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教案 (五)_第1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五)_第2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五)_第3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五)_第4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 (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放牛歌(电17课时总18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放牛歌》

2音乐游戏《保护小羊》

教学目标

1、对农家儿童的放牧生活有初步的认识。

2、能随老师的琴声,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放牛歌》。

3、能大胆的、主动的参与《保护小羊》的音乐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自觉的与同学和

老师合作。

4、听赏《牧童》,能想象出歌曲所表现的基本情绪,能用神态或动作展示对歌曲情绪的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农家儿童的劳动生活,体验牧童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边歌边舞,用歌声和动作来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以及战胜豺狼赢得胜

利的喜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新歌《放牛歌》。

(二)、老师范唱

(三)、随琴模唱旋律

(四)、朗读歌词

读准衬词部分:咚咚、瞄喂喻、喂啦喂子哟

(五)、老师分句教唱歌词。

(六)、随琴完整的演唱

(七)、理解情境

1、请学生看图(多媒体)

2、结合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放牧场景谈感受。

3、想象小牧童心中的感受。

(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1、齐唱。

2、一人领唱众人和。

(九)、评价

在学唱歌曲中,学生情绪的表现、歌喉的表达、感受的表述等,可作为被阶段评价的重点内

容,力求形成热烈、欢快、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欣赏(多媒体)

(一)、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二)、老师结合歌词用生动的语言给学生描绘歌曲所表达的情境。

(三)、再次聆听音乐。

老师启发学生,请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请学生用自己想到的话、动作、表情来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五)、表现

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用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六)、评价

1、学生的表情、动作的表现。

2、语言表述的生动、准确。

3、边唱边表演的创意。

四、结束课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旧歌《放牛歌》

要求轻声演唱,能听伴奏整齐的起唱。

三、音乐游戏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放牛歌》,你们看小放牛娃多勤劳呀,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

上山,不过不是去放牛,而是去保护一群小羊。

(二)、学唱歌曲

1、在保护小羊之前,我们要先学会一首歌曲。

2、老师范唱。

3、随琴模唱旋律。

4、学习歌词。

5、演唱歌曲。

(三)、游戏

1、观看游戏过程。(多媒体)

2、小朋友自己说一说这个游戏应该怎样玩。

3、分组准备

每16人左右为一组,每组指派3人扮演“狼”,其他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小动物。如图1,(多

媒体)小动物们面对面分开站成两排,三只“狼”背对背站在中间。

4、游戏步骤

第一段至第二段的(4)小节:小动物们手拉手边唱边前后甩手,狼面向小动物们做张牙舞

爪的动作。

第二段(5)至(8)小节:如图2,(多媒体)两排小动物快速收拢,围成一个圆圈来网住

狼,同时,狼要尽快在圆圈还未合拢之前逃跑,或者从任何一个松开手的缺口逃跑。

5、奖罚

如果哪一只狼在歌曲结束前还未冲出缺口,或者是故意从拉着手的地方撞开缺口逃跑的,下

次游戏,还需继续扮演狼。按规定的狼,下次游戏可以扮演其它小动物。

此外,随着游戏的继续进行,中间的狼可能会增值两只、三只等。因此,歌词也应随之改为

“突然来了两只狼”或“突然来了三只狼'’等。

6、评价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评价谁表现得最好,可以为表现得好的小动物取上好听的名字。

7、分组随音乐玩游戏

四、结束课业

第九课划船(电18课时总19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教学内容:

唱歌《划船》

教学目标

1、在律动活动中,能够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和强弱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反应。

2、学会《划船》这首歌,并大胆、自信的演唱。

3、能用歌声、语言和肢体动作,积极的表现自己对歌曲不同情境的感受,并从中享受到音

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评价过程中,求得表现音乐形式的统一认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船

教学过程

一、律动活动《随着琴声动一动》

1、师:树林里的小鸟唱起了动听的歌,田野里的花儿开得又香又艳。到湖中去划船一定美

妙极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出发吧!

2、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走步出发。教师设计在路上遇见不同动物或人物,(多媒体)并根据其

特点使音乐随之变强、变弱、变快、变慢,学生的动作也相应变重、变轻、变快、变慢。

二、歌曲《划船》

(一)、在“平静的湖面”场景中学习歌曲第一段,用轻声演唱体会微风轻轻的吹、桨儿轻轻

的摇的意境。

1、请学生用“u”轻声模唱歌曲旋律。

2、用歌词接龙的方法学习歌词。

(二)、在“起风的湖面”,场景中学习歌曲第二段,用歌声和肢体动作体会迎着风浪用力划的

意境。

引导学生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这段歌曲的情境。

用动作接龙和唱歌接龙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歌曲的第二段。

(三)、在“小船在湖中荡漾”场景中,体会曲调因速度变慢而产生的不同感受。此段较前段

对比较大,请学生静下心来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培养他们聆听音

乐的良好习惯。

(四)、在“划船”比赛的场景中,让学生用划船的动作,体会因快快划而取得胜利所产生的

喜悦心情。

1、训练学生划船动作的统一性,并和上“嘿哟或加油”等不同节奏的口令。在学生中间配合

练习。

2、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评价

1、律动活动中,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进行评价时不要求学生律

动动作的统一、标准和规范,相反,要鼓励学生动作的多样性,及时表扬与众不同的律动动

作,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主观、武断的让学生以某种形式体验音乐,而应注重和鼓

励学生发表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让他们在相互探讨的评价过程中,求得表现音乐形式

的统一认识。

四、结束课业

第十课快快跑(电20课时总21课时)

学生活动:30分钟

教学内容:

1演唱《快快跑》

2欣赏《骑竹马》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快快跑》。

2、能选用打击乐为钢琴独奏曲《骑竹马》即兴伴奏,并从中享受到骑竹马的乐趣。

3、在参与集体舞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

一、让孩子们在玩玩乐乐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二、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难点

用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骑过马吗?

生:...

师: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去骑马吧?

(二)、老师范唱

(三)、学生随琴模唱旋律。

(四)、朗读歌词

边朗读边做动作。

(五)、随琴分句学唱歌词。

(六)、完整演唱歌曲。

演唱时,要以声带情,速度以适中为宜,切勿过快,过快会影响发声的自然和吐字的清晰。

尤其是第二乐句:

2275|5531|2275|5531|

跳过岩石跳过山包不要累坏不要摔倒……

教师带领孩子们按曲调的节奏将歌词朗诵几遍,再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七)、律动表现

1、引导学生按歌词表现。

2、分组比赛,看哪一组表现的最好。

(八)、评价

看学生能否用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并保持咬字、吐字的敏捷清晰。

三、结束课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旧歌《快快跑》

要求学生在伴奏的提示下,整齐的起唱。

三、学跳集体舞

(一)、先从学习舞步入手熟悉音乐。

方法:引导学生听歌曲按词义配上相应的身体动作,模仿骑马的神态与动作。《快快跑》曲

调中运用的休止符,不是意味着马儿停下来,而是骑马者扬鞭催马的动作与叫喊声的体现。

教学时,引导学生尝试休止符处用“驾——”的声音来代替。

跑马步:左手勒马状,右手持马鞭,左脚起步,右脚紧跟,像马儿一样朝前跑。

骑马步:双手握拳勒马于胸前,双脚“踢马”似的自转一圈。

(二)、集体舞《快快跑》设计之一:

教室内选四至六个小朋友为“邀请者”,手持马鞭站在座位行道之间,边喊“得儿驾'’边扬鞭作

准备。

(1)——(4)小节,邀请者用“跑马步”欢快的奔跑。

(5)——(8)小节,邀请者用“骑马步”围绕要邀请的舞伴跑一圈。

(9)——(10)小节,面向舞伴站立,递交马鞭。

(11)——(12)小节,舞伴接过马鞭,站在邀请者的位置,接着喊引子,作扬鞭动作,音

乐重新开始。

(三)、集体舞《快快跑》设计之二

教室外全班同学围成三个单圈,面向圈内,每圈有一个小朋友手持马鞭在圈内,引子同舞蹈

设计之一。

(1)——(4)小节,邀请者用跑马步,一圈小朋友向二圈跑,二圈小朋友向三圈跑,三圈

小朋友向一圈跑。如图:(多媒体)

以下各小节同舞蹈设计之一。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自由设计队形或分组编排舞蹈动作。

(五)、评价

评价不在于队形、动作的规范、整齐,首要的是孩子们心情的愉悦及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听赏钢琴独奏曲《骑竹马》

(一)、课前准备

用几根一米左右长的竹竿作为“竹马”的教具。

(二)、看图导入(多媒体)

你能说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谁愿意来学一学。

(三)、听曲律动——骑竹马

方法:让孩子们双腿分开跨在“竹马”两侧。左手握住“竹马”头,右手食指代“马鞭”,随着音

乐的节奏,边听音乐边用“跑马步”律动。偶尔还可以跨过一些小障碍物,通过身体的运动对

音乐做出反应。

(四)、引导模仿

你能随着乐曲用嘴模仿马蹄声吗?

依据马蹄声与马铃声的特点,引导孩子们选配双响筒、串铃等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并联想

骑竹马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的情境,处理乐曲的强弱变化。

一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元1、歌曲《大雨和小雨》、寻找听辨声音。

材2、《大鼓和小鼓》

容3、用声音编织故事一一小白兔盖新房(一)

4、用声音编织故事一一小白兔盖新房(二)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2、感受人声和乐器的不同音色。

3、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

4、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5、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和《大鼓和小鼓》

单元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

2、能够用不同的材料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

重占

难点3、会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和《大鼓和小鼓》

本单元拟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大雨和小雨》

课时

安排第二课时:《大鼓和小鼓》

第三课时:用声音编织故事一一小白兔盖新房(一)

第四课时:用声音编织故事一一小白兔盖新房(二)

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__________施教时间:一年—月—日

、田明《有趣的声音世共几课时4

单元—.课题界》课型综合型

第几课时1

知识与能力能够分辨、模仿出生活中的声音。

教学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

目标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能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演唱。

重占,、、、能够分辨出生活中的声音。

难点学生能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演示法情景法

学法表演法欣赏法练习法合作法创编法自学法

备钢琴或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

预习

设计

教学过程施教者调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用密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辩听生活中的各种声

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

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寻找各种声音,并能模仿这些声音。

3、对将学生寻找到的声音分类,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

点。

三、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关

于雨的歌曲一一《大雨和小雨》。

2、教师范唱或者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四、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自然)中的声音。我们能

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中的提示创造。

2、能不能创造出一些跟教材中不哦那个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联系在一起表现一定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有趣的声音世共几课时4

单元一课题课型综合型

界》第几课时2

知识与能力学会歌曲《大鼓和小鼓》、并可以有手脚为歌曲伴奏。

教学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

目标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能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歌唱。

重占感受人声和乐器的不同音色。

难点学生能在伴奏下,会唱《大鼓和小鼓》。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演示法情景法

学法表演法欣赏法练习法合作法创编法自学法

备钢琴或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

设计

教学过程施教者调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

呢(大鼓和小鼓)?

三、大鼓和小鼓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的不同)

四、学唱《大鼓和小鼓》

五、边走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施教时间:一年—月—日

《有趣的声音世共几课时4

单元—■课题课型综合型

界》第几课时3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音乐组织能力。

教学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声音表现画面。

目标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能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重占培养学生用声音编织故事的能力。

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演示法情景法

学法表演法欣赏法练习法合作法创编法自学法

备钢琴或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打击乐器

预习

教学过程施教者调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三、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

四、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

风以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

五、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够表现《小白兔盖新房》内容的声音

材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施教时间:一年—月—日

《有趣的声音世共几课时4

单元—■课题课型综合型

界》第几课时4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音乐组织能力。

教学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声音表现画面。

目标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能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重占培养学生用声音编织故事的能力。

难点对声音的联想。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演示法情景法

学法表演法欣赏法练习法合作法创编法自学法

备钢琴或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打击乐器

预习

设计

教学过程施教者调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三、分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

四、请同学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五、师生共同改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材2、《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容3、《国旗国旗真美丽》

4、碰铃和响板

1、通过听唱一组歌颂祖国、国旗的歌曲,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

敬过去。

2、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儿童的音乐创作力和协

作能力。

4、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有所感受。

单元1、听赏童声合唱与铜管乐齐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生与乐器音色的

不同。

教学

重占2、背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难点3、教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时,指导学生唱出三拍子的韵律。

本单元拟安排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唱歌去《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安排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

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__________施教时间:年月日

《我爱家乡,我爱共几课时2

单元二课题课型综合型

祖国》第几课时1

知识与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任务。

教学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长江、黄河并能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目标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重占学生能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

难点学生能在伴奏下,进行即兴的音乐表演。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演示法情景法

学法表演法欣赏法练习法合作法创编法自学法

备钢琴或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打击乐器

设计

教学过程施教者调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

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

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

乱动。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的听赏一遍。(设计目的:让学

生知道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

2、学生提问: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请一至两位

学生回答。(设计目的: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加深

学生对国歌的印象)

3.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器演奏的国歌,

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4.启发学生简单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三、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挂出中国地图和长江、黄河风景图,介绍长江、黄

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将歌曲范唱一遍,或播放童声独唱录音,使学生初

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

4.请几组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

小组进行表扬。(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主动

参与的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施教时间:一年—月—日

《我爱家乡,我爱共几课时2

单元二课题课型综合型

祖国》第几课时2

知识与能力能有表情地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认识碰铃与响板,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并能为《国旗国旗真美丽》

过程与方法

目标伴奏。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能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重占学生能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

难点学生能在伴奏下,进行即兴的音乐表演。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演示法情景法

学法表演法欣赏法练习法合作法创编法自学法

备钢琴或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打击乐器

预习

教学过程施教者调整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让学生自己谈一谈国旗的颜色、形状、五星的排列、

象征意义等国旗知识。

2.播发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

趣。

3.带领学生将歌词按语言节奏朗读一遍。

4.学生跟着教师分句模唱歌曲数遍。

5.引导学生,以接唱方式熟唱歌曲,如教师唱“国旗国

旗,,,学生接唱“真美丽”。

三、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1、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

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设计目的:让学生

很快记住两种乐器的名称。)

2.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

方法。如乐器数量不够,可轮换进行。

3.教师出示卡片

碰铃dangdangdangdang

响板dadadadadadadada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演奏。可分组交换练习,每两人

为一组作乐器交换。

四、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伴奏。

1.在教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是学生感受节

奏、速度和情绪。

2.教师给出节奏卡片。

碰铃X—|X—1|

响板XX1XXII

学生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

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设计目的: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

5.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1、《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彝家娃娃真幸福》。

3、《吹芦笙》。

4、《快乐小舞曲》。

5、设计游戏《音乐探宝》。

1、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彝家娃娃真幸福》、《吹芦笙》、

《快乐小舞曲》。

标2、背唱歌曲《快乐小舞曲》的歌谱。

3、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探宝》,全面复习,掌握前三个单元的内容。

1、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合作精

单元神。

教学

2、培养学生歌唱能力,做到声音自然,姿势良好,并能较为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感

情。

难点

3、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彝家娃娃真幸福》、《吹芦笙》、《快乐小舞曲》。

本单元拟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第二课时:《彝家娃娃真幸福》。

课时

安排第三课时:《吹芦笙》。

第四课时:《快乐小舞曲》。

第五课时:复习1、2、3单元的歌曲。

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施教时间:—年—月—日

《各族小朋友在共几课时5

单元三课题课型综合型

一起》第几课时1

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

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目标

情感与态度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重占

rrr;/\\x学生能跟录音轻声演唱歌曲。

难点学生能在伴奏下,进行即兴的音乐表演。

教法讲授法引导法演示法情景法

学法表演法欣赏法练习法合作法创编法自学法

备钢琴或电子琴录音机音像资料

预习

设计

调整

施教者

教学过

好。

生问

,师

教学

组织

一、

野)

拓视

、开

知识

(丰富

引课

二、

族吗

个民

多少

家有

们国

道我

:你知

)师

(设问

语:

1、导

民族

十六个

生:五

吗?

名称

族的

个民

中几

出其

能说

师:你

(回答

生:

在祖国

,开放

鲜花

六朵

五十

就像

朋友

的小

民族

六个

五十

师:

乐!

么快

热多

亲热

,亲

游戏

一同

习,

同学

,一

园里

大花

认出

你能

舞,

歌起

在欢

们正

,他

朋友

些小

看一

去看

我们

2、让

吗?

族的

个民

是哪

他们

知识

族的

数民

关少

说有

并说

(观看

师小结

3、教

在座

族,

是汉

多的

口最

,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