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家”为小家,“国”是大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国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以揭示生命奥秘,达到解生脱死为终报。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摘编自郑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材料二: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他们为后世播撒下智慧的种子。儒家的仁心——和谐世界,稳定发展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道家的智慧——上善若水,超脱世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老子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觉得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墨家的兼爱——兼相爱,交相利墨家学派在当时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必须积极实行墨家的主张。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材料二认为要想达到庄子追求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超然,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不能有任何作为,保全生命,最终求得逍遥自在。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家、释家相互交融,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补充的格局。B.道家认为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这种认识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我们今天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兼顾自身和子孙后代发展,就包含在老子提出的持续性之中,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D.核心是“空”的佛家思想,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终极追求是揭示生命奥秘,达到无生无死的境界。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的一项是()A.儒家要求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B.佛法超越了生死,博大精深,不可思议,不可穷尽,难以言说。C.道家的超然让人们在困难和磨练面前无惧无畏、充满力量。D.墨家主张兼爱互利,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先秦儒家思想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示?请简要概括。【答案】1.A2.A3.B4.①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两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②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5.①要有善良仁慈之心,善于学习,追求道德完善。②要懂得孝悌之道,胸怀宽广,有忠恕之心。③要意志坚强,追求高远,要以天下为己任。【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错,原文是“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可见原文是“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不是“最睿智的头脑与最博大的胸襟”。C.“不能有任何作为”错,由原文“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可知,庄子的超然是指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不是指行动。D.“学习,借用了儒家的思想”错,由原文“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可知,墨子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是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的。故选A。【2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无中生有。由原文“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可知,文中并没有提及以哪个流派为主。故选A。【3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由原文“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可知,材料一的第一个分论点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B.论证的是材料一的第二个分论点”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一个分论点。故选B。【4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1)根据每段首句“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分析,材料一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刻的哲学智慧这两个方面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2)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其代表性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遗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分析,以《易经》《道德经》《庄子》为例,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深刻的哲学智慧;根据“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分析,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名言,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论证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5题】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材料二写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先贤教导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结合“要经过后天的悉心培养才能成为完善的道德”可知,我们要保持善良仁慈之心,善于学习,追求道德完善。材料二写孔子“仁”的内涵,有“孝悌之道”“忠、恕”,由孔子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可知,我们要懂得孝悌之道,胸怀宽广,有忠恕之心。结合“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不断进取”可知,我们还要意志坚强,追求高远,以天下为己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二个太阳(节选)刘白羽解放大军一到武汉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武汉从慌乱与惊恐中苏醒过来,它睁大两眼,展开双臂,迎接亲人。顷刻之间,路面上已经拥挤得水泄不通了,万人夹道,男女老少,振臂欢呼。大街两旁的楼窗上也万头攒动,招手鼓掌。楼上垂下一挂挂鞭炮,刹时间,爆竹声震天惊地响起来。人们的热情比长江的浪涛还要汹涌,歌声喊声,像海浪般回环激荡。夜晚,秦震一个人悄没声地走下楼梯,走出大门。他要做一件重要的事,不过他要亲自去做,不愿意让旁人知道。天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变阴了,从江汉一路拐向洞庭街,这块地方离长江很近,可以听见江涛怒潮澎湃。雾正从江上升起,黄色的雾,像大团大团云烟,给风吹得向市街上飞扬弥漫,一转眼工夫,大雾如同棉絮塞满天地之间,阴凄凄的。路灯只留下一圈淡淡黄影,江涛声似乎也变得低沉、喑哑了。秦震觉得脸上粘腻腻的,像挂上了蜘蛛网,又像是从大江上吹来的不知是雨还是水星。当他从法国梧桐下走过,才发现,雾是那样大,在梧桐叶上凝聚起来变成雨,一滴滴地落在地面上,把整个地面弄得一片精湿。他沿马路走下去。战士就一个挨一个蜷曲在人行道上睡觉。他一阵心疼,一阵喜悦。他们没一个人去敲人家的门窗,他们没一个人躲在人家的门洞里——这就是我们的队伍呀!他们保护了广厦千万间,却露宿街头。他仔细察看:战士们连背包也没打开,就枕在头下,合衣抱枪而睡。他们睡得那样香甜舒适,有的打鼾,有的嚅动嘴巴,有的脸上牵出一丝笑意;可是,他们头发都太长了,身上穿的还是东北战场上发的老棉衣,经过烟熏火燎、风吹日晒,没有一个人的衣服再是完整的了;他再看他们的脚,有的胶皮鞋底都磨光了,露出血淋淋的脚底……他不觉之间一阵心酸,兀自站了下来。而后他低着头慢慢走。他们,都有父母,都有兄弟姊妹,家里不管是富裕还是贫寒,总有块暖乎炕头呀!可是他们走,走,走到这里来,睡到冰凉的地上。他盘算着补给的数字,运输的时间,……他下定决心:“无论怎样艰难也要给战士换装,这是第一件大事,否则就对不起大家!”但,他的眉毛皱了一下,眼光凌厉地一转:我们面前还有很遥远、很艰难、很困苦的路,前面还有多少人,水深火热,嗷嗷待哺……是的,我们还要忍辱负重呀!一个战士梦中翻了个身,把棉衣撩在旁边。秦震小心地把棉衣给他压好,棉衣湿得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他怔怔站了一小会。是的,这不只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觉醒。这时,他看见一个黑人影向他这边移动过来,哦,是一个战士,披着棉大衣,抱着冲锋枪,在值班放哨。秦震朝他走去,那人也朝他走来,仔细端详了一阵,敬礼,报告:“六连一排二班班长牟春光。”“你认识我是谁?”“老司令!夏季攻势,进公主岭。你甩着一根马鞭子,瞪着两颗大眼睛,骑马飞跑,我挡了你的路,你大喝一声:‘闪开!’你带着一群马队,就一阵风一样朝街里跑去。”秦震笑了笑,一个指挥员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在战士脑子里留下这么个印象。“老战友,这么说我得向你道个歉了。”“咳,都是执行任务嘛!”牟春光这几句话唤起老熟人的亲切感,两人伸出手握住。秦震终于吐露出他沉重的心情:“你们太苦了!”牟春光明白秦司令员指的是什么,他开怀一笑说:“这有什么?就拿我说吧,当了十几年劳工,在兴安岭老黑林子里伐木,在鹤岗煤矿里挖炭,吃橡子面,披麻袋片。人嘛,就怕前思后想。将今比昔,兴旺多啦!再说,那时给人当牛做马,受苦,窝囊!现在是给穷人统一天下,遭点罪,痛快!”牟春光的话在秦震心里激起一阵阵波澜,战士的心就是这样豁亮,浓雾遮不住,冷雨浇不灭,江风吹不透。他暗暗觉得有点羞愧,为什么他刚才只想战士们的苦难,而没想到战士心里都揣着一颗太阳?是的,这不只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一个将军在士兵面前的觉醒!牟春光压低声音说:“首长,我有个要求!”“你说吧!”“解放全国的战斗正在节骨眼上,你可别忘记我们六连,咱可是出了名的尖刀连!”秦震扑哧笑出声来:“老班长,别老说‘我们六连’。我该向你报个到,我就是这个连队里出身的战士。”“你?”“一九二七年。”是的,二十二年前,大革命失败,阴云密布,多少人血洒武汉街头。自己就是在这里接上组织,从汉江上坐船逃出武汉,赶往南昌……江风拂面,吹散了浓雾,也卷走了耻辱、沉疴、巨痛。历史好像是从这儿开始,又回到这儿歇一下脚,好迈上新的途程。【注】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从解放战争中的武汉战争起笔,以战争进程为经线,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的广阔背景下,描写了秦震等解放军官兵的革命历程,用小说人物的个人生命体验与情感,折射中国革命的伟大与神圣。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放大军到达武汉时描写天气的阴凄沉闷,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苦,反衬出解放军战士的伟大。B.解放军战士们秉持军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队伍组织纪律严明,这一切成为秦震倍感对不起战士们的原因。C.面对生存条件艰苦的战士们,秦震思考着如何给予他们更好的物质保障,这展现出他作为将领的格局与胸怀。D.文中两处对风描写,体现了主要人物秦震由沉重忧虑到释怀乐观的心理变化,结尾处的风吹雾散象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借秦震的视角,由外在行动到内在精神,由群体形象到个体典型,逐层深入地展现了战士们刚毅不屈和坚定乐观的高尚品质。B.小说结尾写秦震回忆起一九二七年的革命经历,在悲慨之余更燃起了革命的希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真实性和历史纵深感。C.小说在描绘艰难紧张的军事场景的同时,也涂抹着旖旎多姿的人情伦理、信念情操等精神形态的图画,构成更加逼近真实战争生活的整体风貌。D.牟春光“开怀一笑”回应秦司令员的话,短句居多,语言简洁明快,表现了他耿直豪爽的性格特点,与后文他积极请求让他所在的连队出征作战的形象一脉相承。8.刘白羽历来注重对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对人生况味的感觉领悟。请仔细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两次“觉醒”的不同含义,并谈谈这样写的作用。9.在校“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推介”的语文周活动上,你负责向大家推介小说《第二个太阳》(2008年获奖小说)。但有同学提出,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它是一部典型的旧有“五老峰”(老题材、老故事、老人物、老观念、老方法)模式小说,缺乏推介价值。请你结合文本,列出对其观点进行反驳的要点。【答案】6.B7.D8.“觉醒”的含义:①秦震夜巡看到战士们自觉露宿街头,为战士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感动,也为此感到忧心。②秦震与牟春光对话,感受到战士们在艰难之中仍有“太阳”般昂扬的革命豪情和博大胸怀,他备受鼓舞,并为自己“只想到战士们的苦难”而感到羞愧。作用:①揭示了秦震内心的变化,塑造了一位关爱士兵、理解士兵、勇于反思、不断成长的革命将领形象。②从侧面表现战士们的形象,表面上衣着破烂、生活艰苦,但他们内心乐观坚强,具有高远的精神境界,对未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③深化文章主旨,赞美了战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革命充满热情的乐观主义精神。9.①立体的人物:秦震作为一名革命将领,身上具有关爱士兵、理解士兵、勇于反思、不断成长的丰富的个性,是一个成长型的小说人物。②创新的方法:本文借秦震的视角,由外在行动到内在精神,由群体到典型,逐层深入地展现了战士们刚毅不屈、坚定乐观的品质和崇高的追求。③深刻的观念:小说既有对战争残酷性的审慎反思,又保有昂扬的革命豪情和深明大义的胸怀。④特定历史时期:真实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人物心理,有助于深入理解、感悟。【解析】【6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这一切成为秦震倍感对不起战士们的原因”理解错误,这并非对不起战士们的原因,他愧疚于物质条件无法保障,并由衷敬仰解放军的伟大精神。故选B。【7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与后文他积极请求让他所在的连队出征作战的形象一脉相承”分析错误,前者表现的是牟春光的直爽豪放,后者表现的是他战斗的决心与勇毅。故选D。【8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含义及分析作用的能力。“他们没一个人去敲人家的门窗,他们没一个人躲在人家的门洞里。——这就是我们的队伍呀!他们保护了广厦千万间,却露宿街头”“有的胶皮鞋底都磨光了,露出血淋淋的脚底……”等可知,第一处的“觉醒”指秦震夜巡看到战士们自觉露宿街头而感到心疼,为战士们严守纪律、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感动;分析“这有什么?……将今比昔,兴旺多啦!再说,那时给人当牛做马,受苦,窝囊!现在是给穷人统一天下,遭点罪,痛快”可知,第二处的“觉醒”指秦震与牟春光对话,让秦震认识到战士们在艰难之中仍保有昂扬的革命豪情和深明大义的胸怀,这让他倍受鼓舞。而从“为什么他刚才只想战士们的苦难,而没想到战士心里都揣着一颗太阳”还可以分析出,秦震还为自己“只想到战士们的苦难”而感到羞愧。作用分析,结合“他怔征站了一小会”到“牟春光的话在秦震心里激起一阵阵波澜,……他暗暗觉得有点羞愧,为什么他刚才只想战士们的苦难,而没想到战士心里都揣着一颗太阳”分析,揭示了秦震内心的发展变化,塑造了革命将领形象;从关心战士的衣着到理解战士的内心,借秦震的视角,从侧面由外在行动到内在精神,由群体到典型,逐层深入地展现了战士们刚毅不屈、坚定乐观的品质和崇高的追求;最后,这两段描写还深化了小说的主旨,使战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革命充满热情的乐观主义精神得以充分的展现。【9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比如在人物塑造方面,本篇小说不同于过去那些战争小说对人物塑造的扁平化模式,而是塑造了立体的人物。以小说的主人公秦震为例,秦震作为一名革命将领,身上具有关爱士兵、理解士兵、勇于反思、不断成长的丰富的个性,他并非一个高大全的人物,而是通过革命的历程不断成长的革命军队指挥员,是一个成长型的小说人物。从创作方法上来看,本文借秦震视角(如“他要做一件重要的事”等),由外在行动到内在精神,由群体到典型,逐层深入地展现了战士们的品质和追求。这是一种创新的方法,不同于以往的革命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来叙述的习惯。在观念方面,小说具有深刻的观念。小说既有对战争残酷性的审慎反思,又保有昂扬的革命豪情和深明大义的胸怀。这样就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性,从而不同于原来战争小说所具有的浓厚的说教意味。最后,题材和故事方面,这篇小说着眼于特定历史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通过对解放战争中从将军到士兵的描写,反映了解放战争的历程,真实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人物心理,有助于深入理解、感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叶公子高①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②,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或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叶民有倍心,而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下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徙而成邑而尧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恃为舜而不失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上,下智有之。”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已。(节选自《韩非子·难三》)材料二: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曰:“善为政者若之何?”仲尼对曰:“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子墨子闻之曰:“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也,而旧者新是哉?问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节选自《墨子·耕柱》)【注】①叶公子高:楚国大夫,姓沈,名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所以称叶公。②路寝:君主居住的正屋,此指建有齐景公正室的高台,即路寝之台。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夫尧A之贤B六王C之冠也D舜一徙E而成F邑G而尧无H天下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与“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孟子》)两句中的“内”含义相同。B.“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礼记》)两句中的“明”含义不同。C.“恃为舜而不失其民”中的“恃”意为“依靠,依仗”,与现在所说“有恃无恐”“恃才傲物”两词中的“恃”词义相同。D.“诛者不怨上”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两句中的“怨”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公子高、鲁哀公及齐景公均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略,同一问题孔子给出不同答案。子贡对此不解,后经孔子解释,才知三国人心向背不同。B.圣明的君主善于在细微处发现小的坏事,在小事上实行轻罚,所以民众没有大的阴谋与动乱,这值得那些只知效仿舜的君主们学习。C.墨子认为叶公子高不懂的是如何达到“近远者,新旧者”这一目的的方法,但其提问时并未让孔子明白自身的疑惑,故其没有恰当提问。D.面对孔子对叶公子高有关政事的回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有的人认为孔子的回答属于亡国之言,而墨子则认为孔子属于无效作答。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2)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14.有人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请结合材料一阐述其为何有此论断。【答案】10.BDG11.A12.A13.(1)民众知道受罚受赏的原因都在于自己,所以努力在事业上谋取功利,而不接受君主的恩赐。(2)善于施政的人,(对于)远方的人,要亲近他们;(对于)以前的人,要像新交一样对待他们。14.①“悦近而来远”是一种寄希望于恩赐的治国手段,而这种手段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②叶地百姓有背叛之意,正确的做法是君主在明察方面有所长进,而非使用恩惠丧失自身权势的制约作用。③高明君主治理下的民众,认为受赏受罚皆源于自身,而非君主,因此取悦近者,招徕远者的策略也就没有实施的必要。【解析】【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尧的贤明,列于尧、舜、禹、汤、文、武六王之首,然而舜搬迁一次,所到之处就形成新的城邑,结果尧失去了天下。“尧之贤”作主语,“六王之冠也”做谓语,故可在B处断开;“六王之冠也”中的“也”表判断,置于句末,故应在D处断开;“尧”作主语,“无天下”作谓语和宾语,“而”表结果,应在句首,故应在G处断开。故选BDG【11题】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作状语,对内;/同“纳”,结交。句意:对内结党营私来愚弄君主。/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B.正确。用作名词,意为“圣明”;/用作动词,意为“彰明”。句意:是由于君主的圣明有所不周。/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品德。C.正确。句意:只依赖仿效舜而不失民心。/因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仗着自己的才能而轻视他人。D.正确。怨恨;/讽刺时政。句意:受罚的人并不怨恨君主。/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时政。故选A。【12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三国人心向背不同”错误,从原文可知,孔子回答不同是因为三国国内形势不同,叶地是人心背离,鲁国是奸臣当道,齐国是君王的所作所为,故“人心向背”错误。故选A。【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诛赏”,责罚与奖赏;“身”,自己,自身;“疾”,用力、奋力、努力。(2)为”,动词,实施、治理;“近”,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亲近;“新”,形容词用作动词,像新交一样对待。【14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1)根据“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进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下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概括:“悦近而来远”是一种寄希望于恩赐的治国手段,而这种手段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2)根据“叶民有倍心”“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概括:叶地百姓有背叛之意,正确的做法是君主在明察方面有所长进,而非使用恩惠丧失自身权势的制约作用。(3)根据“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上,下智有之。”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已”概括:高明君主治理下的民众,认为受赏受罚皆源于自身,而非君主,因此取悦近者,招徕远者的策略也就没有实施的必要。参考译文:材料一:楚国的叶公子高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政事在于使近者高兴,使远者归顺。”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政事在于选用贤才。”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于说:“政事在于节约财力。”这三个人走了,子贡问道:“三个人问您的同样是政事,您回答他们的话却不同,为什么?”孔子说:“叶地附城大而都城小,民众有背叛之意,所以我说‘政事在于使近者高兴,远者归顺’。鲁哀公有三个大臣,他们对外阻挡四邻诸侯的士人到鲁国来,对内结党营私来愚弄君主,使宗庙得不到洒扫,社稷得不到血祭的,一定是这三个大臣。所以我说‘政事在于选用贤才’。齐景公修筑雍门,建造路寝高台,一个早上就赏赐了三个人,每个人都得到可以出三百套马车的户数,所以我说‘政事在于节约财力’。”有人说:孔子的回答,是亡国的论调。叶地民众对国君有背叛之意,孔子却劝说叶公“使近者高兴,远者归顺”,这便是要教人寄希望于恩赐。以恩赐作为治国手段,无功可以得赏,有罪可以免罚,这是法制败坏的原因。法制败坏,政治就会混乱,用乱政治理乱民,没有见过行得通的。再说民众有背叛之意,是由于君主的明察有所不周。不使叶公在明察上有所长进,却让他取悦近者而招徕远者,这是舍弃自身权势的制约作用,却使他和臣下一样用施惠手段去争夺民众,这不是能掌握权势的办法。尧的贤明,列于尧、舜、禹、汤、文、武六王之首,然而舜搬迁一次,所到之处就形成新的城邑,结果尧失去了天下。有人不能用方法来控制臣下,只依赖仿效舜而不失民心,不也是没有治国的办法吗?明君能从细微处发现小的坏事,所以民众没有大阴谋;从小事上实行轻罚,所以民众没有大乱。这就叫做“处理难事要从易处着手,处理大事要从小处开始”。现在有功的人一定得赏,受赏的人并不感激君主的恩德,因为这是出力得来的;犯罪的人一定受罚,受罚的人并不怨恨君主,因为这是犯罪造成的。民众知道受罚受赏的原因都在于自己,所以努力在事业上谋取功利,而不接受君主的恩赐。“最高明的君主,民众仅知道有那么一个人而已。”这话是说,最高明的君主统治下的民众对君主没有什么喜爱,哪里还有什么希望恩赐的民众呢?最高明的君主统治下的民众对君主不讲利害(无欢喜和憎恶),那么用“取悦近者、招徕远者”的话劝说君主,也可以作罢了!(节选自《韩非子·难三》)材料二:叶公子高向孔子问施政之道,说:“善于施政的人是怎么做的呢?”孔子回答说:“善于施政的人,(对于)远方的人,要亲近他们;(对于)以前的人,要像新交一样对待他们。”墨子听了就说:“叶公子高没有提出恰当的问题,孔子也未能正确地回答。叶公子高难道会不知道善于施政的人要亲近疏远的人,对故旧要待之如新吗?他是问要怎么样去做。不拿人家所不懂的告诉人家,而拿人家已经懂的去告诉人家,所以说,叶公子高没有提出恰当的问题,孔子也没有正确地回答。”(节选自《墨子·耕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师厚接花黄庭坚妙手从心得①,接花如有神。根株穰下土,颜色洛阳春。雍②也本犁子,仲由③元鄙人。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④。[注]①《庄子》记载“轮扁斫轮”事:“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②雍:孔子的学生冉雍。③仲由:孔子的学生子路。④《庄子》记载“挥斤”事:“郢人垩……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承接题目,咏师厚接花,“妙手”“有神”写出了师厚嫁接花艺的水平高超,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B.从生于穰县土壤的植株到美丽绽放、名闻天下的洛阳牡丹花,可见嫁接培育技艺的精妙,给人画面感。C.孔子的弟子雍、仲由本来出身低微,后都“升堂”“入室”,关键在于“挥斤”妙手,强调了学习贵有心得。D.整首诗笔调轻快,前四句、后四句的内容衔接过渡自然,结尾处的“挥斤”又与开头的“妙手”巧妙地呼应。16.宋诗尚理,这首诗在说理时形象而不枯涩,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答案】15.C16.①由日常生活琐事引出育人之理,通俗易懂,有生活之趣。前四句写接花精妙技艺,自然引出后四句感悟,联想到人才培养,老师点拨指引很重要。②借用典故使道理出之于形象,具体可感,语出新意。活用《庄子》轮扁斫轮、匠石运斤成风生动故事,将接花和育人道理连贯为一体,启人思考。【解析】【15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强调了学习贵有心得”错误,“升堂与入室,只在一挥斤”的意思是“无论是升堂还是入室,只在大家名流一挥动斧头那一瞬间就决定了”,强调了“导师点拨指引”的重要性。
故选C。【16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诗首联从花木的嫁接入手,先赞叹其神妙。接着由接花而感悟到人才的培养,牡丹艳丽动京城,得益于师厚的技艺,学生的学问由浅入深,不再粗鄙,得益于老师的指点,由日常生活琐事引出育人之理,通俗易懂,有生活之趣;典故“轮扁斫轮”和“运斤成风”,强调技艺的精湛和高超,诗歌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没有直接写接花和育人想通之处,而是运用典故,曲折含蓄地写出育人也需要“挥斤”妙手,那就是老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和点拨,使深奥的道理具体可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一句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____________”一句是说推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3)儒道学说看似矛盾对立,但思想不乏相通之处。儒家经典《尚书》中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说法,而我们学的《<老子>四章》里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观点。【答案】①.文质彬彬②.然后君子③.致知在格物④.物格而后知至⑤.民之从事⑥.常于几成而败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易错字:彬、致、知、败。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①是应对一切变化、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保证。回顾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应变局、化危机,②我们之所以能够攻克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一个个令人A的人间奇迹,关键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前路,B向前进,③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一往无前之勇、应变求变之智、攻坚克难之力是十分重要的。实践充分证明,④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更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今天,⑤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广泛凝心聚力,越需要各方面C。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⑥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动员起来,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标序号的语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刮目相看;B风雨无阻;C勠力同心19.语句③可修改为: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一往无前之勇,应变求变之智,攻坚克难之力。语句⑤可修改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语句⑥可修改为: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动员起来、凝聚起来。【解析】【18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修饰人间奇迹,强调变化之大,令人赞叹,可用成语“刮目相看”。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第二处修饰“向前进”,强调党团结带领人民冲破种种阻碍,坚定向前,可用成语“风雨无阻”。风雨无阻:比喻做事没有阻碍,畅通无阻。第三处照应前文“凝心聚力”,可用成语“勠力同心”。勠力同心:形容齐心合力,团结一致。【19题】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③中“凝聚起了……是十分重要的”句式杂糅,可修改为: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一往无前之勇,应变求变之智,攻坚克难之力。语句⑤中“展现……的目标”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语句⑥中“凝聚起来、动员起来”语序不当,应先动员,再凝聚,呈现语义上的递进。可修改为: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动员起来、凝聚起来。(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电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风力发电机组由叶轮、机舱、塔筒等基础部件组成。①它的发电原理很简单:机组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轮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通过集电线路输送到风电场升压站,升压后再输送到电网,就可以变成千家万户使用的清洁风电了。对风力发电来说,(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确风速越大提供的电能就越多,但我们的风能转换器在风速达到一定数值时,会因为强度过大而损坏,而且事实上,发电量不取决于叶片转速。因为风力发电机机组中存在一个类似汽车变速箱的装置,比如变速箱挂到1档,那么即使叶片转速非常快②(相当于油门踩到底),但通过变速箱传动到发电机装置当中仍然是较为恒定的低速(相当于车子还是跑不快),有了这么个装置,也变相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在叶片恒定转速的情况下,叶片受力增加,功率就会增加,风机的叶片越大,功率越大,相应发电量就越多。接着问题又来了,那风也不会乖乖听话,只往一个方向吹呀?不用担心,风力发电机的头部集成有传感器和偏航系统,一旦风向标与风速仪采集到风向与风速变化,偏航系统就会督促偏航电机调整机舱位置,使其平稳地对准风向,最大效率利用风能。(2)?大海广衰无垠,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海上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发电效率普遍比陆上风电高出20%~40%。换句话说,潜力③“杠杠的”。实现碳达峰,风电大有可为。20.请写出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处标点符号的作用。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为什么发展海上风电能够为实现碳达峰做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20.①用在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
②表示补充说明;
③表示强调。21.(1)是不是风越大越好
(2)为什么要发展海上风电22.①清洁能源替代:海上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发展海上风电,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方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碳排放。
②提升发电效率:相比陆地风电,海上风电在风力资源丰富度和稳定性方面更具优势。【解析】【20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由下文“机组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轮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通过集电线路输送到风电场升压站,升压后再输送到电网,就可以变成千家万户使用的清洁风电了”可知,上文的“它的发电原理很简单”是引起下文,其后的冒号表示下文是对这句话的解释。第二处,由“那么即使叶片转速非常快”“相当于油门踩到底”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解释,其作用是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和句子的,括号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后,表示补充说明。第三处,由“换句话说,潜力‘杠杠的’”其中引号的作用是着重强调海上风力发电的效率比陆地上风力发电的效率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21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依据“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确风速越大提供的电能就越多”推断前文的疑问是是否风速越大提供的电能就越多,故可填写“是不是风越大越好”之类的句子。第二处,依据“大海广衰无垠,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海上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发电效率普遍比陆上风电高出20%~40%”推断前文的疑问是海上风力发电的优势是什么,为什么要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故可填写“为什么要发展海上风电”之类的句子。【22题】本题考查学生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原文“风电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和新清洁能源的相关常识,发展风电、水电和核电等新能源是为了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全球的温室化效应。通过发展海上风电,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方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碳排放。结合原文“大海广衰无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铁行业前台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picc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合同条款与保险责任范围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瓦工劳务合作合同3篇
- 南昌工程学院《决策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环境影响评估服务合同
-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学数学基本教学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太湖学院《应用回归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学技能训练(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水电工程设计变更合同8篇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与参考答案
- 文学描写辞典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 2024年废料清运与回收协议
- 企业办公区反恐防爆应急预案
- 2024年麻醉科年终总结
- 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答案
- GB/T 44481-202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范
-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主题班会
-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海洋和环境监测中心招聘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物理学家伽利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