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康乐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康乐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康乐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康乐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康乐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在《红楼梦》中,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我们先说第一个。“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是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这是最悲惨的结局。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摘编自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材料二: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落空。《红楼梦》描述的毁灭,针对的不是某一种价值或人生,而是几乎所有的价值和人生。不是某一个人的毁灭,而是大观园的灰飞烟灭。《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作品,原因正在于这种彻底的毁灭。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基于神的意志和人的性格,无奈或者悲惨的结局都无法避免。同时,其中蕴含的人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让悲剧充满了崇高的意味。而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世间内在于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无一例外把罗密欧和朱丽叶、奥赛罗、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等主人公带入死亡。比较起来,《红楼梦》似乎更接近于莎士比亚作品。虽然有一个神话的背景,但整部小说描述的不过是处在欲望、情感、秩序、伦理、宗教之间的心灵冲突和生命挣扎,不幸和死亡贯穿其中。十二钗中,元春、迎春、秦可卿、王熙凤、林黛玉的生命各个不同,却都无法躲过香消玉殒的结局。而在十二钗之外,作者不断地安排着冯渊、贾瑞、林如海、宝珠、秦钟、秦业、金钏儿、尤三姐、尤二姐、晴雯等的死亡,让那些刻意营造的成功或者欢乐显得非常苍白和脆弱。每个人的悲剧被安放得自然而然又合情合理,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摘编自王博《<红楼梦>的悲剧让美好的东西获得根基》)材料三:我认为《红楼梦》是康、雍、乾三朝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历史趋向的一个艺术的总概括和总反映。《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另一种是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而后一种毁灭,是腐朽加腐烂,是生命的尽头,最终是化为粪壤,永远成为过去、不可能再生。所以这两种毁灭,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意义。前者反映的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后者反映的是由荣、宁二府象征的那种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曹雪芹的笔是非常狡狯的,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都是对封建皇帝和朝廷的歌功颂德,但一开头他就写了一桩贪赃枉法的人命案,同时带出了炙手可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当然《红楼梦》最最动人之处,是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他们的爱情悲剧,《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来贯通全局的。这个爱情悲剧的内涵是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摘编自冯其庸《读<红楼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悲剧之演成常以善恶与灰色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只如此,还在兴亡盛衰之无常。B.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因为只有如此,价值的毁灭才能构成真正的悲剧。C.金陵十二钗认同的价值不同,选择的生活不同,但她们追求的价值和生活最后尽都落空,这体现了小说的悲剧性。D.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中虽有意规避“伤时骂世”,表面上对封建朝廷歌功颂德,但仍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的悲剧是各人性格、思想、见地、立场等方面上的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情有未通、欲亦未遂的真正的悲剧。B.早期的古希腊悲剧蕴含着人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时所表现出的对于自由、正义和伦理的追求,与命运的冲突和抗争,赋予悲剧以崇高的意味。C.十二钗的悲剧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看都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与莎士比亚的悲剧所反映的人性和社会的矛盾有相似点。D.宝黛爱情的毁灭,反映了新生事物在历史前进中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荣宁两府的毁灭象征着腐朽势力的必然死亡,两种毁灭的社会意义不同。3.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中与《红楼梦》所体现的“真正之悲剧”不同的一项是()(3分)A.《我的叔叔于勒》B.《哈姆莱特》C.《故乡》 D.《老王》4.下列从论证方法、语言、论据的角度对材料二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论证方法来看,开篇引用名言,后面举例子,论证了“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这一观点,论证有力。B.从论证的语言来看,用语严谨,如“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所有的”“似乎更接近于”等词语的使用,表述严谨。C.从论据的选择来看,文中选择了莎上比亚悲剧来论证“在欧洲,最早的古希腊悲剧表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D.十二钗中都无法躲过香消玉殒的结局,十二钗之外,作者不断地安排着冯渊等的死亡,更突出了生命和世界之间无法克服的矛盾。5.材料一认为《红楼梦》的悲剧产生的原因,一是人生见地之不同,二是兴亡盛衰之无常。请结合三则材料,以“宝、黛爱情悲剧”或“宝、钗婚姻悲剧”为例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以书易书毕淑敏她被一位中年男子拦住,中年男子说:“你就是那个拥有很多书的女兵吗?”她迟疑着斟酌道:“我只有很少的书,都是和别人交换着读的。”有些人把借给她的书送给她,这样,她就有了少许书的“积蓄”。那男子有在高原工作过多年的烙印——极疲、极枯,肤色红赤干瘪,像一根锈铁丝编缀而成,声音里也带着铁锈般的粗涩质和渣滓感。“铁丝男”说:“我想向你借书。我知道你的规矩,借你的书,必要拿一本书和你交换。看完了,彼此再换回来。”她安静地说:“是。”“铁丝男”说:“我带来一本书,想借你的童话书看看,不知你可有?”她恰好有一本童话书。此刻,她无声无息地等待“铁丝男”拿出拟交换的书。“铁丝男”却无端地踌躇了。她轻声催促;“你的书呢?拿出来让我看看。”“铁丝男”缓缓地把手从衣兜抽出来,手里捏着的,是……一卷纸。他轻轻地将纸卷展开,再展开,继续展开……原本折叠的纸片,居然变成了两巴掌宽、约有半米长的惊人面积。她愕然,心里嘀咕着:这模样,难道真是一本书?“铁丝男”将纸片小心翼翼地举起来,她满腹狐疑地盯着看——因为还有最后一层折叠尚未打开,如同藏起的谜底。她想象不出这陈旧泛黄的纸片,究竟是什么书?当最后一层折叠打开后,真相大白——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它……我想,应该也算广义的书了。”“铁丝男”略带不好意思地说。她不知如何回答。这能算书吗?如果这也算书,那真正的书,情何以堪?她决定为书正名,便轻轻吞下高原一口凛冽的寒风,说:“它……有人看吗?”边说边把视力表拿过来,抖动着。“有。很多人看过它。”“铁丝男”笃定地回答。这问话甫一出口,她就发现了自己的失策。视力表曾贴在墙上,当然有很多人看它。“首战”失败,她并不气馁,接着问:“它算印刷品吗?”“铁丝男”的脸上简直容光焕发起来,说:“它当然算印刷品了。”她发现自己又失策了。视力表的确是印刷品,绝不是手抄本或油印本。她轻舔了一下干裂的嘴唇,不甘心败下阵来,继续发问:“它有内容吗?”“铁丝男”反攻说:“它难道没有内容吗?!”她悲哀地发现,自己挖了一个个坑,然后又傻乎乎地跳进去。不过,她很快找到了杀手锏,问:“就算有内容,那么它……有作者吗?”正当她以为胜券在握时,“铁丝男“低下头,面有惭色道:“对不起。”她一时想不明白,这声道歉,针对的人到底是谁?“铁丝男”说:“这个视力表是有作者的,我记得是中国的一位教授。可惜我不是眼科医生,把他的名字忘记了。”这一番关于书的较量,她只能承认,自己彻底败下阵来。视力表是“一本书”———有内容,二是用纸张印刷的,三有作者,四是它千真万确被很多人看过……她没法不同意“铁丝男”以书易书的请求。“喏,给你。”她恋恋不舍地用双手平端着童话书,递给了“铁丝男”。“铁丝男”接过童话书,将书夹在腋下,然后把视力表双手举着递给她。视力表边缘下垂,好似一条白色哈达。之后,两个人不约而同地仰望高原湛蓝的天空和剌目的阳光,各自长舒了一口气,大有钱货两讫的终结感。她想了想,说:“咱们俩的书,何时再换回来?”“铁丝男”思忖着说:“我们那里山高水远,少则一个月,多则半年。”她知道“铁丝男”说的是事实,只得认命,叮嘱道:“尽早还来。再有,千万别弄坏我的童话书。”“铁丝男”说:“第一件事,我答应你,会用最快的速度。第二件事,可不一定。我把书带回去,假如别人知道了,脚前脚后来跟我借,我无法不借,只得提醒他们爱惜。但你能想象,不一定管得住。”她心知肚明,不再叮嘱,便追加了一个问题,好奇道:“你为什么喜欢童话书?”“铁丝男”沉吟了一下,说:“在万丈冰峰雪岭之间读童话,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她还年轻,对此话半懂不懂,只是在心里做好了和这本童话书永诀的打算。“铁丝男”小心地收好童话书,说:“告辞了。”“铁丝男”走了。时间过去很久很久,那本童话书再也没还回来。她哀叹自己损失了一本书。这书她只略翻过,毕竟很少有军人会来借读。保家卫国和公主王子的故事,相去甚远;晶莹的水晶鞋和沾满泥污的战靴,天鹅蛋和寸草不生的旷野,也几乎毫不相干。这件真实的小事,发生在五十多年前的西藏阿里高原。文中的那个“她”,就是我,时任西藏阿里军分区卫生员。(选自2022年19期《小小说选刊》,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用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要和我换童话书,既表明“铁丝男”聪明睿智,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B.“极瘦、极枯”“红赤干瘪”等词语写出了异常恶劣的高原气候让高原军人饱受肉体的磨砺,从正面表现了高原环境的恶劣严酷。C.“我把书带回去,假如别人知道了,脚前脚后来跟我借,我无法不借。”这说明渴望用书籍来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不止“我”一人,而是以“铁丝男”为代表的一群人。D.“时间过去很久很久,那本童话书再也没还回来。她哀叹自己损失了一本书。”暗含“她”对铁丝男的抱怨。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的对话,一“多”一“少”,一问一答,突出高原书籍的稀贵及我热爱读书的形象,自然引出下文“一番关于书的较量”这一情节。B.小说把中年男子称作“铁丝男”,使用了比喻手法,引人联想,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突出,语言更富幽默感。C.文中将边缘下垂的视力表比作一条“白色哈达”,使“以书易书”活动充满了仪式感,同时也象征一种纯洁美好的人际关系。D.“铁丝男”借走童话故事书之后再也没有还回来,文章没有交代书本未归还的缘由,使小说具有“留白”的艺术效果。8.“视力表”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9.小说在叙述视角与情节设置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般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凡A百元首B承天C景命D莫E不F殷忧而道著G功成H而德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必固其根本”的“固”,与《赤壁赋》中“固一世之雄也”的“固”词义不同。B.“思国之安者”的“安”,与《曹刿论战》中“衣食所安”的“安”词义不同。C.“其可忽乎”的“其”,与《马说》中“其真无马邪”的“其”词义相同。D.“信者效其忠”的“信”与《出师表》中“愿陛下亲之信之”的“信”词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B.第二段重点论述历代元首“善始者繁”“克终者寡”的现象。C.第三段提出人君必须做到“十思”,才能做到“垂拱而治”。D.本文骈散结合,既有骈句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节选自苏洵《六国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鹧鸪天【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词开篇两句,由远及近地描绘了一幅雨后村舍周围烦乱衰落的景象,表现了词人谪居黄州的淡淡的哀伤。B.三四两句,词句对仗,工整严密。意境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隐约带着百无聊赖、自寻安慰的心境。C.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抒发了词人乘兴游赏的快意,也暗表心中不平与无奈之情。D.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了人物雨后游赏欢快、闲适的心境,充满着云淡风轻的浮生之叹。15.请从景物描写技巧的角度对“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进行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君主如果能“,”齐心协力对付秦国,秦国恐怕早就应付不暇了。(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3)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句子是“,”。(4)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借盘庚迁都“,”这一上下都反对的情形,说明反对者众多并不意味着举措有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龘”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同时,他们还发布了以“龘”字为视觉符号的主标识,该标识的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色的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九叠篆,又名上方大篆,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叠”指字形折叠,九叠篆非必九叠,有六叠、七叠、十叠不等。之所以称为“九叠”,则是因“九是数之终,言其多也”。九叠篆的叠篆不像鸟虫篆那样繁复多变、技术性强,而是相对简单直白,更易入手,创作时讲求方正原则,以达到均衡美观的目的。那么,九叠篆是如何叠篆的呢?可以通过对直线的加屈,把相对简单的线条变得复杂,使稀疏的笔画变得茂密,还可以将单线变复线、改变结构、采用减笔字等。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2024年春晚logo突破了以往的数字设计,利用“九叠篆”这一独特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融入设计之中,既能以此推动中国美学的传播,又能让春晚主标识更贴近中国传统新年。17.在文中横线处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经过九叠篆近千年的发展演变,历史文化意蕴丰富,在中国传统书法发展中留下了深厚的时代印记B.经过九叠篆近千年的发展演变,在中国传统书法发展中留下了深厚的时代印记,历史文化意蕴丰富C.九叠篆历史文化意蕴丰富,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演变,在中国传统书法发展中留下了深厚的时代印记D.九叠篆历史文化意蕴丰富,在中国传统书法发展中留下了深厚的时代印记,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演变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19.九叠篆的形体布局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春风呼哧呼哧的!着大鞑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甲)人们(乙)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20.下列句子中的“开化”与文中加点的“开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我国是四千年来的古国,开化得最早,一切礼教文物,都超越乎泰西诸邦。B.他紧按着肚子,不想气随着汗一开化,血随着气一流通,行动了行动,肚子疼倒好了些。C.张大今年五十岁,庄稼行里也不差,就是思想不开化,人叫他“枣木脑疙瘩”。D.政府一面用兵力以扫除国内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人心,进而促进国家统一。21.若将“呼哧呼哧”一词引入第二段文字的画线句子,放在甲、乙哪个位置更合适?简述理由。(4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生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一致,又推崇见解独到。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广东仲元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答案1.CA.“惟《红楼梦》之悲剧,不只如此”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可见,原文是“不是如此”,而非“不只如此”。B.“鲁迅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一定要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错误,曲解文意。“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这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鲁迅的观点。D.“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中虽有意规避‘伤时骂世’”错误。根据原文“他一再声称此书‘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表面上说得非常好听……”可知,是“表面上说”不是伤时骂世,“有意规避”的说法错误。2.DD.“反映了新生事物在历史前进中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红楼梦》里写了两种毁灭,一种是新生事物的毁灭,这就是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毁灭……前者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经不起狂风恶浪的摧折而毁灭,但它健壮的根系和茁壮的幼芽仍在适宜的土壤里保存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可知,作者认为新生事物的毁灭是新的生命由于它还未成熟的缘故。而且只要有适当的气候,它会继续生长,最终长成大树。“难逃灭亡的客观趋势”说法曲解文意,且过于绝对。3.BACD中《我的叔叔于勒》《故乡》《老王》中的悲剧均源于社会以及个人之思想、性格、人生见地之不同,都未涉及善恶之攻伐。B.《哈姆莱特》讲的是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的故事。这已经涉及到了善恶之征伐。4.CC.文中选择了莎上比亚悲剧来论证的观点是“构成悲剧的诸要素中,不幸和死亡一定是不可或缺的”。5.示例一:①宝、黛的爱情悲剧,主要源自于他们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当时周围人的人生见地不同。贾府人看重封建大家族政治势力关系网的维系,而宝黛誓死捍卫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自择权,主张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毁灭。(3分)②宝、黛爱情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黛的爱情悲剧。(3分)示例二:①宝、钗的婚姻悲剧,主要源自于宝、钗二人的人生见地不同。宝玉追求自由本真,厌恶仕途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而宝钗却理性现实,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支持者。二人志趣见地不同,最终也只能是悲剧。(3分)②宝、钗婚姻是发生在古老的荣国府、宁国府这一大环境中的,封建大家族的兴亡盛衰直接影响到生活于其中的人物的命运,而这一腐朽势力的必然灭亡,也加剧了宝、钗的婚姻悲剧。(3分)C不是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而是设置悬念,兴起波澜。应是从侧面表现了高原环境的恶劣严酷。D.并不是对军人的抱怨,而是对书没还回来的失落。7.BB.把中年男子称作“铁丝男”,使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8.①烘托人物形象,“铁丝男”巧妙地用一张视力表换取了一本童话书,体现了他聪明机智和求知若渴的形象。②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小说中“她”和“铁丝男”围绕“视力表是不是书”的问题进行了四次较量,情节一波三折,悬念迭起,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揭示主题。小说通过以“视力表”交换书的情节,歌颂了在书本匮乏的年代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热爱。(每点2分)9.叙述视角: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她”的全知视角讲述故事;结尾处交代“她”就是“我”,使故事更加真实感人。(2分)情节设置:①文章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来推动“以书易书”情节的发展,清晰地呈现人物特点,使叙述更加集中。(2分)②文章多处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BDGDA使……稳固;本来B安定;安身C表反问,难道D诚信的,信任AA.“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错,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13.(1)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至”等到;“以……为”,把……作为;“速”,招致,每点1分,大意2分)(2)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殆”,近于,几乎;“智力”,智慧和力量;“诚”,确实,实在,每点1分,大意2分)。)CC.“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错误。结尾两句,运用的是拟人手法,“殷勤”将天公拟人化,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15.①视觉、嗅觉相结合。词人静看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细嗅清香绵长。多种感官写景,内容更丰富。②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仰观白鸟在空中翻飞,俯看水中红蕖。写景视角富于变化,画面更富层次感。③动静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映水,属于静景。动静结合,灵动形象。④色彩明丽。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间,引人入胜。(每点2分)16.(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2)莫春者,春服既成(3)二川溶溶,流入宫墙(4)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C根据上下文判断,此句的主干结构是“九叠篆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A、B选项将“九叠篆”这个陈述对象淹没在介词结构中,B、D选项将“经过近千年的发展演变,在中国传统书法发展中留下了深厚的时代印记”状语的位置不符合逻辑。18.将中国书法融入设计之中,既能让春晚主标识更贴近中国传统新年,又能以此推动中国美学的传播。(缺少介词,在“中国书法”前面加“将”;语序不当,“既能”“又能”后的内容有大小之分,应该调换顺序。每点2分)19.①字形庄重匀称;②线条复杂多样;③布局方正均衡。(每点2分)20.B文中和B项都是“融解”的意思。A.指“人类文化发展,由原始状态进入有文化的状态”。C.指“思想开通,不顽固不守旧”。D.指“开导教化”。21.放在甲处更合适。根据语境,将“呼哧呼哧”一词放在人们之前作定语,能够传神地展现出人们在经过了“背”“绕”“上”“爬”等一系列动作之后气喘吁吁的样子,符合整体文风,更具形象之美。(2分)若将“呼哧呼哧”放在乙处作状语,虽符合语法规范,但和上下文语境内容的契合度不紧密,内容表达上也缺乏美感。(2分)22.写作例文:尊重差异,共生共荣花有百样红,人与人各异,大千世界,人类社会,差异无处不在。尊重差异,才能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差异客观存在,世界因此丰富多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花只一种,哪怕雍容如牡丹,哪怕高洁如君子兰,总会单调。智者乐山,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形态各异。自然万物如此,人类社会亦然,每个人都是独特鲜活的生命体,相貌、性情、智能各不相同,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促进三百六十行繁荣昌盛。世界各地物产不同,风土人情也不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历史文化也不同。不同的物产借助现代化的物流快速流通,不同的文化通过现代化的媒体相互交流,我们的物质世界才丰富多彩,我们的精神世界才更加丰盈。尊重差异,追求共荣,世界更美好。尊重差异,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诸葛亮足智多谋,身为军师运筹帷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