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天津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天津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天津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天津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44分)1.看拼音写词语。zhǒnglèimóguhuānyínggōngdǎfēnglìsìhūqiānxūhuópō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模糊(mómú)匀称(chēngchèn)夹袄(jiǎjiá)劲吹(jìnjìng)蚂蚱(mǎmà)和弄(héhuò)3.辨字组词。稻拱燥建蹈洪澡健4.给下列句子选择最恰当的词语。(1)这些家具设计得既(美丽美观)又实用。(2)在回家的路上,我(猜测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3)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惊吓)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5.按要求填空。(1)每到中秋或春节,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2)北宋名僧惠崇画了一幅《春江晚景》,苏轼为这幅画题写了一首诗,其中“竹外桃花三两枝,”特别有情趣。(3)“,是谓过矣。”《论语》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了过错要及时改正。(4)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雅人四好指的是。6.按要求写句子。(1)关注句中加点部分,写一写妈妈生气时的样子。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说:“这么慢啊!”(2)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裁缝说:“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裁缝说,他指的是明年冬天。尾巴很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7.口语交际。你的同学小明很挑食,导致他个子矮、经常生病。如果让你去劝告他,怎样说才能让他乐意接受呢?请写下来。二、阅读与理解(26分)课内阅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8.这段话选自课文《》。9.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抄写在下面横线上。10.“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句话中的四个“一会儿”,让人感受到()A.火烧云时间长,颜色多 B.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11.“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很有特点,下面还有哪些词语也有同样的特点?用“√”选出来。月光白油亮亮玫瑰红浅褐色橘黄嫩绿色半青半红12.火烧云不仅颜色丰富美丽,而且形态变化无穷,仿照这段话写一写。这地方的火烧云形态万千。课外阅读。怀念南极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下,有一座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慕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喜爱企鹅,岂止是感情丰富的女性,我的镜头也时时追逐着它的倩影。企鹅在自己的属地上繁衍儿女,安宁地生活。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生命的美丽。13.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里。为自己的错误责怪自己非常仰慕某人或某物14.用波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围绕中心意思,短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这份美丽来自;这份美丽来自。15.“我”想采一丛地衣留作纪念,后来却改变了主意,是因为()A.“我”不喜欢那个地衣。B.“我”从科考队员那里得知地衣生长的艰难,心生敬畏。C.“我”想等地衣长高一些再采摘。16.文中的哪些事例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美丽,尝试写下来。①②17.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南极有了怎样的认识,请写一写。三、真情习作(30分)18.习作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蚂蚁(老母鸡、小蜗牛……),接下来会怎样呢?请你自拟题目编写故事。字数在250个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种类;蘑菇;欢迎;攻打;锋利;似乎;谦虚;活泼【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欢迎”的“迎”不要写成形近字“仰”,“锋利”的“锋”不要写成形近字“峰”,“谦虚”的“虚”不要写成形近字“虑”,“活泼”的“泼”不要写成形近字“拔”。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种类、蘑菇、欢迎、攻打、锋利、似乎、谦虚、活泼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2.【答案】mó;chèn;jiá;jìng;mà;huò【解析】【分析】模:读"má"时,意思是仿效;照着做。读"mú”时,意思是模子。用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形状;样子。故“模糊"的“模"读"mó"。

称:读"chēng"时,意思是叫;叫作。读"chèng"时,同“秤",量轻重的器具。读"chèn"时,意为适合;相当。故“匀称”的“称"读“chèn”。

夹:读"jiā"时,意思是从两旁同时向同一对象用力或采取行动;夹东西的器具;处在两者之间;从两旁限制住;掺杂;混合。读"jiá"时,意思是里外两层的(衣服等)。故“夹袄"的“夹"读jiá”。

劲:读"jìn"时,意思是力气;效力;作用;精神;情绪;神情;样子;兴致;趣味;属性的程度。读"jìng"时,意思是强健;有力;刚强;正直。故“劲吹"的“劲"读"jìng"。

蚂:读"mà"时,意思是[蚂蚱(zha)]蝗虫。读"mǎ"时,意思是一类环节动物。通常生活在水田、湖沼中,能刺伤皮肤;[蚂蚁(yǐ)]昆虫。种类很多。故“蚂蚱"的“蚂"读"mà"。

和:读“huó"时,意思是在粉状物中加水或其他液体,通过搅拌、揉弄使粘在一起。读"huò"时,意思是掺杂;混合;量词。用于洗东西或煎同一服中药换水的次数。读“hé"时,意思是“平和;和缓;和谐;和睦;结束战争或争执;(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读“hè"时,意思是声音相应;和谐地伴唱或伴奏;附随;响应;依别人诗词的内容、形式再创作,作酬答用。故"和弄"的“和读"huò"。

故答案为:mó、chèn、jiá、jìng、mà、huò

【点评】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3.【答案】水稻;拱手;干燥;建设;舞蹈;洪水;洗澡;健康【解析】【分析】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此为常用形近字,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字音和字形,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如“稻”与“蹈”,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稻:指稻子。可组词“稻谷”。蹈:多指舞蹈。可组词“舞蹈”。

故答案为:水稻、拱手、干燥、建设、舞蹈、洪水、洗澡、健康

【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①从字音区别。②从字形区别。③从字义区别。④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4.【答案】(1)美观(2)猜测(3)惊恐【解析】【分析】(1)美丽:指美好艳丽;好看。美观:指漂亮,好看。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美观"。

(2)猜测:推测;凭想象估计。推测:依据已知的测度未知的。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猜测”。

(3)惊恐:指惊吓恐惧。惊吓:指动吓唬。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择词语“惊恐"。

故答案为:(1)美观;(2)猜测;(3)惊恐。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字词义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5.【答案】(1)每逢佳节倍思亲(2)春江水暖鸭先知(3)过而不改(4)琴棋书画【解析】【分析】(1)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合题干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2)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结合题干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可知填写的诗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3)出自《论语》,结合题干中的“是谓过矣”,可知填写的诗句是“过而不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4)雅人四好: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即:琴棋书画。。

故答案为:(1)每逢佳节倍思亲;(2)春江水暖鸭先知;(3)过而不改;(4)琴棋书画。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传统文化。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6.【答案】(1)妈妈噌的一下子站起来,说:“太不像话了!”(2)尾巴很自豪地说,他拥有一只猫!【解析】【分析】(1)考查扩展写话,例句用拟声词“噌”,据此仿写。

(2)考查引语改转述句,双引号去掉,冒号改为逗号,“我”改成他”。

故答案为:(1)妈妈噌的一下子站起来,说:“太不像话了!”(2)尾巴很自豪地说,他拥有一只猫!

【点评】(1)本题考查仿写。首先要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所给示例的特点。所以仿写时一要注意仿写句式,而要注意仿写内容。

(2)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你”改成“我们”。7.【答案】小明,你这样挑食是不对的,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应该是多样的,我们要科学合理地饮食,不能挑食,你以后要好好吃饭呀,这样就不会这么容易生病了。【解析】【分析】考查了劝告慰勉。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学生围绕话题,写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故答案为:小明,你这样挑食是不对的,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应该是多样的,我们要科学合理地饮食,不能挑食,你以后要好好吃饭呀,这样就不会这么容易生病了。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文本,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解决问题。【答案】8.火烧云9.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10.B11.月光白、玫瑰红、橘黄12.一会儿像万匹骏马从远处疾驰而来,一会儿像温顺的兔子在田野觅食,一会儿像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在院子里漫步,一会儿像憨态可掬的小狗凝望着主人。【解析】【点评】(1)对内容的出处、作品的作者应该有准确地掌握,填空要根据要求和课文的内容来分析作答。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先整体感知,然后再判断。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分析要所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5)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的结构特点,用词特点等,然后根据特点进行仿写。8.考查语段出处。通读语段和查询资料可知,这段话选自课文《火烧云》。

故答案为:火烧云9.考查找出语段的中心句。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这句话是中心句,语段围绕这句话从火烧云的颜色种类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

故答案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10.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通读语段,结合给出的选项知,从文中的“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句话中的四个“一会儿",可感受到火烧云颜色多,变化快。故选B。

故答案为:B11.考查词语归类。通读语段可知,文中的“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很有特点,通过事物的颜色让人记住是什么色。这些词语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颜色,从题目中给出的词语中,我还能找出这类词语,如:月光白、玫瑰红、橘黄。

故答案为:月光白、玫瑰红、橘黄12.考查仿写句子。通读语段可知,语段主要写了火烧云变化极多。我还能仿照这段话写出火烧云的形态,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形态万千。一会儿像万匹骏马从远处疾驰而来,一会儿像温顺的兔子在田野里觅食,一会儿像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在院子里漫步,一会儿像憨态可掬的小狗凝望着主人。

故答案为:一会儿像万匹骏马从远处疾驰而来,一会儿像温顺的兔子在田野觅食,一会儿像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在院子里漫步,一会儿像憨态可掬的小狗凝望着主人。【答案】13.自责;渴慕14.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顽强、和谐15.B16.地衣顽强生长了几千年,终于有四五厘米高了。;小企鹅虽然孤身一只,却落落大方,表现出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17.南极虽然非常寒冷,不适宜生命存活,但这里的动植物却顽强、快乐地生活着,给人们带去欢乐和希望。【解析】【点评】(1)考查成语释义。根据意思写成语,是一种反向思维,我们在知道成语让写意思时可以发挥每个字的想象。在这种题中我们要学会归纳总结,找出能代表这句话的词语。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先整体感知,然后再判断。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选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3.本题考查根据意思找词语。自责:自我谴责。因此,第一个句子对应的词语是“自责”。渴慕:非常思慕。因此,第二个句子对应的词语是"渴慕”。

故答案为:自责、渴慕14.本题考查中心句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通读全文可知,第一自然段写"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第二自然段写了“这份美丽来自顽强”,第三自然段写了“这份美丽来自和谐"。因此,全文都是围绕南极的“美丽""来写的,因此,中心句是"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后两空由句子“这份美丽来自顽强这份美丽来自和谐"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在南极这个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顽强、和谐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句子"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可得出答案。故选B。

故答案为:B16.本题考查概括主要事例。读第二自然,可概括为:地衣顽强生长了几千年,终于有四五厘米高了。读第三自然段,可概括为:小企鹅虽然孤身—只,却落落大方,表现出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故答案为:地衣顽强生长了几千年,终于有四五厘米高了。/小企鹅虽然孤身一只,却落落大方,表现出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1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对南极的新认识即可,可围绕生命的美丽来谈。

故答案为:南极虽然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