要内容: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主权在民。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康德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4)影响: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②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③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殖民活动与人口转移(1)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以哥伦布到达美洲为开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建立殖民地(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战争与文化交流(1)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2)美国独立战争前在欧洲人排斥和压迫有色人种的基础上,在人们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考迪罗独裁权力是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3)拿破仑战争重构了欧洲政治文化,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4)殖民国家通过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西方文化侵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侵略渠道具有多样性,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广泛性和全球性【核心概念】考迪罗考迪罗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硬核聚焦剖析核心化高频考点备考攻略近代西方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把握“三场革命”“两种体制”“两种法律体系”(1)“三场革命”: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2)“两种体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3)“两种法律体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近代西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关注走向整体世界的“五条海上航线”“三个贸易区域”“两种迁移交换”(1)“五条海上航线”:欧洲到美洲航线,欧洲到亚洲航线,环球航线,北大西洋航线,南太平洋航线(2)“三个贸易区域”: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3)“两种迁移交换”:人口迁移,物种交换近代西方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抓住“三场运动”“一个革命”“两场战争与文化交锋”(1)“三场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2)“一个革命”:科学革命(3)“两场战争与文化交锋”: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考向一近代西方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山东等级考·T11)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17、19世纪②核心价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情境载体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在国家独立与国界划定方面的表现创设学习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②转化信息: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维也纳体系,都强调了一些国家的独立与国界划定问题,反映了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B正确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1.(2023·全国乙卷·T33)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议会两院或其中任何一院都不能也不应要求这种权力。这说明当时英国()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国王力图巩固统治权力C.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D.君主立宪政体已经确立【解析】选B。据材料“1661年”“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可知,此时,英国国王通过颁布法案来加强自身权力,故选B;18世纪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后,国王“统而不治”,排除A;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排除C;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排除D。2.(2023·新课标全国卷·T33)如图为1808年欧洲的一幅时事漫画,名为《蛛网里的科西嘉蜘蛛》,图中心的“蜘蛛”代表法国,左上角的“苍蝇”是指英国。该漫画反映的是 ()A.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B.拿破仑战争的局势C.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D.英国推行绥靖政策【解析】选B。“科西嘉”属于法国领土,“1808年”处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依所学,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对英国构成威胁,故选B;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排除A;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排除C;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排除D。视角2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3.(2023·北京等级考·T13)美国《独立宣言》初稿中有一句话:“他(英王)侵犯了一个遥远民族的人民最神圣的生命权和自由权。他们被捕获,贩卖到另一个半球,乃至惨死途中。”这句话最终被删除,没有出现在定稿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奴隶贸易B.《独立宣言》否定了天赋人权的观念C.北美革命者对奴隶贸易问题存在分歧D.北美黑人的公民权利得到了法律承认【解析】选C。据材料“‘他们被捕获,贩卖到另一个半球,乃至惨死途中。’这句话最终被删除,没有出现在定稿中”,可知《独立宣言》初稿对英国的奴隶贸易进行了批判和抨击,但是这句话最终没有出现在定稿中,说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革命者对奴隶贸易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存在分歧,C正确;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而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776年,时间不符,排除A;《独立宣言》并没有否定天赋人权观念,而是宣扬天赋人权,排除B;19世纪60年代的宪法修正案中,美国第一次承认黑人享有公民权,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4.(2021·湖南选择考·T15)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解析】选B。据材料“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可知,国会通过立法权,最高法院通过司法权制约政府,这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下三权分立原则,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相互牵制,A错误;材料中“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可知材料强调国会与最高法院对政府的制约,而非仅强调最高法院对政府的制约,C错误;据材料“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可知国会通过立法权,最高法院通过司法权制约政府,这是分权制衡原则的具体表现,D错误。5.(2021·河北选择考·T13)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弗吉尼亚州的代表梅森主张国家的首都不应当设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如纽约、费城等;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代表埃尔思沃斯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两人主张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宪法()A.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B.防止外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C.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D.调和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国家的首都不能设立在任何一州的首府和反对由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其目的是防止各州对联邦的制约,以确立联邦政府的权威,故选A;两人的主张均是为了防止内部势力威胁国家安全,而不是外部势力,排除B;保持各州的自治地位与“国家的首都不应当……各州支付国会议员薪酬的决定”不符,排除C;1787年宪法将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人口折算,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南方大种植园主的利益,调和了南北之间的矛盾,D与材料无关,排除。深探究·精归纳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1·北京等级考·T18)辩论材料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就“全国行政官”的人数和权力等问题展开激烈辩论。以下为6月1日—7月19日的发言节录:拉特里奇:赞成把行政权委托给一人,但不能赋予此人宣战和媾和的权力。谢尔曼:行政官只是把立法机构的意志付诸实施,这一人或数人,只有国会才能委任,且只对国会负责。伦道夫:坚决反对把行政权集于一人。这是君主制的胚胎,不要以英国政府为模本。为了维护全国行政官的独立,就应该由一人以上担任。威尔逊: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任。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绝对否决权。巴特勒:赞成设立一人为行政官,但反对授予此人否决立法的全权。难道美国不会出现克伦威尔式人物?汉密尔顿:主张选举产生一位行政官,他应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莫里斯:设立行政官的目标之一是控制国会。国会会抓住战争、入侵、动乱等时机扩权。因此需要一位行政官做人民的保护者,抵制由大人物和有钱人组成的国会。1787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总统制,但关于总统权力的争论还在继续。【讨论】(1)各州代表关于设立“全国行政官”有哪几种观点?归纳其理由。提示:观点1,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并赋予其否决国会的权力(或权力较大)。理由:可保持行政权独立,制衡国会,保护民众。观点2,支持设立一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理由:可保持行政权独立,但要防止其走向专制独裁,必须受到制约。观点3,支持设立多位行政官,但他要对国会负责(或权力较小)。理由:防止专制。(2)有学者在谈到18世纪英美政治体制时,认为美国总统是“没有君主制的国王”。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提示:应辩证看待这句话。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大权,可以提名、任命官员,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相较而言,18世纪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并没有以上权力,美国总统的实际权力大于英国国王。但是,总统由民选产生,对选民负责,且有一定任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世袭、终身制的国王。核心整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不同之处项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斗争矛头封建专制统治英国殖民统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资产阶级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独立运动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程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王权、贵族进行妥协,保留了君主美国独立战争后,南北双方进行妥协,在南方保留了种植园奴隶制经济法国大革命最彻底,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而且撼动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颁布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2.西方民主制度确立的特点维度概况从过程看传统与创新的平衡(1)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度,发展了中世纪形成的议会制度,开创了责任内阁制和政党政治(2)美国保留了殖民地时期的州自治制度,也没有废除奴隶制度,在妥协的基础上形成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3)德国政治体制中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地方各邦拥有较大的自治权从内涵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策略看斗争与妥协的平衡。妥协也是一种艺术。在西方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中,既有刀光剑影的激烈斗争,也有相互妥协的人类智慧(1)英国:国王和议会相互妥协,形成了君主立宪制(2)美国:地方与中央相互妥协,形成了联邦制;南方与北方妥协,保留黑奴制度;大州与小州妥协,形成了独特的选民分配制度;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相互妥协,形成了参众两院制度(3)法国:君主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制定了1875年宪法(4)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贵族相互妥协,制定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拓展延伸】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论依据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等建立方式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激进革命方式;以俄国和日本为代表,温和改革方式政体类型(1)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体现原则以立法形式确立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和司法分权与制衡;政党政治;议会民主考向二近代西方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湖南选择考·T14)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A.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B.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C.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D.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17世纪后期,欧洲②核心价值→增强国家安全,强化主权意识情境载体以欧洲各国勘定疆界创设学习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欧洲各国“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勘定地界”“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②转化信息: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欧洲各国的疆域意识加强,积极解决领土争端,故选B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新航路的开辟1.(2023·广东选择考·T13)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B.社会从传统到现代C.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D.世界从分散到整体【解析】选D。据材料“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并结合所学可知,“探险活动”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指的是地理大发现、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故选D;17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后来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或革命,排除A;推动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促使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的是工业革命,排除B、C。2.(2021·福建选择考·T12)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地将其他文明的古代文献翻译成阿拉伯语。到了14世纪,其中的一些文献已陆续传到欧洲,这为 ()A.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B.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C.启蒙运动提供了依据D.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解析】选A。材料强调其他地区的文献传入欧洲,根据“14世纪”的时间限制可知,这有利于西方国家了解其他地区,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故A正确。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法国大革命均与14世纪这一时间限制不符,故B、C、D错误。视角2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3.(2021·天津选择考·T10)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 ()A.世界市场的成型B.工业革命的冲击C.三角贸易的初现D.殖民体系的确立【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葡萄牙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种植园为奴隶,这可以佐证三角贸易,故选C;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才最终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链热点·凝认知材料《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摘编自[加]卜正民《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讨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提示:(1)新航路开辟,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主要国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掠夺财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密切。(2)依据:地图的内容使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有关明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以中国南海为中心;航线网络以中国的泉州和漳州港为起点。意义:有助于了解中国明朝后期的对外经贸往来;为了解当时中国和东亚、东南亚以及其他地区的地理状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对世界的认知。核心整合1.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推动作用市场空间范围扩大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达市场贸易商品种类增多美洲的玉米、烟叶、蔗糖和马铃薯,亚洲的香料、丝绸、茶叶,非洲的珍珠、象牙和奴隶等,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市场联系便捷直接沟通世界的新航路,使商品运输的速度加快,运载量迅速扩大市场资本总额和贸易总额增长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商业资本增多市场组织、维护机制初建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市场主体力量增强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价格革命促使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拓展延伸】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经济欧洲人用白银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政策西方殖民者侵扰中国的东南沿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这也是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化西方传教士东来,在传教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文化等【备选要点】欧洲早期的殖民争霸及认识2.殖民侵略对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区的不同影响考向三近代西方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真题·明方向典例再研(2023·浙江1月选考·T13)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赞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思维导引素养立意①时空观念→文艺复兴时期②核心价值:获取史料信息,进行理性辨析,认识历史表象与历史本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情境载体以学者称赞15世纪意大利的建筑创设学习情境解题思维①找关键信息:“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②转化信息:15世纪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故选C命题陷阱视角体验视角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2023·湖南选择考·T13)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A.强调人的个性 B.屈从命运安排C.反对宗教教义 D.相信社会进步【解析】选A。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诗人认为命运残酷,但依然热爱生命,追求自身的完美和人生的优雅,这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强调了对人的个性的倡导,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命运不能左右人,不屈从命运安排的抗争精神,故B错误。作者的自传前言主要体现对人性的赞美,没有涉及反对宗教教义,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相信社会进步的内容,排除D。2.(2022·重庆选择考·T12)在16世纪的新教地区,每个面包匠和烛台制造师都能拥有一本《圣经》。他们可以在工棚里独自研究它,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必担心在火刑柱上被烧死。这一现象揭示出当时 ()A.贵族失去宗教特权B.传统的惩戒方式已被废除C.平民引领宗教改革D.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解析】选D。本题考查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后,新教地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人人在《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天主教会思想专制遭削弱,故选D。材料中未提及有关贵族的信息,A排除。B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宗教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C排除。视角2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3.(2022·湖南选择考·T12)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A.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 B.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C.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 D.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解析】选A。据材料“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作用……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可判断考查启蒙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中思想理念的共同点,具体分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正确选项卢梭宣扬私有财产造成贫富区别,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而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开展,而社会主义运动中强调消灭阶级差别,因此A符合题意B本身错误的选项社会契约论宣扬公意与人民主权理论,围绕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框架展开,而非社会主义运动,排除BC本身错误的选项分权制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而非社会主义运动,排除CD干扰选项法国大革命中发表《人权宣言》,颁布《拿破仑法典》明确维护私有财产,这与社会主义运动中消灭私有制不相符,排除D4.(2022·重庆选择考·T13)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解析】选A。据材料“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可知,在11世纪,人们认为国王可以治愈疾病,这成为国王威望的一种象征,但伴随着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发展,人们对国王能够治愈疾病的认识几乎消失,这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君权的认识,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国王治愈疾病的认识,并没有体现近代医学对诸多传染疾病的攻克,排除B;材料体现了科学对君权认识的冲击,并没有体现君权受到法律的限制,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科学改变了人们对君权的认识,而非动摇了教会的地位,排除D。【备选习题】(2022·山东等级考·T12)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解析】选B。由材料“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可判断18世纪的英国思想家重视市场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理由A本身错误的选项“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可知他们主张进行社会变革B正确选项“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可知他们重视市场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倡“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C干扰选项根据材料可知,社会的改善除了人人参与市场交换活动之外,还涉及道德、法律等因素,因此他们并非仅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D干扰选项社会分工是人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进行的劳动行为,而材料中“文明和改善”的社会,除了人人参与市场交换活动外,还有道德、法律等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