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课件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1:“法令者人主之大柄,而国家治乱安危之所系……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

——包拯《包拯集·上殿剧子》【“法家”的包拯】【“儒家”的包拯】

材料2:治平之世,明盛之君,必务德泽,罕用刑法。

——包拯《包拯集·请不用苛虐之人充监司》包拯,我国古代著名的司法官员。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世人称之为“包青天”。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标要求:(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德治与法治之争秦朝引经决狱汉朝以经注律魏晋唐约律合流宋

清法律儒家化礼法之争礼法结合习惯法

→成文法汉:礼法开始结合魏晋:进一步推动法律与教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辅相成):礼法结合唐:礼法结合的典范律令儒家化引经注律时空坐标《汤刑》《禹刑》《九刑》以法治国秦律《唐律疏议》礼法结合《九章律》律例合编《宋刑统》《大清律例》基层教化乡约法律教化重视家训宗法礼制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夏商西周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产生(1)德治: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2)法治:法律的产生:《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1)子产“铸刑书”之争: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法治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最早的成文法。德治叔向反对子产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德治思想的渊源:西周法治思想的渊源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2)儒家与法家之争:第二次德治与法治之争

①背景:东周时期,王室衰弱,大国争霸,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其中以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家思想影响最大。

②表现:a.内容之争: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仁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为保证法令畅通,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

b.评价: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和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孟子虽然说“仁者无敌”,但实际上却无助于国君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相反,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秦王嬴政读过韩非的著作后说:“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也!”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学派治国思想治国手段理论来源评价儒家孔子:①为政以德②不过度消耗民力主张德治,通过道德教化民众,仁和礼的手段人性善重视民生与民意,民本思想发展;不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不被统治者接受孟子: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②民贵君轻法家商鞅: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颁行法令,奖励耕战)“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和刑的手段人性恶适应统治者需要,利于富国强兵和君主专制,推动秦统一;严刑峻法,易造成暴政。韩非:①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必守法令。【归纳】先秦时期儒家与法家的治国思想与手段【拓展】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的不同及关系不同德治法治政治思想“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理想工具“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理想工具人性论性本善性本恶统治方法重视人的教化和道德认为君主应当实现王权的专制,提倡法、术、势战争观反对不义战争,希望实现礼治主张武力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治国理念主张贤人治国,施行仁政,为政以德注重立法,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关系】先秦儒家在力主“德治”的同时并不排斥“法治”,先秦法家在力主“法治”的同时也承认基本道德的存在。“德治”与“法治”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一直都不是相互排斥、水火不容的,而德治与法治相互结合的社会治理方法也是古往今来越来越明显时的一种共识。秦朝

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1.秦汉时期汉朝沿袭秦律,制《九章律》秦汉:律令并行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及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材料一(案情回放):甲父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甲父,甲即以杖击丙,误伤甲父,甲当何论?

或曰“殴父也,当枭首。”——(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材料二:董仲舒《决狱》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宋)李昉编纂:《太平御览》第六卷根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判案的依据。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律令儒家化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称“引经决狱”说明汉代法律儒家化已经开始①原因: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①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晋律》首先确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把“五服”制度与法律相结合,凡亲属之间犯罪,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则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在民事方面,如财产转让时违反法律,则关系越亲,处罚越轻。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思考:“准五服以制罪”的量刑原则是什么?目的是什么?②特点: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③目的: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五服”,即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血缘亲疏及尊卑,共分五等,故称“五服”律令儒家化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贞观律》《永徽律》《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律

删繁就简(唐初)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流。

——《唐律疏议》以《唐律疏议》为例,概括唐律的特点。评价: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礼法结合的典范(1)法律:编纂《唐律疏议》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2)教化:

唐朝的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开元礼中,……其中吉礼的内容主要是祭祀,宾礼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周边国家的君主和使节,军礼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活动中的仪式,嘉礼主要包括成人、婚嫁、朝议、养老等嘉庆仪式,凶礼主要内容则是有关丧、葬及凶年赈抚、劳问疾苦等。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南北朝)颜之推整齐门内,提斯子孙。——颜之推《颜氏家训》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新唐书·柳公绰传》特点: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

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之作。

②社会层面: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①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朝代法律成果教化成果法律与教化的关系秦——汉魏晋南北朝唐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对立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尊崇儒术以经注律礼法开始结合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律令儒家化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贞观律》→《永徽律》

《永徽律疏》

即《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重视家训唐律---礼法结合的典范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朝代法律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问刑条例》是《大明律》的子法律。由于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不可更改,在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法律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为适应社会的需要,矫正《大明律》不可更改的弊端,在明朝中期以后,条例成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法律形式。

弘治13年(1500年)整理修订了279条条例,颁行天下,“永为常法”,这就是《问刑条例》。

——曾代伟主编《中国法制史》

(一)宋元明清的法律【思考】宋以后的法律制定的什么特点?多以《唐律》为蓝本;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沿用唐代法律体系;宋刑统《天圣令》唐宋法律整体弃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广泛援引唐律。以唐律蓝本制定《大明律》,重视“例”,重修《问刑条例》,开律例合编的体例。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大清律例》。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积极性:①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②以礼入法,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2)消极性:①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②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意识淡薄。劝诫图说

明代【合作探究】“礼法结合,儒法并用”这一特点有什么积极性、以及局限性?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一)宋元明清的法律他们是中华法系的守护者,也是中华法系的化身,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材料1:二十九岁中进士“除大理评事,……以父母皆在,辞不就。”“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非吾子若孙也。”——《宋史·包拯传》以包公这位史上著名的清官为例,为什么他在百姓心中会有如此高之推崇?

材料2:中华法系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清明官员身上,广大中等以上的官员或多或少也在思考着与实践着这些精神……基本上起到了惩恶扬善的巨大作用,绝大部分民众和官吏都力图避免违反礼制和法刑。

——邓勇《试论中华法系的核心文化精神及其历史运行》材料3:吾中华法系之复兴,与民族之复兴,实为一贯而不可分也。由于中华法系所具有的精神、贡献,可以成为医治世界危机的药方,其复兴势在必然。——俞荣根等编著《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学视角》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一)宋元明清的法律

理学从北宋周敦颐开始,到南宋朱熹集大成,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朱熹(一)宋朝的教化(2)传播方式:(1)背景: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2.乡约的约束

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吕氏乡约》材料: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提出治理乡村的保甲法之后,为了证明儒家思想同样可以为治理乡村社会做出贡献,在辞官回乡后创制《吕氏乡约》。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对后世影响甚大。《吕氏乡约》的宗旨在于使乡民能“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要求乡民按照“长幼有序”原则遵守相关礼仪规定。它列举了酗酒、赌博、斗殴、失信、造谣等不良行为,制定了相关的惩罚措施。《吕氏乡约》规定“约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之。专主平决赏罚当否”。“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且所约四事,偏重道德。经济教育诸要务,均在合作范围之外。”——选编自侯少龙《传统乡约与古代乡村治理研究》等乡约——乡里中订立的共同遵守的规约(一)宋朝的教化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二)明朝的教化(三)清朝的教化1.宣讲明太祖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2.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材料:朱元璋继承“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传统,要求“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就是以封建礼教来束缚人民,用封建刑罚来镇压人民。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基本延续明朝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有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清朝乡约仪式【思考】相比宋朝,明朝乡约有什么变化?(1)形式上继承儒家伦理教化精神,实质上是强制宣传最高统治者的意志。(2)君主专制强化,皇权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材料: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娃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