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年国家气象站拟迁新址气象探测
——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设计
目录
前言....................................................5
第一章城乡概况........................................6
1、区域概况.............................................6
2、地形地貌.............................................6
3、气候..................................................7
4、经济概况.............................................8
5、自然资源.............................................8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链接..................................9
1、城市性质的定位.......................................9
2、规划期限.............................................9
3、城市规模及人口.......................................9
4、功能结构.............................................9
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10
1、万年气象站基本情况.................................10
2、万年气象站(新址)探测环境现状分析...............10
3、万年气象站(新址)周边现状图.......................11
第四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12
1、指导思想.............................................12
2、规划原则.............................................12
3、规划依据.............................................12
4、规划年限..........................................13
5、规划目标..........................................13
6、主要任务..........................................13
第五章保护规划控制内容............................14
1、气象探测环境的定义................................14
2、气象探测环境的总体要求............................14
3、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15
4、观测场周边地块建(构)筑物高度控制................16
第六章规划实施.....................................18
第七章附则.........................................19
刖百
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证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进
行,确保获取的气象探测资料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和连
续性,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气象服务以及气候
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的监
测能力、气象预报准确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
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23号)对气象设施
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要求,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
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有关法律、规定、
标准和规范,结合万年县的实际情况,编制《万年国家气象观测
站(新址)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第一章城乡概况
一、区域概况
万年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地处江西
省东北中部,上饶市中部西侧,介于东经116°47,03〃至H7°
16,32〃,北纬28°30,4〃至28。53,03〃之间。东与弋阳县、
贵溪市毗邻,南与鹰潭市余江区交界,西与余干县接壤,北与乐
平市相连。
二、地形地貌
万年县地处怀玉山系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渐次倾斜,呈阶梯状。地形可分为三带:东南部群山起伏
为剥蚀丘陵山区带,中部丘陵起伏间夹小块平原为剥蚀堆积岗地
带,西北部地势平坦湖塘众多为侵蚀堆积平原带。
万年县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大小河流182条,
总长约806千米,流域面积2723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707千
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43.37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01亿立方
米,年最大排涝量1.62亿立方米。万年县境内公路有景鹰高速
公路、昌德高速公路、206国道、昌万公路;铁路有皖赣铁路,
铁路车站有万年站。
三、气候
万年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
和,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但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
较大。多年平均气温17.8C,1月平均气温5.5C,极端最低气
温-12.8℃(1991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9.4℃,极端
最高气温41.2C(1988年7月18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3.8C,
最大日较差23.4C(1968年3月4日)。生长期年平均276天,
无霜期年平均260天,最长达300天,最短为233天。年平均日
照时数1739.2小时,年总辐射108.73千卡/平方厘米。0C以上
持续期285天(一般为2月28日—12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
1862.9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62.1天,最多达225天(1985
年),最少为133天(1971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879.7
毫米(1995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230.7毫米(1963年)。降
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7月,6月最多。
四'经济概况
2020年,万年县地区生产总值174.26亿元,同比增长4.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8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
值84.6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4%。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同期的11.0:49.3:39.7调整为
11.8:48.6:39.6o
五、自然资源
万年县土地总面积为170.95万亩,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其中耕地31.92万亩,占总面积的18.67%;山地105万亩,占
61.42%;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23.03万亩,占13.48%;水域
n万亩,占6.43%。主要河道有乐安河、万年河、珠溪河、大源
河、玉津河等5条,总长144.5千米,流域面积1723平方千米。
主要湖泊有14个,山塘、平塘1500余口。万年县是淡水珍珠之
乡,万年是人工栽培稻起源地和贡米的原产地,境内大源仙人洞
和吊桶环古文化遗址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链接
一'城市性质的定位
《万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0)》拟定的万年县城市
性质为:环鄱阳湖滨湖地区的新兴工贸城市,传承稻作文化历史
的生态园林城市。
二'规划期限
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三、城市规模及人口
规划中心城区近期2020年城市人口为10.5万人,远期
2030年为15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20年为54.3平方公里,远期
2030年为70平方公里。
四、功能结构
凸显城市轴,中心城区形成“四区一园”的城市空间结构。
以珠溪河为主轴,双向推进
城市布局结构,四区一园:东部的东铁片区,中部的老城片
区、西部的新城片区和北部的珠山片区,以及南部的稻作文化产
业园。
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
一'万年气象站基本情况
万年县国家气象观测站始建于一九五九年,现址在万年县城
老街嬉子庙,即28°41,N,117°04,E,观测场拔海高度为
56.0米,占地面积约16.98亩。承担地面气象观测任务。按照
《万年县城市总体建设规划》(2006〜2020年),万年县气象
局及所属观测场地和周边已规划为休闲建设区域,将会形成更多
层楼房;万年县为打造“稻米之乡”,现将县城老城区进行改
造,使气象探测环境进一步受到严重影响,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与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矛盾更加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万年社会经
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当地居民和开发商
在观测场周边兴建了成排的楼房和小区,将来仍有楼盘开工建
设,现在观测场的四周均为商住楼和民房环绕,致使气温、风向
风速、日照等一些气象要素严重失真,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
准确性、比较性已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万年气象站(新址)探测环境现状分析
万年国家气象站(新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城东外环路东侧,
万年国家气象观测站总面积(新址):17333.4平方米,占地面
积26亩,与原址同处中亚热带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
充沛,周围没有高大的植物及建筑,净空环境良好,符合气象探
测环境保护的要求。能较好地代表本区域的气候特征,且拟选站
址建站条件较成熟。符合《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
等相关技术要求。
三'万年气象站(新址)周边现状图
第四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公共气象、安全气
象、资源气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服务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为需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为准绳,按
照《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的技术要求,依法保护
气象探测环境,保证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获取的气象
探测资料具有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为气象防灾
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
活提供可靠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观测站点须长期稳定。
气象站探测环境控制标准化、规范化、严格化。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控制范围界定清晰,实现线界落地。
在保护气象台站观测环境的同时,应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
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保护和建设协调发展。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
3.《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中国气象局第7号令)
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GB31221—2014)
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第623号);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文件);
7.《万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o
四'规划年限
本次专项规划年限为2022—2035年。
五,规划目标
规划编制完成以后,以本规划为依据,使规划范围内具有良
好的气象探测环境,保证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获取的
气象探测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提高气
候变化的监测能力、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为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六'主要任务
根据万年气象站的台站类别和承担的综合气象探测任务及
布局特点,明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和保护范围;
界定清晰的万年气象站探测环境保护和控制范围,实现限建
落地;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和行为提出科学、
严格的控制和保护要求;
提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保护规划控制内容
一'气象探测环境的定义
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
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二'气象探测环境的总体要求
气象探测环境要求长期稳定,具有良好的区域代表性。
(一)禁止实施下列危害气象设施的行为:
1.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
2.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
3.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砂(石)、取土、
焚烧、放牧等行为;
4.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
施的作物、树木;
5.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6.进入气象站实施影响气象探测工作的活动;
7.其他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二)禁止实施下列危害观测站探测环境的行为:
1.万年气象站观测场周边8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
高度超过距观测场南北向距离1/8,日出、日落方向范围内遮挡
仰角不大于7度的建筑物、构筑物;
2.在观测场周边200米范围内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
源;
3.测场周边100米范围内修建铁路;
4.测场周边50米范围内挖筑水塘等;
5.测场周边30米范围内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
树木和作物等。
三'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所界定的规划范围,是以万年气象站观测场围栏为基
准,根据《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所确定的半径
800米范围内用地。
1OOm1OOm
7.13*7.13*
8OOm理测珏8OOm
南北向1OOm高度控制范围示意
1OOmlOOm
T7,
814m双涮场814m
东西向1OOm高度控制范围示意
(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
1.万年气象站观测站四周应当开阔,保持气流通畅。
2.观测场围栏与障碍物距离三障碍物高度的10倍或障碍
物遮挡仰角W7.13°o
3.观测场日出、日落方向障碍物的高度角W7。。
4.观测场四周30米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1米的作物、树
木。
5.自动气象站四周不得有致使气象要素发生异常变化的干
扰源。
6.观测场围栏与公路路基距离>30米,观测场围栏与大型
水体距离>50米,观测场围栏与铁路路基距离>100米。
7.对气象探测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与观测场围栏的距离必须
大于500米。
8.四周障碍物在规定的距离内不得遮挡仪器感应面。
四'观测场周边地块建(构)筑物高度控制
观测场四周障碍物控制要求:在观测场周边800米探测环
境保护范围内禁止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南北向距离1/8,日
出、日落方向范围内遮挡仰角不大于7度。
地块建、构筑物限高计算方法:
南北向H=a/8+h(米)日出、日落方向H=a*tan70+h
其中:
H:建、构筑物限高(相对高度)(米);
a:建、构筑物与观测场围栏的水平距离(米);
h:万年国家气象观测站(新址)海拔高度(以黄海高程为基
准)(米),h=110.0米;
表1:万年县气象站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建'构筑物限高表
南北向建筑物、构筑物限高目出、目落方向范囹内建筑物、构
与观测场围栏的水平距离(米)
(米)(以黄海高程为基准)筑物限高(米)(以黄海高程为基准)
100122.5122.3
200135.0134.6
300147.5146.8
400160.0159.1
500172.5171.4
600185.0183.7
南北向建筑物、构筑物限高日出、目落方向花圈内建筑物、构
与观测场围栏的水平距离(米)
(米)(以黄海高程为基准)筑物限高(米)(以黄海高程为基准)
700197.5195.9
800210.0208.2
第六章规划实施
1、本次规划确定范围内的用地和建设项目控高须与本规划
提出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相一致,不得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准
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
2、气象部门负责制订台站周边气象探测环境的控制标准,
规划部门负责将本规划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中,以相关法律法规及
本规划的具体标准规划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各类新建、扩
建、改建建设工程。由于新建探测设施而导致保护要求变化时,
须及时报规划、建设部门备案。
3、对于专项规划确定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
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如果有可能超过气象探
测环境保护标准,规划部门在进行审批时,应审查其是否具有气
象部门的书面审查意见;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如符合气象探测
环境保护标准,规划部门予以规划,同时建设单位或业主应将建
设实施方案报气象部门备案。
4、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纳入城乡规划统一实施。气象探测环
境保护专项规划实施后,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改变。
5、本专项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附件:1.万年气象站观测场区位图
2.万年气象站综合现状图
3.万年气象观测站四周障碍物控制图
4.万年气象观测站周围障碍物高度控制图
5.万年气象观测站周围日出、日落方向高度控制图
第七章附则
1、本规划由文本、图件及说明书组成。规划文本和图件具
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规划由万年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万年县自然资源
局及万年县气象局负责解释。
万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股2022年7月20日印发
附件■:万年气象站观测场区位图
19—
附件二:万年气象站综合现状图
—20—
附件,万年气象观测站四周隙碍物控制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球协议合作协议书
- 起诉履行谅解协议书
- 邻居房屋修缮协议书
- 酒店直营转让协议书
- 设备安装使用协议书
- 道路保洁人员协议书
- 门店合作销售协议书
- 业务员推广合同协议书
- 超市顾问聘用协议书
- 链家卖方委托协议书
- 大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营合作协议书
- 工程车驾驶员安全培训
-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课件
- 《水浒传演讲》课件
- 《中国政法大学》课件
- 《汤姆索亚历险记》测试题(含答案)
- MySQL数据库设计与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昆明理工大学
- 《“珍牡肾骨胶囊”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
- 工厂实验室规划和建设
- 2025年国家保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MOOC】金融法学-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