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领略中西方文化差异美---浅谈中西方礼貌用语差异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摘要:使用礼貌语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英汉国家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英汉礼貌用语也有所不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着重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在实际中运用。本文首先从礼貌原则的角度简述中西方国家礼貌原则的区别,再进一步深入阐述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的具体表现,如中西方国家在赞扬和恭维方面的语用差异、称呼语与问候语的不同、中西隐私语和禁忌语的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期望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礼貌语;语用差异;跨文化交际引言: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而礼貌用语是促使交际成功的一种策略。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国度或民族对礼貌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所遵循的原则亦不相同,有时甚至相差天壤之别。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今,探讨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将会减少语用失误,有助于交际者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来达到有效交际之目的,也有助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更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英汉两种礼貌原则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揭示了他们的语用差异,说明礼貌用语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对英语学习者产生的影响。一、英汉礼貌原则礼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绳。人们在社会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一条原则——礼貌原则。但由于英汉两国的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他们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很大差异。下面本文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进行了简单的阐述。1.1英美国家的礼貌原则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利奇(G.Leech)(1983)在仔细研究了礼貌现象的基础上,根据英国文化的特征,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六条礼貌准则,现简述如下:1、得体准则(或曰:策略准则)(TheTactMaxim):说话者要尽量减少有损他人的观点,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2、慷慨准则(TheGenerosityMaxim):说话者要尽量少使自己受惠,使自己得益最小,使自己受损最大。3、称赞准则(或曰:赞誉准则;或曰:赞扬准则)(TheApprobationMaxim):说话者要尽量少贬低别人,多赞誉别人,对别人大加赞扬。4、谦虚准则(或曰:谦逊准则)(TheModestyMaxim):说话者要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贬损自己。5、一致准则(或曰:赞同准则)(TheAgreementMaxim):说话者要尽量减少双方分歧,尽最大努力与他人一致。6、同情准则(TheSympathyMaxim):说话者要尽量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厌恶感,尽量增加同情感。[8]1.2中国式的礼貌原则 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顾曰国(1990)提出了汉语文化的四个礼貌特征:1、尊重、2、谦逊、3、态度热情、4、文雅。[2]顾曰国在吸收和借鉴了利奇(G.Leech)的六条礼貌准则,对比分析了英语礼貌现象,并追溯了现代礼貌概念的历史渊源之后,根据礼与礼貌的联系,于1992年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一文中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五条礼貌准则,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现在亦简述如下:1、贬己尊人准则:中国式的礼貌,其最大特点莫过于“大礼者,自卑而尊人”。该条礼貌准则到了当今,“卑”的成分是越来越少了,逐渐地被“自贬”和“自谦”的成分所取代。2、称呼准则:指人们在交际时要打招呼,不打招呼是不礼貌的或没礼貌。打招呼就要进行称呼。称呼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往往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称呼准则实际上是继承和沿袭着古代“礼”的精髓,遵循“上下有别,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原则。3、文雅准则:礼貌语言表示说话者有教养。有教养表明了精神境界已达到了较高层次。文雅准则即选用文明雅言,禁用粗言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4、求同准则:指交际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愿望,尽可能地保持意见一致。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益处(此为大德);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尽量减少炫耀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其尽可能地“藏而不露”(可谓君子)。二、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由于英汉两国遵循着不同的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双方在礼貌用语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使得交际中经常出现礼貌用语的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赞扬与恭维语的语用差异对赞扬和恭维的反应,西方人有着明显不同。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西方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谦逊准则要求人们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西方文化则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是礼貌的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表现出推辞。如:“你的饭做得真好吃。”“不行,不行,做得不好。”而英语中对赞扬的回答是不同的。如:“YoucanspeakverygoodEnglish?”“Thankyou”。当受到感谢时,中国人会回答说:“不用谢,这是我的职责”或“没事”之类的话,而英美人士则会回答:“youarewelcome”。试想,如果将汉语的应答语直接翻译为英语“nevermind,it’smyduty”,这种应答只能给英美人士带来不愉快。因为,“it’smyduty”通常只是值班人员的用语,隐含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回答只会让表达谢意的英美人尴尬不已。英美人听到他人夸奖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或事时,不会掩盖自己的喜悦心情,而是欣然接受并采用迎合的方式,遵循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向对方道谢,以便使对方愉快,使交际成功。相反地,中国人请客吃饭常常会备上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但还会自谦地说“菜不多”或“菜不好”。倘若客人是西方人,他们会认为“既然是不好的菜,为什么还要请我们来吃?”他们感到很不理解,甚至会认为对他们不尊敬,而且菜本来很多,却偏偏说少,岂不是虚伪?(二)称呼语与问候语的不同1、称呼语不同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的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交际者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顾曰国在他的“汉语礼貌五准则”中论述称谓准则时就认为:中国人视见面打招呼为礼貌,而打招呼就得有合适的称呼语。汉语称呼语比较复杂,主要可归纳为职务名称、职称名称、职业名称、礼貌标记词、人名和亲属语。称呼准则即用恰切的称呼语主动与对方打招呼。[2]在汉语语言中,称呼语与礼貌是息息相关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是汉语言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中国人“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称呼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传统伦理、血缘、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的称呼系统远比西方复杂,中国人较习惯于非对等式(nonreciprocal/asymmetrical)的称呼类型,讲究“长幼尊卑贵贱”之分,体现出一种权势取向,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为了表达一种尊敬,也会在称呼年长的人的时候冠以X爷爷、X奶奶、X叔叔、X阿姨、X姐姐、X哥哥等称谓。在社会系统中,更是根据个人的地位、职务等有着不同的称呼,如X老师、X经理、X师傅、X医生等,很少出现直呼其名的现象。而西方社会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人们偏爱和崇尚对等式(reciprocal/symmetrical)的称呼类型,体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非家庭成员的称呼通常只要在姓氏前加上Mr.,Mrs.,Ms.,Miss就可以了。在英语称呼习惯表达上,关系越是亲密,越是习惯于直呼其名。正如著名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流专家Helenoatey所说:“如对西方人不直接称呼名字的话,他们会不太高兴的。因为他们觉得不直接称呼名字,表示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在英美文化中,无论尊卑、长幼,直呼其名的现象司空见惯,如果和陌生人打交道,往往使用“Excuseme”,“Pardonme”等用语表示客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直呼其名在英语民族看来是人际关系趋于平等的表现,是体现朋友式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其他文化的人们来说,尤其是对于讲究礼仪和规矩的中国人来讲简直是不可思议。2、问候语不同人们见面,尤其是熟人之间,一般要打招呼,以示礼貌。除了偶尔用手势表达,大多要使用问候语。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见面用的招呼语大不一样。在英语中,可用简单的“Hi!”或“Hello!”跟人家打招呼,也可在“Hi”和“Hello”后面加上对方的名字,如:“Hi,Jack!”。另外,打招呼也可用含有祝愿性质的见面语,如:“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GoodDay,GoodNight”等等。这些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很少使用。中国人在问候别人时常说“你吃过饭了吗?”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然而在英语中,这样一句话就不再是打招呼了,而是用来表示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的意思。汉语中另一个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或者问“你干什么去?”“天凉,小心感冒!”这两个问题在汉语中都是打招呼和问候的方法,而不是想了解被问候人到哪儿去,去做什么事或者警告他怎么样。然而,如果我们用英语去这样问西方人,他们会十分惊讶,甚至反感。他们会认为这样的问题是干涉他们的私事,而不是友好的问候。在汉语中,一般可以用称呼代替问候,如在路上碰上父亲的一个老朋友,便叫一声“王叔叔!”或“李伯伯!”,对方一听也就知道你是在跟他打招呼。可是,如果你朝一个西方人喊“UncleBrown!”或“ProfessorSmith!”,人家就会停下脚步回答:“Yes?”因为他以为你有事要问他,需要他的帮助。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所持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都不一样,不熟悉这些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三)中西隐私语和禁忌语的差异隐私语和禁忌语涉及礼貌原则中的文雅原则。英语和汉语在雅语和秽语上都有对应的表达式,对死亡、性、排泄等都有委婉的表达方式。但是,英美等西方国家和汉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隐私语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延续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例如中西方在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诅咒和亵渎,甚至饮食方面,都有很多禁忌语的存在,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英语口语中称谓从正式到随便有很多方式,但如果像汉语那样只叫姓,是错误的。汉语中的“老张”、“小李”或“周”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很普遍,但在英语中只用于很少的几种情况,如:教练对队员,监狱看守对囚犯。如果把“老”(old,senor,elderly)用于英语中来称呼年长的人也是不妥的。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里,“老”不是尊称,反而认为是“无所用”之意。中国人在交往时处处体现尊老爱幼的美德,但对英美人直言其老,恐怕是一种冒犯。[7]Pleasesitdown,Mrs.Green.Youareold.Don'tgettired.这句话在西方人的理解是认为他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而需要别人的照顾。同样的情景,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就不能套用中文式的表达。例如:看见外国朋友好像生病了,就不能按中国传统的方式来问:“Areyouill?”,这样会让人家难堪,还会伤了人家的自尊心,因为我们询问健康的口气不够委婉、诚恳。可以这样说:“Youlookratherpale.Areyouallright?”,”Youseemtired,areyouOK?”。有的人在发现人家有病时,还会说:“Youshouldgoandseethedoctor.”或者“Youshouldgotothepharmacyandbuysomemedicine.”殊不知,这样带有劝告性的话会令他人不高兴,除非人家明确要求你给予这方面的建议,否则是极不礼貌的,他们会认为你在侮辱他们,因为你认为他们没有判断能力,连这么小的事情也要别人来给予劝告。在中国,熟人之间或初次见面的人可以随便问有关年龄、工资、体重、婚姻、宗教、政治倾向等私人话题,而英美人很忌讳谈论这些话题,不去问人家,即使问了人家,人家也无可奉告,他们只是谈些很随便的话题,比如:天气、工作、爱好、地方、运动等等。因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不同,应避免使用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的词语。例如:应该用passaway代替die;用senior表示代替elderlypeople;用plain代替ugly;用farmer表示代替peasant,peasant(这两个单词在英语中的内涵意义是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了解这些带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就可以避免使用类似词语带来的不快。避免文化休克(CultureShock)。
三、中西方礼貌用语差异产生的原因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在很多方面,价值观念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伦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英汉国家对这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接下来文章将针对这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不了解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就不会充分理解该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东方传统的观念里,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价值至上,而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集体价值至上文化推崇的是社会和集体的价值,而不是个人的价值,集体的存在比个人的存在更重要。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不是寻求个性化,而是要求个体符合群体要求,不提倡个人突出,不提倡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是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制约性,使人难以表现个性和追求个性的发展。汉语里“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词语典型地代表了这一观念。集体价值至上者不愿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也不愿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因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保持沉默比回答不妥,或者答非所问而使自己丢面子要好的多了。在英语国家,如果对别人的问题保持沉默或付之以微笑则被认为是严重失礼,所以在演讲或者报告结束时,英语国家的听众喜欢提一些相关的问题,中国听众则很少发问,即便发问也多采取“递小纸条”的方式。在英文书面语中,“I”字无论如何都要大写,而“我们”、“你们”、“你”、“他”则不用大写。从这些小细节中可以看到,英美文化中,“我”要比“我们”、“你们”、“你”、“他”、“他们”的地位重要,英语是世界上唯一将“我”字大写的语言。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说“我”时,常用“鄙人”、“寡人”、“不才”、“愚兄”等谦辞。(二)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伦理道德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普遍实践的伦理是儒家伦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必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这样以家庭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一层一层向外延伸,即便是毫无血缘关系或非亲属关系,都以亲属身份称呼。所以非亲属关系的人们见了面也像家人之间那样热情问候,人们不知不觉以家人亲戚相待,在交谈中不断问及对方起居饮食等琐事,常常以对方切身生活为话题,诸如:年龄、工作、收入、有无对象、是否结婚等等,以显示亲切和关怀。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是所谓的东方式的人情味。在西方社会,随便询问个人隐私问题会让对方反感和不愉快。西方社会在价值观念上是以个人价值至上,在这种伦理观念的支配下,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很少“拘礼”。即使熟人相见,不论辈分地位,一律以平等的“你好”(hello)表示问候。晚辈对长辈也可以直呼其名。美国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经常是直言不讳,非常坦率,而这在中国人看来不免有些唐突和无礼。对于中国人的自谦,美国人则常常误认为“假装”,认为中国人婉转表达方式是没自信心的表现,对中国人捉摸不透的“兜圈子”更是感到莫名其妙。其实,这都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缘故。(三)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语问候语:“Howareyou?”“Howarethingsgoingwithyou?”这些询问语在更多的情况下已成为人们见面时的寒暄语,并不是真正要问别人情况,一般来说,只要回答“Fine,thankyou”这句客套话就行了。汉语中有吃了吗?忙什么呢?去哪呀?(用于常见面的熟人之间)还好吗?过得怎样?混得怎么样了?(用于见面不多,甚至久别的熟人、朋友之间)。英美人在打招呼时会说:“Hi,Ann.Howareyoudoing?Youlooknice.Youhavelostweight”,其中“Youlooknice”(你看上去很好)和“Youhavelostweight”(你瘦了)这两句对英美人来说实为礼貌用语,即恭维语,但对中国人来说,前句是招呼语,而后句则不尽然。因为后句会让听者感到不安,会以为自己看上去脸色不好,是否得了什么病等。“你瘦了”这句话在汉语中有时也可用来打招呼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告诫、提醒对方要多注意休息或者需要注意营养。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直线形的,说话、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把话题放在最前面,首先表达中心意思。中国人受儒家、道家与佛教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重视悟性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汉语重顿悟、讲含蓄,语言有一定的模糊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自觉、具体为特征,思维活动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如中国人打电话,通常开始都不谈自己的意图、目的(除了急事重大的事情外),而总是谈些关心对方的话,最后才说出打电话的真正目的,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开门见山,先说出打电话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炎症性肠病指南共识
- 2023年云南省武汉大学选调和招聘“企业引培生”考试真题
- 江口县城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 《路由器工作过程》课件
- 起重机操作手培训
- 如何写服务员心得(10篇)
- 高一家长会家长演讲稿10篇
- 销售员工在岗工作小结范文
- 转正总结报告个人范文
- 建筑泥浆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知识解析】五次国际产业转移
- 托福词汇10000电子讲义
-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及风险点台账
- 建筑学专业知识考试参考题库(300题)
- 高级烟叶制丝操作工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大全-1单选题汇总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国崛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网课章节答案
- DB32/T 4465-2023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庭审规范
- DDI-高绩效辅导培训课件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思维导图各个单元的内容
- 基础护理生命体征测量
- 小升初个人简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